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64节

  蓟州现在还有毛成的八万军队。

  由于卡赫可汗不清楚方永的实力,再加上毛成在一旁虎视眈眈,因此他不敢轻动,只下令让忽雷勒勇带兵进行周旋试探。

  忽雷勒勇最开始时严格执行了卡赫可汗的命令,亲手组织了数次进攻。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忽雷勒勇先是在水战中频频失利,败于张远,最终被迫放弃了水脉。

  随后其改为使用骑兵作战,这次虽然取得了几次胜利,却也是惨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淮阴军不是好惹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忽雷勒勇开始出工不出力。

  毕竟,这些士兵都是忽雷勒勇自己部族的人,每损失一个,忽雷勒勇的实力便会缩减一分,这是忽雷勒勇绝对无法接受的。

  一开始,忽雷勒勇还会没事组织一两场中小型战役来试探方永,到了后面,忽雷勒勇直接彻底放弃了和方永进行任何成建制的交战。

  他改为使用一些散兵游勇,十几二十几人,组成小队,遇到淮阴军就放个一箭两箭,然后撤退,如此便算是交战了。

  这一日,一小队人马从外面回来,他们带着半袋劫掠而来的物品,以及几名赤裸的女子。

  这是附近大户人家的女眷,家门被草原人攻破,掳掠至此。

  至于为什么不是普通百姓,因为普通百姓已经没有一丝油水可捞了。

  那些青壮能逃走的都逃走了,留下的都是一些无力逃跑的老弱病残。

  这些人穷的就连草原人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骑着马跑过去劫掠一趟,不仅半点收获没有,还得倒欠一天的马料。

  忽雷勒勇皱眉的看着几个被劫掠过来的女子,质问道:

  “汝等这是做什么,难道忘记了大汗的军令吗?随意掳掠汉人女子是死罪!”

  小队的队长闻言气愤的道:

  “首领,兄弟们在这辛苦交战了这么长的时间,死了多少人?他们却躲在京城享受,还不允许这不允许那的,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咱们拼了命的打进中夏,不就是为了抢金银,抢女人的吗,我们何罪之有?”

  忽雷勒勇闻言,沉默片刻,叹着气道:

  “可毕竟是大汗的军令……”

  小队的队长不服气的道:

  “什么狗屁大汗,首领,您可是黄金家族的血脉,难道要遵守那些卑贱的混血立的规矩吗?”

  忽雷勒勇听到混血二字,瞬间握紧了拳头。

  忽雷勒勇的全名是锡林·忽雷勒勇,是昔日元朝皇室的八个嫡系血脉之一,先祖是赫赫有名的成吉思汗。

  在卡赫可汗崛起之前,锡林部族是草原上最大的部族。

  卡赫可汗正是通过正面击败锡林部族才使声望达到了顶点,继而成为了草原共主。

  如果换成是别的草原人,这样的名望其实就可以直接在草原上建国了。

  但卡赫可汗不行。

  因为他不是正统的草原血脉。

  昔日大熙太祖拿下了辽东沃土后,将里面白山黑水孕育出的建奴全都驱赶到了草原。

  在草原和辽东的边境处,大熙太祖命人种下了一片柳树林,命名为熙林,派遣军队驻守,防止建奴回归。

  因此,建奴彻底失去了他们的故土,只能在草原流浪。

  但草原人并不欢迎他们。

  毕竟每一块土地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多出一批人就意味着要多出一批人抢占资源。

  双方为此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战斗,建奴的先祖流干了血液,用尽了一切代价,终于换来了和草原的几个小家族联姻的机会,保住了一些零星的血脉。

  而卡赫可汗便是草原和建奴联姻繁衍下来的后代。

  他身负着草原和建奴的双重血脉。

  草原上的老牌贵族对这种混血非常抵触蔑视。

  比如身负正统黄金家族血脉的忽雷勒勇就非常看不起卡赫可汗所在的家族。

  之前,在卡赫可汗父子两代人还在辛苦经营着解放牧奴的计划时,忽雷勒勇却在草原贵族的宴会上公开嘲笑卡赫可汗的家族,说他们身上总是沾染着牧奴的粪便味。

  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卡赫可汗在完成了牧奴解放之后,实力大涨,在战场上正面击溃了忽雷勒勇的锡林部族,迫使忽雷勒勇率众臣服。

  这也就是二人之间的恩怨关系。

  忽雷勒勇心中对卡赫可汗是口服心不服的,所以才会对卡赫可汗阳奉阴违,而他的手下受到他的态度影响,自然也不怎么遵守卡赫可汗下达的军令。

  “别传出去。”

  忽雷勒勇转过头道。

  小队的队长大喜。

  “是!”

  随后兴奋的命手下将那几名女子抬进军营。

  很快,

  几名女子香消玉损。

  没能尽兴的草原士兵又向周围劫掠。

  周员外。

  这是京城外周家庄的一家大户。

  周员外是那种最低等级的大户,全靠剥削家乡百姓,侵占农民土地攒下家业。

  隔壁村的高员外相比周员外在京城中有着一些人脉关系,他提前得知了草原人打过来的消息,于是找了个急缺钱的借口,把土地全都贱卖给了周员外,换成金银跑路。

  周员外没有门路,不知道草原人打过来的消息,还以为是自己占了大便宜,结果当草原人打到京城后,周员外再想出售土地就已经根本卖不出去了。

  他手里大部分的钱都用来购买了土地,实在舍不得逃走,只能硬着胆子死磕在这里。

  然后,草原人攻破了他的府邸,抢走了钱财和女眷。

  半路上,一支淮阴军突然杀出,将这队草原人全部击杀。

  魏兴将这支队伍中的草原人剥皮悬挂在木杆之上,用鲜血写道:“犯我中夏百姓者,必杀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量外出劫掠的草原人被淮阴军袭杀,许多草原士兵因此甚至不敢再外出劫掠。

  忽雷勒勇经过探查得知,这支淮阴军的将领名叫魏兴,手下共三万人,其本身没什么名气,本领平平,本来轮不到他当大将,只是因为他在方永面前下了军令状,扬言要在一月之内取他首级,方永这才让他带兵。

  忽雷勒勇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呵呵,一个月,真是不知者无畏!”

第201章 ,计中之计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了一部分对手的情况之后,忽雷勒勇开始针对魏兴做出安排。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严格约束手下士卒,禁止其外出劫掠,重兵看守粮草,日夜巡防,不让对手有任何可乘之机。

  同时,他还下令,如果个别队伍巧合遇到淮阴军,那么无论敌军强弱,都不可与其交战,而是先行撤退返回大部队。

  几日下来,魏兴面对忽雷勒勇的布置毫无办法,只能无能狂怒。

  一日,忽雷勒勇收到一封书信。

  是魏兴派人送来的。

  打开后命人翻译,得知信中写的皆是辱骂他的言语。

  忽雷勒勇不怒反喜,道:

  “敌人如此急切,这说明我们的战术是正确的。”

  又过几日,魏兴派人送来一件女装。

  忽雷勒勇更喜了,当众穿上女装,笑道:

  “激将法对我是无用的。”

  一日,魏兴终于忍不住了,亲自带兵两万在忽雷勒勇营地外挑战。

  忽雷勒勇出营与魏兴交战。

  双方士兵互相拼杀,各有伤亡,但草原人骑兵骁勇,魏兴这边渐渐不敌。

  “撤!”

  魏兴命令手下撤军。

  草原人这边刚要追赶,被忽雷勒勇拦下。

  “不可!”

  忽雷勒勇仔细的查看着魏兴撤军时的军旗脚印,说道:

  “敌军士兵步伐紧密,旌旗齐整,其必有计,不可追击!”

  果不其然,很快魏兴便带着更多的军队折返回来,恼羞成怒的对着忽雷勒勇破口大骂。

  忽雷勒勇狂笑。

  “你的鸡谋,北识破了!”

  这一次,他曾经在张远身上受到的耻辱仿佛被他从魏兴身上重新找了回来。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忽雷勒勇又陆续识破了几次魏兴的计谋,这让他的自信心迅速膨胀,颇有一种料敌先机,决胜千里的感觉。

  真是酣畅淋漓的对决啊!

  在与魏兴交战的过程中,忽雷勒勇发现,魏兴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算太强,虽然也称得上是精锐,但远远没有其他淮阴军那么变态。

  这让忽雷勒勇生出了别的心思。

  一日,在忽雷勒勇和魏兴交战之后,草原这边俘虏了几名淮阴军。

  其中有一名淮阴军叫做陈小二,天生相貌奇特,那鼻子,那眼睛,那脑袋瓜子,属于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人物!

  抓住了陈小二之后,草原人甚至觉得都不用审,随便一吓唬,这小子可能就叛变了。

  当然,现实没有那么离谱。

  陈小二咬牙撑过了两道刑法,最终扛不住了才选择叛变。

  叛变后的陈小二给忽雷勒勇带去了一个重要消息。

  那就是,由于这段时间魏兴和忽雷勒勇交战屡屡失利,已经被方永多次斥责,如果再打不出战果来,就要被免职了。

  忽雷勒勇得知后立刻派遣细作前往霸州查验消息的真假,结果正如陈小二所说,方永这几日大发雷霆,对魏兴的屡次失败非常不满。

  确认了消息的正确性后,忽雷勒勇若有所思。

  或许他可以针对这一消息,埋伏魏兴一手。

首节 上一节 164/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