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禁军听闻,不少将士都迅速奔到了跟前来,寻找声音来源之处。
“不必找了,方才说话的,正是在下。”
正当禁军准备搜捕方才唱反调的人时,那人却主动现身说话了。
一时间,周围老百姓纷纷向旁边扩散,以免卷入不必要的纷争。
关衡很快锁定了来人位置,是一个身穿锦衣的青年男子,当即挥手指向他,喝道:“将此人拿下!”
一声令下,几十名禁军登时冲上前去,作势就要拿下此人。
“哈哈哈!”
却见那青年人忽然哈哈大笑:“说两句不爱听的话,就要拿人?这就是大乾皇帝的作风吗?”
“这还不是蒙蔽百姓?”
他也不挣扎,而是笑着举起手来,准备束手就擒。
“你……”
关衡有些不知所措,指着那年轻人,一时无话可说。
作为皇家禁军,但有逆反之言,他的职责都是要现场捉拿的。
而这个年轻人,如此猖狂,完全无视皇帝,关衡自然不能放过他。
而这一幕,周围老百姓可是看的真真切切,不由得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
“是啊,就说了一句话,就要被拿下?也太过分了吧?”
“陛下此次出行,果然又是作秀啊!”
“哎……”
老百姓中虽然没有一个敢出来当场反对的,但每个人都是唉声叹气。
对于皇帝的这次作秀,颇为失望。
面对百姓黯然失色的表现,刘炎的脸,死灰一般,他怎么也没料到,会有人敢在这种场合砸场子,如果就这么贸然让关衡抓了此人,岂不是正好向百姓表明,朝政真的只是一场作秀吗?
关衡也不知该如何处置,转身看向皇帝。
刘炎缓缓摆手,示意关衡放了此人,随后招手道:“听你的意思,对朕此举颇为不满,不妨上台来说道说道。”
“好啊。”
那青年人也不杵,当即抖了抖衣袖,在禁军的刀尖环绕下,大步流星地走上了戏台。
跟在此人身后,还有不少护卫,那青年人走到台阶下时,冲身后人道:“你们,就在这等着吧。”
“是。”他身后的护卫们,当即站在场下,目光随时注视着青年人。
关衡寸步不离地跟在青年人身后,手放在腰间挎刀上,随时准备拔刀护驾。
穿过大乾百官,那青年人直接走到了台面上,来到了刘炎身旁。
“不知这位青年才俊,姓甚名谁,来自何处?”
尽管刘炎很是生气,但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这么多老百姓的面,他还是要尽显大度。
这个小子,胆敢挑衅朝廷权威,他自然也要和他争论一番。
那青年人微微一笑,拱手道:“齐国雍亲王之子孟有维,见过大乾皇帝。”
“雍亲王之子?”
这个身份一亮,不少老百姓都是一惊。
没想到是齐国世子前来,难怪这小子这么大的胆子,胆敢和当今皇上唱反调!
刘炎听到这个身份,都不免微微一笑:“原来是齐国摄政王的儿子,没想到也长这么大了,你爹当年和朕交手的时候,你还不过是个小毛孩子。”
齐国皇室姓孟。
前任皇帝名叫孟胜海,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可惜前两个儿子都战死沙场,唯三儿子孟子朝还活着,孟胜海年迈,前年也跟着驾崩了,临死之前便将帝位传给了第三子孟子朝,那时的孟子朝不过十七岁,念及此子年纪尚小,孟胜海在临终之前将儿子托付给了自己的亲弟弟雍亲王孟远疆辅佐。
雍亲王是前任皇帝的亲弟弟,能力出众,有辅国之才,但野心不浅,但临终托孤的确没有可选之人辅佐,前任皇帝也是无奈,只好让孟远疆摄政,令几位托孤大臣辅佐,如此制衡雍亲王的野心。
这孟有维,便是雍亲王孟远疆的儿子。
原本刘炎都以为,一个偌大的国家交到一个年纪尚轻的娃娃手里,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国家便会迅速衰败,没想到的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孟子朝登基之后,齐国不但没有任何衰败的架势,反而国力越发昌盛。
借着大乾和北凉混账之机,齐国迅速发展壮大。
除鼓励农耕之外,还大力开展经济贸易,提高了商人地位,将齐国经济,全部盘活。
短短两年时间,齐国不但没有衰败,反而成为了一个让大乾都不敢小觑的对手。
这之间,自然也有那位辅国之才,雍亲王的功劳。
见刘炎讥讽,孟有维也不生气,而是开怀大笑:“今时不同往日,所谓长江水后浪推前浪。大乾之所以会落入今日这个局面,除了国力实在太弱之外,贵国皇帝也应当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年轻,并非劣势,有时候甚至是无法估量的优势!”
“正如大乾的麦芽糖一般,这种糖大乾吃了多少年了,贵国的老百姓都以为,这麦芽糖才是天底下最甜的糖。麦芽糖老了,普天之下比麦芽糖甜的糖,多的是。”
“但在大乾朝廷的蒙蔽下。贵国百姓,恐怕一辈子都无法食用上,真正的糖!”
孟有维说着话,微微抬起了额头,颇为狂放。
“放肆!”
宋云州当即一喝:“我大乾的事,何时轮得到齐国世子评头论足?”
“就是,大乾自有国情在,你如何知道我们的百姓,不爱吃麦芽糖了?”
大乾的官员,经过刘枭层层剥削,基本上奸臣都铲除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虽然有党争,但基本都是一致对外的。
听闻齐国世子孟有维如此抨击大乾朝廷,大乾的麦芽糖,谁能受得了?
“国情?噗嗤!”
孟有维毫无顾忌以嘲讽一笑:“大乾什么国情?放着有更好的红糖不用,偏偏用你们那不成熟的麦芽糖。眼下麦芽糖遭受重创,大乾不想损失如此大的经济支柱,偏偏不愿大面积推广更好吃的红糖,而是非逼着老百姓食用那难吃的麦芽糖?以保全皇家的颜面,和国库的钱袋子,而蒙蔽自己的子民。”
“这,就是大乾的国情吧!”
第237章 公然煽动百姓?
“你……”
站在台上的朝臣们,一个个咬牙切齿。
这小子这番话,算是彻底把大乾皇家的底裤给撕了下来。
让皇帝刘炎,都脸色死灰,许久没有说话。
大乾正是因为无可奈何,他才不得已前来亲自试吃麦芽糖粉,目的就是要振奋大乾的制糖产业。
这个孟有维,居然当众拆台,实在是可恶!
若是这小子在朝堂,刘炎非得当即拿下,但当着这众目睽睽之下,他如果这么做的话,不是更加印证了孟有维这话了?
“黄口小二,简直是胡说八道!”
“皇帝亲自前来民间,以身试毒,如何是蒙蔽子民了?”
“哈哈。”
孟有维禁不住冷笑:“以身试毒,大乾的朝臣自己都承认麦芽糖有毒了,反而还让老百姓吃?这不是蒙蔽百姓是什么?”
“你……”
那朝臣一时傻眼,没想到因为自己说错话,反而给了孟有维抨击的漏洞。
一时间他不敢反驳,连连低头后退。
而孟有维却是更进一步,走到了刘炎跟前,微微一笑道:“皇帝以身试毒,本是可歌可泣的故事。但贵国皇帝如何就能保证,你吃的麦芽糖,就一定和老百姓一样了?”
皇帝贵为天子,吃的用的,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
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糖,都和老百姓不一样。
刘炎以身试毒是没错,但太不能服众了。
孟有维是直接找到了大乾朝廷的漏洞,当面抨击。
刘炎脸色死灰,摆手道:“朕既然敢出面承诺,自然就能做到让老百姓吃的麦芽糖,和朕吃的一模一样。”
“诸位尽可放心,这次麦芽糖出事,纯属意外。朝廷已经颁布的圣旨,从麦芽糖的生产制造开始,便会有官员全程把关。绝对不会让有毒的麦芽糖,流入民间。”
吃一堑长一智。
即便是费劲不少财力物力,刘炎也不会让齐国的红糖,大行其道。
要不然那将会重蹈羊毛衫的覆辙。
“贵国皇帝,我看大乾的麦芽糖,不必垂死挣扎了。”
孟有维也转身面相现场诸位,笑道:“诸位,红糖和麦芽糖哪个更好吃,你们比谁都了解。而红糖在我齐国,卖的并不是很贵,最贵的红糖也就七十文一斤,而红糖在大乾,却高达百文钱一斤。”
“诸位知道为什么吗?”
孟有维此言一出,场下老百姓都开始议论纷纷。
“因为你们的朝廷,有意制止红糖出口大乾,怕红糖大行其道走进千家万户之后,大乾的麦芽糖会彻底没戏,朝廷的国库收入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大家只能购买昂贵的红糖,甚至有的地方还没得卖!”
“为什么?!诸位,我想问问你们,为什么?”
孟有维如同一个慷慨激昂的演说家一样,在台上绘声绘色地演讲着,台下的老百姓也都纷纷低头沉思。
“因为,正是那些当权的人在耍你们!”
关衡闻听至此,不由得动怒,隐隐就要拔刀当场杀了孟有维!
这个小子,是一点情面不留,当即把大乾朝廷的遮羞布撕了个遍啊!
而站在台下,孟有维的护卫们,此刻也是剑拔弩张,随时准备冲上去护卫世子。
孟有维却是压根不惧,当着这么多老百姓的面,他就不相信自己说几句实话,大乾皇帝还能把自己杀了!
随即,他又一声高喝:“红糖和麦芽糖谁更好吃,连畜生都吃的出来好坏,而你们的朝廷却非要制止红糖,搞什么过了时的麦芽糖粉,目的无非就是要垄断麦芽糖粉在大乾的地位,增加朝廷的国库税收!”
“齐国和大乾通商数十年,号称互通有无,什么叫互通有无?就是两国的商品能够自由交易,这才叫互通有无。而依靠朝廷管控,有意制止齐国红糖买入大乾,让所有大乾百姓跟着受苦。”
“这不是蒙蔽百姓,是什么?”
堂下许多老百姓,一时间都有些愤愤不平,但面对皇权,却也没人敢站出来挑战。
孟有维见时机成熟,当即转身拱手在刘炎面前:“大乾皇帝,你是大乾之主。当以天下苍生为念才对。麦芽糖已经大势已去。”
“不如彻底放开,拥抱红糖!让大乾百姓生活得更为多姿多彩。”
“如此,才能彰显大乾的大国气象!”
一番激昂慷慨的言论之后,孟有维说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
拱手在刘炎面前,希望他彻底放开红糖。
整个现场,都瞬间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