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做可汗 第198节

李治,李小九,你那点火药只不过是最初级的粉末状火药,能比得过李路那边的颗粒火药?

不过这些李治一点也不在乎,他立刻招来了工部尚书杨武,要求他立刻大批量的生产火药,并且要求杨武的工部在三个月之内为唐军提供一万枝火枪,让李治吃惊的是,杨武竟然连连摇头,“我的陛下,您这要求,就是老臣拼了老命,也办不到,别说是一万枝了,就是一千枝,老臣看也够呛啊..”

“嗯?你说什么?一千也够呛?杨武,你可不要胡说啊..”李治的亲信张文鹳跳了出来,“难不成,你想拖延我大唐王师武器升级换代的计划?”

“张稚圭,你少血口喷人”杨武坚决的反击了政敌的攻击,然后面向李治,“陛下,非是老臣拖延,实在是老臣无能啊,如今虽然有了火药,可是火炮我们没有实物,无法得知其构造,那火枪,虽然有实物,但是陛下,我们工部有大唐最好的工匠,可是可是要仿制出一把火枪来,却需要半个月时间,另外这把火枪的生产成本也高昂的要命.您要老臣生产一万枝火枪”

“啊?杨武,你说啥?一枝火枪需要半个月?”李治一下愣住了,“那,那英逆是怎么大批量装备火枪的?”

“陛下,这个老臣略知一二,他们比我们有钱,老臣在那边治病的时候,与他们的几个军官打过交道..”戴至德站了出来,他为杨武解围了,“据那几个军官说,他们奉行的就是打仗就是打钱还有老臣听说英逆的军工作坊类似暴秦的物勒工名”

戴至德在英国游历的时候,听说了工厂的流水线和标准化作业,他没觉得这有啥稀奇的,暴秦不就是这样干的嘛。

如今戴至德这么一说,在场的大唐精英们,又开始谴责起李路和他的英国来,他们之中大部分是儒家死忠,而儒家一提到秦朝,那第一反应就是暴秦,如今听戴至德说李路的英国竟然采用了暴秦的做法,那更得喷了。

杨武是大唐的工部尚书,他和戴至德是好友,说真的,他是很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推行那啥标准化作业的,可是一想到儒门的那些喷子,杨老头就退缩了。

李治听了之后,紧皱起了眉头,这可咋办?李治和在场的大唐文武群臣可能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配出的火药,不是提纯就能达到英军使用的火药水平的,李路手里有黑火药的最佳配方比例,他们可没有。

最后还是军方的大头目李绩为在场的众人解围了,“陛下,据老臣了解,英逆最早的时候,也不是用什么火枪和火炮的,他们用的是抛石机和火箭如今我们手里有了火药,可以多造一些震天雷”

李治采纳了李绩的建议,大批量仿造英军已经不用的震天雷,同时他把在辽东担任安东都护的薛仁贵召回了长安,“薛爱卿,朕要你担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护送慕容忠回河湟,帮助他复国,你可有信心击败那个冒姓了你们薛家的薛钦陵?”李治看着自己的爱将说道。

“陛下,现在我们手里也有了震天雷,那么我们跟英逆在武器上的代差也就抹平了,臣有信心把西海郡王送回他的祖地..至于那个吐蕃野人,哼”薛仁贵自信的说道,薛礼薛仁贵,你不是有些自信过头了?英军那边可都是用的遂发枪,线膛炮啊,你这边才刚刚知道火药是咋回事,还敢说抹平了代差?

第358章青沙山之战(上)

薛仁贵在李治面前表现了超强的自信,这让李治李小九很是满意,但是不是没有人给这对君臣泼凉水,像戴至德就提醒薛仁贵不要大意,“薛将军,不是老夫故意给你泼凉水,实在是对面的敌人绝非高句丽百济之辈..想那李路也是名将出身,他一手调教的军队,岂是等闲之辈?”

没有薛礼薛仁贵却不以为然,他看了下戴至德,“戴公,我怎么觉得你这话是在长英逆的威风,灭我们大唐自己的锐气呢?”

薛仁贵怼完了戴至德,然后对李治说道,“陛下,都说英军战力甲冠天下,我薛礼一百个不服我这回,就要好好会会那个冒姓了我们老薛家的吐蕃人”

薛礼薛仁贵自是信心满满,他认为只要战术得当,英军的火器优势并不是不能消减,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还特意去拜访了几年前从河湟之地逃回来的刘审礼,从老刘了解了英军的一些情况,他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知己知彼,到时候就是看战场发挥了。

在得知李治准备帮自己复国的消息之后,慕容忠很是高兴,虽然复国之后,还是长安的傀儡,但是自己也是一国之主,总比现在流亡长安要好许多是不是?

在他的带领下,那些流亡大唐的吐谷浑贵族们纷纷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准备跟着大唐王师重回河湟,重新做人上人。

大唐这边的异动,自然没有能逃过英军的几大情报机关的法眼,潜伏在长安的秘谍把李治准备护送慕容忠前往河湟复国以及大唐发现了火药的情报传回了碎叶,在看到情报之后,李路微微一笑,“稚奴,李小九,你就是有了火药又能如何?一支封建军队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一支近代化军队的.”

至于那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的军报,李路倒是哈哈一乐,薛仁贵和薛钦陵两个人在这个时空又对上了啊,在李路的前世那个时空里,薛仁贵就是大非川被论钦陵给打的大败,以至于被削职为民,一世英名尽丧,

没想到自己改变了吐蕃历史,论钦陵变成了现在的薛钦陵,可是这两人又对上了,不得不说,这就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对头啊。

李路感慨了一声之后,就下令给远在日光城的薛钦陵,务必全歼入侵唐军,至于他们的那个主帅薛仁贵,能活捉就活捉。

在收到了李路的命令之后,薛钦陵赶紧赶往河湟,他在仔细研究之后,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计划。

另一方面,长安城那边,李治也正式下令,由在辽东战场上声名赫赫,又被誉为“三箭定天山”的神话般人物,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领兵十万兵进高原便送吐谷浑逃亡可汗慕容忠还故地复国。

薛仁贵此次西征,虽打着“逻娑道”的旗子,貌似将矛头对向了高原的心脏地带,但其真正目的,还只是帮助吐谷浑复国。至于所谓“逻娑道”,用意无非是恐吓对方、召唤吐谷浑故民,鼓舞己方将士士气。

由此,唐军的战争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一方面夺回原本属于长安的河湟谷底东部地区,进驻战略要点乌海城,以此阻止英军北进,一方面通过在吐谷浑故地的一两次歼灭战消灭或驱逐英国在吐谷浑故地的军事力量,为吐谷浑复国创造军事条件。若此,则可以利用吐谷浑王为号召完成复国之梦,下一步就可以政治解决吐谷浑问题。

薛仁贵此次西征的战略部署完全是为了实现其战争目的而策划的。可是英军在七年之前吞并占据吐谷浑之后,在薛钦陵的亲自经营下,这里已被经营成为英军高原集群重要的战略重地。

实际上,吐谷浑故地的民族渊源和地理位置,以及英国的统治政策,也决定了当地民众之心必定倾向于英国而不是唐朝。而李治以及薛仁贵以及那些吐谷浑贵族们似乎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还做着当地百姓渴望吐谷浑复国的梦想。

薛仁贵就是带着这样的战略构想进入了河湟谷底,跟原时空不一样的是,本时空占据高原的英军,手里握着整个河湟谷底,战略迂回的境地也较之吐蕃更大。

而在战前,李治为慕容忠选定的王都,则是西海以西的大非川,大非川何地?

实际上,大非川一带一直是吐谷浑政权的中心所在,也是吐谷浑复国都城的首选地。从唐王朝的利益来看,也是李治给慕容忠钦定的都城的唯一的选择地。

薛仁贵实际上也是把战场选择在了这大非川附近,可惜他是选择了大非川,可是薛钦陵可不那么认为啊,大非川已经是英军的战略腹地,怎么能让唐军进去?

在战前他就吩咐河湟之地的居民进山躲避兵灾,实行坚壁清野,让唐军得不到一粒粮食,拿不到一头牲畜,而他则亲率主力,在乐都与广威之间的青沙山布下埋伏,静等唐军撞进自己布置的口袋阵。

为了引诱唐军西进,他特地吩咐乐都守军,要装作败退的样子,想方设法把唐军引导到青沙山自己布置好的埋伏圈里来。

薛仁贵自金城出发,西进三百里,就来到了河湟谷底的第一座大城乐都城,让薛仁贵还有唐军将士高兴的是,乐都的百姓早已四散而逃,守军也毫无斗志,他们弃城而逃,薛仁贵一瞧,哎哟,都说英军战力冠绝天下,今儿这么一瞧,也不过如此嘛。

他当即拍板,亲率两万唐军精锐,追击西逃英军,同时吩咐郭待封率主力部队绕道迂回,把这股西逃英军合围在青沙山,薛仁贵也把目光盯在了青沙山上,他和薛钦陵都把第一战选在了青沙山,不得不说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

薛仁贵擅长以精锐部队为尖刀,迅速击溃敌方部队,完成战略目的。这种做法在他之前对阵高句丽、契丹九姓的时候屡试不爽,这一次他打算在河湟谷底重新用一次,只是不知道另一边的薛钦陵会让他如愿嘛?

第359章青沙山之战(中)

薛仁贵决定速战速决,趁英军尚未回援,来一个出奇制胜。可是,说话容易做事难,十万大军,那么多的粮草辎重,浩浩荡荡,要想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真是难上加难。

为了增强打击的突然性,薛仁贵命令副帅郭待封率领包括辎重部队在内的主力迂回包抄,还特别嘱咐他一定要宿营之时一定占领制高点,多修临时栅栏,防止英军的偷袭,确保几万大军粮草辎重的安全。

这样部署,相信郭待封带领的主力部队护住辎重应该不成问题,只要他按时到达青沙山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可是,郭待封没那么好管理,这家伙是名将郭孝恪之子,典型的官二代,他爹曾经出任安北都督府大都督(这个时空因为李路的乱入,老郭去了塞北,并没有去西域),显赫一时,只是,郭孝恪命啊还是那么的悲催,没有死在龟兹人手里,却遭了铁勒人的暗算,最后还是中冷箭身亡。

小郭仗着老郭的军功,郭待封在军营里也算是有一席之地,飞扬跋扈。这些军队里的官二代往往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眼高手低、目中无人,郭待封自然也不例外,他压根就看不起平民出身的薛仁贵,你一个泥腿子,凭啥让我给你当副手啊。

不过小郭眼里的泥腿子其实也是名门之后,薛礼的祖上是名将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只不过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了而已,可是郭待封心里瞧不上家道已经败落的薛仁贵。

薛仁贵的军职是右威卫大将军,郭待封是右卫将军。右威卫大将军和右卫将军虽然都属于禁军“十六卫”,但前者比后者官位更高。

李治让薛仁贵做主帅,一方面是深信薛仁贵的军事指挥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按照传统行事,即让高级军官领导、培养低级军官。但是,郭待封并不这么想,这小子心想老子家世远胜于薛礼,军事水平也不比那泥腿子差,在他手下听差,真是给老郭家丢脸啊。

基于这样的心理,他根本没把薛仁贵的交代放在心上,另一方面他一向瞧不起英军,在他心理,英军虽然名为汉人军队,但实际上与原来的突厥,吐蕃等游牧民族军队没啥两样,他甚至做起了自己带人横扫河湟的美梦。

而另一个副帅阿史那道真则留守乐都,看护慕容忠,以及守护唐军你的退路。

薛仁贵亲率两万精锐唐军骑兵,追歼“逃窜”的守卫乐都的英军第十一山地旅,为了迷惑这位大唐名将,十一山地旅的旅长霍桑,还让部下丢弃了不少名贵的布帛和金银,以及一些已经损坏不能使用的枪支。

老薛虽然也算足智多谋,但是讲真,他与李靖、李绩那样的老妖怪还差了不少,至少对方的诱敌之计,他就没看出来,“哈哈哈哈,依老夫看,英逆的战力多半都是吹出来的,这仗刚开打,他们就撑不住了”

薛仁贵这样判断,倒也有他的道理,英人举国重商,重商的一个坏处就是极度重利,现在前面亡命奔逃的那些英军连最值钱的布帛和金银都丢弃了,还有军人最重要的武器都丢弃了,这说明英军的战斗力渣的很那。

“传本帅的将令,快马加鞭,追上贼军.”薛仁贵刚传下命令,他就看到他的士兵们不争气的下马争抢起英军遗弃的“战利品”,看到这里,薛仁贵勃然大怒,“你们在干什么,就这点东西,也值得争抢?”

首节 上一节 198/2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