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帝业 第13节

  若非他及时拉了个肉盾,找了个替死鬼,这第二箭就会要了他的命了。

  “了不起的弓箭手!对方穿的还是武官官服!”

  李六已被贺赟的两箭吓得够呛,而且他已看清,后方大船上挽弓射箭的弓箭手,赫然穿着大庆武官的官服。

  “有官兵,撤!”

  李六不敢耽搁,一边大喝,一边迅速钻进了船舱。

  在他看来,自己的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手下匪徒的命,只要保住了自己及多数手下的命,纵然今日劫掠失败,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随着李六一声令下,东侧贼船直接朝着来时的方向撤退。

  西侧贼船的水匪们,眼看着就要攀爬到薛家大船上了,突然听李六喝令撤退,又见东侧贼船正快速逃离,虽纷纷不甘心,却也仓皇撤退。

  而姜家大船,依然在快速破浪前行,朝着薛家大船驶来。

  姜念手持千里镜,将两艘贼船仓皇撤退的情景尽收眼底。

  见水匪们正迅速逃离,姜念稍稍松了一口气,但眉头依旧锁着,并未完全放松警惕,心内也很好奇:“前方那艘遭遇水匪的大船上,究竟乘坐的是何人?”

  贺赟正在大口呼吸,胸膛剧烈起伏,连续两次开硬弓远程射箭,对他的体力和精神都消耗不小,但他依然紧握着手中的硬弓,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前方,想着今日自己是不是要第三次开硬弓,射出第三箭。

  紧急求月票!

第22章 是他,是她

  薛家大船的甲板上。

  仅剩下薛蟠、谢季兴、一个男仆、小厮利儿四个男人。

  其中的男仆,正在孤身一人防守东侧,已是恐惧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如纸。原本同他一起防守东侧的两个男仆,已被李六射死,而且李六正在对他弯弓搭箭,瞄准了他,死亡的阴影已是笼罩在他的心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男仆突然看见,一支箭矢如闪电般破空而来,射杀了李六身边的一个水匪,紧接着,又是一支箭矢呼啸而至,将李六拉来当作肉盾的另一个水匪射杀,吓得李六魂飞魄散,一边钻进船舱一边大喝“有官兵,撤”。

  男仆忙朝后方望去,只见一艘大船正快速驶来,船头破开水面,气势如虹。那两支宛如救星般的箭矢,正是从这艘大船上射来的。

  男仆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喃喃道:“是官兵……是官兵来救我们了!”

  薛蟠、谢季兴、利儿本来都在防守西侧。

  其中,薛蟠、利儿都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都吓得浑身发抖,脸色惨白。

  因为西侧贼船上的水匪们眼看着就要攀爬到薛家大船上了。

  哪怕薛蟠是个呆霸王,也知道,一旦水匪们爬了上来,势必会杀了他,薛姨妈、薛宝钗等女眷都会遭殃,薛家大船上携带的丰厚家产自然会不保。

  就在薛蟠绝望之际,东侧突然传来“有官兵,撤”的喝令声,接着,即将爬到薛家大船上的西侧水匪们纷纷停手,划着西侧贼船,紧跟着东侧贼船仓皇逃跑了……

  薛蟠既兴奋又困惑,瞪大了眼睛问道:“是何情况?水匪怎突然跑了?”

  谢季兴和利儿都是一脸茫然,刚才他们全神贯注地抵抗西侧的水匪,无暇顾及东侧的动静,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防守东侧的男仆。

  男仆大口喘着气,脸上满是庆幸,他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激动地说道:“后面有官兵来了!官兵射了两箭,射杀了两个水匪,水匪就都吓跑了!”

  薛蟠、利儿听到这话儿,喜出望外,连谢季兴都难掩喜色。

  三人忙探头朝后方望去,果然发现一艘大船正在快速驶来,更令他们振奋的是,甲板上赫然站着一个身穿武官官服的身影,令人心生敬畏。

  薛蟠激动得几乎跳了起来,连声说道:“太好了!真是天降救星!”

  他竟也没忘记母亲和妹妹,急匆匆地说道:“我得赶紧去告诉妈和妹妹,她们一定吓坏了!”

  话音未落,他便转身奔入舱内……

  ……

  ……

  当薛家的男人们在甲板上与水匪激战时,薛家大船上的女眷们则全都聚集到了薛姨妈和薛宝钗所住的舱房内。

  舱房内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包括嬷嬷、小丫鬟在内,一共十个女人,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

  不断传来的喊叫厮杀声,每一声都像重锤般敲击在她们的心头,她们都认为今日要遭大祸了,水匪人多且凶悍,薛家大船上的男人们是挡不住的。

  薛姨妈已吓得泪如雨下,双手紧紧攥着帕子,哭泣道:“这可如何是好?蟠儿他们怕是挡不住那些水匪啊……”

  薛宝钗此刻也吓得脸色惨白,身体微微发颤,她紧紧握住薛姨妈的手,试图给予一些安慰,可自己的手心却已冰凉。

  有忠心的老嬷嬷手持剪刀,神情带着几分悲凉,对薛姨妈说道:“奶奶,待会儿若是水匪冲进来,老奴拼了这条命也要护着您和姑娘!”

  也有人低着头,在心里暗自盘算着,一旦水匪杀进来,便主动顺从,或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就在这绝望的氛围中,薛蟠突然冲进了舱房,激动地说道:“妈,妹妹,水匪都吓跑了!”

  薛姨妈、薛宝钗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都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喜悦。然而,她们又有些难以置信——仅凭薛家大船上的那几个男人,怎么可能将那群凶悍的水匪吓跑?

  薛蟠再次激动地说道:“有官兵来救咱们了!咱们平安了!”

  薛姨妈、薛宝钗这才放下心来,都神色大喜。

  一时间,舱房内的嬷嬷、丫鬟等众女眷,都惊喜得乱成一团,有人低声啜泣,有人合十感谢佛祖,还有人激动地抱在一起。

  薛姨妈忙起身朝着舱房外走去,迫不及待想去查看一番外头的情况。

  就连平素注重礼教的薛宝钗,此刻也顾不得那些繁文缛节,忙起身紧随薛姨妈而去,她同样对外头的情况充满好奇。

  一时间,以薛姨妈、薛宝钗为首的十个薛家女眷,纷纷出了船舱,聚集到了甲板上。

  甲板上,三具尸体横陈,是被李六射杀的吉儿和两个男仆,另有一个男仆是跌落水中被水匪砍死的,尸体不在甲板上,在大运河的河水里。

  饶是已提前有所预料,眼前的惨状还是让薛姨妈和薛宝钗吓了一跳。

  甲板上也登时响起了几个女人的哭喊声,她们是死去的男仆的家眷。

  听到这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薛姨妈和薛宝钗的悲痛之情愈发浓重。

  薛蟠心中也悲痛,知道三个男仆都算是为了薛家牺牲的,他是个重情义的,只是眼下他顾不上悲痛,心中更多的是死里逃生的庆幸,以及对后方那艘大船的密切关注。

  薛蟠指着后方的大船,迫不及待地对薛姨妈说道:“妈,你瞧,官兵就在后面的船上,咦……那是……是那姓姜的?”

  此时,两艘大船相距已近,薛蟠已看清了站在后方大船甲板上的姜念,登时目瞪口呆,实在是难以置信。

  怎会是那姓姜的?莫不是我看花眼了?

  薛姨妈、薛宝钗都忙朝着后方望去,母女俩也都看清了姜念,尤其是薛宝钗,对姜念的模样可谓是刻骨铭心。

  母女俩都惊奇得愣住了。

  “是他!”

  薛宝钗心内惊呼。

  “是她!”

  姜家大船上,姜念也已发现了薛宝钗,心内也不由惊呼了一声,自己这次从水匪手中救下来的竟是薛家?

  竟是这般巧的?

  看来多半又与气运有关啊……

第23章 薛姨妈也羞恼

  枣庄境内的天空已由阴天变成了雨天。

  细雨如丝如缕,织成了朦胧的雨幕,雨点细密如针,轻轻敲打在大运河的水面上,激起无数的涟漪。

  雨幕笼罩下的大运河,显得既深沉又神秘,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又如一首无字的歌谣,流淌着无尽的故事,承载着无数的记忆。

  岸边的柳树低垂着枝条,柔软的柳丝在雨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大运河这条古老的河流抚平岁月的皱纹。

  此时,姜家大船与薛家大船都停靠在了岸边。

  姜念、贺赟、贺忠三人从姜家大船上走下,踏着湿滑的河岸,朝着薛家大船走去。

  贺赟独自撑着一把黑布伞,贺忠则恭敬地为姜念撑着一把青布伞,伞下的姜念,神色淡然,步履从容。

  薛姨妈、薛蟠、薛宝钗都站在薛家大船的甲板上,身边各有下人撑伞伺候,三人不约而同地关注着姜念以及贺赟,贺赟一身五品龙禁尉的官服,在雨幕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也在无声地宣告着姜念的不凡身份。

  三人都很好奇,姜念究竟是什么身份?

  薛宝钗心中暗自思忖:“这位姜大爷,当真是个神秘人物!在秦淮河初见时,只说他是个非望族子弟,不料竟能与江宁节度使那样的大人物亲厚。今日再见,他身边的属下竟又穿上了官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薛蟠见姜念登上船来,率先忍不住开口问道:“怎会是你?”

  姜念平静如水,淡淡反问:“为何有此一问?”

  薛蟠道:“你不是该在江宁的么,怎突然出现在此?还帮我们对付了水匪,你……你不会是跟踪了我们吧?”

  薛姨妈与薛宝钗闻言,目光都锁定在姜念身上,母女二人心中也都有这种怀疑。

  也难怪,此事实在是太巧了。

  原著里,薛家人进京路上并未遭遇水匪。

  在这个红楼世界,姜念的出现,改变了薛家人进京的时间,以致于薛家人在大运河上遭遇水匪。而在薛家极其危急的关头,姜念偏偏又出现了,救下了薛家,与薛家的缘分进一步加深。

  这让姜念进一步感受到了气运的玄妙莫测。

  贺赟皱眉对薛蟠喝道:“休要冤枉我家大爷!我们多日前就已筹备进京,那时还未曾在秦淮河撞见你们,何来跟踪一说?况且,此地已是枣庄,距离江宁已有十几日的水路,若是跟踪,我们岂会一路跟到此处?”

  贺赟长得雄壮威严,一身五品龙禁尉的官服更衬得他威风凛凛,言语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说的这番话也甚有道理,让薛姨妈、薛蟠、薛宝钗登时都疑心大减。

  “看来他并非跟踪,如此倒是有缘人了?”薛宝钗一边瞄着姜念,一边暗自感叹,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的脸颊便微微发热,忙在心中纠正:“不,不是有缘人,是冤家路窄才是!我家此番急着进京,本是为了避开他的,哪知行船十几日,竟在此地又与他相遇,还被他从水匪手中救下,对他欠下极大的恩情……”

  想到这里,薛宝钗心中五味杂陈。

  “蟠儿,休得无礼!”薛姨妈故意斥责薛蟠,却是按捺不住好奇,对贺赟问道,“这位老爷身上穿的似是武官官服,不知您身居何位?”

  薛蟠、薛宝钗都很好奇这点,都将目光投向了贺赟。

  贺赟未直接回答,看了眼姜念,是在请示,姜念则代为答道:“这是我家的贺管家,官居五品龙禁尉。”

  薛蟠脱口而出:“原来是龙禁尉,想是捐来的吧?”

  薛姨妈又忙斥责薛蟠:“休得无礼!”

  薛家曾有人为官,又是皇商,且与一些勋贵官员来往密切。

  薛姨妈、薛蟠、薛宝钗都对“龙禁尉”这种官职不陌生,知道这是一种虚职,与实职的皇宫侍卫相比,相差甚远。

  薛姨妈、薛宝钗都比薛蟠心机深,母女俩不约而同在心内想着:“纵是龙禁尉,也非常人能捐到的,这位姜大爷该有非凡的来历!”

  她们知道,龙禁尉这种虚职,并非有钱就能轻易买到,通常只有外戚、勋贵或内务府的子弟才能捐到。

  薛姨妈怕继续追问令姜念厌烦,转移了话题,语气诚恳,“姜大爷今日救了我们一家,实属大恩大德,薛家上下感激不尽。”

  说完,她竟对姜念行了个郑重的万福礼,以示感激之情。她又特意对贺赟也行了一礼,认为有必要对这位五品武官有所尊重。

  薛宝钗见母亲都如此了,也紧随其后,朝着姜念和贺赟分别行了一个万福礼,动作端庄优雅。

  一时间,甲板上的女人们纷纷跟着行礼。

  谢季兴、利儿及一个男仆,都对姜念、贺赟打躬作揖拜谢。

  薛蟠见众人都已行礼,自己却干站着,他挠了挠头,也朝着姜念深深一揖,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多谢今日搭救之恩,头里是我昏了头,冒犯了你,以后咱们相与交结吧。”

  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大善之人也会有污点,大恶之人未必一无是处。

首节 上一节 13/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