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3节

  “他们根本不会种地好吧?”

  三豹只有十岁,但却人小鬼大,头脑比二虎精明很多,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拿言语怼二哥。

  李二虎嘴笨,经常吃亏,但是拳头上却从不认怂。

  握起拳头对三豹示意了下,哼声说道:“不会种地就教他们种。”

  “要是不肯学,或者学不会,那就揍他们。”

  “用鞭子抽,用棍子打。”

  “都成奴隶了,还反了他们?”

  三豹摇头道:“葛逻禄人哪里是好抓的?他们凶得很。”

  “连王廷皮室军都在葛逻禄人手里吃过不少亏呢!”

  “那是皮室军将领废物~要是换我指挥军队,早就杀他葛逻禄人片甲不留。”二虎扬着脖子吹嘘道。

第3章 河西堡

  听着二虎和三豹的争执,李骁在一旁默不作语。

  根据前身的记忆,李大龙在对待两个弟弟的时候,向来都是如此。

  等他们闹的差不多了,李大龙才会出声仲裁,将两个弟弟制的服服帖帖,所以李大龙在一众兄弟们中的威望很高。

  而且村子里差不多年龄的少年们,都是以李大龙为首。

  不过两人的话,也让李骁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

  “金州葛逻禄部族叛乱?”

  李骁骑在马背上,心中轻声的呢喃。

  如今金州的很多堡寨都受到了都督府的征召,被抽调了青壮组成军队,前去镇压葛逻禄人的叛乱!

  李骁的便宜老爹李大海和二叔李二江,便是带领河西堡的一百青壮去了北山。

  已经半个多月了,至今还没有任何的消息。

  “可惜史书上关于西辽的记载太少,关于这场葛逻禄叛乱的信息,更是一点儿都没有。”李骁心中暗自可惜的说道。

  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换做宋国、金国哪怕蒙古国的事情,李骁也能了解一些。

  可是关于西辽的一切,却仿佛被人生生的从史书上抹去了一般,只留下了只言片语。

  很多事情都只能通过侧面记载去推测。

  “不过葛逻禄人在西辽掀起的叛乱不少,却没有一次成功的,这一次葛逻禄人的结局肯定也是会被镇压。”李骁想道。

  说起葛逻禄人,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在怛罗斯之战中,对大唐的背叛,导致两万唐军尽丧于阿拉伯帝国之手。

  至此,中原王朝对西域的影响力,彻底止步于葱岭。

  葛逻禄这个民族也被贴上了‘背叛者’的标签。

  也不算太冤枉,毕竟他们骨子里就充斥着暴力和不安分的基因。

  到了西辽统治时期,葛逻禄人同样是不安分的代名词,数次叛乱,数次被镇压。

  屡叛屡败,屡败屡叛!

  不得不说,耶律家族对葛逻禄人也够仁慈的,换做李骁,早就将车轮放平了。

  “希望这次叛乱早点被剿灭吧!”李骁轻声说道。

  要是拖的时间长了,说不定还会影响河西堡的农忙。

  毕竟被抽调的那一百青壮,可都是河西堡的主要劳力。

  ……

  轻轻摇了摇头,李骁不再去想葛逻禄人的事情,反正结局已经注定了,葛逻禄人下不起太大的浪花来。

  李骁当前要做的,还是尽快的锻炼武艺、骑射,扩大自己在河西堡乃至整个金州的影响力。

  呵止了二虎和三豹的闹腾,一行人很快的来到了河西堡前。

  北疆汉民的聚集地和游牧民族不一样。

  游牧民族都是随地扎个帐篷,外面几乎没有任何的防护,随放随走。

  可是北疆的汉民不会轻易的迁徙,或许是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北疆的每一个汉人村寨,都建有一定的城墙,壕沟,宛然就像是一个个的坞堡。

  来到河西堡的外面,最先看到的就是一圈的壕沟,宽度大概两三米,也不是很深。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人,而是为了防马。

  只要大部分的战马跳不过去就行,毕竟骑兵乃是草原的主要战斗力量。

  即便是有少量的步兵进入了村子,也能够被村子里的青壮斩杀。

  可是一旦有足够规模的马队冲进去,结果就不一样了。

  所以,河西堡的所有防护,都是针对的大规模骑兵突击。

  壕沟后面的城墙也一样。

  说是城墙,但其实比中原那些真正的城墙差远了。

  只是一排高一米多的土坯墙罢了。

  毕竟河西堡的占地面积不小,想要建造真正的城墙将村子围起来,成本太高,河西堡负担不起。

  当敌人来袭的时候,土坯墙就会变成掩体,河西堡的人躲在土墙后面射箭,而敌人则是会完全暴露在壕沟外面的空地中。

  有着壕沟和土坯墙的阻挡,敌人短时间内进不来,不想变成活靶子,只能退的远远的。

  河西堡的祖先们,靠着这种简单的防护措施,在这五十年的时间里,打退了无数马匪、敌对部落的攻击。

  “看来得告诉老爷子一声,这两天检查一下村子的土坯墙,哪里坍塌了要赶紧修补。”

  李骁回头看向土坯墙,心中打算道。

  防患于未然,万一葛逻禄人的骑兵绕过了金州军的主力,反而冲到了河西堡附近呢?

  不想遭殃,就做好该有的准备。

  进入了河西堡,入眼看到的便是一排排的土坯房子,错落有致。

  每一座房子外面都是一片用栅栏围起来的院子,院子很大,村民们可以在院子里搭建羊圈、牛棚、马舍。

  每家每户至少养了几十头牛羊,多的好几百头,这些都是河西堡村民的重要资产。

  路过各家门前的时候,李骁都是和往常一样与村民们打招呼。

  “王婶子,今天伙食不错啊,还有肉呢~”李骁笑着向一个穿着兜裙,正在院子里忙活的中年妇女打招呼道。

  “我估摸着当家的他们应该快回来了,正好有只老羊不怎么产奶了,杀了吃肉,给当家的他好好补补。”王婶子笑道。

  河西堡大约有一千三百多人,都是当年李骁先祖的部曲后裔,什么姓氏的人都有,不过姓李的人最多。

  “那可得把羊宝给王叔留着吃,争取明年再给铁头生个弟弟妹妹~”李骁哈哈一笑。

  铁头也是李骁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此时正赶着羊群在后面呢!

  王婶子闻言,也是坦然一笑,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大大咧咧的说道。

  “肯定少不了他的,大龙你要是想要的话,也给你一份,马上就快成亲的大小伙子了,这玩意也得多吃。”

  北疆的妇女没有那么多忌讳,跟男人一样豪爽的很,绝不会动不动就害羞。

  李骁赶忙的摆手拒绝了王婶子的好意。

  路过了铁头家,又走了几百米,才到了李骁家。

  这是一座位于村子中间位置的大院子,东西宽度三十多米,南北更是有将近一百米。

  

  院子中间有一座土坯房子,五间正房,两间侧房,周围搭建着羊圈、牛棚。

  两百多只羊,三十头牛,六匹成年马和两匹小马,以及村子外面的八十亩地,这就是李骁家的全部资产了。

  放在古代,这绝对是妥妥的土豪大户,乡下地主都没有这么豪横。

  不过北疆地广人稀,王廷对北疆的统治力有限,没有太多来自上层的压力,底层人民的生活自然越来越好。

  河西堡的家家户户都有不少的资产。

  李骁先是和李大虎兄弟打了声招呼,看着他们向着旁边的一座院子走去,那是李骁二叔家。

  然后李骁又带着二虎、三豹,将牛羊驱赶进羊圈、牛棚,然后又将各自的马牵到了马棚里拴住。

  看了一眼正站在桌子前擀面条的奶奶,李骁问道:“奶,我娘还没回来?”

  “孤山堡离咱们这儿好几十里地呢,没这么快回来。”

  “而且看这老天爷似乎又要闹脾气了,说不定你娘今晚就住那儿了。”老太太一边利索的干活,一边轻笑的对李骁说道。

  这是一个脾气温柔,性格和善的老太太。

  李骁轻轻点头,从水缸里拿起水瓢,舀水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口,口舌没有那么干燥了,再次问道:“那我爷呢?”

  老太太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房子后面:“后边呢!”

  “这死老头子叮叮当当了一整天,这才刚停下。”

  “去喊你爷,等会过来吃饭。”

  “奥,知道了。”

  李骁越过了五间正房,走到了后院。

  同样是一片用栅栏围起来的院子,只不过面积比前院小很多。

  最醒目的就是搭建在中间的一个茅草棚子,里面堆放着一些农具、炉渣、焦炭、成品铁器和原始的铁矿石。

  在棚子外面则是用土砖垒起来了一个炉子,此时里面的炉火已经冷却了下来。

  老爷子正蹲在炉子前,收拾着炉渣。

  很显然,这是一个小型的打铁作坊,也是老爷子经常喜欢待的地方。

  “爷,奶喊你过去吃饭呢!”李骁走过来说道。

  “知道了,等会收拾完就过去。”老爷子抬起头来,看了李骁一眼,轻轻的点头。

  老爷子是河西堡的堡主,只不过因为年纪大了,更多的事情都交给了李骁老爹,自己则是喜欢窝在家里打铁。

  河西堡耕地使用的农具,以及青壮们战斗所使用的兵器,基本上都是出自老爷子和他的几个老哥们之手。

  老爷子话不多,长相也没有什么特点,曾经也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壮汉,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样子也缩水变成了一个干瘦的普通老头。

  当然,最醒目的地方则是老爷子脸上的那道伤疤。

  从左边额头,直接斜穿到了右边脸庞,几乎将他的整张脸给一分为二了,很是吓人。

  好在李骁兄弟,从小就是看着老爷子的这张脸长大的,也没觉得如何。

首节 上一节 3/1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