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83节

  “管他呢,他们死干净了,才好呢!”苏婉不知道说什么解恨了。

  李承乾面带忧虑之色:“暂且把青雀的生死抛在一边,可是,那两千五百名军士可是唐军的精锐啊,难道说也不管了吗?”

  “那些军士虽好,可是,他们又不是你的兵,他们也不听你的,你管他们的死活干什么呢?”

  李承乾摇了摇头:“他们是大唐的军士,不管在谁的制下,都是唐军,我们又怎么能分得那么清楚呢?”

  “那你想怎么样呢?”

  “如果他们真的遇到了危险,还得想办法营救啊。”

  苏婉听他这么一说,也是拿他没办法。

  “第二件事是什么事?”

  李承乾口渴了,站起身来,喝了一碗茶:“孤觉得,我们出来一趟不容易,孤听说吐蕃也很了不起,他们的国王松赞干布也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所以,孤想去琼巴拜访一下他。”

  “什么?你打算出使吐蕃?”苏婉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是啊,有什么不可以吗?”

  苏婉在大帐内来回走动,一只手托着下巴:“你离开长安时,好像只是和你父皇说要出使党项的吧,你现在又何必出使吐蕃呢?”

  “计划赶不上变化嘛,再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听说吐蕃民风十分彪悍,他们属于高原系,长期生活在高原之上,后来,却不知怎么的就强大了起来。

  他们还抢占了党项的河曲之地,吐蕃人好像不太讲理啊。

  而且,那里的天气多变,时冷时热,昼夜的温差极大,你去了,可能会有危险,我觉得你最好还是不要去。”

  李承乾似有所思,然后说:“以前,父皇忙于内乱,无暇西顾,如今内乱已经平定,去年又灭了东突厥,因此,父皇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西域及边疆上来。

  吐蕃崛起,大唐和吐蕃的关系也很重要,处理得好,将会造福于两国百姓,处理得不好,将会挑起争端,甚至大动干戈。

  既然孤已经来了,不如借此机会去拜访一下松赞干布。”

  苏婉是知道李承乾的脾气的,一旦他决定的事情,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于是,苏婉说:“好吧,既然你执意要出使吐蕃,那么,我陪你一起去。”

  “此去吐蕃,生死未卜,你还是不要去了吧。”

  “不,你休想撇下我,你走到哪里,我就要跟到哪里。”

  李承乾拗不过她,只得同意把她带上。

第65章 李承乾勇斗恒河鲨 松赞干布替父报仇(8k,求追读)

  李承乾和苏婉等人在阿史那社尔的军营热闹了三天。

  李承乾单独和阿史那社尔谈了一次话,交代他,一方面,一定要把公主照顾好了;

  另一方面,要求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等等。

  李承乾又让阿史那社尔派人把药师惠日、药师惠子和那四名黑衣忍者押送回长安,交给父皇处置。

  阿史那社尔一一点头答应。

  李承乾把匕首插在腰上,肩头上背着弩机,腰里斜挎着箭壶,率领众人,带上应用之物,辞别了阿史那社尔和衡阳公主,赶赴琼巴。

  琼巴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的琼结河谷之地。

  此时,已经到了三月下旬。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越往琼巴方向走,越冷。

  到后来,天降大雪,平地的积雪达到一米多厚。

  凛冽的西北风呼呼吹过,冰冷刺骨。

  这让李承乾想起了当年隋炀帝率领大军巡游张掖,到达河西走廊祁连山脉中段的大斗拔谷时,竟然六月飞雪,那雪也下得特别大,随行的军队冻死了十之七八,就连隋炀帝的姐姐乐平公主杨丽华都被冻死了。

  难道说他们一行人等也要步隋炀帝的后尘吗?

  他们走着走着,但听“轰”的一声响,杜正伦所骑的那匹马摔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冻死了。

  杜正伦也被掀翻在地。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来到李承乾的面前,苦瓜着脸说:“殿下,这雪下得也太大了,天寒地冻,河面都结了冰,马都被冻死了,依微臣看,我们还是不要去吐蕃了吧,不要没到吐蕃,把我们都冻死了。”

  李承乾也没想到这里会这样冷,若说滴水成冰,一点也不过分。

  他脸冻得通红,连眼睫毛上都结着晶莹剔透的冰块:“我们做任何事,最怕的是半途而废。

  既然我们已经到了这里,就只能继续往前走,前面就是贡嘎山和雅鲁藏布江,只要过了江,离琼巴就不远了。”

  “你说的也是。”

  “你的马死了,把孤的马让给你骑。”

  杜正伦连忙摆手:“这可万万使不得,你把马匹给了我,你可怎么办呢?”

  杜荷牵过来一匹马,道:“杜大人,你骑我这匹马吧。”

  “那怎么好意思呢?”

  “没关系,我和城阳公主共骑一匹马。”

  杜正伦一听明白了,心想这小子的脑子算是开窍了,懂得找机会接近城阳公主了,估计跟阿史那社尔后面学了不少追求女人的秘诀。

  第二天早上。

  雪停了,太阳出来了。

  今天的阳光还挺强烈。

  众人来到了雅鲁藏布江的江边,江面十分宽阔,最窄的地方也有数十丈,江面上也已经结了冰。

  李承乾眼望着近在咫尺的贡嘎山,白茫茫的一片,那山已被冰雪覆盖。

  苏婉来到李承乾的面前:“殿下,你说我们怎样过江?”

  “江面上不是已经结了冰吗?我们踏冰而过。”李承乾说。

  “这样恐怕不行。”

  “为什么?”

  “河面上的冰,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样厚的,实际上,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这马匹也很重,如果不慎连人带马掉进了江里,那可就麻烦了,想救都没法救。”苏婉用手指着江面,分析说。

  李承乾觉得她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也很犯愁。

  苏瑰说:“殿下,这样吧,那山就在眼前,山上有竹,我们过去,砍下一些竹子。

  然后,把竹子编排到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竹筏,人和马匹站在竹筏上,滑行而过,竹筏的受力面积大,就算有的地方冰薄,也不会有事的。”

  李承乾点头同意:“你们上山砍竹子时,小心一点儿。

  但是,速度要快,我们要抢时间,如果到了中午,太阳一烤,冰化了,我们就过不去了。”

  “知道了,请殿下放心。”

  于是,苏瑰带领着木吉设、风吉设、水吉设和法通等人上了山,他们每人扛着四根竹子回来了。

  苏婉倒背着胳膊,在江边来回直溜,等了老半天,终于,见他们回来了。

  她骂苏瑰:“你怎么这么慢,耽误了这么久!殿下不是让你们动作快一点吗?”

  她表面上是在骂苏瑰,实际上,也是在指责同去的那几位。

  那几个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姐,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来回路途不需要时间吗?

  你看那山挺近,其实,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何况山上都是积雪,竹子也不太好砍啊。”苏瑰是一脸的委屈。

  “那你快点吧!”

  众人一齐动手,编成了一个大竹筏。

  此时,已经到了中午,太阳悬在天上,地表温度逐渐上升。

  他们把那个竹筏放到了河面的冰上。

  众人和马匹都踏上了那个竹筏。

  苏瑰、木吉设、风吉设、水吉设和法通等人用兵器和木棍等支撑在冰面上,一用力,那竹筏便可以向前滑行。

  由于河面上有积雪,他们前进的速度并不快。

  当他们快要滑到中间位置时,忽然听见“咔嚓”一声响,原来是竹排下面的冰裂开了。

  “啊!”苏婉尖叫了一声,身子一晃,差点摔倒,“什么情况?”

  李承乾赶紧伸手扶住了她:“太阳出来了,河面上的冰,有的地方开始融化了。再加上积雪太重,所以,有的地方就会裂开。”

  “那可怎么办呢?”

  “应该问题不大。”

  苏婉低头一看,那冰块碎裂的地方暴露出一个洞来,可以看到清澈的江水在冰下面快速地流动。

  她吓得惊魂未定,扑在李承乾的怀里:“殿下,我害怕。”

  “不用怕,有孤在。”李承乾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

  苏婉眼瞅着贡嘎山的方向,像是看到了什么令人非常惊恐的事情,瞳孔逐渐变小。

  她用手一指:“殿下,你快看,那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山上的积雪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慢慢融化。

  那山高耸入云,十分陡峭,积雪不断地向下滑落,越聚越多,到最后,汇聚成一股激流,如同黄河之水奔腾咆哮了起来,顺着江面,直奔李承乾他们而来。

  “雪崩!殿下,那是雪崩,冲着我们来了,危险啊!”杜正伦喊道。

  有那么一句话,叫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可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能有几人呢?

  李承乾的内心也有些慌乱了起来,他也有点后悔,但是,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了:“苏瑰,你们几个加快速度,尽快到达江面的对岸!”

  因为只要上了岸,就安全了。

  “诺!”众人答应了一声,拼命地划行。

  但是,往往越慌乱越容易出错,苏瑰用梨花大枪的枪尖抵住江面上的冰,由于他用力过猛,接连戳碎了好几块冰。

  “苏瑰,你疯啦,如果你把江面上的冰块都震裂了,咱们还能过得去吗?”

  苏婉没好气地说。

  那冰块碎裂的声音,让人听了,心惊肉跳。

  然而,苏婉的声音刚落,由于,竹筏周边的冰块碎裂得太多,竹筏的重心倾斜,只听“扑通”一声响,竹筏斜着掉进了水里。

  竹筏上面的人和马匹全掉进了江里。

  江水是扎骨头的凉。

  更要命的是,他们这些人之中,除了李承乾和水吉设会水,其他都是旱鸭子。

首节 上一节 83/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