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和掌柜们都看了看司马徽的脸色,得到点头后,这才离去。
一听是密情,司马徽也就打消了前往煤炭商铺的行动,问道:“什么密情?”
严知远再次确认周围没人后,这才小声禀报道:“大乾镇守在武州的陇西军,发生将士哗变,有近八千将士擅离职守!眼下已经伪装成平民,往大乾京都而来。”
“哦?什么时候的事?”
司马徽不由得眉头一拧,登时来了兴致。
严知远低头小声道:“也就是昨晚的事,这件事情在大乾军营还没发酵,只怕大乾朝廷还并不清楚。”
“哦?”司马徽满脸狐疑,“大乾朝廷都不清楚,你是如何得知的?”
严知远更进一步,几乎是初到了司马徽的耳边,小声道:“是京都贤良寺的那位,透露的消息。”
“国丈?”
司马徽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消息千真万确?”
“千真万确!”严知远频频点头,信誓旦旦:“王爷,别忘了。那住在贤良寺仰望林下的国丈,在这件事上和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司马徽捋了捋胡须,冷冷一笑:“看来,大乾的这位国丈,卧薪尝胆多年,终于是忍不住要动手了。”
如此机密的消息,当属大乾朝廷的绝密,军营的丑闻,一般是不会外泄的,除非是有知情人想要泄露这个消息。
这件事情才发生一两天,即便消息传到朝廷,也需要时间。
但国丈何川穹若是背后主谋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只怕这是他早就谋划好的事情,之所以故意泄露这个秘密,目的也很简单。
眼下是大乾和北凉谈判之时,两方将士却在武州剑拔弩张。
如此紧要关头,军营发生将士哗变,这就好比拔掉了一位濒临死亡病人的氧气管。
无论是武州还是京都,都将陷入大乱。
这种消息,朝廷是绝对不会主动泄露的,唔得越紧越好。
但何川穹,却偏偏要将这种消息泄露出去。
造成京都和前线将士的恐慌!
严知远小声建议道:“王爷,此事是否禀报朝廷,让陛下早做准备?”
“不!”
司马徽却是挥手打断,捋了捋胡须道:“即便这消息是何川穹传出来的,但难保他就不会耍我们,眼下是两国和谈之时,切不可乱动。”
“武州的陇西军到底有没有发生哗变,咱们得亲自验证一下。”
司马徽行事严谨,断然不会听信一个敌国前摄政王的话。
想了片刻,他当即下令道:“你立刻遣人,八百里加急,前往韩战旗军营,先让他调派一支轻骑,试一试陇西军的反应,倘若陇西军一击溃散,那咱们便可从武州,撕开大乾的口子。”
三十万大军鞭长莫及出兵,自然不能轻举妄动。
不过既然大乾的将士内讧,这个时候倒是个好机会。
严知远眉头一拧到:“不先禀报陛下?”
司马徽在北凉有军威,韩战旗也听命于他,但如此僭越皇权,的确有些冒失。
“不必了。”
司马徽打断他道:“京都距离我国都还有一段距离,禀报陛下,唯恐错失良机,再说了,咱们也不是大规模出兵,只是让韩战旗试一试。”
“这……”严知远低着头。
“你放心,出了任何岔子,本王一力承当!”
司马徽冷冷一笑,望向窗外:“这次,咱们北凉必须给大乾来一个措手不及!”
第172章 节度使谎报?
从赵家出来后,刘枭便快马加鞭回到了武王府。
与此同时,火速命人传召御林军统帅冯廷龙,过府详谈。
没等刘枭到家,冯廷龙便在正堂内垂手等候,见刘枭前来,他立马上前见礼。
“御林军统帅冯廷龙,见过王爷。不知王爷深夜传召,所为何事?”
刘枭是武王,且是兵部尚书,那是冯廷龙的直系领导。
他内心忐忑,但也知道武王深夜传召,一定是出了大事。
刘枭没来得及换衣服,转身坐在了太师椅上,屏退了周围所有人后,将史老太君的密信,交给了冯廷龙。
“先看看这封密信。”
“是!”
冯廷龙接过密信,却见是陇西节度使杨云森写给史老太君的密信,连忙拆开来看,登时大惊失色。
“齐玉成叛变了?!”
看着密信上的内容,冯廷龙简直不敢相信。
齐玉成可是陇西军的将领,正在武州抵御北凉三十万大军,这个时候叛变,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我早就向赵老将军说过,齐玉成此人不可信,没想到还真让我料定了,这小子叛变,前线可怎么办?”
冯廷龙有些着急。
好不容易平定了京都,没想到武州即将陷入失守。
“现在急,可不是御林军统帅的风范!”刘枭却比冯廷龙要镇定自若很多。
冯廷龙面色担忧道:“王爷,武州出了事,末将能不急吗?”
“急,也改变不了现状。”刘枭语气冰冷,命令道:“本王急需交代你办几件事。这几件事乃本王军令,也是密令。切不可对外声张,就连皇帝都不要说。”
冯廷龙不由得瞪大了眼,连皇帝都不要说?
武王虽是兵部尚书,但这么做也太乾纲独断了吧?
“没错。”刘枭非常笃定。
冯廷龙拱手低头道:“不知王爷有什么命令。”
刘枭神色淡定道:“本王需要你连夜急赴武州。”
冯廷龙微微抬额:“王爷给卑职多少兵马?”
“三千轻骑!”
“三千轻骑?”
冯廷龙瞪大眼睛,小声道:“王爷,三千兵马急赴武州,未免太杯水车薪了吧?”
齐玉成可带着八千人出逃,造成的后果不言而喻,这时候派三千人过去,还都是轻骑兵,顶嘛用?
刘枭却是不慌不忙道:“冯将军,密信上说的清清楚楚,齐玉成出逃后,带着人马可是奔向京都。他们的目的,只怕是会在京都作乱,你觉得是京都重要,还是武州重要?”
武州即便丢了,也无妨,但京都乃大乾龙兴之地,不能有任何闪失。
齐玉成的目的,非常明显了,必然是带着人在京都作乱。
刘枭必须保存京都兵力的实力。
冯廷龙当即一愣道:“自然是京都重要,不过武州若是失守的话,咱们京都也会陷入危局啊。”
刘枭拧着眉道:“这个本王知道,不过眼下京都兵马人数太少,不宜分散兵力。”
之前御林军原本有五万人,但在梅林关损失惨重,独甚两万人镇守东华门,后来白齐率领先锋队杀进京都,尽管御林军有所防备,但那也是一场血战。
全歼了两万北凉先锋队的代价是,御林军损失五千多人。
眼下御林军唯有一万五千人,朝廷是在加急扩充兵力,但国库没钱,召不来多少人,召来的还都是新兵蛋子,压根没上过战场,这些人基本可以不作数。
想要拱卫京师,除了赵无霜的几千人外,必须还要有上万名御林军将士守卫才行。
“王爷只让带三千人前往,若是出了大事……”冯廷龙还是有些担忧。
刘枭长叹口气道:“北凉和我大乾在和谈,目前不会轻易引发征战,且北凉三十万兵马战线过长,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铤而走险的。当然,咱们并不是全无防备。”
“你的这三千人,需在今晚连夜出营……”
“是秘密前往吗?”冯廷龙问。
“不。”
刘枭摇头道:“不仅不是秘密前往,还要大张旗鼓地前往。此次出营,并非你这三千人,是有御林军一万多人,一块出营。但最终去武州的,只有你这三千人,其余出营的将士,去了京郊之后,会换上便服,重新回到京都。”
之前刘枭回来的时候,就在想对策。
但兵力太少了,他也只能这么做。
这个时候,只怕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早就盯上了御林军的军营,刘枭便假借让他们全部出营,但却是在夜晚行动,好便于那一万两千名将士,最终秘密回归。
这些才是保证京都不乱的底气。
“王爷这是要欲盖弥彰?”冯廷龙立马明白了王爷的意思。
“没错。”刘枭眯眼一笑,冲他招手:“本王还有几件小事,要交代给你。”
“请武王吩咐。”冯廷龙上前三步,侧耳倾听。
王爷的安排,出人意料,让冯廷龙瞪大眼睛,不免多了几分底气。
二人刚刚商议完,杨福林着急忙慌地前来拱手道:“王爷,影卫蒋冲,有要事求见。”
“知道了,备马。”刘枭淡然吩咐。
这种关键时刻,皇帝只怕也收到了来自武州的军情通报,这时候只怕急得上蹿下跳了,刘枭身为兵部尚书,自然要连夜进宫。
让杨福林送走冯廷龙后,刘枭便直接出了大院,和蒋冲会合。
二人驾马,直奔皇宫。
进了宫,便直奔崇德殿了。
眼下已是深夜。
一般这个时候,崇德殿是没什么人的,但今晚不同,崇德殿外有不少禁军把守,就连飞鹰军首领玄灵,也在殿外严阵以待,听候差遣。
经由陈洪传禀之后,刘枭进了崇德殿。
殿内唯有皇帝刘炎和户部尚书宋云州二人。
皆是疲惫不堪,愁容满面。
“儿臣,见过父皇。”刘枭上前见礼。
“枭儿,你来得正好。武州出事了!”
见刘枭前来,刘炎急忙上前,满面忧虑。
“枭儿,内阁传来武州急递,陇西军节度使杨云森发来军情急报,将领齐玉成唆使三千人哗变,这些人伪装成平民百姓,已经潜入了京都了。”
虽只有三千人哗变,但足以让武州陷入危局,毕竟武州的陇西军也不过三万人,皇帝不得已紧急召见刘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