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封从匈奴投降过来的五王为侯,周亚夫也反对。
但是,到最后,他还是坚持那么做了。
周亚夫终究被汉景帝下了狱。
周亚夫忍受不了那些刀笔小吏的审讯。
于是,绝食五日,吐血而亡。
按理说,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对大汉来说,立有大功,但是,因为他站错了队,到最后也没有好结果。
因此,孙思邈不愿意为官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李承乾听了他母后所说的话,感触颇深。
有那么一句话,叫伴君如伴虎,果然如此。
不过,汉景帝这个人也太狠了点儿。
他不但杀死了自己的老师晁错,逼得周亚夫在狱中自杀,他还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刘荣!
一个人冷酷到如此地步,也太令人发指了。
难道说做帝王的心都这么狠吗?
这让他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父皇又是怎样的人呢?
李承乾心想李世民既然能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说明他的心也够狠的呀。
李承乾施礼:“母后,儿臣有一件事要请你帮忙。”
“什么事?说吧。”
长孙皇后看着李承乾,眼里尽是慈祥。
“父皇下旨让青雀取代了我出使焉耆。
并且父皇在圣旨中提到,我此次出使西域,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要治我的罪。”
长孙皇后一皱眉:“你犯了什么罪?”
“儿臣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李承乾觉得十分委屈。
“为娘不是听说你和高昌麹文泰已经达成协议了吗?”
“是的,只不过这份协议不是很完美。”
“此话怎讲?”
“高昌王麹文泰在协议中表示保持中立,只保证不出兵支援焉耆。”
李承乾说到这里,从怀里把那份协议掏出来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接在手中,打开观看,道:“你出使高昌,能达成这份协议已经很不错了。
要想征服焉耆,首先就要瓦解焉耆和高昌之间的联盟。
高昌的实力不容小觑,如果他们结成联盟的话,对于我们唐军来说,将会大大不利。”
“母后所言极是!”
“你此次出使高昌和焉耆舍生忘死,取得了这些进展,此为有功,怎么能是有罪呢?
你父皇恐怕也是一时糊涂,定是有小人在你父皇的面前挑唆,要不然你父皇怎么能下这样荒唐的旨意呢?
你不用担心,回头为娘和你父皇说说。咳,咳,……。”长孙皇后因为话说得多了,有些累了,咳嗽不止!
“多谢母后!你先休息。回头我让卢照邻来给你看病。”
有了长孙皇后的这句话,李承乾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因为他知道母后在父皇的面前说话,是极有分量的。
晚上。
长孙皇后原本打算等到李世民来了之后,把这件事和他讲述清楚。
可是,长孙皇后一直等到深夜,也不见李世民的踪影。
长孙皇后的心里也是一阵难过。
她心想怪不得人们常说男人多薄情,看来果真如此。
难道说李世民已经被徐惠迷得神魂颠倒了吗?
为何现在对他如此冷漠?
李世民已经有很多日子没到她这里来了。
于是,长孙皇后把身边的贴身侍女采湘叫了过来,吩咐道:“你到崇圣宫去看看皇上是不是在那里。”
“诺!”
采湘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崇圣宫。
李世民正坐在桌子边上,阅览一封奏章。
那奏章非是旁人所写,乃是徐惠写给李世民的《谏息兵减役疏》。
李世民看了之后,问徐惠:“这是你自己写的吗?”
“回陛下的话,正是。”徐惠声音平静。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徐惠,身材窈窕,面容姣好,皮肤白皙,脖颈细长,袅袅婷婷,真是美得不可方物。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思虑如此深远!”
徐惠双手放于胸前,缓缓道:“陛下,这几年你东征西讨,耗费了巨大的民力、物力和财力。
大唐的版图增加了,但是,国库空虚了起来,为了得到像东突厥和吐谷浑那样的版图,却损失了很多精锐的军队。
所以说,国土宽广并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
百姓辛劳却是社会动乱的因素。”
李世民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即便如此,陛下还让人去修建翠微宫和玉华宫,从千里之外运来木材和石料,努力把宫殿建得富丽堂皇。
可是这些钱又从哪里来呢?还不是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吗?”
李世民听了之后,感慨地说道:“看来,朕也是有过错的呀。
可是,焉耆率兵侵犯我们大唐,攻打敦煌,并且屠了一座城,他们的行径惨无人道。
这让朕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如果朕不发兵攻打他们的话,如何向天下的百姓交代?”
“臣妾听说太子李承乾十分贤明,文武兼备,他曾经出使党项和吐蕃都很成功。
后来,又收复了吐谷浑。
这一次,他又出使高昌和焉耆,听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知为何陛下要把青雀派过去,把他替换回来。”
李世民听到这里,站起身来,倒背着双手在厅堂里来回直溜:“只因弹劾太子的奏章太多了,而且,这一次,他耽误了很多时日。
他前往高昌和焉耆出使,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啊。”
徐惠轻抚了一下自己的鬓发:“陛下,人们都说你是一代明君,别人上疏弹劾太子,到底是有理,还是没理呢?
有的人是出于公心,有的人却是怀着私怨。
陛下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当明白那些人的心思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你说的有理啊,回头朕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李世民把徐惠抱在自己的怀中,笑道:“让你做个才人,是不是有点儿委屈你了?”
“不委屈,臣妾倒是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徐惠羞得粉面通红。
“要不朕封你为贵妃吧。”
徐惠赶紧推辞:“陛下,万万不可,臣妾新到宫中,还没有给别人带来什么恩惠,如果,此时做了贵妃,后宫的佳丽那么多,她们肯定会有意见的。
再说了,陛下,也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而坏了宫里的规矩。”
李世民一听,对徐惠更是另眼相看:“看来,你真是个明事理的人啊。这样吧,朕就封你做个婕妤吧。”
徐惠心想李世民也是一片诚心,如果再加以推辞的话,恐怕也不太合适:“多谢陛下,其实,这份恩宠也已经过了。”
李世民哈哈一笑:“后宫里其他的女人都希望早点上位,恨不能一下子坐到皇后的位置上,而你却和她们不一样啊。”
徐惠的脸上泛着红晕,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妩媚:“陛下,没有那份功劳和资历,如何能坐得上那个位子呢?
何况长孙皇后非常贤惠,正是我心目中学习的榜样,我怎么敢和她相比呢?
这一段时间,你时常来到我这里,臣妾心里万分感激。
但是,你有时还是到皇后那里去休息比较好,要不然,皇后可能是认为臣妾不让你去的了。”
李世民在她的脸上亲了又亲:“她那边这段时间也没什么事儿,朕去了又干什么呢?而且,是朕要在你这里的。
朕打算以后就在你这里办公了,把那些奏章拿到这里来批阅。”
“陛下,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吧。
那可是不行的。
若是这样的话,其他的妃嫔又不知道该怎样说我了。”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也不行。要不这样吧,如果方便的话,臣妾有时到紫宸殿帮你磨墨吧。”徐惠建议说。
“好吧,就依你。今天晚上,朕就不走了。”
“陛下,今晚你还是去陪长孙皇后吧。”
“不去,朕有些乏了,就在这里休息了。”
“……”
采湘躲在门外,把他们所说的话都听了去。
她回去,一五一十的都对长孙皇后说了。
当天晚上,长孙皇后久久未能睡去。
早上。
李承乾领着卢照邻来到了立政殿。
长孙皇后这一下真的病倒了,躺在榻上,起不来了。
李承乾把采湘拉到了一边,询问了相关情况。
采湘支支吾吾地说:“具体什么情况,我也弄不清楚,可能与徐惠入宫有关吧。”
嗯?
又是徐惠?
现在先顾不得那么多了,先给长孙皇后治病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