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80节

  “那等墨迹晾干,折好再送到我这里来。”

  “喏。”

  宋煊收拾好自己的笔墨,放进考篮里。

  王从益明白殿试快枪手会被罢黜。

  不过他也不觉得宋煊能写出什么好的诗赋来。

  不过趁着人少,倒是可以告诉他有关窦翰的事。

  这诗词随便写写,反正他也不善于此道。

  苏洵也立马收好笔墨,决定交白卷。

  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跟着十二哥出去长见识。

  石介的诗赋本来就不强,但宋煊提前交卷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

  这么早就放弃了吗?

  待到宋煊与苏洵接连出去后,教室再一次陷入沉默当中。

  张师德也没有制止学子的事,他也知道这个题目。

  新来的掌教范仲淹很有想法,且年轻,精力更胜。

  不像他,身体不好,病退下来。

  就算朝廷不同意,张师德被晏殊给劝来应天府书院修养,精神好的时候教教学子,精神不好便休息。

  而且在少年人围绕着,心态也会变得年轻一些。

  张师德这才同意了。

  他老家是宋城的,家族崛起从他爷爷那辈开始的。

  他爹是大宋的第二位状元,作为他爹第十个儿子。

  五十年后,张师德也考上了大宋的状元,一时传为佳话。

  但是张师德是他爹的老来子,自幼体弱多病。

  在淮南当官又染病,自此身体状况越发低下,无法堪当重任。

  就算是真宗想要委以重任,他的身体都遭不住。

  监考确实有些无聊,现在桌子上有三张卷子。

  不如看一看。

  此时的张师德掀开苏洵的空白卷子,暗暗叹了口气。

  果然是题目太难了,选择退却。

  他放在一旁,又打开宰相之子王从益的诗词。

  狗屁不通,不如不写。

  张师德有些气恼的把试卷掷在一旁,真是浪费纸张。

  他从来不结交权贵,纵然是宰相之子那也没有优待!

  然后没什么心气的打开宋煊的试卷。

  丑奴儿?

  南唐后主李煜写的是丑奴儿令,全都是采桑子的变体。

  他竟然脱胎于李煜的,减少一字,又写了变体?

  “少年不识愁滋味。”

  张师德迅速读完,眼里止不住的惊讶之色。

  此子无论是切题还是韵律完全都符合,更不用说写的这般好。

  张师德作为一名曾经的大宋状元,站在科举制度顶峰的男人。

  他可以肯定,来应考的所有学子,都写不出如此贴切的诗词来。

  宋煊?

  此子为何没有听人提起过,不该是寂寂无名之辈啊!

  张师德示意一旁陪同的学子坐在他的位置上,他则是拿起宋煊的诗词去寻晏殊。

  无论此子其余三门答的如何,这个人必须要录取到书院当中来。

  悉心培养后,定然也是状元之才啊!

  ……

  宋煊与苏洵在一旁走着:

  “十二哥,我看你刷刷几笔就写完了,能不能告诉我你写的是啥?”

  “回头再说,俺现在一门心思是想要去寻窦臭。”

  “找他作甚?”苏洵面露不解。

  “过去狠狠的奚落他一阵。”

  “哈哈哈。”

  “十二郎。”

  王从益在背后连忙招呼一声,他本就是身体有病,快走几步便气喘吁吁。

  宋煊对这个宰相之子没什么好感。

  只是看不上他的手段,但也不至于像厌恶窦翰那么严重。

  “王兄,有事?”

  “与你说一件事。”

  王从益喘着几口粗气,十分虚弱,他忍不住拽住宋煊的胳膊:

  “十二郎扶我一把。”

  “卧槽。”

  宋煊心中骂了一声。

  他怎么这么虚弱,是被女色掏空了身体吗?

  可是观其方才走路,又不像是这样,大抵是染病还没好利索。

  “王兄身体这般模样,为何还要来参加这入院考试,不如养好身体,否则什么都会化为一场空。”

  “我在床上躺了许久,终究觉得还是来凑一凑热闹,否则我真的怕是要死了。”

  “哈哈哈。”苏洵倒是大笑几声:

  “王兄果然心胸豁达,我也是这般想的,若是死在病榻上,不如死在游览大好河山的路途上。”

  王从益没言语。

  别说出门游览了,就算是与夫人同房都没有多少力气。

  王钦若就这么一个儿子,他想要置办个侍女,除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万一能生个庶子出来,也算是为自己留了骨血。

  毕竟他儿子身体是真的不行。

  奈何王钦若的夫人是狠角色,这个想法始终没有得以实行。

  北宋文学大家杨亿去他家里做客,吐槽他怕媳妇,结果被王钦若一直记恨。

  毕竟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杀人的快刀。

  办不了我夫人,我还办不了你?

  小样的。

  于是杨亿在朝中一直都被王钦若等人排挤,处境艰难。

  宋煊感觉出王从益心中的失落,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开口道:

  “王兄且回家去吗?”

  “嗯,轿子就在外面。”

  王从益由宋煊搀扶着缓行:

  “窦翰被人劫持了,若是他获救,找不到幕后主使,极有可能会把锅扣在你的头上。”

  “王兄说的对啊。”

  宋煊当然知道幕后主使就是自己,但嘴上却道:

  “可俺不屑于背地里绑人,要打也是光明正大的揍他一顿。”

  “十二郎是光明磊落之人,可你没去过东京,那里的腌臜之辈太多了,光明正大是要吃亏的。”

  王从益好歹是在东京厮混过的,这句话他是亲身经历过的。

  毕竟他爹经常干些腌臜事,他都看在眼里。

  “王兄所言是极,俺今后会注意的。”

  “若是有难处,可去寻我,我身体虽然不堪,但好歹是宰相独子,比他那个位比宰相之子要强上许多的。”

  “多谢王兄。”

  宋煊把王从益送上轿子:“俺记住了。”

  “嗯。”

  待到帘子放下,轿子直接走了。

  以前大唐只有三品以上的才能乘坐轿子,只是如今的大宋畜力缺失。

  连皇帝的马都是要靠着购买或者进贡的方式获得,民间就更是马少了。

  人力代替畜力的需求直线上升,直到北宋中后期,士大夫们为了标榜自己圣贤,拒绝以人代畜的行为,认为这是有伤风化。

  即使上奏朝廷下禁令,但民间乘轿奢靡之风愈演愈烈。

  雇主愿意出钱享受,轿夫愿意挣这份钱养活家人。

  你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瞎几把巴巴,谁他妈的愿意听你的啊?

  王从益轻轻呼了口气,方才演了那么一出,效果不错,他还不至于走路的劲都没有。

  等到轿子远走,苏洵忍不住摇头道:

  “十二哥,看样子当了宰相也没有用,他该绝后也得绝后。”

  “小风寒都能要了人命,没必要要求太多。”

  宋煊是深知大宋的医疗水平的。

  纵然是后世拍片子接骨兴许都能长歪了,得重新打断矫正。

首节 上一节 80/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