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天平此刻相当微妙,差不多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中,眼瞧叶冬青有可能打破这种平衡,乔布斯不着急才奇怪,于是果断出言安慰叶冬青,试图稳住他,避免冲动行事……
蒂姆·库克身在局中,却又像是局外人一样,压根就没有被叶冬青当成针对董事会的筹码的自觉,目前他最关注的是究竟能否当上临时ceo职位,对于一位职业经理人而言,谁都希望在五十岁前就能掌管起一家市值超过七十亿美金的大公司。
十多分钟后,当他陪着叶冬青从乔布斯的办公室里离开时候,甚至想要邀请他吃顿晚餐,以感谢他如此支持自己,不过被婉拒了,叶冬青希望和他保持密切联系,但却又提不起共进晚餐的兴致,独自离开下了楼,怎么来的就怎么离开。
办公室里,乔布斯则很头疼地拿起了电话,打给自己的老朋友比尔·坎贝尔先生,约他现在就见一面,当面谈些事情。
就在之前,他和叶冬青闲谈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首席运营官库克先生身上,已经知道了叶冬青支持库克的决心,在乔布斯看来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多纠结了,就连他自己也比较看好库克担任临时ceo职务,离职前的最后一件事,主要是希望说服董事会那边,接下来最好别招惹这个年轻的华裔小家伙。
年轻人有干劲,同时又容易冲动,乔布斯很担心在自己离开之后,双方会陷入战火中,从乔布斯对叶冬青的了解来看,他肯定不会是认输的那一方,小小年纪就掌管着如此多的财富,天知道他狠下心来会干出什么事。
……
和比尔·坎贝尔先生的见面地点约在一家雪茄俱乐部,时间才下午一点多钟,里面空荡荡的,似乎只有他们这两位客人。
身为全硅谷公认的实战家,在乔布斯没落那会儿,坎贝尔先生曾给了乔布斯许多帮助,算是半个朋友,两人见面之后先谈谈家人,话题随后才被引到最近发生的事情上。
手指间夹着雪茄,史蒂夫·乔布斯告诉坎贝尔说:“我大概猜到你们为什么反对让库克接手我的工作,是因为他和利奥·叶走得比较近对吧?可惜你们想错了一件事,利奥和普通的年轻人不同,不是挥舞着大棒吆喝一番,就能被吓到腿软的那种年轻人,我只能说你们做了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决定,你们成功惹恼了他,惹恼了持股份额最多、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的大股东。”
“所以呢?那个小家伙哭着鼻子找到你了?”
老头坎贝尔和叶冬青接触不多,在他看来只是个运气比较好的小家伙罢了,之前见过一次面,没有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象,理所当然地倚老卖老。
这不是自大,他在其他董事会成员们心目中确实非常有威望,包括乔布斯,可默契的氛围随着叶冬青的介入被打破了,他的那两位代言人总是喜欢提出一些老坎贝尔不能接受的想法,例如涉足液晶面板技术、又或是花那么多钱和高通合作开发微型处理器,老头觉得叶冬青这是在胡乱花钱。
没等乔布斯回答,老坎贝尔就继续笑着说:“我不是针对库克,但他最近也被你和利奥·叶洗脑了,罗恩是位非常有能力的年轻人,我希望你能给他更多机会,像我一样支持他。利奥的那些想法确实挺奇特,可你也清楚那需要花掉多少钱,总不能为了个没人看好的项目,就将公司的资金全都压上去,这是对其他股东们的不负责,你应该更重视电脑开发领域,回到正轨上来。”
老一辈人,想法总是会跟年轻人之间存在代沟,他们固执又傲慢,喜欢天真地以为世界还是他们年轻时候的那个世界,上回叶冬青和劳力士的掌门人见面,对方也是如此。
“如果是因为我的离职,那么我宁愿不去医院了,我的身体我知道,短时间内不会出问题,医生们也是这样说的。”乔布斯其实不太认同老坎贝尔的想法,不过也没有说破的意思,对方是他最尊敬的人之一,私交已经维持十多年了,觉得对方说得有些道理。
和叶冬青不同,他们都猜不到十多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乔布斯继续开口道:“就在刚才,利奥想要召开股东会议重新选出董事会,并且修改公司管理章程,让股东掌握更多话语权,你应该知道这种事很有可能发生,而且多半还会满足他的意愿,只差那么点股份,他的决策权比谁都高。
这也是我希望你们别招惹他的原因,利奥认定了库克,而我也倾向于支持库克,罗恩是个莽夫,绝对没办法带领苹果公司继续走下去,为了公司、为了你们自己,请相信我,利奥绝对是个无比难缠的小家伙,你们很可能会输。”
商界中的战争没有硝烟,可却同样激烈,老坎贝尔的动作顿了顿,脑海中瞬间想到许多事情,权衡完之后发现确实如此,他们根本无法集齐起能跟叶冬青抗衡的股份,气氛一时间冷了下来……
第248章 物流管理(2/4)
比尔·坎贝尔是个聪明人,他清楚意识到了叶冬青对现任董事会的威胁。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位老头才说服其他人,尝试一起联合起来给他制造难题,算是一种无声的威慑,至少他觉得这是种威慑,蒂姆·库克只是这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而已,其实老坎贝尔也觉得库克的能力挺不错,但他跟叶冬青走得太近了。
身为苹果公司的独立董事,眼光放长远些,在未来很可能为他们带来上千万美元的利益,只要公司业绩足够好,在合理范围之内他们就可以自己给自己安排股份和现金方面的奖励,谁愿意将这种诱人的权力交给别人呢,叶冬青可能不在乎这种钱,但上千万美金,无论放在哪都不是笔小钱了。
今天发生争执的原因里,也有董事们的私心在里面,这年头苹果公司的独立董事人数过多,比起公司和其他股东们的利益,他们更加在乎自己的利益,说起来也算是打工,哪有那么多无私奉献的高尚人士。
现在这帮独立董事们舒舒服服,权力都在董事会这边,在内部不出矛盾的前提下,苹果公司的绝大多数决策都是他们说了算,眼瞧叶冬青的股份越来越多,坎贝尔着急也正常,说起来他才是苹果公司的最高决策者,一帮董事们喜欢按照他的想法拿主意,权力会让人上瘾,每次换届时候他都会想办法将喜欢跟自己对着干的家伙踢出去,而如今这种局势快被打破了。
乔布斯不再认同他的想法,叶冬青身为大股东,更不会任由他摆布,直到这时候为止,老坎贝尔想的依旧是怎么让自己得逞,继续限制住叶冬青的影响力……
暂时不知道麻烦有没有解决,也不知道乔布斯能不能说服那帮董事们,叶冬青先前在办公室里时候,清楚察觉到了乔布斯貌似并不希望董事会任命方式被改变。
并没有因此就把他看作敌人的意思,身为ceo,对大股东的权力扩展心存担忧也正常,换位思考,假如他身处乔布斯如今面临的局势中,自然也不会希望平衡被打破,就像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一样,有了牵制才更加稳定,不过他的想法不同,叶冬青并不希望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便打破针对苹果公司的发展规划,有信心在自己管理下将这家公司带上一个又一个新高峰。
手里公司众多,不可能只把目光停留在苹果公司这边。
远在华夏,腾讯公司的波尼·马凌晨时候给他打来电话,告诉说网络商城的名字已经想好了,叫做“企鹅超市”,听起来还算不错,程序的开发工作已经在进行,需要叶冬青给予一笔三千万美金低息资金用于发展。
这只是件小事,叶冬青当即就同意了下来,回答说会让淡水投资集团的人和他接洽,谈谈借贷手续方面的事情,早在之前他就告诉波尼说自己乐意借钱给腾讯公司发展网购业务,如今只是在履行自己当时的承诺。
简单谈完,他又打电话给亚马逊商城的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先生,问他能不能派几位专家到华夏帮忙筹划一下,并且表示乐意在将来提供合作。
叶冬青和亚马逊公司的合作,可比苹果公司这边简单多了,他持有的亚马逊股份并没有威胁到贝索斯,实际上贝索斯先生还很乐意和叶冬青一起做生意,因为以facebook现在的用户基数,能够对亚马逊产生不小的帮助。
fb扩张市场显得更容易些,就好比在英国,原本亚马逊在英国开拓市场时候遇到点阻力,但自从通过fb展开为期两周的宣传后,用户人数短时间内暴增四十多万人,迅速有了个非常不错的开始,当然,该给的广告费还是要给facebook,叶冬青帮他打个了折,这样说起来,贝索斯算是欠了他不小的人情,帮叶冬青一个小忙自然不成问题。
另外,ebay跑去扩张华夏市场了,帮忙扶持本土产业,也算是在削弱亚马逊现在的竞争对手ebay,考虑到腾讯的股权结构,并没什么需要忌讳的地方,人们都知道叶冬青也是亚马逊的大股东之一。
三言两语就敲定了这件事,贝索斯先生这时候告诉叶冬青说:“利奥,我们现在遇到了点问题,尽管送货上门的速度已经比美国邮政或者联邦快递等运输公司快了不少,我是指大公司,但顾客们还是非常不满意,他们需要更加迅速的运输渠道,这得花掉一大笔钱才能实现,而且派送环节的花费也不小。
本来打算跟联邦快递合作,他们有着现成的人手,而且货运量不高,但要价非常高,意味着除非我们自己贴钱进去,要不然只能增加顾客在运输环节的费用了,不过九十九美金免运费,顾客们一般不会掏钱另外支付运输费用,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
两人经常通电话,叶冬青往往也能想出些不错的主意,这让贝索斯先生习惯于请教他问题。
亚马逊公司的业务主要是自己从供货商采购各类商品,然后储藏在各大物流中心,一旦有顾客购买商品就从仓库里找出来,打包好运输到订单上标注的位置,这个环节并不麻烦,但代价非常高,今年预计会在运输这一块补贴给消费者们四亿美金左右,去年这个环节的数字为两亿四千万美金。
仓储物流成本的降低对电子商务企业非常关键,近两年亚马逊之所以能够扭亏为盈,关键因素也是仓储物流成本的降低。
从1999年到2003年,亚马逊重新整合仓储物流体系,使得外部运输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百分之十三点八下降到百分之九点七,订单执行成本,也就是呼叫中心运营、订单处理、仓储、收发货及支付系统成本等等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最高时的百分之十五下降到百分之九点一。
叶冬青并不是上帝,他对这一块了解不多,回答道:“把数据发过来,我看完后会帮你想想办法,但在我看来只有优化货物管理系统、使用机器人帮忙这两种降低成本的方式,雇佣的人越少,成本也就越低……”
第249章 杂事(3/4)
自从淡水基金投资以来,亚马逊的股价上升势头一直蛮不错,这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随着规模扩大,诸多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资金只是其中之一,亚马逊公司背负着不小的债务,那些债务可都是需要花钱给利息偿还掉的,当前还不用对资金链的安全感到担心,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如何在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并且将市场进一步扩张开来,拿下欧洲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市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被容纳了进去。
往前回顾,1995年七月份时候“书城亚马逊”正式上线,号称地球上最大的书店,里面共售卖将近一百万本图书。然而,当时的亚马逊员工仅有九个人,其中包括了杰夫·贝索斯和他的妻子,那年恰逢美国第一波互联网泡沫,即使网上书城表露出了一些光明的前景,投资人们也是小心翼翼,不愿意给他太多投资。
说来好笑,那会儿的亚马逊,虽然在网站展示了将近百万本图书,但实际是零库存,用户下单以后,贝索斯和他的员工们去找出版社买书,然后寄出去,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如今居然有了如此庞大的规模。
等到1999年,亚马逊成功融资到差不多二十二亿美元,将自己的经营范围扩大了,开始卖玩具和电子产品,随后还在美国和欧洲建立了七个物流中心,推出充值卡片,方便在线购物。
不过,当互联网泡沫破裂,亚马逊一度陷入困境,贝索斯不得不停掉一些在建的网上商品仓库与配送中心,借此获得喘息的机会,市值腰斩五分之四左右,直到现在都还没恢复元气。
杰夫·贝索斯曾在华尔街工作过,身上带有浓郁的华尔街“烙印”,比如做事果断、善于交际、思维清晰等等,尤其是在对金钱的追求这一块,只有先喜欢钱,才会利用更多时间去考虑如何赚钱,叶冬青不得不承认,在自己投资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亚马逊公司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改变,一直在贝索斯先生的领导下不断进行着优化。
2004年这会儿,亚马逊的业务规模依然不算大,贩卖的商品主要还是集中在那几个领域,家庭用品、婴儿用品、美容用品,食品等等大类正在陆续推出,物流仓储的规模上去了,成本也随之加大,这就是刚刚贝索斯先生向叶冬青诉苦的原因。
亚马逊已经不是一家小公司了,为两千多万用户提供服务,每天订单规模不小,这让亚马逊的高管们略微有些手足无措,当年停掉的物流布局规划事项,最近又被提上了日程,并且开始动工,这也是亚马逊公司近期迫切需要自己的缘由,公司利润远远无法补上漏洞。
叶冬青没有说实话,他确实对网上商城产业了解不多,但比目前的杰夫·贝索斯先生多多了,在他看来想要刺激公司利润增加,节流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开源,而他恰好知道几个不错的解决措施,例如向用户匹配各类商品的云服务程序,这些已经可以尝试着发展了,在物流仓库中大量使用运输机器人,同样属于能省钱的好办法,而且还不会偷懒。
办法有了,暂时不用太着急,亚马逊如今所面临的竞争较小,略迟一点也没关系,省得导致亚马逊的现金流更加紧张,叶冬青想让贝索斯先生意识到自己是个有用的合作伙伴,这样可以避免在未来发展中被边缘化,时不时抛出个好主意,更符合他的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