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36节

  高捕快当时饮了不少酒,脑子很乱,稀里糊涂的就被操刀鬼拽到了毒头蝎的地盘。

  然后被操刀鬼利用说事发了,如今高捕快在此便是明证。

  毒头蝎的家就被操刀鬼带人给抄了,一阵鸡飞狗跳当中,他怀里就被塞进了五颗银锭。

  可没等他高兴太久,外面就闯进来一帮应天府来的衙役,把他们全都给拿住了。

  但是正主操刀鬼跑了。

  宋煊颔首,果然自己二哥是被利用的货,这种分钱的好时机怎么可能会带上他。

  如今倒是也算是变相逃过一劫。

  “十二郎,俺当真没有卷入进去,要合谋你的钱财啊,你平日里对俺们几个兄弟如何,俺心里都有数。”

  高捕快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哎,那毒头蝎呢?”

  “高捕快,毒头蝎是想要截杀于俺,他被俺制服了。

  可俺的船上有搭乘的客人,便是应天府知府,此事便不是俺能插手的了。”

  高捕快听到这话,联想起宋煊在宴会上宴请的那几个相公,当即身子一个踉跄,吓得跌在地上。

  应天府知府,那就是宋城的天啊!

  毒头蝎,你真是被猪油蒙了心。

  截谁不好,非得截宋十二,这下子谁求情也没用了。

  宋煊目送衙役带着一帮人远去,雷小娘子仰着头盯着宋煊:

  “十二哥,你昨天被劫道了,怎么不与我说?”

  “小小泼皮,被俺三两下就解决了,没什么值得说的。”

  宋煊掏出纸扇给雷小娘子扇扇风:

  “咱们快些走吧,一会日头上来,就把你给晒黑了。”

  雷小娘子还想说些什么,但是街上的人多,有些话不放面说,她便跟着宋煊走了。

  雷员外在宋城的生意倒是也蛮多的,各行各业都有些涉猎,以前最为赚钱的便是造船业,只是也没落了。

  因为南方统一后,汴河漕运减轻了京东路的负担,广济河岁漕量减为六十二万石,以前都是要每年运送三百万石的。

  京东路财政丰厚,但是因为连年干旱,河水浅显,许多地方都不能通舟了。

  可以说宋仁宗登基后,地球环境又开始要陷入了冰冷循环,时长发生天灾,这也间接导致仁宗朝的赈灾经验,成了历朝历代的标杆案例。

  宋煊进了雷府,有雷小娘子开路,倒是没有遇到什么刁难。

  雷员外在书房核查账本,眉头紧皱。

  如今这天下太平,可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爹爹。”

  雷小娘子推门而入,笑嘻嘻的道:“你瞧谁来了?”

  雷员外合上账本,瞧着宋煊来了,连忙站起身:

  “十二来了,快坐快坐,提前让人说一声,我好去迎你。”

  “见过雷员外。”

  宋煊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

  “小朵,快去把我的好茶,那个龙团凤饼拿出来泡上。”

  雷员外有些过劳肥,动了一会便出了不少汗。

  “这龙团凤饼可是宰相丁谓所创,我平日里可舍不得喝,十二一会可得好好品一品。”

  宋煊连连摆手:“俺可没喝过这么好的茶,给俺喝那不是牛嚼牡丹了嘛。”

  主要是现在的茶都是茶饼。

  要碾碎了,饮用时连带茶粉和茶水一起都喝下去。

  宋煊以前喝茶都要呸呸呸的往外吐碎茶叶子。

  现在喝这种茶他是十分不习惯。

  “哈哈哈。”雷员外大笑起来,指了指:

  “十二依旧不改幽默之色。”

  如今的茶不是散茶,而是蒸青团饼茶,有一套完整的制发和品级评定。

  龙凤团茶更是将茶推到一个美学的巅峰。

  大宋从皇帝到臣子,再到百姓,都十分推崇斗茶。

  待到蔡襄搞出小“龙团凤饼”,更是价值千金。

  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对于奢靡的团饼茶没有好感。

  毕竟斗茶都是有钱有闲之人的一种雅玩。

  咱大明管他什么雅不雅的,从今往后必须要节俭!

  于是他下令罢造这种团饼茶,散茶才大规模流行开来。

  雷小娘子见宋煊与他爹叙旧,索性又拿出来最新更新的红楼梦话本重温起来。

  雷员外细心的研磨着龙凤团饼,询问着勒马镇的事。

  “我听说你把那间凉浆铺子都卖了,是不想再回去了吗?”

  “那里没什么可牵挂的了。”

  宋煊也没有必要往外透露他与曹帮主的关系。

  雷员外颔首:“这样也好,将来做事也能更加决绝一些,勒马镇没什么前途的,你早就该从宋氏私塾出来,哪怕去宁陵县县学学习也好。”

  “俺这次出来是觉得书读的差不多,打算考取应天府书院。”

  听到这话,雷员外磨茶的动作停滞了一下。

  他知道宋煊是聪明人,神童当中的神童。

  但是对于读书这方面上的事,他并不是那么的上心。

  在宋氏私塾直接就不学,以至于每次测试都是倒数第一。

  “十二,据我所知考取应天府书院的难度比较大。”雷员外把茶放进茶壶当中:

  “我家老四是侥幸考上了,可书院里的老师,我是搭不上线的,怕是没法给你引荐。”

  “哈哈哈。”宋煊主动接过热水,往茶壶里倒水:

  “雷员外,俺说的是考,不是走关系。

  如今新来的知府很重视书院,怎么可能会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想要作弊进去呢,那可是真的没有前途了。”

  雷员外摸着胡须,暗暗松了口气,你小子知道就好。

  他觉得聪明人都善于走捷径!

  可雷员外真的不相信宋煊能够考上应天府书院。

  毕竟读书这种事,都是要经过刻苦努力才行。

  而宋煊在读书一道上,跟刻苦努力一点边都不沾。

  “我倒是觉得十二哥一定能考上应天府书院。”雷小娘子举了举自己手中的话本:

  “爹爹,十二哥要是考不上,那便是夫子有眼无珠。”

第43章 四柱结算法

  “嘿。”

  雷员外不舍得责骂自己的宝贝女儿,嘿了一声后,便作罢。

  宋煊倒是也没辩解,到时候去考,公布结果就行。

  他也没说自己与应天府知府晏殊相识,更没有说什么即将执教的范仲淹,也很看好自己。

  如果这都不能考进书院,那宋煊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不知雷员外给俺找的铺子位置可是在应天府书院旁边?”

  雷员外捏着胡须嗯了一声:

  “按照十二的要求,到处找到了一处,但是你晓得的,宋城不比勒马镇,再加上许多学子都想要考入应天府书院,周遭房屋租赁不便宜。”

  “每月租金足有七贯,若是买下需要三百贯。”

  大宋与如今相似的地方,大城市的租金远超过小县城,总归是富人相对负担较轻,他们还能从中获利,成为被供养者。

  首先便是科举新生,士子争相鱼跃龙门,其次是由于人货殷繁,商旅奔波不息。

  每近考期,由于京城汇聚了成千上万的考生,供需极不平衡,房租也是暴涨,尤其是以地近考场贡院的房子为甚。

  诸如苏东坡他爹苏洵,是少年时期有名的浪子费钱,但是他妻子程氏经商有道,家里成了蜀中的富户。

  可是当他带着两个儿子入京备考,纵然是来自眉山的土豪也租不起京师的好房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寓居京郊的兴国寺浴室院。

  而苏轼的好朋友潘大临,诗兴大发,在墙上写了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间遇到房东来催租涨钱,他一下子雅兴顿消,再也写不出下句了。

  他混的还不如武大郎,人家光靠卖炊饼还能在清河县租上一栋独门独户的二层小楼,将潘金莲养在家中,供得起她的脂粉钱。

  毕竟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便是金榜题名。

  可这条路实在是太卷了,潘大临终身不第,他们兄弟俩只能靠着苏东坡的房屋和田地过活,直到晚年还能享受耕读自乐。

  私人的房租租金更高。

  朝廷推出的公租房更加低廉,可就价格低廉,开封府一年靠收房租就能收上来十几万贯。

  “一年租金是八十四贯,买的话作价三百贯,倒是不高,俺来看看地形图。”

  雷老板也是跟宋煊学了一手,把街上的商铺都画出来了,这样方便他做好统计。

  宋煊瞧着此处距离应天府书院足有一条街道之远:

  “那俺觉得不值这个价。”

  “纵然许多学子想要来考试,可住宿也只是一时的,而且周遭还有便宜的房子,极少数人才能负担的起书院周遭的房租。”

  “十二既然钟意此处,那就可以谈一谈,如今买得起的很少,而且还是凶宅,足可以往下压价。”

  雷员外就知道宋煊喜欢这个大院子,除了有他那一帮伙计住的房间外,还能有耍刀枪棍棒以及射箭的场地。

  “那便有劳雷员外了,俺的那几个伙计总是住在船上看着俺那摊子,也不是事。”

  雷员外听着宋煊这话,心里只能说一句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哪有给伙计待遇那么好的。

  这都赶上培养死士的价钱了。

首节 上一节 36/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