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17节

  此时,模拟器的屏幕上又跳出了一条信息:【青雀已到门外,请问是见还是不见?】

  嗯?

  青雀又来了?

  这一次,李承乾感到很意外,他心想这小子胆子真够大的,在孤这里埋下了一个桐木人,差点把孤给害死,他还敢来!

  他也太不把孤当回事儿了吧?

  看来,这青雀也不是等闲之辈呀。

  既然来了,那就见吧。

  于是,李承乾回答道:“见!”

  【回答错误!青雀不怀好意,你若见他,风险极大,请问要更改答案吗?】

  “不用改。”

  片刻过后,只见李泰乐呵呵地从外面走了进来,右手里提着一个大饭桶,左手拿着一壶新丰酒:“皇兄,弟见你每日批改奏章十分辛苦,所以备了点薄酒,来与你小酌两杯。”

  李承乾把手中的奏章放下了,把他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好啊,孤的肚子正饿着呢。”

  李泰把饭桶里的四盘菜都端了出来,摆放在茶几上,菜还冒着热气呢。

  兄弟二人对坐,李泰为李承乾斟满了三杯酒,也给自己满了三杯。

  李泰端起酒杯:“你为国事操劳,太辛苦了。弟敬你三杯,先干为敬!”

  李泰在说这话的时候,就好像那桐木人一事根本就不曾发生过似的,似乎和他毫无关系。

  “好,多谢了!”李承乾也把三杯酒都喝了。

  “皇兄,咱俩是亲兄弟,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皇和母后之外,你、我和为善,我们兄弟三人是最亲的了。”

  李承乾心想你嘴上这么说,可是,你实际上又是怎么做的呢?

  当着李泰的面,他也不便把事情戳穿。

  李承乾把酒杯放下,微微颔首,十分感慨:“你说得对呀。

  在这里,我说个故事给你听,是关于汉明帝刘庄和他的兄弟刘苍之间的故事。

  刘庄当了皇帝之后,对刘苍十分信任,任命他为骠骑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刘苍对他的哥哥也是全力支持,不管什么事,只要是刘庄下的旨意,他一定坚决执行。

  如果他发现刘庄的言行举止有什么不妥之处或者存在什么问题,他会及时纠正。

  刘庄也虚心地听取,并加以改正。

  这么一来,由于兄弟二人精诚团结,朝廷内外的形势一片大好,朝中的那些奸佞小人原本想蠢蠢欲动,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李承乾之所以对李泰讲这个故事,是希望李泰能像刘苍那样对兄长忠心耿耿,兄弟二人兄友弟恭,和睦相处。

  闻言,李泰显得十分激动:“皇兄,你说得太好了!愚弟一定要向刘苍学习。”

  李承乾握住李泰的手:“如果你能像刘苍那样对待刘庄的话,愚兄绝不能亏待你。”

  李泰把胸脯拍得当当响:“请皇兄放心,咱们俩一定好好相处,将来成为后世皇子们友爱相处的典范。”

  “你可真是我的好兄弟。”

  李泰的眼睛转了转:“弟有个不情之请,不知皇兄能否答应?”

  “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是孤能做到的,一定答应你。”

  “今天晚上,弟打算留宿在东宫,与皇兄同榻而眠,彻夜长谈,不知皇兄意下如何?”

  李承乾听了之后,寻思着这小子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过,既然他已经提出了这个请求,如果硬生生地拒绝的话,好像也不太好。

  话又说回来,不就是在这里睡个觉嘛,又不是什么多大的事儿。

  于是,李承乾哈哈一笑:“那很好啊,今天晚上,咱们兄弟俩,便抵足而眠,好好地聊一聊。”

  李泰十分兴奋:“那太好了,弟要好好地聆听你的教诲。”

  兄弟二人推杯换盏,一直喝到深夜。

  两个人洗漱完毕,上了榻,各睡一头。

  李承乾也是太累了,不一会儿的工夫,便鼾声如雷,沉沉睡去了。

  大约到了四更时分,李泰坐起身来,用手捂着肚子,问道:“皇兄,我肚子疼,厕所在哪?”

  李承乾依旧打着呼噜,根本就没有听见。

  李泰接连呼唤了三遍,可是,李承乾依旧没有醒来。

  李泰轻手轻脚地下了榻,向厕所那边走去。

  厕所里灯光明亮,李泰进了厕所,仔细地翻找,也没有找出那个桐木人。

  他心想真踏马的奇怪,秦勇和他说得很清楚,桐木人就埋在厕所里右边的拐角,怎么会不见了呢?

  他找了半天,终究是没有找到那个桐木人。

  于是,他又返回了殿内。

  李承乾依旧睡得特别沉。

  李泰心想这正是自己下手的好机会,如果把李承乾给杀了,就说他是暴病而亡。

  而自己是嫡次子,李治的年龄又小,那么,太子之位,就非自己莫属了。

  李泰想到此处,把裤腿掀起,在他的右小腿上绑着一把匕首。

  他伸右手把匕首拔了出来,刀苗子有七寸来长,锋利无比,闪着寒光。

  他咽了口唾沫,一步一步地摸向榻边。

  此时,但听外面巡逻的侍卫喊道:“防火防盗,小心火烛。”

  如果李泰是那种懂事的人听到了这个暗号之后,就此收手,那么,什么事也就没了。

  可是,他现在一心要杀李承乾,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他摸到了榻边,再看李承乾侧身而卧,背对着他,毫无知觉。

  李泰把手中的匕首高高举起,对准李承乾的脑袋就扎了下去。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不知是谁从窗外打进一颗石子,正好击中了李泰的右手腕。

  “哎呦!”

  李泰疼痛难忍,惨叫了一声,匕首也落在了榻上。

  这一下,终于把李承乾惊醒了。

  李承乾坐起身来,揉了揉双眼:“青雀,这么晚了,你不睡觉,这是干嘛呢?”

  “皇兄,我肚子疼,起来上厕所。”

  很显然,李承乾已经看见了榻上的那把匕首:“这又是怎么回事?”

  李泰心里好一阵慌乱,心想真踏马够倒霉的,谁这么缺德,打了我一颗石子,否则的话,我已经得手了。

  “皇……皇兄,是这样的,前几日,突厥派使者把这柄匕首送给了我,说这把匕首吹毛利刃,削铁如泥,是一件宝物。

  弟心想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据为己有呢?

  于是,今天晚上,弟便把它带来了,打算献给皇兄。”

  “哦,有这等事?那你刚才饮酒之时,为何不说,却到现在才说呢?”

  “呃——,”李泰的表情顿时僵住,干笑了两声,“刚才喝酒的时候,弟把这事儿给忘了,刚刚上厕所的时候,蹲下身子,正好这把匕首有点碍事儿,弟才想起来。”

  “原来如此。”

  李承乾把那把匕首捡起来,放在手上看了看,果然是一柄利器。

  他心想好你个青雀,你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啊,一计比一计歹毒,竟然要亲自对孤下起毒手来了。

  但是,他转念一想,自己曾经在母后面前答应过,只许他不仁,不许自己不义。

  李承乾看了之后,连声夸赞:“果然是一件宝物,既然你心意如此挚诚,那么,孤就笑纳了。”

  李泰又把匕首的刀鞘递给了李承乾,那刀鞘做得也十分精致。

  李承乾看着李泰:“你现在还困不困了?”

  “不困。”

  “不困的话,孤再讲个故事给你听。”

  “好的,弟洗耳恭听。”

  李承乾清了清嗓子:“在商朝末年,商纣王听信妲己的谗言,制炮烙之刑,残害忠良,像比干那样的忠臣都被挖了心肝,天下民怨沸腾,诸侯纷纷起来造反。

  西伯侯姬昌有很多儿子,其中伯邑考是嫡长子,姬发是嫡次子,他们俩是同母兄弟。

  这就好比孤和你的关系是一样的。

  伯邑考和姬发不但是兄弟,更是朋友。

  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关爱。

  按照当时朝廷的制度,西伯侯把姬发派到朝歌做了人质,在他离开西岐八年的时间里,伯邑考生怕雪龙驹认不得路,多次带着雪龙驹到朝歌去,让它熟悉路途。

  伯邑考心里想着,如果有一天,姬发能逃出朝歌的话,只要他骑上雪龙驹,就能返回西歧。

  后来,姬发果然顺利地逃回了西歧。

  另外,他们兄弟二人对自己的父亲西伯侯姬昌也十分忠诚和孝顺,正因为他们兄弟二人互相支持,才使得西歧的实力越来越大,到最后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大周朝。”

  李承乾讲这个故事给李泰听,目的就是希望李泰能够迷途知返,与他团结一心,共同辅佐父皇,使大唐更加繁荣富强。

  李泰听了之后,佯装感动:“这伯邑考对自己的兄弟是真好呀。”

  李承乾心想这位理解问题总是跑偏,他只看到伯邑考对姬发的好,却没想到姬发对伯邑考也十分恭敬。

  于是,李承乾纠正他的观点:“兄弟之间,要互相关爱,兄友弟恭才行啊!”

  李泰点了点头:“皇兄,你说得太好了,你今天和弟说的两个故事,让弟深受启发,从今以后,弟一定向姬发和刘苍他们学习,恭敬地对待皇兄,一心一意地辅佐你。”

  “但愿你心口如一,你放心,孤也不会亏待你的。”

第17章 苏婉:就让奴家来收拾他吧!(求追读)

  李承乾和李泰兄弟二人一直聊到天亮。

  后来,李泰走了。

  称心来了,躬身施礼:“殿下,你受惊了。”

  “孤谢谢你们昨天晚上及时出手相救,这里有些银两,你先拿去分了吧。”

  “这乃是卑职分内之事,何必奖赏?”

  “你手下那些壮士为了保护孤的安全,彻夜未眠,十分辛苦,你收下吧。”

  “多谢殿下,”称心把银两接过,揣在了兜里,“李泰的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到东宫来行刺。殿下,既然他不仁,那么,就怪不得咱们不义,你又何必对他那么客气?”

首节 上一节 17/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