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47节

第180章 ,走此小道

  另一边,戴权正带人寻找史鼐。

  连续问了数名御林军,皆不知史鼐去向。

  事实上,此时的史鼐已经和贾家汇合在了一起。

  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史鼐是贾母的侄子,和贾赦是表兄弟关系,二人自然是天然的盟友。

  湘云在这期间跑到了迎春和惜春的马车里。

  湘云平时虽然大大咧咧的,但毕竟还是个女孩,骤然见到这般兵马厮杀的场景难免有些惊慌,和迎春、惜春在一起她心中方才安定一些。

  而且看着迎春和惜春比她更加害怕的样子,湘云反而没有那么害怕了,倒还安慰起迎春来。

  另一边,戴权找不到太子,又找不到史鼐,带着手下像只无头苍蝇般乱转。

  不多时,只听外面传来一道极大的声音。

  “吾乃永淮公方永,来此勤王保驾,放下抵抗者不杀,反抗者皆为乱臣贼子!”

  戴权一听,竟然是方永来了,心中更加慌乱。

  方永到来后,大量的淮阴军开始涌入,御林军的抵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跪地投降者无数。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戴权见没有胜算,也老老实实的跪在了地上。

  这时,戴权忽然听到远处还有战斗的声音传来。

  因为大部分人都跪在地上投降,所以这战斗的声音变得极为明显。

  声音越来越近,逐渐朝着这边过来。

  戴权抬头一看,却见不远处的一名少年正骑着白马和淮阴军辗转厮杀。

  太子!

  戴权在心中惊呼。

  然而下一刻,还没等戴权高兴过来,只听霹雳一声,一枚箭矢高速飞来,正射在太子的膝盖上。

  那是特制的箭矢,威力极大,几乎将太子的腿直接射断。

  太子惨叫一声,跌落下马。

  方永是故意的。

  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直接射杀对方,但是他没有那么做,而是选择了不是要害的膝盖。

  他虽然不认识太子,但他看到了少年衣服上绣着的蟒纹,知道对方身份尊贵,这样的人活捉比死掉更有价值,因此才射膝盖。

  淮阴军很快将无法反抗的太子抓住。

  戴权看着这一幕,有心想要救援太子,但又无能为力,他身边的士兵太少了,即便上去也不过是白白送死罢了,还是留有有用之身以图后计方为上策。

  方永很快将南迁队伍包围,大部分人都被他控制住,不过里面没有隆庆帝。

  问讯了数人后,得知隆庆帝往东面逃走了。

  方永于是立刻带领一批兵马赶往东面追击。

  方永倒也没有太过着急,因为东面也有他的伏兵,隆庆帝跑不了。

  却说隆庆帝带人快速逃着,逃至东边的莲池村区域,此时人马都有些疲惫,见后面没有追兵追来,隆庆帝便准备在这里暂歇片刻。

  一方面是他养尊处优日久,突然遭此大难,身体难免有些支撑不住,另一方面也是想在这里等一等戴权和太子。

  然而,隆庆帝刚刚停车准备歇息,莲池村中立刻便冲出大量淮阴军,朝着隆庆帝的队伍杀来。

  “不好,有埋伏!”

  隆庆帝大惊失色,赶忙转车逃跑。

  身边的御林军见状冲上去为隆庆帝拖延时间。

  淮阴军们则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冲杀过来!

  他们虽然不认识皇帝,但是龙旗还是认识的,合该他们有此大运,若是能拿到捉住皇帝的功劳,那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隆庆帝心急不已,偏偏这时底下传来咔嚓一声,由于雪天原因,隆庆帝的车銮在转弯时磕到一块埋在雪下的石头,车轴断裂开来。

  此时的御林军已经和淮阴军展开交战,其根本不是淮阴军的对手,被淮阴军打的节节败退,死伤惨重,根本维持不住阵型。

  隆庆帝看着此幕,心中惊慌不已,也顾不上什么车銮了,赶忙下车,在几个亲卫的帮助下骑上马就开始逃亡。

  “陛下!”

  周妃在车中伤心的呼唤着。

  隆庆帝假装没有听见,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再管什么妃子了。

  如果时间足够,他可以先杀了周妃,免得她遭受贼兵凌辱,不过现在他的时间太过紧急,身后的淮阴军近在咫尺,他连杀周妃的时间都没有了。

  隆庆帝不断的用马鞭抽打着胯下的马匹,希望速度可以再快一点。

  隆庆帝是会骑马的,昔日在王府时,他常常骑马射猎,还有打马球。

  虽然做了皇帝后就不怎么碰了,但基础的骑术还在。

  身后的淮阴军冲破了御林军的阻碍后迅速追击着,但他们的距离却和隆庆帝越来越远。

  只因他们的马没有隆庆帝的马快!

  那匹马跑的太快了,弓箭手从没见过跑的这么快的马,预判出现了失误,几次射箭也没能射中。

  隆庆帝的马和之前太子的那匹马一样,都是西域使者献上的珍宝,万中无一,自然不是寻常马匹可比。

  淮阴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隆庆帝一路逃走。

  隆庆帝骑着马极速奔逃,然而路上却见前方烟尘滚滚,竟然又是无数的淮阴军杀来。

  这是方永的队伍。

  此时前后都有追兵,只能选择往南北方向逃跑。

  隆庆帝的心腹侍卫见状说道:

  “现在该是我报答陛下恩情的时候了,陛下快与我交换衣物,走此北方小道,追兵交我应付,我料敌军定然想不到陛下往回逃跑。”

  隆庆帝一想,对方说的有理。

  他出京城南迁,现在又往北跑,便是又回到了京城,对方肯定想不到!

  于是连忙交换衣物,然后独自往北面逃去。

  侍卫则快速换上隆庆帝的衣袍,带着其余的侍卫假装隆庆帝。

  此时追兵已经追了上来,双方距离不过两三百米。

  侍卫见状,为了帮隆庆帝争取时间,故意没有着急逃跑,而是穿着龙袍喊道:

  “朕乃大熙天子,尔等杀将过来,是要造反吗?”

  侍卫的本意是想吸引追兵的注意,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方永此时正在军中。

  方永见对方穿着龙袍,心头一喜,忙拿出弓箭,一箭射出,直接将对方的马匹射杀。

  那侍卫完全没预料到对方居然能间隔二三百米一箭射杀他的马匹,他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慌乱的准备更换身边队友的马匹。

  方永看到了他的企图,再射一箭,将其队友的马也射死了。

  很快,这位穿着龙袍的侍卫被方永带兵捉住。

  “匹夫,安敢无礼!”

  到了这个时候,这名侍卫仍然在为隆庆帝拖延时间。

  然而方永却早已将其看穿。

  二人虽然换了衣服,但龙袍里面的衣服却来不及换,包括脚下的鞋子,只要凑近一看就能知道这不是隆庆帝。

  想到之前看到有一个侍卫模样的人往北面逃去了,方永立刻意识到对方才是真的隆庆帝,于是忙带手下往北面追去。

  没想到这个隆庆帝竟然这么能逃。

  好在,他在北面也有埋伏……

第181章 ,难逃被俘

  却说隆庆帝往北面逃亡。

  北面,东仙坡。

  忠顺亲王带着他的金子逃到了这里。

  一同跟着忠顺王逃过来的还有程范、崔枢,以及许多其他的大臣。

  之所以都往这里逃跑,是因为只有这里是最合适的逃亡路线。

  淮阴军是从南面的大石桥杀来的,因此南面肯定不能逃。

  西面是太行大山,他们拖家带口的,也不合适。

  东面是隆庆帝逃走的方向,用屁股想也知道贼兵肯定重点抓捕,他们要是往那里逃,肯定要被殃及池鱼。

  所以最好的路线就是北面了。

  也就是东仙坡的方向。

  然而他们万万想不到,方永在这里也设置了伏兵。

  东仙坡的伏兵看着逃过来的这些人,仔细看了看,发现没有皇帝的车銮,众士兵的脸上不禁出现一些失望。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也都算是大鱼了。

  忠顺王的车马正准备通过东仙坡,东仙坡的伏兵瞬间冲出,射出大量弩箭,王府的护卫就如同麦子一般一排排的倒下。

  “都不准动,跪下免死!”

  士兵们呵斥道。

  看着淮阴军手中寒光凌凌的刀枪,忠顺王没有任何迟疑,毫不犹豫的就跪了下来。

  忠顺王一边跪着,一边和淮阴军们说道:

  “莫动手,莫动手,可是淮阴军的兄弟?我和你们淮阴军的盐使黄文州乃是八拜之交,和你们的方将军也是神交已久,各位兄弟们手下留情啊!”

  淮阴军的士兵们听了,不知忠顺王说的真假。

  领头的淮阴军统领叫做蒋奉,平民出身,靠着战功一步步做到统领的位置,虽然官职不算低,但对于这些重要的情报却还接触不到,因此他也无法分辨忠顺王所说的真假。

  但见忠顺王言之凿凿,蒋奉想了想,如果对方真的是将军的朋友的话,也不好太过为难。

  于是蒋奉便让忠顺王暂时起身,反正对方一个人也反抗不了什么。

  忠顺王闻言大喜,赶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粘着的雪和尘土。

  他堂堂忠顺王,岂能受跪地之辱?

  赶快把土拍下去,这样就不算受跪地之辱了。

首节 上一节 147/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