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渡后面的道路曲折起伏,骑兵难行,非常适合追击和伏击。
很快,草原兵马靠着人数优势击破了葫芦渡区域的淮阴军,然后快速开始撤退。
周栓立刻命令士兵紧咬着这支撤退的草原兵马。
这道缺口是周栓主动让出来的,逃出去的方向都提前设置好了伏兵,因此这支草原兵马离开葫芦渡后,很快就遭遇了伏击。
埋伏的兵马不多,但却打了草原兵马一个措手不及。
这时后面的追兵追上,草原兵马损失更大,只能快速逃跑。
然而逃了一段距离后,草原兵马又遭遇了一支伏兵。
和之前一样,又是相同的剧本。
周栓像鬣狗一般,紧咬着这支草原兵马不放,一点点的从其身上撕下血肉。
本以为可以就此取得不小的优势,然而,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在又一次进攻中,周栓照常追赶着草原士兵。
然而这次,草原士兵们却仿佛有了什么依仗,不再溃逃。
“轰轰轰!”
熟悉的炮声响起,却不是在草原人的队伍中炸开,而是打向淮阴军!
众多汉人军队和草原铁骑联合杀来,以逸待劳,把淮阴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是邓仁!
之前因为矛盾和草原兵马分开行军,如今反倒成了绝妙后手。
周栓面色难看的宣布收兵,有序撤退。
败就是败了,硬撑下去只会损失更重。
一时不察,致使大量淮阴军损失惨重,此事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后续,战争继续进行着。
周栓顺利撤军,没有让损失扩大化。
淮阴军仍然实力雄厚,草原兵马也不可小觑,而且邓仁的汉人军队会使用火炮,这减小了淮阴军和草原兵马的装备差距,双方兵马交战在一起,局势开始变得焦灼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终于,忽雷勒勇逃了。
忽雷勒勇实在坚持不住了,为了保住自己仅剩的军队,只能硬着头皮选择撤退。
马老黑带着重骑兵和魏兴的两万步卒进行追击。
牛金则留了下来,带着其余的部队压上战场,扩大攻势。
在如今的战场上,各方战线如同金字塔一般堆叠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
忽雷勒勇的撤退让其余的草原士兵瞬间落入泥潭。
最开始的战线分布是魏兴→忽雷勒勇→张远→草原援军→周栓→邓仁。
如今,位于最开始那条战线的忽雷勒勇一撤,淮阴军立刻合并在一起,自下而上的发起攻击。
翟逊还额外给牛金额外调拨了三万兵马,这让其实力更强,直接和张远合归一处,对中间的那批草原援军发起猛攻。
以梁烈为例,其形势瞬间转守为攻,将多天防守的憋屈一股脑的释放出来。
不到一天的时间,草原部队就几乎被打的崩溃。
大量的求援信送入京城。
“混账!”
卡赫可汗将求援信死死的攥在手里。
“他这是要干什么,直接展开决战吗?”
第207章 ,天赋突破
“立刻调集兵马,吾亲征之!”
卡赫可汗下令道。
到了这个局面,他不可能轻易选择撤军。
大量的兵力陷入战场,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卡赫可汗能做的只有继续往里面投入筹码,加大赌注,将局势扭转。
一旁的李昊眉头紧锁。
他没有阻止卡赫可汗亲征,因为他也没有看出这场战斗哪有问题。
从明面上看,这就是双方不断增兵所展开的一场大决战,是彼此硬实力的对决。
胜者通吃,败者退守,没有什么可说的。
可为什么,李昊总感觉心中不安呢?
“忽雷勒勇部现在逃到了什么地方?”
李昊问道。
不经意间,他触碰到了战局的关键。
手下道:“沿着河岸逃跑,如今估计已经逃出了俞岩镇。”
俞岩镇……
李昊看着地图上俞岩镇的位置,细细思考着。
偏偏这时,手下的询问打断了他的思路。
“我们要去救援他们吗?”
没等李昊回答,卡赫可汗便冷哼了一声。
“救什么,这个逃跑的懦夫,若不是他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局面,分兵救他只会分散我们的兵力,让他被敌人消灭才好!”
李昊被这二人一打岔,思路被瞬间带偏,从思考俞岩镇的位置变成了该不该去救援忽雷勒勇。
“对方有多少追兵?”
李昊问。
“大概两万左右!”
士兵回答。
李昊点了点头,道:
“这点追兵忽雷勒勇靠自己可以甩掉,大汗不用担心,不过为了收拢人心,还是请大汗不计前嫌,派遣一支千人部队前往接应吧。”
卡赫可汗想了想,还是点头。
就这样,忽雷勒勇方面被几人忽略。
卡赫可汗转而和李昊商议起了大战的具体细节。
包括大军的战术,粮草等等。
卡赫可汗亲征,京城就要交到李昊的手中掌管。
李昊告诉卡赫可汗,如今军中的粮草已经不多了,对抗淮阴贼的战术要力求速战速决,不能拖延。
卡赫可汗点头。
粮草是草原人的硬伤。
二人最开始时,以为拿下京城就可以得到大量的粮草,维持大军所需。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康宁年间时,康宁帝初次登基,根基不稳,国中出现许多叛乱。
那些被大熙太祖驱逐到草原的建奴见状以为时机来临,便组织起族群最后的底蕴,打回了辽东。
在这万分危难之际,康宁帝任石光珠为帅,对抗建奴。
石光珠连败十二战,次次战败,朝中弹劾者无数,而康宁帝从头至尾信任石光珠,不顾朝廷百官弹劾,全力支持石光珠作战,最终拖垮了没有后勤支撑的建奴。
在那次的战斗中,石光珠稳重的战法是胜败的关键,但同样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大熙稳定可怕的后勤。
打仗很多时候打的就是后勤,没有后勤就会像建奴一样,即便赢了十二次,可是根基不稳,输一次就是满盘皆输。
当年的康宁帝为了支持石光珠作战,在京城建立了十二座康宁粮库,每座粮库中都寄存着无数粮食,加在一起足够百万大军一年所需。
这就是大熙万里江山的底蕴。
康宁帝在朝时立下祖训,这十二座粮库是国家最后的保障,谁也不能轻动。
除三品以上官员外,禁止一切外人接触,就连在外面看看都不行。
多年来,十二座粮库始终封存,除了每五年更换一次陈粮外从来没动过。
就连冯泰起义,方永叛乱,吴胜打到京城门口,如此危机的时刻,这十二座粮库都纹丝不动。
说实话,李昊当时通过细作得到这一消息时,甚至都有点佩服隆庆帝的稳重了。
直到草原大军打进京城,他才发现不是隆庆帝稳重,而是十二座粮库里一粒粮食都没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朝廷的硕鼠也算是保家卫国了……
得知卡赫可汗亲自带兵前来后,方永没有任何行动。
也不能这么说,最开始方永往前线去了一趟,想着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一箭射死卡赫可汗。
或者说卡赫可汗离得近的话,他直接单人闯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卡赫可汗强行袭杀!
这样的话就不用再用什么计谋了。
不过很明显,卡赫可汗没有那么蠢。
或者说到了对方这样的地位,除了一些对自身武力特别自信的人外,很少有人会站到军前了。
站那么靠前干什么,冲锋吗?
待了几天,方永看到最近的一次也只是远远的看到卡赫可汗的大旗,中间有无数士兵阻拦。
方永遂放弃了强袭的想法,转而对翟逊发动了技能,明鉴。
“讨伐大任,就交予卿了!”
随后,方永又回去开始了享乐。
新收的丫鬟晴雯姿色很好。
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些像林妹妹。
方永对其甚是喜爱,待在身边玩乐了数日。
可这丫头却是个恃宠而骄的性子,见方永宠她爱她,便有了心气,多了脾气。
这几日,方永水性天赋突破在即,便整日泡在池水中,欲带着晴雯这丫头在水中戏玩。
可晴雯却再三拖延不从。
原来是她自觉有了身份,没人的话还可以,但当着金钏,湘云,还有崔姒的面,她却不愿做这些卑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