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第45节

丁惠中说道。

“你看看,老丁你不实在呀!刚才还说只有两瓶,现在又出来一瓶,难不成你家是开酒铺的吧,我看在座的所有人都给一瓶算了!”

胡卫国开玩笑地说道。

“你们可别误会我,我家里只有两瓶,剩下的那一瓶就交给为民吧,他和我一起负责督导你们为民同志,我替你决定没意见吧!”

丁惠中看着自己下手边的一个人问道。

“没问题,没问题,我就算没有,也要打着丁总理的旗号给你从别的地方淘来,老陈你放心吧!”

“哈哈!”

这句话把在场所有人都给逗笑了。

“好了,老胡老陈,这酒的下落没有问题了,那咱们就一言为定?”

丁惠中看着胡卫国问道。

“你们看看吧,现在老丁都会那茅台贿赂我们了,不过我这个人接受你的贿赂,你们回家就把酒准备好等着送礼吧!”

在座的人都明白,国家下得命令,胡卫国和陈铁龙两个人再怎么有怨言,那也只能照做?他们二人只是借此机会发发牢骚,再讨些好处而已。

“好了,既然你们两位父母官都答应了,那我和为民的任务就完成了,等回去我会向首长们好好给你们请功!”

丁惠中听了对方的回答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甩开膀子抓紧工作,好给你这位首长脸上增光!”

“哈哈,你老胡现在是越来越油嘴滑舌了!”

两人的手此刻紧紧握在了一起。

第47章 大干快干

肖南光跟着众人走了出来,心里也在不停的盘算,胡卫国这个人他很了解,都是当年打过仗的老军人,对国家的忠诚那是没话说,国家让他去死也不会有半点迟疑,但是思想上就有些保守了。

国家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不就是计划经济无法实行下去,老百姓的生活也很困难不得已而为之吗?所以改革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改革开放呢?就是要打开国门,放眼世界,让自己走出去,了解世界接受世界,在肖南光眼里就是要打破陈规放手一搏。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改革开放,这个问题整个国家都没有人完全能够说得明白,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用自己的脚趟出一条路来。

现在的改革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遇到的问题不知道有多少,现在就瞻前顾后,迟疑不定,这么下去怎么实现国家的富强梦想?

国家现在要辽北省扩大产能,虽然一下子提高二成有些超出辽北省的能力范围,但起码说明南方的需求增大了,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了,这就是个好现象,你胡卫国做为一省之最高的领导,就要坚决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怎么能当面发起牢骚呢?

有些不妥,有些不妥呀!

肖南光心中暗道,但是他也知道胡卫国当着一位副总理的面“放炮”绝不是无的放矢,他的主张在高层那里是有很大基础的,改革开放是邓公一手主导的,但邓公绝不是一言九鼎,很多老人对这种提议都有不同意见,只是他们现在还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只能先进行改革开放尝试一下。

现在看来,改革绝对是利大于弊,而且还是远远大于,看看现在沈城的老百姓身上都穿上了“的确良”,“的确良”这种材料可就是从国外进口的纺织机制造出来的,很多人还买了电视机和收音机,短短两三年就范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些事实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当然,改革这几年也有很多不符合国家利益的缺点出现,这也是造成高层的意见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原因,肖南光就怕反对的意见占了上风,到时候风风火火的改革就会面临夭折的危险。

肖南光微微叹了口气,改革的路上绝非一帆风顺,他希望改革一直进行下去,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省书记、辽北省顾问委员会成员,听上去好听,但已经没有多少实权,话说回来,胡卫国算是有实权吧,丁惠中算是有实权吧,但改革的总负责人那只有寥寥几个人而已,他们才是决定改革开放是否可以进行下去的关键人物,其他人只能执行,他肖南光更是差得远。

现在肖南光的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批人才来,为国家以后的发展贡献力量,做好这些他就心满意足了。

丁惠中带来了国家的任务,胡卫国和陈铁龙表态坚决服从任务,这会议刚刚结束一天,由上至下的命令就发了出来,今年钢铁、煤炭、面纱、石油的产量都要大幅度增产,每个城市都被下达了指标,而且是死命令,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完不成,那就要接受严惩。

而阜城也接到了来着省里的命令,今年煤炭产量要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去年全年产煤一千万吨,那今年就是一千两百万多吨。

这个命令一下,阜城的领导顿时傻了眼,一千万吨已经是阜城历史最高产量了,现在一下子猛增到一千两百万吨,增幅百分之二十,哪有这么增长的?怎么增加?天上掉下来吗?

两位主官跑到省里还想找领导诉苦,结果当场就被胡卫国和陈铁龙给骂的狗血淋头,只能灰溜溜的回到阜城,这是死命令,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

没有了退路,那就干吧,结果全市都打出了口号:大干两百五十天,煤炭增产两百万吨,向改革开放献礼。

这个口号一下,整个阜城都沸腾了。

煤炭增产二百万吨,这可不是单单煤矿的事情,多挖快挖连夜挖那自然不必说,但是挖煤不能用手挖吧,需要挖掘机、风镐等设备,这些设备有些省里会给,但大多数还需阜城自己解决,那就需要轴承厂、机床厂、矿山设备厂以及总机厂的全力配合了,他们也要增加产量,全力配合矿务局的工作。

刘琅的母亲是机床厂的会计,不是一线工人还好一些,起码不用干累活脏活,但刘琅的父亲身为车间主任,此刻就要冲到一线,和工人们一起加班加点。

原本的周日休息取消了,而且每天下班时间从五点延长到了六点,中午休息的时间也缩短半个小时,大量的轴承滚珠被制造出来运往各个工厂。

一时间阜城的道路上出现的卡车都比平时多出很多,卡车上运载着机床、煤炭等各种物资,全市上下似乎又有了当年“大跃进”的那股劲头。

“今年全市产煤要突破一千二百万吨,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这真是一帮疯子!”

刘琅看着阜城日报头版头条连连摇头。

这篇文章写的很清楚: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南方各地都在大干快干投资上马很多项目,需要大量的物质能源,作为新中国长子的辽北省,不管自己有多难,也要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任务,要义无反顾的支持兄弟城市的建设。

“妈的,南方用你辽北省支援?等十几年后,人家的胳膊都比你腰粗!”

刘琅看着报纸心中骂道。

这种不讲科学的命令,在刘琅前世就经常出现,不过那个时候一般这种命令最后都会不了了之,而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还保持着淳朴的思维,对工作的态度比之二三十年后要高出很多,比如刘琅的父亲刘东来,虽然下班晚了没有了休息日,但依旧干劲十足。

可是你再干劲十足,没有条件也一样白费。

第48章 自己去买

很快,轴承厂就出了问题了,不是生产问题,而是原材料的问题,制造轴承的钢材没有了,剩余的钢材只能维持不到一个月的生产,如果再不进钢材,半个月后就会停产。

往年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现在都是计划经济,一年的产量年初省里就已经下达,所有钢材都已经预留,但是今年因为产量增加,原定的钢材超出了计划,但开始的时候所有认也没理会,既然没有钢材就上报,省里会统筹调配的,可是轴承厂上报到市里的请求迟迟没有得到答复,眼看着生产钢材所剩无几,厂里的领导有些着急了,于是找到了市里,一问才得知,全市的钢材都出现了短缺,上报到省里得到的答复却是让等一等,

等一等?怎么等?市里下达的任务命令即便是在全力开工的情况下也未必能百分之百的完成,真要是再等上个把月,那就彻底完不成了,到时候后果谁来承担?

厂里的工人们无所谓,有活就干没活休息,但是厂长可有些受不了了,厂里要是完成不了任务,到时候他会受处罚的,于是隔三差五就骑着车子到市里去问,不光是他,周围工厂的厂长们都不断地到市里供销处去找,可等到的结果都是没有货,要等一等。

这一等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厂子里的钢材全部告罄,要知道这钢材可不单单是供应轴承厂,还有矿山设备厂、机床厂、齿轮厂、弹簧厂等等,这些厂子都是需要钢材的,轴承厂没有,他们同样也没有,所有厂子全部停工。

这些厂子一停工,煤矿上的生产也立刻减缓下来,矿上的机械全部还是五十年代苏联时代留下来的,三十年过去了还在使用,大故障或许还不多,但是小毛病绝对是常态,今天修修那里明天补补这里,如果正常的生产是没问题的。

可因为增产,矿上所有的设备完全是高负荷运转,这一下就超出了机械的使用极限,在高强度的磨损大量机械发生故障,尤其是那些容易损坏的零部件,换上没两天就要更换新的,其他工厂全力开工还好些,现在他们趴了窝,零部件跟不上,矿上的机械只能又恢复到了正常生产状态,按照这样的速度,到年底能完成省里下达指标的一半就谢天谢地了。

首节 上一节 45/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