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一直没有时间和空闲来做这个事情。
或许,出使乌恒和远征西羌时,可以在路上抽出时间,来完成这部伟大著作。
心里想着这个事情,张越就对刘进道:“殿下,那牛增孺与李德裕,岂能不知于此?”
“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志向不同,理念不合,即使他们愿意携手,其部下的官员与门徒也不愿意……”
刘进叹息几声,终于放弃了自己内心的狂想,道:“卿言之有理,是孤多欲……自古多欲则事不成……”
于是,便对张越道:“还请卿为孤参谋,选出能与孤同志之士,共建小康,兴太平!”
“臣谨受命!”张越长身而拜。
于是,君臣二人,重新审议所有档案。
太常卿举荐了十八人,宗正卿举荐了三十人,最多的是少府,有差不多五十人。
上百分档案,看起来确实很累。
特别是少府举荐的,皆是舍人。
舍人,都是基层官员,一般是县令、县尉,因为政绩斐然,为少府所选,录为舍人候选,在长安有司轮值、培训和学习。
一般轮值期为三年,三年后若未被选入储君莫府,则回到地方,升迁一级为郡太守、郡尉和郡丞佐官。
故而,少府举荐的都是最近三年,奉命入长安的舍人备选,年纪一般都在三十岁以下,地方履历扎实,每一个人看着都像是未来的能臣干吏。
此时,张越才明白,东方朔当年喝醉里,说的那些话真的不是疯话。
这世道,真的是用之则为龙,不用则为虫。
他是运气好,一般的人即使有才华,有能力,若没人看重和提拔、培养,将近乎永无出头之日!
当然,西汉还算好了。
起码,还有从军立功这条对所有人开放,只要有能力,能杀敌,肯吃苦,就一定能爬出来的道路。
若是东汉,连当兵立功,出人头地的路都被人堵死了。
整个底层,都被桎梏,几乎没有出头喘息的机会。
那才真正叫人绝望!
想到这里,张越就认真起来,将每一个舍人备选的档案,都反复察看,确认,审视。
都是布衣寒门,若是可以,能拉一把是一把!
还别说,张越一认真,就真的从中发现了一些不错的人才。
甚至还有青史留名的干吏!
当然更多的是,蹉跎于世,却被埋没的人。
第八百三十二节 选才(2)
差不多一百份档案,张越花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全部看完。
闭目沉思片刻后,张越对刘进道:“臣闻耳闻不如见面,见面不如谈心……臣请见诸君,以观其志!”
刘进闻言,自然不无不可,点头道:“孤正欲如此!”
于是,便吩咐左右:“请太常、宗正及少府所举诸君入殿,孤将亲视之!”
“诺!”便有宦官,领命而去。
片刻后,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卫兵的监视下,从殿门鱼贯而入。
张越抬起头,审视着这些人,观察着他们的神色和身材,最终满意的点点头。
大部分人的身体素质,都很好。
皆是七尺以上的昂藏丈夫,仪表堂堂,看上去都很精神,阳刚之气十足。
不久,殿中就站满了人,一眼望去,博带羽冠之士大夫。
“臣等拜见太孙殿下!”众人齐身行礼,恭拜:“殿下千秋!”
又对张越拜道:“拜见侍中公,愿明公长乐未央!”
刘进与张越,微微起身,还礼一拜。
“诸君请安座!”刘进重新坐下来,对左右吩咐:“为诸君上酒……”
“诺!”
不多时,便有着上百宫女,端着一壶壶美酒,从殿中两侧走廊走来,为众人奉上酒水、茶点。
待这些宫女屈身退下,刘进就对张越道:“卿可以开始了!”
张越连忙起身,拱手长拜:“臣谨奉命!”
于是,转身面向众人,从这些人的身上扫过,问道:“敢问,太常所举庶子备选诸公何在?”
一个太常官员闻言起身,对张越拜道:“侍中公,下官奉命,引太常所举诸庶子备选,十有二人,在此恭问君安……”
他身后,十二名衣着锦绣的贵戚子弟,纷纷战战兢兢的起身,低头向张越问好。
汉家储君的所谓庶子,其全称是中庶子,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官职,乃是从宗周的宫伯发展而来。
依制度,不仅仅国家储君有中庶子之设,诸侯、列侯的世子,也都曾有过中庶子官。
只不过,吴楚七国之乱后,为了集权,汉家天子罢去了诸侯王、列侯世子的中庶子官,以削其权。
由此可见,中庶子官的重要象征性!
概因,中庶子又号副卒、国子,自古以来,都是选国家、势力内部的元老勋贵、世卿大夫之子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