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39节

  “夜长梦多,兵贵神速,我军锐气正盛,趁现在知道我们来的人不多,现在就起行,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刘道规望了一眼当头的太阳,现在是正午时分,四十几里地,加快行程,傍晚时分差不多到了,正好趁着暮色动手。

  高珣苦笑,“道则果然来者不善……”

第55章 赤山寨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汉赵军攻陷洛阳,俘掳怀帝,北方大乱,郗鉴历尽艰辛逃回兖州,当时正值大饥荒之年,郗鉴与一千多户避难鲁南峄山之中,后人亦称此山为郗公山。

  三年之间,就聚众数万。

  而这些人便是北府军的前身。

  兰陵郡居此山之东,下邳居东南角,彭城居其南。

  山下有湖,名曰微子湖,与淮水水系连成一片。

  赤山寨便在郗公山下,远眺青翠的山峰,刘道规颇有一种宿命轮回之感……

  “都快一些,今夜要在赤山寨吃肉!”

  “有没有女人?”

  “废话,寨子里面要什么有什么!”

  不需要催促,士卒们自己都按捺不住。

  刘道规有些不快,但这年头的士卒都是这种风气,女人、财货、酒肉,士卒的需求非常直接也非常简单,不是短期内就能改正的。

  都指望这一次大发横财,凭刘道规现在的威望,想拦也拦不住,而且还会得罪人。

  这档口若是有人跳出来说要秋毫无犯,被红了眼的士卒按在地上暴打一顿都是轻的……

  凡事顺势而为,不可逆势而动。

  你让一个饿了三天三夜的人注意吃相,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以后解决了衣食住行,威望立起来,才能整顿军纪。

  每个人在起家的时候,难免手脚不干净……

  换个角度,士卒心中有欲望,才会有强劲动力,愿意赴汤蹈火,奋勇杀敌……

  士卒们脚下生风,扛着二三十斤重的辎重一路小跑不带喘气的。

  饿了嚼几口干粮,渴了直接趴水边喝水……

  刘道规暗暗佩服,这年头的人生活艰难,为了一口吃的竭尽全力,但也锻炼出强悍的体魄。

  不过为了保持战斗力,刘道规还是每半个时辰歇息一炷香。

  前部的三名斥候全派向东北面,防备那伙儿敌骑去而复返。

  刘广之、刘黑罴则带着十几名精锐为前锋,在前方探路。

  南北厮杀七十多年,老卒们的战争经验极其丰富,很多东西在兵书上根本学不到,刘道规处处留心,再与兵书上结合,颇有收获。

  傍晚来临,暮色笼罩四野,山影朦胧,微风甚凉,草木瑟瑟作响。

  前方不到两里处,亮起了几点火光。

  “贼人加强了戒备,多立了三座箭楼……”刘广之摸回来汇报。

  刘道规眯眼望着前方,一共六座箭楼,呈偃月之形,卡在坡道上,正面进攻,士卒会全部暴露在六座箭楼的弓箭范围之内。

  这兵荒马乱的世道,人人自危。

  能在兰陵地界立起水寨,独霸一方,对方肯定有些实力,不然早就被别人吞掉了。

  “不如再等几个时辰,待他们睡熟后,从水路进攻。”高珣指着北面的水洼,连着一大片的滩涂泥沼。

  看上去防守较为薄弱。

  但有一个问题,士卒很容易陷入淤泥之中,如果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对方敢在水边立寨,水性必然不错。

  看上去是弱点,很可能是故意留下的陷阱。

  “我军精锐,贼军不知我军已至,不必拐弯抹角,就正面突进!”刘道规披上铁甲,扛起一面木盾。

  想要威信,就不能躲在别人后面。

  刘道规在家经常跟刘裕对练,武艺也不算太差。

  “道则身为主将,岂能以身犯险?”高珣皱起眉头。

  “我都不愿犯险,还有谁愿意下死力?无须多言,这是我们的第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哈哈哈,杀他娘——”刘遵大着嗓门。

  刘道规赶紧捂住他的嘴,“你瞎吼什么?怕贼人不知道我们来了?”

  周围一阵低声哄笑。

  “愿随参军死战!”二十六名部曲站出来。

  “我等亦愿死战!”百余老卒拔刀在手。

  扫了一眼前部,竟然没有一个人响应,周铮低着头一言不发。

  刘道规没时间多想,前部必然有问题,但现在不是内部纷争的时候。

  集中各部的甲士,连皮甲也算上,一共四十三人,人手一面盾牌,一把环首刀,一把劲弩,再令高珣在后鼓噪,制造声势。

  春日隐入西山,天地间一片昏暗,蛙声虫鸣响个不停,夜风吹在脸上凉飕飕的。

  刘遵扛着两面木盾挡在前面,刘广之、刘黑罴一左一右,夹在中间的刘道规只感觉自己困在一个铁桶里面……

  这帮手足兄弟为了自己,真将性命豁出去了。

  离第一座箭楼还有三十多步,旁边的灌木中忽然有人大吼一声,“敌袭!”

  接着便是急促的梆子响。

  营寨中仿佛捅了马蜂窝一般,人影晃动,“敌袭——”

  接着便是女人和孩童惊恐的叫声。

  箭楼上羽箭稀稀落落的射出,钉在木盾上。

  “冲进去!”刘道规没想到贼人还设置了暗哨。

  “杀!”刘遵扛着两面木盾野猪一般向前狂奔。

  这个时候也就不讲什么阵型了,甲士们一拥而上,朝着箭楼射箭。

  坡下的高珣也在此时鼓噪呐喊起来,鼓声号角大作,仿佛千军万马。

  铁甲的威力在这时候完全展现出来。

  对方的箭矢基本没多少作用,不是被弹开,便是被木盾挡下。

  刘广之和刘黑罴手脚并用,三两下就爬上了箭楼,几声惨叫,几篷鲜血洒下,一座箭楼便被清理了,几人捡起弓箭,反向朝着营寨中射击。

  其他老卒也有样学样,先攻占箭楼。

  策应正面厮杀的刘遵。

  这家伙已经扔掉了盾牌,手持两把环首刀,在人群中肆意挥砍,血肉横飞。

  贼人都是麻衣短褐,连块盾牌都没有,挡不住刘遵和身边甲士的冲杀。

  刘道规怕他有失,提刀冲了上去。

  贼人也算凶悍,一层层的扑上来,血肉被刀锋搅碎,兀自不退。

  好几个无甲的士卒被扑倒,拖入敌丛之中,一阵阵惨叫之后,被乱刀斫成肉泥。

  刘道规感觉面前一片刀光矟影,手中的环首刀早就缺口了,随手抓起地上的断戟往贼人脸上劈去。

  如果不是身上的铁甲和身边的部曲,早不知死了多少次了,这些部曲说到做到,忠心耿耿寸步不离。

  刀来了他们挡,箭来了他们抗……

  厮杀了一阵,刘道规气喘吁吁的回望身后,六座箭楼,三座被控制,一座正燃起熊熊烈焰,照亮了整个寨子,上面的贼人还在惨叫,剩下的两座空无一人。

  赵伦之和周铮带着各自人马杀上来。

  前部的两百多人,阵列整齐,齐头并进,杀伤效率极高。

  贼人根本抵挡不住,很快就崩溃了。

  刘道规松了一口气,前部能出手,说明问题不大。

  不过贼人并不甘心失败,悍不畏死的冲上来……

第56章 暗箭

  “奉朝廷之令剿贼,降者不杀!”刘道规大声呼喊。

  身边部曲跟着呼喊,声音刺破黑夜,盖住了嘈杂的战场。

  寨内多是北方走投无路的晋人,没必要斩尽杀绝,原本还在逃散的人,忽然停下脚步,望着刘道规。

  “奉朝廷之令剿贼,降者不杀!”

  这一次有很多人丢下兵器,跪俯在地。

  晋室虽烂,但仍是华夏正统,有极大的号召力,江左的每一次北伐,北方总有人积极响应。

  “贼子何敢冒充朝廷!”四员甲士冲出,身上的甲胄锈迹斑斑,为首一人提着一柄重剑,怒吼连连。

  他这么一喊,原本放下兵器跪下去的人,又缓缓站起。

  “敢抗命者,杀无赦!”刘道规往刘遵屁股上踹了一脚。

  刘遵喘着粗气,一下就弹了起来,“杀!”

  摸起一把斧头,悍不畏死的冲上前去,刘广之和刘黑罴紧随其后,跟一起往前冲。

  只要解决这四名甲士,这一战就尘埃落定了。

  但那贼酋也非常狡猾,躲在甲士后面。

  刘遵、刘广之、刘黑罴几人虽勇猛,但一时片刻也冲不进去。

  锈迹斑斑也是甲士,而且三人战力不差,竟然能与刘广之、刘黑罴斗得不分上下,另一人虽然不敌刘遵,却身手灵活,躲过刘遵的一次次挥砍。

  贼寨中火光大胜,男人女人孩童,纷纷提着兵器围了上来,愤怒、杀意、疯狂逐渐在脸上汇聚。

  刘广之之前说有四五百水贼,并不是只有四五百能战之人,这年头但凡活下来的人,即便是老弱妇孺,也有一战之力。

  “休要听他胡言乱语,分明是泰山上的贼寇,跟他们拼了!”

  贼酋躲在后面继续鼓动。

  刘道规心中一沉,这次北上,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发展势力,最坏的局面就是眼下这种,鱼死网破,两败俱伤,人都杀完了,还怎么发展?

  兰陵郡不止这一方势力,这么杀下去,自己带来的四百余众迟早会消耗完。

首节 上一节 3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