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16节

  只是老汉自己知道,京师的贵人家做饭烧火都用煤,普通人家也没闲钱买柴火。

  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每天要扛着柴火四处跑。

  可能这样就不会冷了吧。

  正恍惚的走着。

  耳边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轰隆隆跟打雷似的。

  老汉心中骤然一惊,顾不得其他,赶忙拉着小孙子躲在一边,并用柴火挡在身前。

  伸手捂住孙子的嘴,生怕被发现。

  对兵灾的恐惧,已经深入老汉内心。

  顺着柴火缝隙中偷偷望去,晨雾里陡然撞出一片寒光。

  看不到重甲步兵踏着夯土官道列队前行,铁甲片在朝阳下泛着冷芒,铁靴踏地时震得柴火堆簌簌发抖。

  俨然是昨日他在街道上看见的那支残军!

  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丘八,此时就仿佛换了个人一般。

  哪怕脸上依旧干瘦,但气势上却截然不同。

  小孙子突然伸手指着队伍最前方那面猩红大旗,老汉慌忙捂住他的眼睛。

  那旗面虽然残破,依旧能看出勇卫二字。

  老汉不知为何,竟想起五十年前他和父母逃难时,在山东布政司见过的戚家军……

  ……

  左安门一角的茶馆二楼支起的窗棂后,铜壶嘴腾起袅袅白汽。

  几个茶客顾不得滚烫,端着茶碗挤在窗前。

  “乖乖,这就是跟着周总兵血战宁武关的勇卫营?”

  “不对啊,我前两天去京营给李千总送饭时,见过勇卫营,那帮子丘八还不如乞丐呢!”

  饭馆伙计有些疑惑。

  随着队伍行进,士卒腰间悬挂的三尺青锋整齐摆动,刀鞘尾端坠着的铜铃随步伐叮当作响。

  一名当铺账房眯起眼睛,“你懂个什么,昨天西直门进了一路大军,保不准就是皇爷从外地调的兵。”

  眼看队伍即将路过门前,茶馆掌柜忍痛掏出三十两银子交给小二。

  “去给当头那个疤脸将军,就说是咱们茶馆请弟兄们喝茶。”

  小二接过银子,就向外跑去。

  掌柜心里暗自祈祷,拿了钱就走,别来查什么闯逆了。

  不等小二跑过去。

  街角再次传来隆隆马蹄声,八百重骑如黑云压城。

  四马一列,整齐压来。

  当先参将手中马槊挑着丈许长的旌节,九道流苏上串着的铜钱哗啦作响。

  几个挤在一起的茶客都愣住了。

  尤其是一名经常在北地跑商的商人,此时茶杯都掉落在地上。

  那些战马肩高竟都超过五尺,马铠鳞片分明是新锻的雪花镔铁。

  建奴和关宁军都不曾有过这般精锐的骑兵!

  ……

  礼部主事宋叶的轿子被堵在牌楼前。

  他掀开轿帘,刚想骂上两句。

  正好看见几百名锦衣卫,赶着马车拉着三十多门弗朗机炮经过,黄铜炮管在晨光中泛着血光。

  突然想起今早管家说周奎府上搜出通敌书信,几十勋贵被抄家,后襟瞬间被冷汗浸透。

  看见前方巷口闪过几个戴圆帽的锦衣卫,他慌忙缩回轿中。

  “调头调头!去魏假相府上!不,去倪大人府上,快!”

  ……

  吴襄后院里,二十辆马车正在卸货。

  这是昨天锦衣卫押来的第四批军粮,听说是从周奎府上抄出来的。

  次子吴三辅摸着车上“通州漕运“的火漆印记,耳畔又响起昨天吴襄交代的话语。

  “所有守城粮食,不能转交任何人之手,入库也要你看着入库!”

  他知道自己父亲在担心什么。

  因为就在昨天晚上,还有户部的人派来传信,说崇文门有个大粮行出高价收粮食。

  拂翠楼新到了一位花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如果吴三辅有意向,可以定下两晚。

  还警告他不要打军粮主意,否则就要在皇帝面前告他们父子侵吞军粮。

  这么赤裸裸的威胁,吴三辅要是听不出来,他就白跟着自己亲哥吴三桂和父亲吴襄在辽东混这么多年了。

  轻笑一声,命令账房严格查验,不许有一粒粮食漏掉!

  吴家和花魁哪个重要,吴三辅还是很清楚的。

  正在这时,一名杂役忽然匆匆跑来。

  “小爷小爷,总兵爷让您过去!”

第17章 陛下哪来的精锐?!

  吴三辅叫来自己的几名亲信,让他们盯着粮草入库,才起身走向前院。

  顺着偏厢房刚刚来到前院,就见自己老爹捏着茶杯怔怔出神。

  在他身后,几十名收养的义子脸上也露出同样表情。

  说是义子,其实就是亲军。

  不等吴三辅上前问清楚,就见前院草木突然震颤起来。

  墙面簌簌落下尘灰,远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

  好歹也跟着父亲和亲哥上过战场的吴三辅,下意识猛地冲到吴襄身边,佩刀拔出,刀身阵阵铮鸣。

  只是顺着洞开的大门向外看去,瞳孔骤然收缩。

  门外街道的晨雾中,升起一片钢铁丛林。

  千名重甲步兵踏着夯土官道列阵而来,刚刚修缮完毕的全身铁甲泛着青灰色冷光。

  每领甲胄都铆着六道暗扣,铁靴踏地时震得门廊灯笼都在摇晃。

  最前排甲士手持丈二斩马刀,刀刃上淬着淡蓝寒芒。

  少将军的喉结重重滚动。

  城下铁流已近至百步,他能清楚的看到那些甲士背后竟都斜插着两尺短铳,紧急修出的铳管在朝阳下泛着乌光。

  队伍中还能看到有轻甲力士推着一门门加装了轮子的虎蹲炮。

  轰!轰!轰!

  三声号炮炸响,八百甲士齐刷刷顿住脚步。

  铁靴踏地激起的烟尘中,一杆猩红残缺大旗猎猎展开。

  在晨光中张牙舞爪。

  旗面翻卷间,露出仅存的“勇卫“二字。

  吴三辅看的眼皮直跳,四个字在他心头来回翻涌。

  令行禁止……令行禁止!

  能负重甲徒行,令则起,禁则停,无一人乱阵,无一声喧噪。

  这是精兵,精兵中的精兵!

  “末将王二虎,奉旨听调!”

  门前传来炸雷般的吼声。

  吴三辅持刀的手一颤,看见个八尺汉子掀开面甲。

  那人左颊横着道蜈蚣似的刀疤,从眉骨直划到嘴角!

  “勇卫营……”吴襄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指节捏得发白。

  周遇吉死后,勇卫营溃兵逃入京师的场景他亲眼见过,丢盔弃甲残兵游勇,而眼前这些.

  陛下到底对这些人做了什么?

  仅仅几天,就能成这般精锐?!

  怕是太祖成祖爷在世,也做不到吧!

  “起身吧。”吴襄沙哑着嗓子回应。

  王二虎立马直起身子,将昨晚连夜修订的花名册和装备册拿出。

  “禀总督,勇卫营现有甲士一千零三十六人,俱已在列。”

  吴襄的接过两份册子。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却没发现有虎蹲炮的数目。

  伸手指向队伍中间问道,“这些炮?”

  “装填三斤药,能打二百步。”

  吴二虎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黑洞,“今晨刚从兵部武库司提出来的五十门,炮车都是包铁轮的,所以还未来得及入册。“

  站在父亲身后的吴三辅突然抽了口冷气。

  他想起半月前在兵部看到的邸报,周遇吉的求援信里说,李自成的老营骑兵冲锋时,往往在三百步外就开始环形冲阵。

  若野战,除精锐铁骑外,只能以炮对垒,而之前的炮,都是架在架子上的,很难跟部队行进。

  没想到这才过了一个月,兵部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兵部什么时候效率这么高了?

  “骑兵?”吴襄突然抬头,目光如刀。

首节 上一节 16/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