“听我说完。水果盒当然还能卖,我要说的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分钱!”
分钱!
所有人都激动的双眼放光,不过安子哥不是说年前一起给吗,怎么现在就给了?但谁管这些啊,他们都想知道自己能拿多少,虽然他们回家都偷偷算过好多次。
“还记得我们赔给刘爱民医药费的时候吗,我说过会带着大家把这钱赚回来,现在就是让大家把钱拿回去,先给家里一个交代。”
“这一个星期,刨除各项成本支出,赚了不少,所以这钱也可以先分一次。钱我已经分好了,大家过来吧,这是你的,这是你的,放好了,丢了我可不补。”
王浩安给每个人都分了一沓钱,都是十块的,到最后张健的面前,是一沓五十的大钞。
“浩安,我怎么这么多。”张健仿佛烫手山芋一般将钱丢回桌子上。别人的一看也就一百块左右,他这看起来有七八百块了。
“张健哥,拿着。这不是给你们的,而是让你们拿回去给家里,当初我们掏了多少钱,现在就拿回去多少钱。你掏的最多,自然拿回去的也最多。你们有谁觉得我这么做不公平吗?”王浩安看向张子康他们。
“没有,很公平。其实当时我们也知道,我们掏的少了,可我们不敢跟家里多要,怕挨打。张健哥,你就拿着吧,要不是你,我们卖水果盒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被欺负呢。”张子康开口道。
“是啊,是啊,张健哥,你就拿着吧。”
大家都在劝说,张健犹豫了一会儿,这才将钱拿起来:“那就谢谢大家了。”
王浩安有些郁闷,明明是我掏的钱,怎么搞的像是他们掏的一样。不过没关系,至少自己已经成了这帮小子眼中的主心骨,以后这帮小子能帮自己赚到更多的钱。
“诶,安子哥,我这怎么是一百一,多了十块钱。”张子康喊道。
“我这也是,安子哥,给你。”
“都留着,那十块钱是给你们留着压兜的。记得,不准买烟抽,也不准买酒喝,更不准赌~~博,否则以后有赚钱的机会,再也不带你们了。”
火车站门口就有卖冰糖葫芦的,好几次他都看到崔学刚他们站在那边看,但交上来的钱一分没少。
“回家都知道怎么说吗?”
“实话实说呗,就说跟着安子哥卖水果赚钱了,过年还能往家拿更多的。”张子康随口说道。
“屁。跟家里说,这钱是预支给你们的工资,要干到年根儿,才能完事儿。而且这个活其实也干不长,年后我再给大家想个营生。”
要是一下子跟家里说,他们一个星期就能赚一百块,还不把家人吓坏了啊。半大小子,屁点手艺都没有,哪儿能赚那么多钱?
到时候那些家长都跑到他家里来问东问西的,太麻烦了。而且他也不想现在就这么高调,毕竟做小生意在许多人眼中,是没本事的表现,远不如在工厂上班,工厂铁饭碗多稳定啊。
“我知道你们每天跑出来,家里都有些担心,可以说跟我在一起,别的不要多说。等过年的时候拿钱回家,给他们一个惊喜。”
“好了,都回家吧。”
大家都走了,只有张健等在最后,他走到王浩安身边,盯着王浩安的眼睛。王浩安心里有些突突,咋地了,我给你的最多,你还不满意?
“谢谢。”
王浩安松了口气,还以为自己看错人了,张健见财起意呢。他笑了笑:“张健哥,快回家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爷大娘,这下子家里可以吃肉了。”
王浩安最后锁门,拿着几个坏了一点的水果回到家,果然饭已经做好了。
“天天出去,只有吃饭的时候回来,大学生就可以这么玩吗?”王浩萍不满的嘟囔着。
“我出去玩,也没忘了我可爱的妹妹,喏,带了水果回来。”
“从哪儿弄了几个烂水果,供销社减价处理的吧,还当好东西似的。”王浩萍嘴上这么说,但还是将水果都拿去厨房洗了。
“大冬天的,买水果多贵啊,过几天厂子就分水果了,听说今年有苹果还有桔子。你爸现在是副主任了,应该能分不少。”
李芳琴一脸的喜色,当领导之后工资涨得不多,但平时各种福利待遇可远不是工人能比的,日子过得舒坦多了。
马上过年了,到时候肯定很多人来家里拜年,年货可以少买一些了。
“妈,这钱给你。”王浩安掏出一千五,都是一百块的大票。
李芳琴呆呆的看着儿子:“你从哪儿弄这么多钱?你这几天到底干什么去了!”
“赚钱去了。妈,你放心,这些都是我们卖水果赚的,合法收入。你也跟我爸学学,看我爸多淡定,多有领导风范。”
王建国心说我那是淡定么,我那是愣住了。卖水果赚的,往哪儿卖能赚这么多?这得卖多少水果?
“爸,你晚上不加班是吧?那咱爷俩整两盅?咱们边吃边说。”
十分钟后,王浩萍迫不及待的说道:“哥,这么赚钱你怎么不带上我?明天我也跟你去。”
一天能赚好几十啊,那她能买好多东西呢。比如漂亮的发箍,大明星的明信片,还能买大白兔奶糖吃。
“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现在还没到你赚钱的时候。努力好好考,考上京城的大学,出去见见世面,要是考上了,哥带你坐飞机去上学。”
“儿子,要不妈也跟着去卖水果盒吧。”李芳琴也十分心动,赚的比她在纺织厂多多了。
王浩安放下筷子:“妈,是不是纺织厂出了什么问题?”
第24章 国企困境
“没事儿,我就是随便说说。你答应了我也没时间去,还要上班呢。你不是也说了,卖水果盒也就是年前有生意,过了年,那些出去打工的兜里可没几个钱。”
李芳琴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脸上的遗憾和愁绪,根本掩饰不住。
王浩安仔细回想了一下,前世这一年给他的印象最深。老爸从班组长变成了普通工人,工资降了不少。老妈的纺织厂效益也不好,工资经常只能发部分。
他毕业后没能去到心仪的政斧上班,而是回到了厂区,最终蹉跎了几年时间。
现在想想,应该就是纺织厂那边已经出了问题,否则对于一个双职工家庭来说,这几天餐桌上不会这么素。
看来得帮老妈想个出路,其实在王浩安心里,老妈那破纺织厂不去上班也无所谓,反正一个月累死了活的也才几百块,他现在每天都能赚几百块。
可他知道老妈是个闲不住的人,忽然不上班,哪怕有钱也会觉得空的慌,要不想办法将那个纺织厂救活?
这个年代,许多企业并不是技术有问题,主要是销售困难。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领导,根本不懂得怎么迎合市场经济。当初是上头下任务,说让你生产多少东西,你就生产多少,不能多,也不能少,很多时候都需要加班加点的生产。
现在迈入市场经济时代,许多厂领导还是等着上面派订单,等着政斧给他们找出路,可政斧那边要管的厂子太多了,哪儿能全管得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厂子的效益本来就逐年下降,尤其是企业自负盈亏后,许多企业当月就开始亏损,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