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第154节

  李和悠悠的说了一句,“你厂子里的设备可都是日苯产的”。

  “我.....”。李爱军没词了,逻辑对不上了。固有的观念里不喜欢日苯,但是还在用日苯的设备。

  “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做,你挣了外汇回来,也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不要想狭隘了”,李和继续道,“再说现在两国都建交了,人家有咱值得学习的地方,咱就去学习,没什么丢人的”。

  李爱军也只是一时脑子转不过弯,“那不算卖国?”。

  李和感觉好笑,“别想多了,你一个小个体户哪里卖的了国,这国哪是你想卖就卖的”。

  “你直接说我没资格卖国就得了呗”,李爱军半天嘟囔了这一句,“行吧,你同意就行,那我就同意了。市委还说要搞个什么签字仪式,你要不要出席一下?你是合伙的呢,不能我一个人出风头吧”。

  李爱军早就形成了顺从李和的习惯,只要李和说的话,他就认为是对的,哪怕是他脑子里固有的偏见,一时想不过来,也还是按照李和的意思来办。

  李和道,“我不要风头,我只要赚钱就行了”。

  他躲还来不及呢,哪里要去惹什么风头。

  

136、日经指数

  

  早上起来,盆子里的一大堆衣服让李和犯了难,洗还是不洗?

  这是一个问题。

  愣了有好几分钟,小威这熊孩子进门来了。

  看到小威身上居然纹了身,从肩膀到胳膊都是,李和就没好气的上去踢了他一脚,“这肩膀上鬼画符的什么样子,想做黑社会啊”。

  “哥,别打,别打,这叫双龙戏珠,出来混的都是这么纹的”。

  李和问,“你这是过江龙,盘龙,还是云中龙?”。

  小威明显不懂,“是龙不就行了呗,降龙的人命硬,好兆头”。

  李和掀开他的衣服,瞅了瞅,更加不屑的道,“不懂装懂,你这龙还是三爪龙,不知道四爪龙最好?双龙戏珠,我就没见过纹两条龙能活过四十岁的”。

  小威吓了一跳,“哥,你别唬我,我都是照着别人纹的”。

  “行了,一边玩去,没看到我准备洗衣服”。

  “哥,我跟你商量个事”,小威笑呵呵的说道。

  “没得商量,别耽误我事”,李和有点不高兴小威变成了胡同串子,其实这种半大孩子变成胡同串子也是很正常的,像冯磊那种没有变成胡同串子的才是不正常的。

  初中生就敢出来充爷爷,高中生出来就敢充大哥,总之就是这么个味道。

  “就几句话,听我说完行不?”,小威急忙说道。

  “那就说吧”。

  “我想开个台球厅,你看行不?”。

  李和道,“要多少钱?”。

  “不要你的钱,我自己有钱”,小威嘿嘿笑道,这一年他跟在卢波后面可是没少挣。

  “那你还问我干嘛,有钱直接去开就是了,我又没拦着你”,李和点着一根烟漫不经心的问道。

  小威道,“卢波哥说你同意才能开,不同意就不能开”。

  “你能罩得住?”,李和也不是看不起小威,实在是顽主们太多,没点本事,这鱼龙混杂的场合,不是小威玩得转的。

  “道上都会给平松哥一点面子,只要有他在,没人敢找茬”,小威自信的说道,“而且我跟卢波哥商量好了,这钱我来出,你占三成,卢波拿一层,平松哥拿两成,剩下的四成归我自己。只要哥你一句话”。

  “歇着吧你,我能差你那点钱,你们自己玩吧,不要出篓子就行”,李和自己地下室还有近五百万的现金呢,他都发愁得钱没地方花了,哪里还在乎小威这三瓜两枣。

  从一个层面来说,平松、罗培这些人跟了他这么多年,现在能力起来了,本钱也有了,未必就没有单干的心思。既然他们要做副业,李和也不想耽误他们发财的路子。

  他吃了肉,也要让这些人喝点汤。

  李和甚至私下揣测,开台球室未必是小威自己的想法,也许只是别人让小威来试探他的态度。

  更恶意一点的想法,这些人不是不会背叛,而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因为所有的货源和资金都是在李和的手里,这些人想单飞也飞不起来,只能在李和手底下继续隐忍。

  “哥,那不太好吧”。

  “行了,就这样了,该忙就忙什么去吧”。

  李和把小威赶走,被子抱了出来,摊开太阳底下晒晒。

  然后开始洗衣服,也没用多长时间,看着绳子上满满晾开的衣服,还是有一点成就感的。

  看看时间,也才8点钟,喝了一壶水,肚子咕咕叫,就出门去买早饭。

  刚出门,秦师傅就对李和喊,“这还是月初,可别做电车”。

  一般月初都各家单位发工资的日子,各路佛爷对各家机关单位企业发工资的日子都是记得清清楚楚,能在发工资这天把各个单位门口的电车和公交车挤满。

  管你是中央单位的科长、主任还是普通工人,只要你敢挤电车公交,三只手就敢朝你下手,喊爹喊娘都没用。

  日子长了,许多人都长了心眼,发工资这天都是尽量走路、骑自行车,在公车上严防死守累死个人,再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和笑着道,“今天放假,哪里有工资发”。

  “哦”,秦师傅拖了个长音。

  然后晃着八字步,慢悠悠的走了。

  李和刚买完包子回来,才吃了两口,黄浩骑着自行车送来了一封电报。

  李和几口把包子塞完,就把电报拆开了,是沈道如的电报。

  巷口这边的电话还是没法接打国际长途,要接打国际长途还是要到邮局。

  沈道如的电报里重点就是三个字:没钱了。

  三千万港币在地产上面都溅不起水花,买了一块地,两个楼花,然后就花完了。

  之前的地块已经涨了一倍,来电询问李和是否出售获利,不然一帮公司的员工从之前忙碌的房产中介变成了无所事事。

  李和刚刚才发愁人民币太多,没地花。现在反而又开始发愁外汇不够用了。

  他想了想还是借助地产公司常用的融资模式,就是把地块和楼花抵押给银行,以期继续获得资金。而且香港的地产目前趋于上升的通道,抵押融资根本不是难题。

  那么融资来的钱干什么用呢?

  做多日元他已经错过一波机会了,再去进场就没多大意义了,不如去买日经指数。

  广场协议后日苯股市迅速进入大牛市,如果他没记错,日经指数从现在的10000点到20000多也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即使遭到了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暴跌的袭击,日苯股市上升的脚步也未受阻。

  80年代日苯是巅峰,号称要买下美国,只有美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却接近了美国一半的gdp,美国人吓坏了,不从日苯身上剪羊毛就没天理了。

  所以不管广场协议的签订是美国的逼迫还是日苯的志愿,都成功的让日苯在九十代进入了泡沫经济。

  此时的中国根本没法和日苯比,太多人仰望了,所以才有80年代末期的河殇,政治宣传的大本营都被人家占领了,细思极恐。

  就是教你怎么样炼成日苯人这样的神功,类似葵花宝典,先自宫再说。

  李和去了邮局,没再发电报,直接在里面打了电话,让沈道如用手里的房产抵押融资,能融资多少算多少,然后买入日经指数。

  

137、赏笔

  

  李和回来的时候又遇见了秦师傅,一天照见几回面根本不是稀奇事,这老头天天就是闲溜达。

  “你这不去大门槛上跟他们唠嗑,一个人不无聊啊”。

  秦老头道,“聊不出劲,没味儿”。

  李和笑笑就走了,这老头挺会较真的,聊天都要选人,不大怎么乐意跟不会京白的人聊天。这京城除了一般的老头老太太还能会地道的京白,小年轻也只有所谓的京腔,也不是真正的京白。

  “借光”、“靠边儿”这些词也很少从小年轻嘴里秃噜出来,“顶好”都换成了“挺好”,。

  只有那特色的儿化音还有点京味。

  一是现在都在提倡普通话,店里售货员都是在学,就连赶相声大会都是普通话。二是因为解放前后外来人口也确实多,天南海北的各色人都有。

  上课后,办公室里的气氛不一样了,虽然才有四个人。

  这不是刚涨工资吗,怎么又唉声叹气?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陈芸咬牙切齿的说道。

  李和笑着问道,“怎么回事啊”。

  杨浩道,“这次他们化学系做的过分了,明明是‘高等物理化学实验研究班’,不是有物理吗?可老师都是来自化学系的物化、催化、物质结构、高分子和同位素的五个教研室,跟我们物理专业没一点关系,那为什么要打着物理学的名义?”。

  “吴教授怎么说的?”,李和先要摸清大领导的意思,这个研究班是受教育部委托的,好处自然是不用说的,表面上是津贴的问题,实际上是资历的问题,如果能参加这个项目,在档案上就好看不少。

  陈芸道,“都开班了,再说这些有什么用,吴教授最近忙着教材的事情,没顾得插上手”。

  李和哦了一声,不再讲话,这种好事也轮不到他身上,乱操心没用。

  陈芸又私下里问李和,“你不联系她了?”。

  “谁?”,李和真没理解。

  陈芸没好气的道,“能是谁啊,江处长家的那位”。

  李和笑着道,“这都过多长时间了,你还惦记着啊”。

  陈芸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恶狠狠的说,“你真不懂珍惜机会,这次改组,江处长进了资产办公室,你要是成了他女婿,那校办工厂里有多少缺随你选啊,真真的气死人啊你”。

  校办资产可是不少呢,果然是肥缺啊,最有名的就是方正排版系统了,只是现在还没投入市场罢了。

  “谢谢你啊,不是每一个癞蛤蟆都想吃天鹅肉’.

  陈芸噗呲一笑,“哪有自己把自己比作癞蛤蟆的,行了,我去上课了,跟你多说都是浪费口水”。

  校园里每天都是活跃的很,每天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社团成立,李和都是记不住的。

  不过这些学生的条件比李和那会好多了,哪怕没有学校补贴,在校外都有勤工俭学的条件。

  不少学生都在乡拖拉机站,砖厂,服装厂、修配厂等企业挂着副厂长、副经理、顾问的名头,学经济的帮着做销售、成本核算的考证,学理工的做一些技术支持。

  李和不清楚内里,只是知道有能力的同学,荷包还是比较鼓的。

  穆岩过来找李和,陪着去旧书摊。

  旧书摊一般都是在隆福寺、琉璃厂一带,早些年没介绍信、户口本是进不去的。前年有所大学新建图书馆,一发狠把旧书摊、书店的存书一扫光,整整有一百多书架,导致好长一段时间市场没货。

  李和也没求证过,真假难辨。

  穆岩要去做电车,李和说,“我骑摩托车吧”。

  穆岩笑着道,“那最好”。

  “那去琉璃厂还是潘家园?那边书多”。

  穆岩道,“不懂了吧,好书都在隆福寺和地坛书市那边,琉璃厂都是卖些小玩意和藏品的,潘家园价格有点欺侮人,不去。不过今天咱去隆福寺,比较近”。

  两个人就骑摩托车去了隆福寺。

  到了隆福寺附近人就很多了,骑车就不方便了,李和直接就把车停到了路边,两个人进了街口。

  路两面的店面和摊位都是旧书,有的不一定是旧书,可能是盗版书做旧而已。

  有的人只是图便宜才来买旧书,有的人存着捡漏的心思,总能找到沧海遗珠,遇到孤本就是最爱了。

首节 上一节 154/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