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142节

  宋煊又捏起手中的彩票:“大宋百姓活的很辛苦的,买张彩票安慰自己罢了。”

第132章 一屋不扫

  宋煊瞥了他们各自的神情,放下手中的彩票:

  “若是大宋百姓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那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花上两文钱,为自己买一个梦的。”

  晏殊端起凉浆饮了一口,平定心神。

  他虽然到应天府主政一方,但是最先想到的就是为应天书院招纳好老师,好学生。

  将来才能培养更多的人为朝廷效力,同时也有那么一点培植自己羽翼的心思。

  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服侍于真宗皇帝,虽然年纪轻轻就位居高位,身穿紫袍。

  可天子临终前交代他的那些事,晏殊真的无能为力,也不敢做到。

  寇准名望有多高?

  真宗为了遏制刘娥掌权,祸害赵家王朝,特意招来寇准秘密相商怎么办?

  寇准给出办法就是让皇太子摄政,干掉丁谓等小人,结果事泄,真宗皇帝不认,寇准被刘娥催动丁谓给干掉了。

  有寇准这个前车之鉴,即使真宗皇帝这个对待晏殊如同儿子一般,临死前对他秘密交代事,晏殊也没有什么作为。

  最终他想法子远离中枢,到地方上培养自己的势力,将来兴许能完成真宗皇帝的嘱托。

  读书人才是晏殊需要争取的力量,故而应天府百姓的生活,他还没有多少心思去关心。

  或者说,他这个应天府知府光是筹措书院的资金,就显得十分难堪。

  哪有那么多钱,去为百姓谋取更好的生活呢!

  晏殊以前出身也一般,他爷是个衙役,他爹也不是个当官的,祖上都是靠着晏殊才追封太师、国公的。

  晏殊早年间在东京与他哥生活挺简朴的,都没钱出去参加宴饮,许多臣子都都去大宋的各处商k,夜总会耍。

  真宗以为他是性格缘由遂选他为太子讲士官,但晏殊直接自爆,臣要是有钱也出去吃吃喝喝,实在是没钱出不了门。

  如今晏殊写的富贵词,可谓是在大宋独一份没有匠气味的。

  多年富贵生活的孕养,也早就把他真的深入百姓群中了解的心思给熄灭了。

  毕竟他早就是士大夫圈层里的顶级人物了。

  但是晏殊潜意识的觉得宋煊他方才那些话,是在偷换概念。

  宋绶比晏殊先来应天府为官数年。

  他倒是知晓一些百姓生活困苦之事,但那也不是朝廷的缘故。

  就说厢军这个群体,里面有武人将官贪污克扣,他又管不到。

  至于治下百姓,他又不是一方主官,想要施政也没机会。

  反倒是范仲淹眼里含了泪水,他是真正在基层待了几年的人,同样心中也怀有极大的理想。

  如今宋煊光是能说出这番话来,便立即被范仲淹以为知己,一瞧便是心怀天下百姓之人。

  他也是认同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

  “那你认为官员应该如何做?”

  听着晏殊的询问,宋煊想了想: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很少有人全都能占住喽。”

  “故而俺觉得为官之道,便是把自己当成这个地方的人,便是所谓的人和,把人当人的地方,人才能活的像个人,不是猪狗一般。”

  “把人当成人的地方,人才能活的像个人一样。”

  范仲淹细细咀嚼这句话,倒是说的挺不错的。

  “说的一套一套的,可实际上等你做到那个位置,真的能如你说的那么简单?”

  宋绶毫不客气的批评道:“整个宋城超过二十万人,那么多人,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要做工的店铺?”

  “就算是在东京城内,也有不计其数的人住在鬼樊楼当中,人不人鬼不鬼的。”

  “宋通判批评的是,但许多事明知道有困难就不做了吗?”

  宋煊哼笑一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你能做?”

  “俺至少给三个家庭的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能够让他们养活自己,将来兴许还能招聘更多的人。”

  “说的倒是轻松。”

  宋绶甩了下衣袖,他早年间也是书生意气想要为天下百姓做一番事业。

  可到头来呢?

  还不是在朝中被人排挤?

  谁还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看谁都觉得不如自己!

  但事实会给你一巴掌,叫你认清现实。

  宋煊想了想:“那俺先扫一屋吧,给几位看看,做不做的成,首先得是做。”

  “好啊。”

  晏殊倒是没有像宋绶一样与宋煊争执。

  因为他觉得宋煊与自己年轻时候一样,但少了许多谨慎,待到他遇到事后,才会认真思考。

  此事把自己踩过的坑告诉他,他也不会往心里去,反倒会嗤笑你怎么那么蠢,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指定做的比你好!

  谁都是从少年人过来的,有此心性实数正常。

  宋煊喊来了陶宏,让他把账本拿过来,以及喊把何三等人的妻女都叫到门外。

  “何氏,按照先前约定五本册子一文钱,你三天便粘了三千五百一十五册,折合七百零三文,其中有一百五十五份粘贴不合格,合计三十一文,那便是结你六百七十二文,你可认?”

  何氏显得有些局促。

  她却是开始不熟练,外加不认识那一二三的字,才沾错了不少,此时听宋煊询问,便木讷的点头。

  “但念在你是初次做事不熟练,情有可原,俺再给你填八文吗,凑个整当赏钱,这里是六百八十文,你在一旁数一数,若是没数清楚再来问俺。”

  宋煊根本就没关门,其余几个妇人也都涨了耳朵听着。

  就算是何三等人也站在门外,听着。

  何氏连忙接过钱袋,嘴里说着不数了不数了。

  倒是宋煊很是严肃的道:

  “不行,何氏嫂嫂,你必须要数,这是你靠自己双手挣到的钱,俺一文也不能少你的!”

  “如此方能避免许多误会,一文钱也是你辛苦粘五个册子赚到了。”

  何三在外面着急的嚷嚷:

  “直娘贼,你个蠢妇,宋少爷让你当面数钱就数钱,不识字也就罢了,还不会数钱吗?”

  何三如此粗鄙的言论,倒是让何氏笑了几声,顿时松快下来。

  自己的男人在后面站着呢,况且十二郎如此和气,自己怕甚?

  于是何氏便顺从的站在一旁开始数钱,越数她脸上笑意越多。

  说实在的长这么大,她还从来没有数过这么多钱呢!

  家里本就没有多少钱,尤其是家里的钱都攥在娘手中。

  娘自己舍不得吃穿,倒是对孙儿极为看重,舍得给吃,但是衣服却不给做,小孩长得快,今日做了衣服,兴许过俩月便短了。

  不如穿姐姐的剩衣服,就是孙儿太淘气了,把衣服弄脏,故而经常光着。

  全家也就是小孙子一个人身上有些肉乎,其余人都瘦着呢。

  晏殊听着何氏只会数到十,便堆成一堆,此时已经在桌子上堆了超过十堆,便让她范难了。

  九章算术这玩意在科举当中一般也没有用处,男子学的就不多,更不用说以女红为主要教育的女子了。

  除非是出自商人以及手工业者的家庭,才会通过算书,或者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学习。

  许多妇女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能力,但不会超过日常所需的范围。

  再加上何氏一直手里也没有多少可分配的钱财,在这方面锻炼的极弱。

  何三瞧着自家媳妇在那堆小山,越发确信他娘说的是对的,你媳妇是有点憨的,莫要欺负她。

  “何小茹。”

  宋煊见她娘一时数不明白,先把她闺女叫进来。

  “你这三日做了两千三百一十二个册子,不合格的册子仅有五个,属实是心灵手巧了,算下来便是四百六十二文,那个五个不合格的与你另外两个成功的相互抵掉,也不扣你钱了。”

  宋煊递给她一个钱袋:“但是得益于你如此低的不合格率,这里面俺额外给你封了一百文的上前,总共是五百六十二文,你也去数一数,注意别跟你娘的混在一起。”

  何小茹头发枯黄,瘦弱的不成样子,听到宋煊竟然会额外给自己奖励一百文,当即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这是她第一次靠着自己双手挣到钱,听到宋煊说的那么多钱,感觉双脚踩在柔软的白云上。

  “直娘贼。”

  何三瞧着自己女儿也不知道谢,就傻愣着,急的直拍自己大腿:

  “小茹,你快谢谢宋少爷的赏啊。”

  “谢宋少爷赏。”

  何小茹这才回过味来,呆愣愣的接过沉甸甸的钱袋。

  宋煊让她过去数钱,对外打趣道:

  “何三,你别渣渣呜呜的,俺听说闺女都随爹,你像她这么大的时候,估摸也是三脚踹不出个屁来,还有脸说你闺女呢。”

  “哈哈哈。”何三当即大笑几声:“倒是让宋少爷料到了。”

  何小茹把钱袋里的钱小心翼翼的倒出来,铜钱之间碰撞的声音,让她眼里露出了极大的光芒。

  钱发的声音可真好听。

  因为她要跟着奶奶去做事买东西,早就能数到一百了。

  何小茹很快就把铜钱分好堆了,仔细数了数,一文不差,又小心翼翼的把钱都装在钱袋子里,死死的攥在手里,心情激动的很。

  宋煊瞥了一眼何小茹都已经收好钱袋了,她娘还在那里数着,最终还是在闺女的帮助下,确认无误。

  宋绶瞧着这对母女皆是面黄肌瘦,三日靠着自己双手能赚到一贯多,而且还是走正道,多少是有些感慨的。

  “宋煊他还真是豪气啊!”

  等到江氏母女数钱的时候,泪流满脸,她们二人倚门卖笑也未曾赚过如此多的钱财。

  于是她拉着女儿给宋煊跪下,极为感恩把她们两个人从泥潭里拉出来。

  否则这种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呢!

首节 上一节 142/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