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98节

  “什么人?”城头守军一声厉喝。

  “是我,中兵参军刘道规。”

  “原来是刘参军,快快打开城门。”城头军官声音都变得谄媚起来。

  “蒋头儿,现在是戒严,袁司马严令……”

  只听“啪”的一声,“瞎了你的狗眼,这是刘参军,自己人!”

  然后城门吱吱呀的打开了。

  军官带着十几个士卒下来迎接,其中一人脸上还有一道清晰的巴掌印。

  刘道规心中暗笑,但仔细看这个军官,有些面生,“兄弟是……”

  “哦,在下蒋休,前部火长,前些日子家中青黄不接,还是参军借的钱粮,一家老小才撑了过来。”

  “那就好那就好,兄弟以后若是有难处,尽管再来找我。”刘道规扫了一眼这些前部士卒,虽然是袁鹤控制下的精锐,但衣服上都打满的补丁,面有菜色,与以前在桓氏麾下大相径庭。

  袁氏这种次等士族跟桓氏不能比。

  “参军仗义,我等铭记在心!”

  “叨扰诸位,这些钱拿去喝酒。”刘道规从怀中掏出一小袋钱递了过去。

  “这怎使得?”蒋休直往外推,但双手紧紧捏着钱袋。

  “如何使不得?兄弟们保广陵平安,就该吃好喝好!”刘道规硬将钱塞入他怀中。

  “还不多谢参军。”蒋休满脸感激之色。

  “多谢参军!”士卒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敬意。

  “你二人送参军回府。”

  给了钱待遇就是不一样,蒋休也是个会来事的人,派两个甲士举着火把,为刘道规开路。

  路上遇见巡逻的士卒,远远的问了一声。

  不用刘道规出声,两个甲士便破口大骂,“瞎了你的狗眼,没看到是刘参军吗?”

  士卒转头就走……

  刘道规算是享受到了一把特殊服务,心中忍不住感慨,有钱能使磨推鬼,砸了这么多钱下去,效果已经出来了,连前部士卒都混熟了。

  心中忽然有了个想法。

  既然前部的士卒都能被买通,其他人应该也一样。

  手上捏着这么多钱,与其拿去买官,还不如拿去收买人心。

  以自己的家世门第,即便买官上去了,在士族高门之间也会受到各种责难,难以立足。

  王国宝和王绪这么高的门第,还不是一句话就成了替罪羊?

  对于寒门而言,刀,才是权力的根源所在,手中没有刀,有再多的钱也守不住。

  再放长远一些,江左大乱近在眼前,谁掌握更多的刀,谁就有更多的权力!

  一念既此,心中豁然开朗。

  这些底层的士卒不会跟自己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

  刘道规连夜招来赵伦之、徐长命、苟忠等五十多个部曲和亲信,“从今天开始,你们每人每个月三缗钱,征虏军府所有士卒,每个月五百例钱,列长七百,火长八百,都伯一缗!”

  征虏军府一共两千六百七十三人,一个月也才两千多缗,一年还不到两万五千缗。

  而琅琊盐场半年就有三万缗,还在持续增长中。

  这个账刘道规还是算的清。

  “阿规,你有钱也不该这么花。”赵伦之过惯的苦日子。

  “有钱就应该拿出去花,花出去的才是钱,这叫花小钱办大事,不必多言就这么定了,只有一个条件,要让所有的士卒知道这些钱是我刘道规给的。“

  赵伦之道:“若……袁司马知晓此事,会不会有麻烦?”

  “袁鹤现在自顾不暇,管不到我们,就算他知道,生米煮成熟饭,人心在我,他更不敢动!”刘道规心意已决。

  袁鹤是聪明人,只讲究利益,不敢真的翻脸。

  即便翻脸刘道规也不怕。

  他是士族,眼珠子朝着上面,靠攀附权贵往上爬,不像刘道规,走下层路线,两边基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

  赵伦之叹了一声,“唉,若上面的人能有阿规一半心思,兄弟们也不至于日子过得如此凄惨。”

  这年头除了士族高门,几乎所有的人日子都不好过。

  没办法,江东就这么大一块地,要养活这么多士族豪强,压力太大。

第142章 钱去

  第二日,一车车的钱从港口运往城中,每个车子上贴着一个“刘”字,赵伦之拿出刘道规的凭信,士卒连看都不看,直接放行。

  然后一箩筐一箩筐的钱送入前后左右各部。

  “分钱了分钱了!”几个前部士卒抬着钱帛,欢天喜地。

  士卒们纷纷涌了上来。

  “谁的钱?什么钱?”

  “别抢,别抢,刘参军分给咱的例钱,每个月都有!”

  “什么?还有这种好事?刘参军就是咱们的再生父母……”

  “放肆!这种来历不明的钱你们也敢拿?”一声呵斥突兀响起。

  士卒们纷纷回头,发现是前部司马袁粲和十几个袁氏子弟,登时愣住。

  袁粲铁青着一张脸,“此乃收买军心,刘道规居心叵测,来人,将钱都收了,不准发。”

  只是他声音喊得很大,却没有一人动手。

  士卒们都直楞楞的望着他。

  周铮朝一旁的蒋齐、蒋休兄弟使了个眼色。

  蒋休立即带着几个老卒站了出来,“兄弟们过了这么久的苦日子,难得刘参军仗义,让我等能吃上几口饱饭。”

  “莫要忘了,你们端的是我们袁家的碗,怎能吃他家的饭?”袁粲铁面无私。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士卒们脸上都浮起怒色。

  前部士卒是桓家的,很多都是荆州西府军,落户在了广陵,袁家掌握前部也就一年,人心并未归附。

  如果是桓家的人,凭借二三十年的威望,或许还能压住他们。

  袁家不给士卒好处也就罢了,还难着不让别人给他们发钱。

  “谁的饭不是饭?谁若是收走这些钱就是砸我们的饭碗,不让我们活!”

  当即又有几人跳了出来,拔出环首刀,眼中血丝密布。

  “你们……”袁粲也是士族子弟,养尊处优,从未经过这种场面,顿时被吓得说不出话来。

  “你当你的司马,今后少来管我等闲事,不然休怪我等无礼。”

  越来越多的士卒涌了上来,围住袁氏子弟,眼中杀气腾腾。

  以前桓家在,还能让他们喝到一口汤,军需辎重优先供给他们,换成了袁家,这些好处莫名其妙的没了。

  荀信之没死之前,粮草府库都是捏在他手上,自然不会再优待前部。

  “我……我去禀报袁司马……”袁粲憋了半天,才憋出这句话。

  却让士卒们的眼神更加轻蔑,很多人都参加过淝水之战,敬畏的是强者,袁家既无尺寸之功,亦无威望,自然也就压不住这些骄兵悍将。

  “哼!”见吓不住众人,袁粲一跺脚,扭着屁股就走。

  士卒们轰然大笑。

  周铮一挥手,“来来来,继续分钱,以后每个月都有,吃水不忘挖井人,记住是谁给你们的钱!”

  “忘不了!”

  士卒们吼声如雷。

  其他几个营地中也都洋溢着欢笑声,仿佛过年一般。

  五百钱虽然不多,但也能买上一两斗粮食,让全家老小吃上几顿饱饭,关键每个月都有,是一项长期收入。

  士卒们想不对刘道规感恩戴德都不行,没有谁跟钱过不去。

  有利益往来,便自动形成的利益团体。

  即便是前部士卒,也对刘道规感恩戴德起来。

  只要一出门,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点头哈腰,恭恭敬敬的喊一声刘参军……

  说出去的话比军令还管用。

  以前解决不了的军务,如今只要让徐长命带句话过去,便能轻松解决。

  李大目的海船只要挂上“刘”字,在广陵港口就会畅通无阻,不仅无人阻拦,还会画出一片专门地方停靠。

  一众征虏中兵守在左右,闲杂之人和船只都被挡在外面……

  “从今往后,我等自愿归入参军麾下为部曲!”

  一百多号北府老卒单膝跪在刘道规面前。

  有些是右部的,有些是前部的,都是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成为部曲后每个月能领到三缗钱后,便火急火燎的找上门来。

  看着他们信誓旦旦的样子,刘道规心情有些复杂,自己以前也过过苦日子,知道其中的艰难。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时代最不值钱的便是人命,再厉害的人也要吃饭喝水过日子。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对双方都是好事,他们有了依托,刘道规收获一批心腹。

  晋律中有专门约束部曲和僮仆的律法,成了部曲,今后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刘道规手上。

  不过该有的仪式感还是要有。

  刘道规令人取来酒,浅浅在自己手臂上割了一刀,“道规今后与诸位便是生死手足,不离不弃!”

  “愿为主公效死!”

  一百二十七人以刀刺臂,宣誓效忠。

  刘道规暂时将他们交给徐长命和苟忠管理,让他们返回各部,暂时不要声张。

  算了算手上钱,才花出去三千一百缗,“军府下辖的军户,每户再送三百钱!”

  刘道规心一横,二一添作五,要做就做全套。

  军户们更可怜,无论是水灾还是王恭屯兵京口,军户最倒霉,种出的粮食,留给自己的不到一成,还要承受繁重的徭役,交不上田租,卖儿卖女……

  这种日子比奴隶还惨,还被人看不起。

首节 上一节 98/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