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命昭唐 第333节

  “吼吼吼!兴国讨逆!”后边军马大臣以刀击盾:“昭哉圣唐!义在西军!”

  昭圣德兮存唐祚,举义兵兮在西军!

  直娘贼!汴军将领嘴里,只咒骂着这些话。

  这军容气势,一时间将他们震慑住,从火海中跳出的汴军没一个率先扑上去,反而理智暂复,纷纷在火线停下,左右大呼:“列阵列阵!排队,肉搏!”

  …………

  隆隆铁甲,卷过潼关城内部残破的寨子。

  在汴军大队投入十几日之后,王从训、丁会、陈熊、郑延昌还支撑了下来。

  汴军所剩不多的箭簇,只是疯狂朝寨子上倾泻,几乎没有一刻停歇。多少军兵一天下来,射空几壶箭,手拇指都被弦拉得肉烂透骨!

  王从训的身影,一直奔走在寨子上。

  这个寨子,那个寨子。

  他似乎就跟个机器人一样,只是在寨头跑来跑去。

  源政领了一队衙军,追着他和郑延昌身左身右的射箭,偷冷子。

  如此乱战,哪有幸免之理?王从训重甲上早就不知拔了多少拨箭镞。有的破了甲,有的没有。但他仍如没事人,只是大呼酣战!

  战到今日,蕃汉守军都知,失寨之日,大概率就是屠城。

  剩下的,唯有死战!

  毕竟常山侯和相国一再保证,圣人已经降服吐蕃,正在回师路上,离长安已经不远了!而吴王扑城汴梁,更是早就在军中传开的铁事实。

  累日攻防,蕃汉守军利用寨子拼死抵抗。

  稍稍击却对方后,就拣选还能厮杀的战士坠墙而下,顶命去烧对寨子威胁最大的攻城重武器。可怎么反击,却有更多汴军山呼海啸的涌上来!

  汴军乱哄哄的托举着大盾,死死抵在墙根下。

  大桶大桶开水倒下来,顺着缝隙落下,汴军被烫得皮开肉绽,厉声咒骂,却不敢松手。

  墙下,几座被砍翻的云梯倒下,蚁附的汴军摔了一地,只是就近找盾牌靠拢。

  朱大郎已经亲身冲到了寨墙下。

  除了一条裤子,他什么也没穿,只是和麾下亲信将校一起,在墙基下奋力挥动锄头,玩命打洞刨城。

  前面攻防,墙根早就挖得像老鼠坑,王从训总是晚上派人垂绳而下填补,但这样的临时加固显然并不如久年夯土坚硬。这个时候,又被朱大郎发了疯的开挖。

  人人都滚得赛了泥母猪,朱大郎也不例外。

  他高高撅起屁股,大半个身子钻进洞坑里,不断打勾找力。一队队将校军兵挤在身边或一起挖,或站或坐,用竹框装,用手捧,把土往外抛。

  掩护他们的盾阵砸得东一凹西一陷,还有开水粪汁一盆赶着一盆哗啦啦往下倒,溅得人人满脸满身,烧得哇哇大叫,冲着寨上破口大骂,却没一个人慢下手中动作。

  “哼,哼!”朱大郎挥汗如雨,长满腱子肉的赤裸上身跟刚洗了澡一样,只是哼哧哼哧。

  寨子上头,站着一个狡黠汉子。大部分汴军将校都识得,那是全忠大将丁会。

  他猫站在垛口后,拎着弓,对着缝隙不停射箭偷人,一边苦口婆心的喊话:“大郎,大郎!回头是岸!一起来做圣唐忠臣不好么!丁叔难道会骗你?”

  或是恼羞成怒的咒骂:“朱大郎!你给脸不要脸!是大丈夫的,就别徒伤将士,你让大军退后,俺下来在墙下跟你单挑!”

  期间还有其他入朝汴军情真意切:“二三子,回头吧!都是一家兄弟,何苦自相残杀至此!杀了大郎来降,圣人要甚有甚!朝中自有天后为我辈倚仗!她受宠的不得了哇!”

  “弟,一起造反吧!”

  朱大郎亲自上阵,带着一直不曾轻动的心腹,拼出全力在墙下刨着,挖着。

  寨墙这个东西,本来就不甚稳重,只要挖连通,引水进去,就容易给它干垮塌!

  丁会喊着话,而他部下的灵夏部族军只是到处乱窜,想把底下蚂蚁打散。

  ………

  “大郎!大郎!赶紧出来!墙根在晃!”

  刘重信爬进土洞,头顶泥土哗啦啦的往下撒。拳头一打桩子,能能微微一晃,连打进地基的工事都如此,可知城基已经撼动,随时可能塌陷!

  而朱大郎似乎毫无察觉,一语不发还在玩命抛土。

  “大郎!”刘重信用力一扯。

  “你拉俺干甚?!”朱大郎侧过头,模样无比凶狠:“你回去!督促阵脚,防王从训出寨反扑!”

  刘重信是自小就跟着朱大郎混,两人一个年龄。

  “莫糊涂!”他不管朱大,抱着朱大郎的腿就往外扯:“这墙根在晃了!大郎你还填在里头干鸟!你去统领局势,俺来挖!”

  “统你亲娘!”也没什么好指挥的,细节战斗,底下军兵都跟吃饭喝水的熟练。朱大郎两脚踢开他,一把土打出来:“滚!俺个人省得命金贵,何时该出来,俺有数!要想成功,就只有比别人更舍得出命!你去做自己的事,俺还在这!丁老狗必不可能坐视俺们挖穿,他们没几个寨子够打了!”

  的确也不剩几个寨子了。

  打到此刻,丁会所部,同样死伤累累。

  若不是被灵夏讨伐战杀破了胆,恐怕这些党项人和灵州蛮子早已作乱溃去。

  汴军不计人命,昼夜侵攻,工事已经没有多少。

  丁团练和相国所说的圣人还迟迟不见踪影,盼来了吴王的援军,却在击溃高季昌之后,杀去了洛阳,汴梁。

  真不知道圣人是在怎么打仗!

  绝路就在眼前,无非怎么死罢辽。

  染了瘟疫的郑延昌走来走去,一边咳得吐血,一边智珠在握的鼓舞士气:“圣人已过渭州,不日便到!朱大郎这小畜生,他老子都被圣人打得哭得喊的,难道俺们还怕了他?再顶两天,吴王已经抢汴梁去了!圣人没在后头,吴王怎敢去汴梁?仔细这个道理!等拿下中原,人人米油布钱凑发足十贯,俺给发!想内迁的,俺还给户口,还给你们娶女人,分田地!”

  他说得好听稳妥,心下却也感觉到了绝处。

  可就算让朱大郎这小畜生宰了,也好过亡唐之耻!

  圣唐可以亡,却万万不能接受是亡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是亡在自己眼睛之下。

  “相国推下去罢!”背后传来叫喊。回头一瞥,却是陈熊,脸上已经布满疮斑,走一步喘三下,只是扶着儿子陈康。

  “陈帅怎上来了?某说了,陈帅只管养病。”

  陈雄病情沉重,加上战事压力,屡次战斗积伤,能撑过来已是靠着体格强魄异于常人。

  他喘着气看了看郑延昌,看向蚂蚁包的汴军,盯盯打洞的朱大郎,最后贴墙听听墙下的打洞动静,冷笑道:“养什么病,生而五鼎食,死则五鼎烹,难道还能像老帅,躺在榻上等着绳子套脖颈,在别墅等着下克上砍脑袋?某等人没有安稳命,生在这世,都准备着这天。”

  “朱大郎这狗操的,倒是歹毒。”他说了几句话就有些跟不上气。

  歇了几息,才又直起腰,大声道:“何况还没绝望之际!某那女儿阿宸心慈重情,绝不会看我不管,圣人也绝不是出卖将相的君王。将朱大郎砸死在墙下!圣人会赶到,圣人会赶到!”

  他重重咳嗽几声,对着陈康一摆手:“二郎!吩咐下去,拣选勇士,一会坠城下去肉搏一场!你带队,把小朱贼走狗砍两个回来!”

  “喏!”陈康转身而去。

  郑延昌表情如铁,看看陈熊,看看丁会,再向西而望,越过了烟雾朦胧的关中平原。

  圣君圣君,你到哪了?

  臣等已步入绝境!

  你会及时救难,你会及时救难!

  …………

  潼关城外的土堆上,朱大郎的帅旗幽幽飘扬。

  大队撤下来的汴军聚集在一处,只是七嘴八舌的讨论军情,整治吃喝。

  水还没熬开,远处牛头原上就出现一群黑点朝着这里飞驰而来。等奔到近前,众人才看见是一群仓皇的骡子军,应付着盘问,快速而来。

  隔着老远,也能看到他们表现出来的惊惶。

  在土堆休息的汴军纷纷起身,张口交问:“哪里回来的?”

  骡子军却不应,问清朱大郎所在的位置后,只是一边朝朱大郎处跑,一边大喝:“彻!”

  “急报!急报!”

  “吴王进入了东京,俺们被击溃了!粮道被斩断了!”

  “吴王大军正在向汴梁开进!”

  “急报!急报………”

  混乱众军,顿时发出一阵大哗。

  他娘的,这狗操的吴王,还真扑城汴梁去了?

  王师去了,王师居然去了,王师真的来了!

  土堆上的汴军尤其是那些家在汴梁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只是按刀磨牙鼓着眼睛。

  …………

  寨墙下,这队骡子军滚鞍下马,快步找去朱大郎。

  众将脸色凝重,面面相觑。

  虽然都压低了声音,可议论声还是嗡嗡。

  “洛阳……吴王控制了洛阳………大队正奔赴汴梁!”

  怎么办,怎么办?

  吴王直奔汴梁,看到他出现,诸镇多半会认为形势逆转,出兵配合扑城汴梁!

  现在大军远曝于外,军资器械已经所剩无几。

  失去后方,大军还能坚持到几时?

  军中就快断粮了,难道吃肉坚持下去?

  即使都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心理,议论还是高了起来,本来的同仇敌忾出现了抱怨:“何苦铁了心跟着大郎做这等事?圣人恨的是朱氏父子,恨的是源政、庞师古这些铁杆反贼,俺们只要投诚,不比王彦章差。现在却被困在这,进他娘的进不去,退也他娘的血亏!”

  “干脆散他娘的伙,各自去也,真给老子打烦了!”

  “孙儒走得江南,俺们也走得。”

  “蔡贼疯得紧,玩不过南人,俺们却精灵,两个指头捏死杨行密!”

  “感觉不会有什么奇迹了,确实玩不过李氏父子,天命果然还是在圣唐身上…………谁能撼动?”

  土洞里,朱大郎趴在土道上,定定望着前头土壁,将士议论,他听也没听。

  他只是抽打着自己耳光,低低咬牙:“我不明白…………我不明白!吴王一支偏师怎敢直扑中原…………不怕牛存节、王敬荛端了他?汴梁城大,他怎么敢有信心拿得下?挥师东进,只是疑兵!我的形势判断,从不会错!”

  麾下几个亲信钻了进来:“大郎!怎么办?吵起来了!”

  “俺们辎重匮乏,箭都射光了,这该死的潼关还是打不穿,走吧!俺们往南走,去湖南江南岭南打地盘也可以!”

  “回去守家吧大郎!”

  “守个鸟的家!”朱大郎回过神,甩开拉着他的将佐,从土洞里爬了出来:“家有什么用啊,给了!”

  “奇迹就在眼前,长安就在寨子后,胜利就在眼前!翻过这座山,你们就会看到京城!”

  “要让某放弃现在的事业,不如一刀杀了某!”

  “要守家的,立刻就可以走,各人回去守!”

  “老子不守!老子不要!”

首节 上一节 333/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