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盛为人处世上很是不错,虽然刚来,但有上官照料,再加上本身人情世故做的不错,倒也算是如鱼得水。
只是今日盛紘有些犯难,手上拿着帖子来到了盛老太太这边。
盛老太太今年也六十多岁了,这会正在和孙女盛明兰说笑呢。盛进屋见了礼,坐下后有些苦恼的说道:
“母亲,这贾家突然让人送来了帖子,说是请我过几日去参加贾家族长接任典礼。母亲,孩儿初来神京,又是文官,您说孩儿该不该去?”
明兰上前接了帖子递给盛老太太,老太太摆了摆手没接,直接说道:
“按理说你是不该去的,你是文官,不好和武勋走的太近。但当年你父亲和代善公私交不错,我家又和史家有表亲,论情你是该去的。”
盛紘点了点头,有些为难的说道:
“孩儿也是因为这个为难,若只是如此去一趟倒也无妨,反正孩儿就是个五品闲散官员,去了也就是个凑数的。只是如今这肃毅侯正处在风口浪尖上.......”
盛老太太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孙女明兰。明兰沉吟了几秒,轻声道:
“若是依我看,爹爹去了倒也无妨,说不得还是好事呢!”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贾珏每日就是在家聊骚四个美婢,在宁荣二府‘闲逛’。
几天下来,贾珏和姑娘们都已经熟悉的很了。
说到底他有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哪怕是姑娘们在聪明也逃脱不了他的魔掌...今天是贾家开祠堂的日子,贾珏一大早就被晴雯给拽起来了。
现在晴雯也发现了,贾珏就属于那种只要不越界的话,可以随便说笑的主子。
而且这几天贾珏是连哄带骗的,除了最后一垒没上,其他的都‘轻车熟路’了....
“爷,快起来!三点了已经!快洗漱一下,还要入宫的!”
贾珏从系统兑换了一个挂钟出来,教过她们怎么看时间。
这些日常生活用的东西,只要不是贵重金属打造的就都便宜的很。
他也是为了有个正常的时间观念,虽然他听得懂什么时辰对应几点,但总是要先反应一下
贾珏眼睛都没睁开,迷迷糊糊的道:“不洗了,拿帕子给我擦擦得了....”
晴雯哪里肯答应,硬是抱着贾珏不让他躺下。
“这可不行,这可是面圣啊!哪里能不好好洗漱的?爷乖啊,听话,快起来。”
贾珏叹了口气,他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古代当大官的很少有长寿的了。
这也太早了!
现在虽然不至于这个点上朝,但大部分官员四五点钟也就要起床了的。
尤其是那些需要上朝的大员,他们六点就必须在宫门等候....
“玛德,以后我当皇帝一定要把这个时间点改成九点,三点下班!”
在心里嘟嚷了一句,但洗漱的动作却是没停。
既然心里依旧有了打算,那么很多事情上就不能出现错漏。
至少养望的过程中,自己就不能有不敬君主的事情传出去。
饭也顾不得吃了,洗漱完就急匆匆的出门上了马车。
因为入宫陛见之后还要赶紧回到宁国府,在天色刚放亮的时候开祠堂,恭请贾家祖宗见证。
按照常理来说,皇室是很少主动插手爵位更迭的事情的。
大多数都是谁家的爵爷薨了,会主动上折子说谁谁谁可接替爵位。
皇帝的朱笔批一下,宗人府那边考封一下也就可以了。
或者是像贾代善那样,在临终之前主动上本定下来爵位的继承人。
宁国府这边有点不一样,首先是贾敬辞官让爵了,本身就是一个白衣了。
其次就是贾珍贾蓉都嘎了,也没有其他人了。
皇室插手爵位的继承人也就没那么突兀了,更何况作为风云人物的贾珏,的确是最好的一个人选。
既然皇室插手,那么贾珏就必须要提前入宫谢恩的。
养心殿上。
雍和帝看着下首站着的贾珏,缓缓叹道:
“大乾立国之时,贾家宁荣二公立下不世之功。太祖太宗感念初代宁荣二公的功绩,特设京营节度使,节制城外三大营二十几万大军。”
“爱卿,朕如今视你为朕的冠军侯,对你期望甚高。望你砥砺前行,不忘宁荣二公之志,为朕,为大乾在立不世之助!”
“朕非多疑猜忌之君,爱卿也是忠君爱国之臣,朕希望能和爱卿成为千古君臣典范,为大乾,为天下百姓谋一个万世太平,天下大同!”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但贾珏压根就不信!
历史上不是没有宽仁仁爱的君主,也不是没有对臣子坚信不疑的皇帝。
但眼前的雍和帝绝对不是!
只看这些年天下大灾不断,雍和帝的所作所为其实就能看清楚一些。
表面上看雍和帝的确是不断的赈灾,甚至为了赈灾还请出太上皇大开杀戒。
但仔细观察就会知道,雍和帝做的其实并不多,他只是将天下百姓当做一个数字,当做一个工具。
他要做的是圣君,是被后世赞扬称道的圣君,那就不可能是一个仁心之君。
况且他坐上皇位,本身就有很多的说法。
贾敬就告诉过贾珏,雍和帝和先太子的死绝对有关!
其实这些都和贾珏没什么大关系,主要还他没办法甘居人下,也没办法和贾代善一样为国为民可以牺牲自己。
他也知道雍和帝是在拉拢自己,目的是为了开国一脉的效忠,自己对雍和帝而言也不过是个工具。
不想受制于人,那怎么办?只能是自己来做皇帝了!
反正大家都不是好鸟,就看谁演的过谁了!
贾珏眼中饱含热泪,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陛下爱护,臣感激涕零,岂有不效死之心!今日得陛下信诺,臣愿为陛下鞍前马后,死而无怨!”
雍和帝见贾珏感激涕零成这副模样,心中也是一喜。
他之所以要纡尊降贵的和贾珏说这些,和贾珏想的一样,就是为了开国一脉。
再加上贾珏个人实力的确是有点恐怖。
他现在算是明白贾珏怎么干掉鞑子汗王老奴的,就凭举起石龙砸开城门这一壮举,就值得他拉拢了。
更何况贾家的军中余荫很盛,开国一脉在边关和内地都有兵权。
这又是个少年郎,最容易热血起来,也更容易利用....
“爱卿快快请起,今日是你接掌宁国府之日,切莫失了分寸。等过些时日修养好了,就来上朝。你身为肃毅侯,又是京营节度使,每日朝会还是要参加的。”
贾珏连连应下,表现的恭敬的很。
心里却是琢磨道:
“大乾国运还在,杀皇帝杀朝臣倒是不难,难的是天下各地大军怎么办。占了神京城没用,倒是被群起而攻之也是功亏一篑。”
“必须想办法将这皇帝引到‘正轨’上,他之所为已经有了新法的影子,这也是为什么老臣旧臣在抱团的缘故。
只要新法能开个头,我就能借势而起收服民心和诸多世家!”
“可惜了,若是军阀混战的年代,压根不用在意这些。可这是封建时代,束缚还是太多了。想不留下后患,就只能一步步的来了。”
宁国府,祠堂。
因为宁国府是东府,初代的宁国公也是初代荣国公的兄长,所以祠堂一直都是在东府这边。
宁国府的后宅范围之所以比荣国府小一些,不是因为人口少,就是因为这个祠堂占地极大这会儿天色还没亮起来呢,但宁国府这边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灯,点得两条金龙一般。
整条宁荣街今日都不许人随意出入,就是担心在出现什么祸事。
这时候就已经有宾客持贴陆续的来了,路上一架架马车停下,远远的竟然望不到头。
祠堂这边更是热闹,从后半夜就陆陆续续的有族人结伴从侧门进来了。
他们在祠堂外不远处等候,三三五五的聚在一起压低声音交谈。
直到赖升和一班小厮高声道:“侯爷到!”
所有人才赶紧站好,像是事先排练过一样。
贾珏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一路上遇到族人都笑着点点头。
遇到一些血脉近的,或是年纪大的还要停下打个招呼说几句话。
这些族人看似没什么本事,但很多事情都是需要通过他们的嘴说出去的!
毕竟有些事自卖自夸没意思,就要别人宣传才更有真实性!
古尼早就将贾家族人的信息摸索的差不多了,贾珏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谁是谁都能对的上。
走到祠堂大门前站定,抬眼望去,那黑油栅栏内有五间大门,门楣上悬了一块匾。
上面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这四个字骨气劲峭,法度谨严,让人看去就忍不住的肃然起敬。
在仔细看去,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
虽然历朝历代对衍圣公府的气节都有点不是太那个啥,但不得不说这衍圣公府的地位实在是高的不得了!
能得前任衍圣公亲笔所书,足见当年贾家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意气风发!
大门两旁有一副婆金长联,写的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这幅对联也是衍圣公所书,笔力险劲,规中见逸。
贾政迎了过来,笑着伸手招呼道:“珏哥儿快过来,老太太和诸位长辈已经在里面了。”
贾珏上前轻声笑道:
“二叔请,这几日劳烦二叔了,多亏了二叔在,若不然许多事情,我都拿捏不准。”
贾政捋着胡须,满意的笑着点了点头。
没办法,不看重他也得看重,哪怕是明面上的体面也得维持。
再加上贾政本就是对贾宝玉怒其不争,对王夫人更是无奈至极,见到珏哥儿这些天如此懂礼数,他自然是渴望与珏哥儿真切的处好关系的。
贾珏也是第一次进贾家的祠堂,原身的记忆里也没有关于祠堂的。
毕竟之前原身的身份太卑微,年纪又小。
随着贾政进入院中,就见地面是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
不远处的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这些祭器大部分都是皇室在每年祭祖的时候赏赐下来的。
抱厦前上面悬着一副九龙金匾,写的是“星辉辅弼”,仔细看去乃太上皇的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