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55节

  殿内其他人亦是这般念想。

  能反对吗?

  自然是有人想反对的。

  毕竟严绍庭这一次南下,说是挂着正三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官职,去总理提督巡按江南各省。

  可这正三品,恐怕比胡宗宪那个总督东南五省兵马平倭事的权力来的还要大。

  就算是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赵贞吉,应天巡抚海瑞这些人,等严绍庭过去了之后,也是能插手他们手上差事的。

  毕竟光是一个总理钱粮仓储,就能死死的拿捏住整个江南各省。

  但凡地方上起了对抗之心。

  严绍庭又可以拿着巡按地方的权力,直接整顿地方官府。

  加上皇帝当下的态度。

  现如今,这事完全就是一根筋变两头堵。

  想反对也没法反对。

  高拱在心中微微一叹。

  这两年因为严绍庭的关系,他在朝中执掌整饬吏治的大事,干起来也算是风生水起。

  说起来。

  他也得要感谢一下严绍庭的出力。

  可是这一次,高拱心中是想反对的。

  若是只给严绍庭一个巡按南方的差事,他都能接受。

  甚至是,哪怕直接让严绍庭坐到南京户部尚书的位子上,也不是不能接受。

  就算是正二品又如何。

  反正按照严家当下的路子来看,几十年后严家也必然会再有一人入阁。

  可是现在数省权柄全在严绍庭一人之手。

  权力有多大,所带来的危害就能有多大,这一点高拱心中清清楚楚。

  他倒是不担心严绍庭会用这些权力,去为自己谋求好处。

  哪怕是高拱也不得不承认,严绍庭为官那是历来清清白白。

  可他担心严绍庭会用这些权力,在江南搅风搅雨,到时候闹得南方大乱,最后还得要朝廷来擦屁股。

  若是祸子闹得太大,可能朝廷都没办法将这个屁股擦干净。

  思来想去。

  高拱缓缓开口:“皇上,既然今日定下要让严宾客南下总理提督巡按江南之事,那么京中诸事是否也该有所交代,避免彼时朝中差事中断,进而停摆。”

  心中担忧,但高拱开口却是说了另一桩事。

  嘉靖当即挥挥手:“严绍庭于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一职,由吏部另选官员。军需差事,这两年都是高务观和徐琨二人跟着严绍庭后面办的,如今也就交给他们二人继续办。昌平治安司让徐渭去管,余下的另做安排。”

  一旁的徐阶目光淡淡的扫了一眼高拱。

  心中却是不免冷哼了两下。

  高拱想要借机推自己儿子接手朝中军需差事,真当自己看不出来?

  不过幸好。

  皇帝并没有将差事完全都交给高家,自家也是继续担着这件事。

  很显然。

  高拱猜不出徐阶此刻心中所想。

  他只是继续说道:“皇上圣明,只是当下严宾客若要南下,当官居何处,衙署一应又当如何置办?”

  毕竟是个新的差事,没有成例可以借鉴。

  而高拱虽然问的是严绍庭南下后要在哪里当差做事,但其实真正要问的是要不要在他身边安排辅佐官员。

  或者说。

  可以对手握江南数省权柄的严绍庭形成监察的官员。

  精于权术的嘉靖闻言当即抬眼看向高拱。

  这话的含义,他自是明白。

  嘉靖目光幽幽的从高拱脸上扫过,最后看向了严绍庭:“高阁老所言,你觉得该当如何?”

  高拱顿时眉头一皱。

  这事您怎么还去问严绍庭这个当事人了。

  高拱心中不免有些担忧,该不会皇帝一开始都没有想过要对严绍庭有一个制衡的手段吧。

  严绍庭心里亦是明镜一样,只是笑了笑。

  “微臣以为,一切应由皇上圣裁。”

  嘉靖当即一笑:“那就都察院再派几个人一同过去,届时奉命行事。”

  “臣领命。”

  严绍庭和高拱两人同时躬身抱拳。

  这头。

  嘉靖方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但他还是下意识的看了眼今天竟然没有提反对意见的严嵩。

  心里带着几分疑惑。

  嘉靖开口道:“时下腊月,待开年之后,元宵一过,即刻启程南下。”

  这话自然是对严绍庭说的。

  也算是明确定下了他南下江南的日子。

  随后。

  吕芳在嘉靖授意下,上前开口官员退散。

  严绍庭则是转身伸手,搀扶住老严头的手臂。

  严嵩则是反手抓住大孙子的手腕,低着头慢吞吞颤巍巍的站起身:“天冷,慢些……”

  老严头的声音不算大,却钻进了严绍庭的耳中。

  严绍庭愣了一下,这才手脚动作更慢了一些的搀扶着老爷子。

  祖孙两人便这般,在御座上皇帝的注视下,缓缓的退出万寿宫大殿。

  待到臣子皆已离去。

  嘉靖已然是侧卧在御座上。

  不知何故的。

  嘉靖冷哼了一声。

  而后便对着一旁的吕芳开口吩咐。

  “宣镇远侯顾寰觐见。”

  …………

  月票月票

第410章 大明风起云涌

  万寿宫外。

  皇帝以一种近乎于威胁的方式,取得了前朝臣子们的认同,让严绍庭获得执掌南方数省大权的位子。

  处于众矢之的的严绍庭。

  却始终只是默默的搀扶着老严头,看着走在前面的人群。

  人群中。

  严世蕃几度回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却又屡屡忍了下来。

  若是放在过去。

  他定然是要畅怀大笑,好不快活才是。

  只不过当下,就算是严世蕃他也清楚,今天该是严家低调的日子。

  六部、五寺的官员走出宫门后,便候立在一旁,等着内阁的阁老们鱼贯而出。

  兵部尚书杨博脸色平静,眼底藏着几分期待。

  自己答应严绍庭的事情算是做完了,他现在仅仅只是期待着,这个严绍庭到底想要和晋党聊些什么,又会有怎样的图谋。

  众人一一走出万寿宫宫门。

  袁炜这时候便面带笑容的率先看向搀扶着严嵩走出来的严绍庭。

  他带着笑声,拱手道:“今日皇上圣裁,润物不日便将坐镇南京,总理南方六省钱粮仓储之事,可谓责任重大,却也是年轻有为,才能显著而致。时下年关将至,也算得上是双喜临门了!”

  有了袁炜的恭维和道喜。

  在场众人,不论心中如何想,这时候当着严家祖孙三代的面,到底还是都要拱手附和。

  今日在殿内,对于大孙子要被委以重任,扛起江南六省一事始终没有开口的严嵩,这时候方才缓缓抬头看向了满脸笑容的袁炜。

  严嵩慢吞吞的摇着头,拍了拍严绍庭的肩膀:“樊中言重,若不是今日你们这些做长辈的在皇上跟前屡屡好言,这等天大的担子又如何落在他这孩子肩上。”

  说着话,严嵩满脸凝重的摇着头。

  他这番举动倒是没有在人前躲藏。

  袁炜当即眉头一挑:“您老难道是觉得,这副担子润物扛不起来?虽说润物比之我等还算年轻,可在朝中这几年当差做事,那也是一板一眼井井有条,咱们大伙都是能做个人证的。”

  一旁的高燿亦是立马笑呵呵的说道:“当下朝堂之上,若论经济一道,除却润物之外,无人能出其右。这一次皇上也是叫润物南下总理六省钱粮仓储,说起来这正正好是术业专攻,落在润物强项上了。”

  高燿没去分析袁炜为何会如此吹捧奉承的原因,而对于他自己来说,他所说的话句句属实。

  他是户部的尚书,最是清楚严绍庭在经济财税上的能力。

  将所有的问题都抛开。

  他也是最乐于看到严绍庭能南下总理六省钱粮仓储的。

  只要严绍庭在南边干的越好,他这个户部尚书能收上来的钱粮也就越多。

  至于说可能引起的麻烦?

  高燿笑眯眯的看着严家祖孙两人。

首节 上一节 555/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