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了一路,也就看了一路问了一路。
海瑞面露笑容。
如果有可能的话,等这一次在京中见了张居正,即便是赔出去一个人情,若是有机会也要让两人继续留在自己身边。
只是自己到底家贫,无有余粮,更别说余钱了。
若是要养着这两个人,得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胡乱的想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海瑞忽的开口道:“找一找这里可有笔墨,我要写道奏疏。”
王超和马悍两人对视一眼,眼里带着一丝紧张。
他们家海老爷只要是说写奏疏,那必然都是天大的事情。
哪怕就是一桩小事,都能在朝廷里掀起千层浪!
也不知道今天海老爷又要用他手中的笔,用他写好的奏疏,去搅动出怎样的风浪了。
但两人还是很快就在马车里找出了笔墨纸砚。
海瑞也不多言,由着两人研墨,自己便开始秉笔书写了起来。
而在昌平。
整个昌平最高点的夹山山顶。
去年这里建了一座凉亭,可以遍览整个昌平风景。
如今也成了各方游人最是热衷的地方。
只是今天。
山顶凉亭却是谢了客。
亭子里,只有严绍庭和徐渭两人并肩站立,眺望向东南方向。
此时盛夏已过。
又是一年即将走到头的时节。
昌平这边的庄稼地里,不少地块都已经是空荡荡的,等着过一段时日种下冬小麦。
还有另外一些,则是等着秋日到来才会有庄稼收成。
各处工厂的产能却在逐渐的释放出来,为昌平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收入,同时也为顺天府和京师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货物和商品。
而书院里的读书声,也早就被山下集市和美食街的喧闹覆盖。
不过大概是尊师重道的缘故。
书院虽然身处闹市,但不论是本地人还是游人,都默契的保持着与书院间隔十丈的距离。
其实不过是书院里的三位老夫子脾气太大。
加上某位山长,似乎是受到了三位老夫子的影响,在治学上的脾气也越来越大。
所以没人敢在学生上课的时候靠近书院罢了。
总之。
昌平现在就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严绍庭当初在京中夸下的海口,要让昌平百姓过上比京师百姓还要好的日子的话,已经没有人再提了。
因为哪怕现在昌平百姓的日子,过的还没有京师百姓的日子好。
但所有人都清楚。
昌平百姓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徐渭看了一阵子早就看腻了的昌平,而后收回视线,看向身边的严绍庭。
他笑着说道:“宾客似乎也是第一次见那位海刚峰。”
严绍庭点点头:“即将是第一次。”
徐渭有些不解:“可是宾客很早,就对这个素未蒙面的海刚峰,推崇不已,甚至还屡屡出手助他。”
严绍庭从根本看不到马车的旷野上收回视线,侧目看向面露疑惑的徐文长。
“我非是助他。”
“助他,其实也是在助我。”
徐渭摇了摇头。
这个东家啊,什么都好。
就是总爱说这些让人稀里糊涂的话。
按照这位东家的意思。
这样的话。
统统可以归属一类。
骚话!
看到徐渭露出的鄙夷眼神。
严绍庭有些尴尬的笑笑,而后说道:“下面的人都准备好了?”
徐渭点点头:“一切都按照您说的准备好了。”
得到了想要的回答。
严绍庭的目光再一次放长,看向那一望无际的旷野。
海瑞无疑是这个时代独一份的存在。
也算是这个时代的幸运。
如果说自己做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一份执念和一开始的自保。
那海瑞就是纯粹的。
他纯粹的是热爱这这片土地,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君王?
上官?
或许海瑞心中依旧是保守主义的天地君亲师,但如果和他眼里的百姓相比。
恐怕都要排在后面。
所以,他不会允许别人破坏了他所热爱的事情,更不愿朝堂之上的人破坏了他所热爱的京师。
而今天。
海瑞也终于是抵达了他所热爱的京师。
只是不知道,海瑞能不能知道。
他所热爱的。
并不一定热爱他。
“马车!”
“是去接海瑞的马车回来了!”
忽的。
徐渭的声音传入严绍庭的耳中。
他的眼前也渐渐恢复清明。
在遥远的旷野上。
马车正在悠悠的,从官道转向前来昌平的道路上。
海瑞。
他终于来了。
…………
月票月票
第310章 我坦白,我是奸臣
马车从官道上转入昌平道路。
没有多远便停了下来。
然后站在夹山山顶的严绍庭、徐渭两人,就看到马车上下来了一人,便径直的向着旁边的田野里走去。
随后马车就继续行驶进了镇子里。
在镇口,又有一人下了马车。
徐渭在一旁小声开口道:“是张居正当初在苏州府的时候,派给海瑞的那两名护卫随从。好像叫……王超、马悍。”
严绍庭眉头一挑。
“王超、马悍?”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就是不知道,海瑞身边会不会再多出来一龙一虎。
徐渭则是说道:“是不是要让朱七那边查一查这两人?”
严绍庭却是摇头否决:“不必了,既然海瑞能带着这两人走一路,他自己定然是看得明白。”
徐渭想了想,面露笑容,又说:“那这一次他入京,咱们要不要也派两人?”
真要给海瑞海青天凑一个F4?
没用多久。
严绍庭便笑着说道:“这件事可以办。”
只不过现如今大明朝不兴所谓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了。
不然若是再给海瑞配上这一套刑具。
那真就话本照进现实了。
大明版青天大老爷。
满足完了自己的恶趣味之后。
严绍庭便见载着海瑞的马车,已经是进了镇子里。
他便笑着看向徐渭:“安排在藏书楼顶吧,让他直接上去。”
徐渭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