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之王 第144节

名字、性格。除了有一点点诧异之外,其他都惊人的吻合。

是预言?还是一系列巧合结合在一起的奇迹?所有的人都对小说中提到的那个‘讲故事人’非常好奇:“他到底是谁?”

不过他们都可以肯定,王尚这个纯粹的大陆人,是不可能知道那么多台湾事的。

就因为这个非常神奇的巧合事件,《那些年》在台湾更加火爆了,简直就是在上映票房神话!!

第三周票房更加凶猛,直接斩获了8000万台币,折合人民币1800万!!

整个台湾都在上演着一股《那些年》风暴!!

柯震冬、沈瑶、王尚也因此成为了不少青少年的粉丝。而且还有不少的学校、电视台想要邀请王尚到台湾做客或者是采访。不过都被天王工作室委婉拒绝了。

《那些年》在台湾的上映一直持续到了4月份才结束,总票房直接涨到了4.1亿台币,折合人民币8500万,直接登顶台湾华语影史票房冠军!!

这个消息一出,立马整个台湾岛震上三震,轰动了!!

记录被刷新了!!

这恐怖的成绩简直就让星星娱乐发行还有台湾的发行公司喜得三天睡不着觉。

当王尚接到电话的时候,都愣住了。不过很快就释然了:在《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上)还没出现的时候,它确实是可以登临票房冠军宝座。

等到台湾的票房成绩出来之后,《那些年》电影院上映的‘全球’票房总成绩终于有结果了。

大陆上映5.4亿,台湾8500万,东南亚、日韩等地区3000万。

总票房6.55亿人民币!!

当天王工作室将这个总票房成绩挂出来的时候,再次轰动了整个华夏的娱乐圈。

“麻痹!!这家伙能不能低调点?”

“台湾怎么这么恐怖的??我们的电影在那里上映也没那么恐怖啊?”

“听说在台湾那边找到了人物的原型了。连名字都一模一样,学校也叫精诚中学,不过都是小孩,还没长成熟。”

“看来那本小说的噱头并不是假的,不过怎么主人公都变成小孩了?”

“那个自述人难道是那几个青年的父亲、母亲、亲戚?”

“是预言还是巧合?”

当这个问题逐渐愈演愈烈的时候。所有的媒体都纷纷发现一个问题:“王尚呢??哪去了?两个月没出现了啊。”

王尚此时正陪着父母在海南岛旅游。

春天,莺飞草长。正是海南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时候。当北方都还是春来仍寒的时候,海南却已经阳光明媚、风和日暖,海洋的味道正浓,正是旅游的大好时节。

自《甄嬛传》开始,除了春节之外,其他时间王尚都没有好好地陪父母。现在《那些年》的工作基本都是由发行公司在操作,需要操心的事都可以交到总经理毕翰受伤。

现在王尚终于可以空出时间来了,陪陪自己的父母了。

不过在旅游的同时,王尚也在慢慢构思着《死神来了》的情节。王尚不想自己完全照搬原电影的剧情,而是想着自己琢磨,以免长时间没有用过脑子导致编剧能力减退。

就这样,白天陪着父母在海南周边游玩,晚上挑灯夜战,慢慢在梳理剧本,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月。

这段时间,王尚也算是享受到了那种无忧无虑,痛快游玩,然后把工作当做另类放松方式的轻松惬意。这两年来可以说一直都忙个不停,根本就不知道休假是什么东西。

由于把胡子刮掉了,与对外公众的形象有所不同,所以也没有人把王尚认出来。

就在4月中旬的时候,王尚和心满意足的父母回到了魔都。

第107章 死神来了!

4月15日,继台湾票房风暴之后,万众瞩目的《那些年》dvd终于开始发售了。

星星娱乐公司动用了自身全部发行渠道,将所有刻录好的dvd光碟全部送到了全国各地。

而在网络视频上,星星娱乐也与六大视频网巨头之一qqtv谈妥了相关协议,准备与dvd光碟同一时间登陆网络视频站。

而关于《那些年》的销售宣传早已开始了,除了宣传各种票房成绩之外,还有与电影院不同的圆满结局。

虽然《那些年》电影院版的结局很凄美,但却总归是一个悲剧,所以被太多现实纠缠的观众们显然是更喜欢‘沈佳宜与柯景腾’在一起的结局。

就在当天,装着两个版本的dvd光碟还有网络视频就获得大卖。dvd首日销售达到了100万张,而网络视频更是直接卖出了5000万份,堪称恐怖!金额直接就卖到了1个亿!!

随后的几天里,销售速度虽然大幅度下降了,但也让不少的电影制片公司眼红不已。

《那些年》的火爆销售自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纷纷跟踪报道,寻找王尚的踪迹更加积极了。

寻找了多日,终于被一家小媒体机缘巧合之下在魔都南机场中惊喜地发现了王尚一家人。

别人可能认不出那形象大变样的王尚,但这个小记者刚刚在过年好的时候有近距离采访过王尚,所以一眼就觉得眼熟。第二眼就认了出来。

这记者欣喜之下没有太过莽撞,而是保持低调地跟随着王尚一家人。没有惊动其他人。

他的这种表现让王尚很认同。鉴于刚刚他的礼貌行为,王尚特例允许他单独采访。

这个小记者年约二十四岁,而且长得也算青涩,估计也是刚刚,见到王尚显然是非常的激动,甚至有点语无伦次。

“不用紧张,我们年纪也差不多,放松地问就是了。”

王尚的和气显然是让紧张兴奋的记者放松了下来。打开录音笔,问了起来:“王导您好,我叫黄琦,《娱乐星光报》的记者。最近《那些年》在台湾获得超高的票房,登上了台湾华语影史票房冠军宝座,不知道王导演有什么想说的?”

王尚想到了在前时空《那些年》在台湾取得令人惊诧的票房成绩,说道:“作为一部以台湾故事改编的电影。加上它足够优秀,所以能够在台湾得到这样的成绩并不出奇。只要是好电影,就有观众喜欢。”

黄琦接着问:“这次《那些年》在台湾找到了一模一样的原型人物,但是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小,不知道王导怎么看?”

对于这事,王尚也有点蛋疼。没有想到这个时空的蝴蝶效应没有波及到那几个人身上。

不过王尚早有腹案,直接解释道:“没有想到到头来我还是被忽悠了。不过也有可能不是被忽悠,而是那个跟我讲故事那个人把他的故事套到了他熟悉的人身上,也许这个人就是这些原型学生的老师、亲戚……”

首节 上一节 144/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