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容拒绝的口吻,让王家彦下去和黄得功协商作战事宜。
朱由检也正准备起身去看看玄甲骑的状态时。
黄得功却和王家彦匆匆折返。
前者手中举着一封盖着火漆的竹筒,神情格外激动,哪怕头盔都跑掉了也不在乎。
“陛下!陛下!快……快!勤王……王师!”
朱由检动作一滞,看着二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边伸手接过竹筒,一边皱眉询问道,“出了何事如此惊慌?勤王师不都被堵到黄河沿线了吗?”
“不,是……是海上的……”黄得功大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看他满头的汗渍就知道,肯定是跑着来的。
王家彦倒还好一些,补充道,“不是南方的勤王师,是海上的,福建总兵来援!”
朱由检一时没反应过来,福建离这里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五千里。
怎么可能会有福建援军抵达。
而且他印象里也没有福建出兵的线索。
也就没当回事,拆着竹筒漫不经心的问道,“哦?来了多少人,这福建总兵还挺忠心的吗,他叫什么,王爱卿你拟个章子,给他点赏吧。”
“禀陛下,福建总兵名曰郑芝龙,来了约……”王家彦话没说完,就被朱由检的惊呼打断。
“谁!?!郑芝龙!?!福建水师的那个郑芝龙?!?!”
这反应倒是让王家彦有些发懵,一个海贼头子而已,陛下如此惊讶干嘛?
“额……禀陛下,郑芝龙确实是崇祯十三年领的福建水师总兵官。”
朱由检闻言,深深喘了几口粗气。
他怎么都没没想到,第一个到的勤王师,竟然是郑芝龙这老小子!
这货不是海贼王吗?
虽然手握大军,听调不听宣,后来还投降了清朝。
要不是有个好儿子,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名气。
朱由检都做好将北边收拾干净,再转头整他的打算了。
然而现在他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朱由检能不惊讶吗。
下意识的吐出一句,“他怎么会来呢?”
王家彦和黄得功大为不解,“陛下,有援军不好吗?难道陛下有其他旨意给郑总兵?”
“没有其他……哦……朕想起来了。”朱由检忽然想到,范景文离京前,他曾随口提过几句。
说可以尝试拉拢一下郑芝龙,什么开海权啊,什么插旗权啊之类的。
可他的本意是想让郑芝龙先不要那么着急站队啊!
范景文这动作实在太快了吧!
压制住心中激动,赶忙揭开火漆。
要是郑芝龙真带海军来了,那他的计策就可以更大胆一些。
说不定还能直捣黄龙呢!
倒出其中信件,一旁黄得功也缓了过来,“启禀陛下,午时前有数匹快马自东而来,言明福建水师已至胶州。”
“领军之人乃郑芝龙之子郑成功,携大船数百,战将八万,日前已与南京行在兵部尚书史可法汇合,留下三百小舟巡游黄河后,便再次北上,等待陛下旨意。”
听到是郑成功带军,朱由检更激动了。
怪不得前些日子系统中突然多了个海军的页面,感情是郑成功这一支啊。
而且系统中有页面,就代表这支部队自己能够掌管。
真不知道范景文到底给郑芝龙许下了什么大饼,竟然能把自己儿子和一整支船队送给自己。
将信件展开,朱由检仔细看去。
竹筒内一共有两封,分别是郑成功和史可法的亲笔信。
后者表示有了郑成功留下的一万精锐和三百小舟,多铎便离不开山东,让他放心。
而郑成功那封信则就考究多了。
信笺用的是南海特产的龙脑熟宣,松烟墨在纸面洇出淡淡的金丝纹路,
“臣福建水师游击将军郑森顿首百拜:
臣闻天子亲冒矢石,摧百万凶顽于京畿,胸中激荡如南海潮涌。
今奉家父钧命,率福船三百、宝船五十、苍山舰八十,艨艟快船四百,载红衣大炮二百门、佛郎机速射铳八百架、万人敌两万枚,并带甲战兵四万八千、水手三万二千、火器匠户六百、通译三百,押暹罗米二十万石、火药六千桶、铅弹百万发于胶州听调。
臣虽愚钝,幼承庭训,尝闻日月重开大宋天。
今陛下神武,臣敢不以血肉筑长城?水师健儿皆能开八斗硬弓,跳帮夺船如履平地。
更有飞云、镇海二舰各载重炮六十四门,可催山移海。
若蒙不弃,臣愿为陛下前驱。
或断建奴漕运于渤海,或焚其粮草于辽河口,或直捣黄龙于赫图阿拉。
但凭一纸诏令,九万健儿当效死力!”
朱由检捏着信纸的指节发白,忽然放声大笑。
转身将手中竹筒随手一扔,冲着帐外大喝道,“取舆图来!把蓟辽、山东、朝鲜的海图全铺开!”
黄得功和王家彦不知道信中写了什么,但看朱由检的反应,二人就知道,建奴不在是威胁了!
很快便有十二名御林军抬着五丈长的《九边海防全图》进帐。
朱由检快步走上前去,仔细研究起来。
多尔衮这次几乎是倾巢而出,八旗里只有正蓝旗还在盛京待着负责后勤运输。
根据夜不收的探察,可以确定喜峰口就是多尔衮的后勤周转基地。
朱由检本想直接带兵去点了他,但被黄得功以可能有诈的名义拦下了。
喜峰口天天都有大车进出,却没有重兵把守,只有寥寥五千正蓝旗守卫而已。
在这种近乎国战的大战场面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而且夜不收也只查到了代善的后勤路线,由三千正蓝旗士卒负责。
两黄两白在河南山东,两红旗在张家口,镶蓝旗在山海关。
这就代表建州三卫满清腹地只有区区两万正蓝旗。
能回援的也只有山海关的镶蓝旗。
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朱由检怎么舍得浪费。
按照郑成功信中所言,他有战兵小五万,还有各式火器火药,大炮什么的也多的是。
带兵深入辽东破盛京一点问题没有。
要是多尔衮知道有明军进入辽东地界了,就算有天大的计谋,也没有,肯定得紧急调兵往北边赶。
他和多铎又都越过了黄河,有郑成功的小船巡游,很有可能将这二人和满清八旗主力上三旗留下!
想到这,朱由检彻底坐不住了,抬头看向黄得功。
“取朕的金甲佩剑,赏郑森!再拟旨,加封郑森为靖海将军,领登莱总兵,赐穿蟒袍!”
但说完这些,朱由检还怕不够,他现在没有白银,没办法给郑成功的舰队加词条。
为了防止郑成功不尽力,错过这个天赐良机,朱由检再次扭头看向王家彦。
“王爱卿取纸笔来,朕要给郑森回信!”
王家彦刚研磨好松烟墨,朱由检便夺过狼毫在绢帛上挥洒,“朕闻海波万里,不及卿忠贞一念,今着卿部即刻北上旅顺,抢占金州湾。”
“待登陆后,分兵两路,主力北上盛京,此时建奴巢内空虚,仅余两万弱旅,以卿之能,定可三日下城,但恐关内建奴哀兵之势,则需卿围城十五日,待朕旨意。”
“另遣快船载精兵三千,至朝鲜国,令朝鲜国主配合出兵,袭扰建奴边关,凡战之所获,皆归朝鲜国主所有,若朝鲜国主不从,卿可以天子剑斩之!”
“个中详细,卿皆可先斩后奏!”
“陛下,朝鲜尚属藩国”
王家彦话音未落,朱由检已将沾着墨汁的佩剑拍在案上,“哼!让郑成功告诉朝鲜国主,要么出兵,要么朕帮李淏换个能听懂人话的坐在汉阳殿!”
“朕要让多尔衮知道,让全天下知道,欺辱我百姓者,十倍偿还!”
“另外去告诉王二虎,让他给朕咬住山海关建奴,不能让他们回援关外!”
“黄得功,去击鼓聚将,该和建奴算算账了!”
后者当即抱拳行礼,转身走出大帐。
阵阵鼓声被敲响,近五万大军集合起来。
而戚远则带着戚家军,正往张家口赶去。
在他们对面不足四十里,勒克德浑带着的三千代善亲军,也正在快步赶路。
两边目的出奇的一致,那便是败!
第93章 双向奔赴的战争
硝烟在洋河两岸缓缓升腾,勒克德浑望着远处腾起的烟尘,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镶红旗亲兵们正在给战马喂食掺了盐巴的豆料,铁甲摩擦声里混着几声满语低语。
他攥紧缰绳的手心渗出薄汗,玛法交代得清楚,若遇戚字旗,需战半个时辰再败。
而眼前出现的,正是戚字大旗!
可问题在于,这地方离明军大营尚有四十里啊!
难不成自己出兵,正好碰上明军进攻了吗?
总不能是明军的哨骑已经扩大到他们大营附近了吧。
然而现在想这些已经没什么用了,眼下还是先败为敬!
命令大军下马,这三个甲喇作为代善的亲卫,不光是战力最强,装备也是最好的。
重甲棉甲俱全,弓弩火器应有尽有。
甚至还有一支冲击骑兵,足足千人,人马俱着重甲。
想要败的不那么明显,也是个技术活。
按照代善的意思,是将明军这支精锐引入飞狐岭的狭窄地形中,团团围困起来,围点打援。
要不然勒克德浑都敢跟戚家军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