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逆子,我强娶郡主气晕皇帝! 第233节

  次日醒来,用过早饭之后,继续和玄灵一块练剑。

  北荣山庄一战,玄灵受的伤要远比刘枭的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养,总算是恢复如常了。

  二人正在院子里切磋武艺,护卫首领李刚,挎着宝剑风尘仆仆而来,直接凑到了刘枭跟前,激动道:

  “王爷,郡主来了密信,岩雀山的事,成了!”

  李刚小声禀报后,掏出了一封密信,递到了刘枭跟前。

  “哦?”

  刘枭不由得喜出望外,拿出密信一看,登时笑了起来:“这赵无霜,当真有她爹的风范啊。”

  密信是赵无霜的亲笔,上面只有寥寥几段话,却交代的十分清楚。

  赵无霜率领三千人,带着装甲前去,事先一步埋伏在了岩雀山周围,并且以口哨为号,通知了被俘的一万名兄弟,里外夹击将押送战俘的北凉将士,全部斩尽杀绝。

  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而大乾的一万战俘,无一阵亡,全部获救。

  李刚随后禀报道:“王爷,按照您的计划,郡主已经带着一万多名将士,秘密前往了北凉。”

  “这大好消息,要不要禀报陛下?”

  岩雀山秘密营救上万名战俘,这对于大乾来说,绝对是能够欣喜若狂的好事。

  皇帝知道了,只怕也会喜出望外,非常高兴。

  李刚自然也很兴奋。

  “不,现在还不是时候。”刘枭摆手,收起了密信来。

  岩雀山的事,是秘密为之。

  告诉皇帝老爹,他自然会高兴。

  但消息一旦走漏,对于刘枭的计划,和赵无霜来说,并不是好事。

  如今押送战俘的北凉将士,被全部杀死,岩雀山的事情就等于北凉还不清楚,这正是赵无霜行事的好时机。

  “传信给赵无霜,一切行动,小心为上。若真遇到什么不可抗力的变故,火速撤回潼关。”

  “同时我会让纳兰鸿影给她姐姐去信,到了北凉境地,会让纳兰鸿雁招待好。”

  “是!”李刚随即领命。

  李刚正准备转身离去,杨福林又匆忙前来,拱手道:“王爷,马老板来了。”

  “马老板?哪个马老板?”刘枭皱眉问道。

  杨福林笑道:“还有哪个马老板,就是京都四大家族之首的马昀,马老板。”

  “马昀?他回来了?”

  刘枭闻听,不由得大喜:“还真是双喜临门啊。命他前去正堂,本王马上就去。”

  马昀前去楚州也有不少时日了,这会儿回来就亲自跑到武王府,显然是带好消息来了。

  杨春苗连忙给刘枭拿来了一套新衣服,换了身衣服后,刘枭便直奔正堂而去。

  正堂内,马昀正襟危坐等待着刘枭。

  当看到刘枭走进来时,他迅速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行礼道:“草民,参见武王……”

  “哎……”他的话语还未说完,就被刘枭打断并按下肩膀说道:“远道而来,不必多礼。”

  接着,他转过身去,吩咐杨福林为他们上茶,并将目光投向了马昀,关切地询问道:“马老板,事情办得如何?”

  马昀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动情绪,然后用简短而坚定的语言回答道:“楚州的事,成了。”

  尽管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从他的语气和神情可以看出,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之情。

  随后,连忙详细道来:“草民受武王之命,前去楚州,带着朝廷的公文,当即便开始大肆收购甘蔗。楚州当地的官府自然非常配合,草民原本以为,这贸贸然开始收购甘蔗,要耗费不少时景。没想到官府的公文一发布,第二天便有不少老百姓将当地的甘蔗送到了我们商铺。”

  “您是不知道,楚州以南,那边的甘蔗价格贱得离谱,甘蔗才一文钱一斤,有的地方甚至一文钱两斤还卖不出去。当地老百姓听说有人要大规模收购甘蔗,一个个都排队要卖给我们。”

  楚州以南适合种植的蔬菜不多,但水果不少。

  甘蔗这种东西,在楚州不新鲜,但这玩意对当地老百姓并不是急需品,销量并不是特别好。

  跟加上年底,不少甘蔗都囤积了起来,听说有人要收购,那还不是大肆贱卖。

  “按照武王的要求,这些甘蔗,我们来者不拒。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楚州建设了七家炼制糖霜的作坊。按照您的方法,如今正在日夜赶工炼制糖霜。”

  “第一批糖霜已经经由运河,秘密送到了京都,足足有三万斤!”

  “如今楚州的作坊,已经有序开工。每隔三天便可运送三万斤糖霜抵京!”

  “好!”

  刘枭一拍大腿,激动不已:“咱们现在就去码头。”

  “甘蔗制的糖一旦问世,便是齐国制糖产业彻底崩盘之时!”

第291章 重拳出击

  大乾京都以东,不算繁华的街道口,有一家名为济州会馆的四合院。

  这个会馆,不干任何营生。

  纯粹只是在大乾经商的齐国济州商会的联盟会馆,这个地方,便是他们的栖息地。

  原本寻常日子,这济州会馆也不太热闹,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买卖营生,很少聚集在一块。

  但最近几日,这济州会馆却是热闹非凡。

  大乾提炼出了自己的红糖,这对于整个齐国来说,都是一个惊天地的大消息。

  不少在大乾从事制糖产业的齐国商人,如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前来商讨对敌之策。

  如果真让大乾的红糖如日中天地发售,那无疑会让他们的生意,大打折扣。

  好在前些日子,齐国巨商曹家的公子,曹岩抵达大乾京都。

  曹岩自知大乾红糖难以遏制,便提倡大家从源头动手,抬高市面上甜菜的价格,以遏制大乾红糖病毒蔓延般的疯涨趋势。

  只要从源头把价格抬高,红糖的制作成本便会大幅度提高。

  这在商业逻辑中,属于顶层的商战。

  目的就是要对武王府的红糖,来一次釜底抽薪似的打击。

  大伙都是齐国商界的老油条,谁能不明白曹岩这一招的毒辣之处?

  一个个当即开始纷纷加入抬高甜菜价格的行列之中,指望着将大乾的红糖产业,彻底扼杀在摇篮。

  但谁也没想到,事与愿违啊。

  大家拿出真金白银地往甜菜里面砸钱,原本想倒逼武王府旗下的红糖涨价,逼得消费者购买齐国的红糖。

  大乾境地,最起码京都的甜菜,超过一半都被齐国商人收购,武王府即便采购的甜菜,也是价格非常高昂。

  但刘枭旗下的红糖,就是不涨价。

  已经这么多天了,这些齐国商人明显有些熬不住了。

  “钟馆长,你说这叫什么事?”

  躺下坐着的一个齐国商人,颇为不忿:“原本大家准备围剿大乾的红糖,逼得他刘枭涨价。这都多少天过去了?刘枭那红糖的价格可是丝毫没涨啊,而且产量也是只多不少。”

  另一个商人,也是频频摊手:“为了遏制大乾甜菜,咱们可都是往里砸了不少钱,再这么耗下去,咱们这生意,还做不做啊?”

  “钟馆长,您是济州会馆的馆长,您倒是说句话啊。”

  大家一个个如热锅蚂蚁一般。

  这些钱他们不是不舍得砸,但你砸了最起码得有反应才行啊。

  就是拿个石头扎进水面,那也有浪花。

  他们一个劲地收购甜菜,武王府的红糖,啥事没有。

  这不由得让大家心灰意冷。

  作为济州会馆的馆长,钟之荣也是一声长叹:“诸位先不要着急,这件事情是曹公子发起的,一会儿他来了,自然会有说法的。”

  跟前的这些人,哪能听钟之荣的,仍旧沮丧得很。

  “钟馆长,您也是常年和曹公子打交道的人,一会儿还是劝劝曹公子吧,再这么搞下去,我们都得跟着赔的倾家荡产不可。”

  一个商人,很是无奈地道。

  他话才说完,只听得院外传来了一声高喝。

  “谁赔的倾家荡产了?”

  众人闻声,扭头看去,却见曹岩双手背后,大摇大摆已经走到了正堂台阶之下。

  正堂内的这些商人们,连连起身,纷纷拱手,挤出了笑脸:“见过曹公子。”

  曹家是齐国巨贾之家,旗下产业遍布齐国各地。

  不仅如此,曹家还和孟有维孟世子来往密切。

  那孟世子的父亲,便是齐国显赫一时独揽朝纲的摄政王,也就是说,曹家和官面上首屈一指的权臣,那都是有关系的。

  谁能不给他面子?

  众人都纷纷带着笑脸,前来拱手见礼。

  曹岩依然双手背后,扭头看向方才最后一个说话的商人,冷冷道:

  “瞧你们没出息的样子。才砸了多少钱,就至于倾家荡产了?”

  那商人面红耳赤,方才不可一世的姿态荡然无存,瞬间变得卑躬屈膝了起来:“曹公子,小的旗下的产业哪能跟您比啊?最近投入的资金就不少了,虽不至于倾家荡产吧,但也是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说着话,他连忙扭头看向钟之荣,希望他帮忙说话。

  钟之荣见曹岩也听到了方才大家的议论,也就不兜圈子了,拱手道:“曹公子,咱们做的生意虽不是小本生意,但也没您的生意做的那么大。”

  “您也听到了,眼下甜菜的价格是一涨再涨,咱们投入进去不少钱,但武王府的红糖,却是丝毫没变。大家心里都有点没底。”

  曹岩没回答,而是转身落座在了主位上,喃喃开口:“大家的心思本少都明白。总之一句话,跟着本少干,本少绝对不会让你们赔本。至于现在想下船的,本少也绝不拦着。”

  “谁不想继续干的,现在就可以走了。”

  曹岩指向门外,直接喧宾夺主。

  众人面有难色,但却没一个转身离去的。

  得罪谁,他们也不敢得罪曹岩。

  更何况大家都砸进去这么多钱了,这个时候撤退,那不是及时止损,而是亏大发了。

  见诸位都没走,曹岩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这就对嘛。大家也都或多或少地跟我曹家做过生意。你们心里都清楚,做我们曹家的生意,什么时候让你们亏了本的?”

  “甜菜也是一样。”

  “眼下已经到了围剿刘枭的关键时期。甜菜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顶点,武王府的红糖,已经是在亏本卖了。本少料定,这个节骨眼,刘枭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大家在这个时候退场,那就是和钱过不去。”

首节 上一节 233/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