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53节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杀!!”

  人是从众的,尤其是在流民眼中,个个是文曲星下凡的读书人本就高他们一等。

  现在连文曲星都提刀上了,他们又凭什么不上。

  为了孩子也好,为了博富贵也好,为了报一餐之恩也好。

  新军再次变了模样。

  个个红着眼就要去找闯军拼命。

  “竖盾!竖盾!”王家彦察觉到新军变化,急忙嘶吼起来。

  同时还指向后方,“援军来了,我看到了,是皇爷的援军来了!“

  这声呐喊仿佛注入神威,新军气势竟再次猛涨。

  但无论新军再怎么不怕死,体力与战斗力还是和闯军老贼差的多。

  更何况人数还不占优。

  只能凭借一条条人命,在吕公车中射出的箭雨和老营兵刀锋下苦苦支撑。

  勉强没让缺口扩大。

  不远处。

  李自成正冷眼看着火光冲天的广渠门。

  这几日他不光是在试探,还在潜移默化的转移明军精锐,让精锐都聚集在德胜安宁两门。

  为的就是拿下广渠左安两门!

  看着僵持的城头战局,李自成一把抽出腰间佩剑,“传令!后军前出,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左安门,中军压阵,后退者斩!“

  随着令旗挥动,田见秀后军的五万降军五万流民顿时出动。

  没有任何攻城器材,十万大军仅仅扛着云梯便往左安门扑去。

  同时中军八千精骑开始整队。

  这些身披双层重甲的精锐,连战马都裹着马铠,跟在后军身后,逼迫他们攻城。

  相比起广渠门,左安门的情况更紧迫。

  在没有大将坐镇的情况下,一名京师总兵带着四千多新军,面对十万大军的进攻,竟连守城的勇气都没有。

  根本不顾新军内生员的劝阻,扭头就要往内城跑。

  总兵一逃,四千多新军连战都未战,穿点原地化作溃军。

  宣慰史刚入营两天,只有系统给的什长还在努力维持秩序。

  直到一声震天怒吼响起,才镇住了濒临崩溃的新军。

  “大明万胜!!!”

  城头众人急忙转身看去。

  只见朱由检金甲红缨不知何时,已立于城楼之上,身旁千名卖相十足的御林军还擎起十二面金黄龙旗。

  一直关注战局的李自成,当时就看到了极为明显的龙旗。

  急忙转身就要命令刘宗敏带中军压上。

  宋献策却匆匆跑来。

  指着东北角急切的说道,“闯王快快鸣金收兵!关宁军来了!”

  李自成一惊,迅速顺着宋献策手指方向望。

  只见滚滚烟尘夹杂着星点火光,在地平线升腾,一杆被火光映衬的“吴”字大旗格外耀眼。

第61章 吴三桂入京

  李自成脑袋乱成一团。

  看着宋献策问道,“探马不是说吴三桂还在玉田磨蹭,每日行军二十里能五天便至京师?”

  宋献策也不知道吴三桂为何来的如此之快,远超他的预期。

  牛金星捧着塘报喃喃自语,“昨日探马刚报,关宁军主力尚在蓟州,还未拔营,走的是天津一线,短短一日怎会赶至京师呢?”

  李自成甩甩衣袖,“管他呢,瞧这阵势不过两三万骑,中军老营调头!给老子吞了他!”

  “万万不可!”

  宋献策和牛金星异口同声阻拦。

  “左右两军僵持不下,后军战力低微,前军亦在北面,降军流民不善夜战,此时若调中军,阵前流民必定溃散!”

  “关宁军本就以骑闻名,中军必不能速胜,一旦有失,伤亡不可计啊!”

  宋献策怕李自成上头,还专门指向吴字大旗方向,“闯王细看!来的都是双马!”

  “关宁军精锐每人必配双马,着双甲,这些骑兵定是常年与建奴厮杀的关宁铁骑!”

  “即便是老营,也很难形成压制,不若放之入城,骑军守城战力定当大减!”

  “且臣夜观天象,天辅星犯太微垣,此乃客星压主之相!吴三桂必是星夜奔袭,若放之进城,明廷必造祸患也!”

  李自成腮边肌肉抽搐。

  这些道理他怎么可能不清楚呢。

  视线转向左安门城楼,方才被炮火轰开的缺口处,隐约可见明黄龙旗翻卷。

  若不是这龙旗,按照宋献策牛金星的计策稳扎稳打,大宝之位都唾手可得。

  若能在拖上两个时辰,他就能和高高在上的皇帝平坐而论。

  看着十万流民被精骑驱赶着涌向城墙,最前排的饥民抓着云梯还未搭稳,就被后方人潮推着撞向墙根。

  有人被铁蒺藜刺穿脚掌,惨叫着滚入护城河,溅起的水花在月光下泛着猩红。

  纠结许久,李自成的锐气终是钝了下来。

  “传令,鸣金收兵!放开左路,让这群辽东狗进城啃骨头!”

  牛金星宋献策二人松了口气,赶忙下令鸣金。

  铜钲声穿透战场时,刘宗敏正把明军百户的脑袋按在箭垛上。

  听着鸣金声大为不解,“此时退兵?俺马上就能占下城头,此时却退兵??”

  可军令不得不听,刘宗敏愤恨的将百户一刀枭首,而后大吼一声。

  “撤!!”

  成千上万的闯军如潮水般退去。

  新军再次接回城防。

  吴襄一身脏污的趴在德胜门箭楼上,虽然夜深看不清具体。

  但三万骑军的威势比十万步卒还要壮观。

  吴字大旗在月色与火光中若隐若现。

  让吴襄激动的浑身都在颤抖。

  我儿来了……我儿来了!

  还是在京师最危急的关头登场,只要把握好度,他敢跟皇帝要个国公!!

  以后这京师内,谁也别想看不起自己!

  倪元璐是首辅又怎样!?

  只要关宁军进城,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

  战事起的快退的也快。

  七十万大军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退回大营中。

  只留下五万老营兵和关宁军对峙。

  随着十二杆龙旗立在德胜门之上。

  以勇卫营、三千营、近卫虎贲为首的两万大军鱼贯而出。

  将洞开的德胜门挡在身后。

  吴三桂没有犹豫,当即带着大军自德胜门入城。

  期间老营兵只是目送,丝毫没有进攻的意思。

  就在这种怪异的和平中,三月二十三日的朝霞穿透云层,洒在京师之上。

  吴三桂身骑一匹枣红战马,玄色山文甲黯淡无光,同样为玄色铁兜鍪下,衬出一张铁青的脸。

  身形不算太壮,但绷得笔直。

  看谁都带着三分戾气的眼眸,此刻正震惊的打量着两侧的人墙。

  自德胜门开始,朱由检手下几大精锐便分列官道两侧,一直延伸到外校场。

  即使给吴三桂立立威,也担心关宁军会扰乱城防。

  效果很好。

  光是近卫虎贲的三层重甲,便已让吴三桂咋舌。

  更何况还有堆了几十个词条的勇卫营。

  仅是站在路旁,身体都时刻处于战斗状态,三人左右间距绝不超过两米,且必定是一人刀盾一人持矛一人负弓的配置。

  光看站姿就知道这群人强的可怕!

  最起码也要跟他的亲军不相上下,只比建奴白甲兵略逊一筹。

  陛下何时练出的如此雄兵!?

  去年建奴抵京他来勤王的时候,还是只有京营撑场面呢。

  正看着,耳边突然传来副将的惊呼。

  “总兵!”

  吴三桂扭头看去,但见朱由检的金甲在晨曦中流光溢彩,背后十二面龙旗像燃烧的金焰般展动。

  尤其是皇帝身侧的一千御林军,哪怕是吴三桂也心惊肉跳。

  这卖相也太好了吧!!!!

  急忙滚鞍下马,“臣吴三桂救驾来迟,还请……”

  “长伯星夜勤王,朕心甚慰。”朱由检开口打断吴三桂的话。

首节 上一节 53/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