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书院绝不会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晏殊作为应天府知府对于应天书院也是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书院当中出了这等事,自是要严厉处置的。
许拯以及刘子墨被晏殊这么几句话,吓得也流出眼泪。
范仲淹又拿回喇叭安慰了众人一通,护犊子的迹象十分明显,免得被晏殊给吓住了。
然后他才让各班全都回去读书,学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
高台上就留下几名当事人。
“院长,我宋煊也不是小气之人,但是此事性质极为恶劣!”
宋煊瞧着众人走了,自是对着范仲淹说话,同样也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我知道。”范仲淹瞧着宋煊道:
“我也会给你一个交代的,勿要再多说什么。”
宋煊随即退到一旁,瞥了宋绶一眼,见他一直都在打量自己。
“宋通判?”
“无妨。”
宋绶自觉是说错话了,遂用眼睛示意还在抽泣的宋浩:
“你不去安慰安慰你哥?”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宋煊同样压低声音:
“我去安慰他,反倒更让他挂不住面子。”
宋绶点头。
他虽然一直都不看好宋煊,但不得不承认。
别看他年纪轻轻,人家遇事,是真的有办法能够解决。
晏殊并没有继续留在高台上,而是示意二宋一同下去,把现场留给范仲淹他们。
如今天气越发炎热。
宋煊站在高台上一点,便是热汗直流。
晏殊也是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三人走到树荫下。
“你想怎么处置那两个人?”
“那自是听院长的,我一个普通学子,能有什么权力去处置他人?”
“哈哈哈。”
听着宋煊如此回答,晏殊可以感觉到他在应对一些问话上面,越发得心应手了。
活该他混官场,真是个好苗子。
“如今你的大话已经喊出来了,若是再也无法中榜,你可想过后果?”
“箭在弦上。”
宋煊先是嘿嘿笑了几声,这才慢悠悠的道:
“况且考上解元,对于我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如今官员越来越多,我宋十二若是不考出一个连中三元的成绩来。”
“将来还怎么年纪轻轻就追上晏相公的脚步,在大宋朝堂内穿上紫袍呢!”
“哈哈哈。”
晏殊扶着树干再次大笑起来。
他不怕宋煊没有目标,就怕宋煊浪费自己的天赋。
反倒是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就固步自封。
宋煊方才那干净利索的斩断自己后路的做法,让晏殊极为欣赏。
此番发解试,自是要勇往直前!
宋绶满眼惊诧的望着宋煊,即使跟他认识时间不短了,可是每次遇到事在与他交流,真是让他常看常新!
这一点,无论是被他极为看好的张方平,还是那解元韩琦,甚至剑指大宋状元的王尧臣,都没有宋煊这种境界。
宋绶当真是不好形容。
这种感觉说不清,也道不明!
“十二郎,你有目标便是极好的。”
晏殊摸着胡须,极为满意宋煊如此态度,如此长时间的磨砺,总算是没有让他失望。
待到宋煊考上解元后,晏殊觉得再要告诉宋煊一个好消息。
那便是朝廷已经确信要改革科举考试,在明年开始,策论的比重就要比诗赋占据更多的权重。
依照宋煊策论的实力,定然能够畅通无阻的拔得头筹。
前提是另外三科,他宋十二也不要差的太多。
虽说有主科因素判定,也也是要看整体的。
“晏相公,实不相瞒。”宋煊点点头:
“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思考,以前在勒马镇的时候,有时候也是极为斤斤计较。”
“毕竟也就那点人,资源也就那么一星半点,随着我来了宋城,眼界也越发开阔,希望到时候去了东京,更能认识到新朋友,也能让自己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晏殊轻轻点头,他明白。
无论是勒马镇,还是宋城,都不是该困住宋煊的地方。
东京城从成为首都以来,便是水深的很。
那里的刀光剑影,以及厮杀会更加激励。
“百万人口聚在一起,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神人。”
一晃晏殊也从东京回来许久了,他拍了拍宋煊的肩膀,希望宋煊明年真能达成连中三元的成就。
届时自己也能调回东京,顺便看护一二宋煊。
要不然依照他的性子,万一惹出了祸端,朝廷当中光靠着一个想要招他为婿的曹利用科不顶用的!
当然,晏殊心中还有着隐隐的担忧。
那便是从大宋立国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个武将的女婿是连中三元之人!
毕竟一般的状元郎都被宰相的女儿给抢走了。
到时候他们真的喜结连理,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风波来呢!
晏殊并没有把心中的担忧说出来,而是又加重拍了拍宋煊的肩膀:
“宋十二,你解元都当众喊出来了,莫要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第203章 你王者归来啊?
“晏相公,我明白的。”
宋煊也并不觉得晏殊重重拍了自己肩膀三下,是示意自己晚上半夜三更去他房间学新技术。
晏殊不是那种会作弊之人。
同样的。
宋煊也不是。
所以二人才会相互认可。
况且自从上次落榜后,宋煊当真下了苦功夫,自是想要一雪前耻!
“此事你就不要管了。”
随着晏殊大手一挥,却听到宋煊道:
“晏相公,你说晚了,此事我已经管了,并且很快就会见到效果。”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晏殊觉得此事极为棘手。
毕竟不可能不往外传。
学子的嘴,可是最没有把门的。
他要尽最大的可能消除影响。
“哈哈哈。”
宋煊再一次发动大笑技能:
“二位莫要以为方才,我只是单纯的在向所有人说明自己的考解元的目标。”
宋绶瞧着宋煊。
不知道他还能说出什么话来,十分好奇。
饶是神童晏殊,也没有悟出来宋煊话里的意思。
而是极为惊诧的望着宋煊。
不是。
你小子还能想出来,我都没有想到的办法?
“简单,我是用一个新的热点事件,遮盖前一个热点事件。”
“用不了一会,整个书院学子都得讨论我宋煊能否考上解元这事。”
“而不是去讨论我宋煊带着大家伙去街上游行,反对朝廷刚刚下发的新政策。”
“啊?”
宋绶与晏殊皆是瞪大眼睛。
这种说辞。
他们从来都没有遇到过。
话题转移的策略,是常见的公关手法。
关键听起来,还挺靠谱的。
晏殊细细思索宋煊的话。
这件事若是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倒是能像风一样的吹散了许多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