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8节

  战果看起来不是很大,但对比清军的总兵力,外加双方的战损比来看,已经十分可观。

  那些八旗兵的尸体,脑袋都被斩下,衣甲也被义军扒了干净,尸体就地焚烧掩埋,斩下的脑袋给堆成了简易京观。

  打扫完了战场的聂宇,也是不等多时,迅速召集手下军将在城中开会。

  战场之势本就瞬息万变,刚刚那一场几乎算是闹着玩样的守城战,让他看透了清军的虚实。

  清军战力低的离谱,既然如此,那原定的保守战略,似乎也没那个执行的必要了。

  “都说说看,现在咱们该怎么打?”聂宇问道。

  白楠当先开口说道:“大将军,末将请令,率领本营兵马出城杀这些清狗一个片甲不留!”

  “嚯!?”

  听到白楠居然直接请令出战,在座的中层军官都是一惊。

  同为千总的何顺安很快反应过来:不好,让这小子抢了先了!

  何顺安连忙跟着说道:“大将军,依末将来看,那些清狗的战力不过尔尔,就算所谓的满洲八旗同样也是中看不中用,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再窝在城里,应当主动出战,于战场上正面击溃这些清狗八旗!”

  徐三郎眼观鼻鼻观心,只是中规中矩说道:“末将但遵大将军号令!”

  话音落下,四个千总里有两个都认同可以出城跟清军一战,一个不反对,只剩最后一人没有发表意见。

  陈有年左顾右盼,看其他人都在瞅着自己,只得嘿嘿笑了笑:“俺是个粗人,跟徐老三一样,大将军说让怎么干,俺就怎么干。不过,要是出城杀清狗的话,俺要做前锋,刚刚打的着实不过瘾,都没砍几个清狗八旗的脑袋,这些胆小的清狗就都跑了。”

  好了,这下三比一,或者说四票全过。

  一想到可能要主动出城与清军决战,过来听会的那些把总军官,不但没有丝毫恐惧,反而全都士气高昂。

  这都得益于清军的烂,哪怕这些烂大多集中于那些兵勇青壮,可在这些把总军官的眼里,那些兵勇青壮的表现等同于清兵的表现,兵勇青壮垃圾等于清兵垃圾。

  这么说似乎也确实没错,堂堂一省巡抚、妥妥的封疆大吏,过来剿贼居然就带三百满兵,剩下全是兵勇青壮,就算抛开战力去算,清军后方也必定极度空虚,连剿贼的兵力都抽不出来了。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聂宇悟透了这一点,对此前的保守战略更加鄙夷,不是鄙夷自己,是鄙夷清军,他笑着道:“你们说的没错,清狗战力不过尔尔,就算是所谓的满洲八旗兵,同样也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废物。”

  “这次却是本大将军猜错了,应该说咱还是太抬举这些废物们了,他娘的连地里的软脚虾都不如,就算把我二大爷锁屋子里头奋战三天三夜,也比这帮狗崽子强啊!”

  “哈哈哈!”

  这话倒是让下面的把总军官一乐,因为这是明着在说那些清兵不行,而且还是各种意义上的不行。

  “好了,传令下去,全军战备!让那些清狗软脚虾们好好看看,到底什么才叫真爷们?”

  “说的对,咱们才是真爷们,让那些软脚虾们好好看看!”

  “杀清狗!杀清狗!”

  “什么狗娘养的八旗,比咱家里的婆娘都软!”

  “不是,老六,你特么什么时候背着兄弟几个娶的婆娘?”

  “……”

  ————

  傍晚,城外清军大营。

  与白日相比,晚间的大营上下,还要显得死气沉沉,从上面的将领军官,到底层的兵勇青壮,所有人全都士气低落。

  这些兵勇青壮本来就都是被强征入伍,有着很强的厌战情绪,他们十分反感官府让他们背井离乡,大老远的跑到宜都县这里来剿什么反贼。

  反贼什么的他们不关心,他们只知道自己这趟来,是被官府逼着来的,没有军饷不说,连饭都吃不饱,一个搞不好还可能会送命。

  之前,他们迫于对官府和朝廷的畏惧,所以也不敢有所反抗。

  现在,反抗自然还是不敢反抗的,但经过了白日攻城战的失利,这股怨气也被进一步放大了。

  巡抚中帐。

  天色渐暗,里面已经点上了烛火。

  惠龄一脸垂头丧气,不复白日的运筹帷幄:“现在该怎么办?”

  问的是怎么办,而不是怎么打。

  这可难住了惠龄身边的幕僚团,他们这时也有些拿不准该怎么办了。

  还是那位冯师爷先开口说道:“抚帅,白日攻城首战失利,反贼气焰必定嚣张,而我军之士气……学生偷偷观察过,不仅那些兵勇军官,就是满洲八旗……若要再战已不现实,而今之计唯有先退回枝江县,再做从长计议!”

  刘师爷忧心忡忡道:“抚帅,冯兄说的不错,我军如今士气低落,若还要强行驱使与反贼再战,恐士卒会有哗变之厄,只是……”

  “只是什么?”

  惠龄皱起眉头,语气已经有些不太高兴。

  都这时候了,这帮子师爷还在支支吾吾,汉人的读书人就是麻烦,说个话都能这般瞻前顾后。

  刘师爷连忙跪倒就说:“抚帅,现在退兵枝江县,或可保全大军,但宜都县也就彻底的丢给反贼了。”

  “宜都县不是本来就丢了?”惠龄一时没听懂。

  冯师爷解释道:“抚帅,刘兄说的是宜都县的人心,宜都县虽被反贼夺取,但也只是迫于反贼淫威,人心尚在我大清,尚在抚帅,可要是抚帅这一战退走,那反贼必定将此大书特书,届时不光是宜都县的人心会彻底倒向了反贼,整个荆州府、及至湖北境内的反贼,可能都会以为我大清……我大清已至迟暮。。。”

  惠龄听懂了,当即大怒:“一派胡言!”

  “抚帅息怒!抚帅息怒!学生……额不,小人也是一时口误,请抚帅万万不可因小人而气坏了身体啊!”

  那冯师爷当即磕头如捣蒜,连带着其余幕僚师爷也跟着磕头。

  过了好半刻,惠龄才轻舒口气,缓缓招了招手:“都起来吧!”

  “谢抚帅!”

  师爷幕僚团这才陆续起身,也顾不上去拍膝盖衣服上的尘土。

  惠龄沉声问道:“所以,现在我们只能退兵,没有别的办法了?”

  刘师爷眼珠子滴溜溜直转,他很快听懂了,这不是在问他办法,而是在问有没有什么理由,能为这次的剿贼不利甩锅。

  剿贼办法他们没有,但甩锅,这还不简单嘛!

  “抚帅,此战一切责任皆在那枝江县令李辉光,都是其先纵容反贼在宜都县坐大,而后又谎报军情,宣称反贼兵力不过百、粮草兵甲皆不齐备,才致使我们没有防备,惨遭反贼埋伏,损兵折将。”

  “学生以为,应当立刻往朝廷参奏枝江县令李辉光,其谎报军情、纵容反贼、贻误战机,论罪当斩!”

  好家伙,这一口大黑锅扣下去,直接就把惠龄摘了个干净,全部责任都推到了枝江县令李辉光的身上。

  惠龄人都惊了,绍兴师爷当真名不虚传,这也太焉坏了吧!

  惠龄皱着眉问道:“那本抚现在退回枝江,立刻捉拿罪官李辉光?”

  “……抚帅大人高见!”

  嗯,这下惠龄安心了,一场仗败了就败了,不要影响到了自己的仕途,那就都不算事儿。

  “嗯,那就明日拔营起寨,全军退回枝江!”

  惠龄这位湖北巡抚离谱到什么程度呢?

  因为看到张正谟有两万大军,所以怂了,说下雨了不能行军,不敢去打,被总督一顿批了后,好不容易进兵,结果中了埋伏,损失惨重,能死的全都死了,搞得总督被迫从湖南调兵回来救援,张正谟平了,襄阳白莲教坐大了,惠龄去襄阳剿白莲教,打了几场,因为对面是流寇,赢了,然后,他就不打了,坐视人家流窜,被暴怒的皇帝一撸到底!

第30章 不堪一击

  翌日,清军大营。

  “叮叮~当当~~!”

  随处可见有清军在忙活着收拾行装,捣毁使用过的锅灶、营帐等等。

  包括那些满洲兵在内,每个人充满了干劲,完全不复昨晚那般的垂头丧气。

  惠龄作为巡抚居中坐镇,看着下面兵勇、满洲兵居然在合作拆除自己的大帐地基,心底暗自庆幸昨晚决定的撤兵回枝江县是对的。

  这反贼谁爱剿谁剿,反正他是剿不了了!

  要是早知道剿贼有这么麻烦,当初那些荆州府的汉官怎么劝他,他都不会答应亲率大军过来剿贼的。

  现在贼没剿掉不说,还惹了一身骚,好在可以把锅往枝江县令身上甩,虽然这样可能还是会被皇上责骂,但靠着父辈余荫,应当也是问题不大。

  至于倒霉的枝江县令,那关他屁事,谁让这家伙是汉官呢!

  汉官就活该给他们八旗背锅,哪怕他只是蒙古八旗,那也不是汉官这群连奴才都算不上的下等人能惹得起的。

  冯师爷站在惠龄的身旁,不忘郑重提醒道:“抚帅,此次虽回枝江,但也不能完全什么都不做,您要立刻手书一封,请求远在常德的制台大人出兵,不管来不来得及,但求这封抚帅的亲笔信必须送达,而且言辞务必恳切,以及对反贼祸乱无能为力的痛恨。”

  跑归跑,但也不能跑的太难看,总归要摆出一副尽力剿贼,但又无力回天的架势。

  总督信不信不重要,自己必须信,如此总督就没借口再参他一本了,还能趁机把总督拉进来一起抗压。

  总督平了反贼,那就都没啥事,要平不了,那总督也能给他背些责任。

  惠龄很听劝,说道:“本抚知道,等回了枝江,就立刻手书一封亲笔信,去请制台大人出兵!”

  冯师爷又说:“还有,这宜都反贼……”

  “反……反贼!”

  “嗯,”冯师爷听到有同僚的惊呼,顿时有些不快,“我正说到反贼了,你突然插什么话?”

  同为幕僚团,他们没啥太大的利益冲突,但往往有人给巡抚献策的时候,其他人起码也要等其说完,之后才能再说自己的看法。

  胡乱插话,那是不懂规矩。

  可那同僚师爷却完全不顾,反而声音变得更大:“反贼!反贼……反贼出城了!”

  “……”

  “什么!?”

  冯师爷一脸惊诧,顺着对方手指看过去,就见远处宜都县城门已经打开了,里面出来了一队又一队的反贼。

  他们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有两队反贼还穿着棉甲,明显是从昨天的满洲兵尸体上扒的,其他人虽没穿棉甲,但步伐队形却都是稳而不乱。

  冯师爷大为惊诧,他不是没有见识读死书的书呆子,一看对面反贼的阵型队列,就能判断出这些反贼都是正儿八经操练过的。

  反贼居然经过了操练!

  这可不得了,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之所以失败者居多,本质在于没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支持引导,而直接原因就是军队素质差,没有正经操练过。

  没有操练过的农民,全靠悍不畏死,是很难对抗的了官兵的。

  闯王能成功,是因为闯军主力就是活不下去的明军,太平天国能成功,是靠着矿工的纪律性,相当于半个军队,之后不断游击作战,才渐渐打开了局面。

  冯师爷回过神来,脱口而出道:“抚帅,反贼出城了,此乃天赐良机,应当立刻出兵剿之!”

  惠龄有些疑惑,他总觉得冯师爷语气不太对,但看到反贼真的出城了,那似乎也确实不用回枝江了。

  能剿贼自然还是要尽量剿贼的,之前反贼是有城墙,他攻不下来,现在他可不怕了。

  “擂鼓!”

  “阿穆哈,立刻让所有满洲兵着甲上马!”

  “全军冲击,杀贼!”

  惠龄一连下达三道军令。

  而对面已经带兵出城的聂宇,看着突然陷入了骚乱的清军大营,也是没有客气,他直接掏出一个户外手持充电喇叭。

首节 上一节 18/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