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第12节

  你有没有观察他的表情,他有没有十分震怒?”

  苏婉想了想,道:“那好像倒是没有。”

  “那不就行了,如果他不喜欢你的话,那么,恐怕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至于太子让你回来,这不正说明了他是一个正人君子吗?

  毕竟你们现在还没有成亲,是不是?”

  苏婉沉吟了片刻:“照你这么说,他对我也有那方面的意思?”

  “那是肯定了。

  再说了,你真的以为太子睡着了吗?”

  “难道不是吗?”

  “我看未必。

  据我所知,经常有男人假装醉酒,来测试自己心仪的女人是不是也喜欢自己。

  这是他们常用的伎俩。

  你想想看,平时,太子是一个多么精明的人啊。

  要说人家喝醉了,我能相信,要说太子在那种场合能喝多,打死我都不信。”

  所谓话是开心锁,听雪儿这么一分析,苏婉也觉得她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可是,随即,苏婉的脸红得跟苹果似的,她用手捂着脸:“你说,如果太子是假寐,故意说谎的话,那么,我岂不是上了他的当?

  哎呀,真是羞死人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何况皇后都亲自上门来和你娘说这事了,我觉得你们早晚会在一起的,有什么好害羞的呢?”

  “你说我和他之间真的会有结果吗?”

  “嗯,我看这事八九不离十。只是——。”

  “只是什么?”

  雪儿一笑:“你说太子喜欢称心,这事,说什么,我是不能相信。

  只是他那方面的功能健全吗?”

  苏婉听了,以手招之:“你俯耳过来,我和你说。”

  雪儿把头探了过来。

  苏婉在她的耳边嘀咕道:“后来,到半夜的时候,他尿急,然后,我就感觉到好像有个什么东西……。”

  雪儿听了之后,笑得弯了腰。

  过了好半天,她才直起腰来:“那你就别担心了,太子那方面的功能是完全正常的,你就等着做太子妃吧,然后,生一堆娃……。”

第12章 说明一下

  不好意思,原本想写得丝滑一点,不承想章节被审核了。

  在这里提前祝大家国庆节愉快!

  国庆节期间,出行注意安全。

  顺便求一下追读和月票,谢谢各位!

第13章 李承乾:第一个任务(求追读)

  李承乾原本想着,行了冠礼之后,可以轻松一下了。

  可是,事实恰好相反,李世民为了锻炼他处理政务的能力,派人送来了一大堆的奏折让他处理。

  这些往往都是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无伤大雅的奏章。

  李承乾每天从早上开始阅览,一直阅览到深夜,也处理不完。

  这让他深深地体会到太子不好当呀,如果将来有一天做了皇帝,那么,阅览的奏章岂不是更多?

  原本在原主的心里想,太子是一国的储君,要钱有钱,要美女有美女,那不是潇洒快活嘛,没想到竟是这么累,还如此操心。

  夜里两更。

  东宫。

  李承乾正在阅览奏章。

  此时,但见模拟器的屏幕上显示:【称心已到门外,请问是见还是不见?】

  嗯?称心来了?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见!”

  片刻过后,只见称心从门外走了进来,躬身施礼:“见过殿下!”

  李承乾把称心打量了一番:“你来见孤有什么事吗?”

  “殿下顺利地行了冠礼,卑职在此表示祝贺。”

  “那不过是个形式罢了,也没什么好祝贺的。”

  “这段时间,我对十名突厥壮士进行了训练,现在已经可以随时待命了。”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

  因为在原主的记忆中,明代有锦衣卫,清朝有血滴子,到了民国时期,更有军统机构,这些组织为他们的主子做了不少事情,包括能上得了台面的和上不了台面的,能见人的和不能见人的。

  人要想做大事,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班底。

  有了这个班底,李承乾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你一定要把他们每一个人都训练成高手中的高手。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干净利落。”

  “是!请问殿下给我们下达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

  李承乾把手中的奏章放下,沉思了片刻:“父皇让青雀编纂《括地志》。

  他成立了文学馆,那么,你派个人过去摸摸他们的底,看看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卑职明白。”

  文学馆。

  编纂《括地志》的确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因为这本书涉及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排比358个州,再以州为单位,分别讲述了各县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山川、地名和历史重大事件等等方面,包罗万象,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李泰双手托着大肚子,在文学馆里走来走去,对众人说:“你们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出了差错。

  这本书我们一定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

  这本书也可以说直接关系到本王和各位的前程。

  父皇的眼里可不揉沙子。

  如果将来父皇看了满意,本王得到奖赏或者升迁,你们也跟着沾光,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众人回答道。

  萧德言把手中查阅的资料放下:“大王聪敏绝伦,学识丰富,书法更是一绝,像编撰《括地志》这种事,也只有越王能承担得起,倘若换做太子来做这件事的话,我看也未必能把这本书给编纂起来。”

  李泰听了之后,面露得意之色。

  萧德言继续说道:“此次编纂《括地志》,大王在朝中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

  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碾压太子了。

  大王督二十二个州,想那李恪也不过是督八个州,由此可见,皇上对大王宠爱有加,十分器重啊,照我看,大有取代太子之意。”

  顾胤手捻须髯:“自古以来,帝王得有帝王的相貌:

  想当初,秦始皇嬴政,高大威武,长目,有威仪;

  汉高祖隆准而龙颜,相貌不俗,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贫困的时候,得到吕公的欣赏,把女儿吕雉嫁给了他;

  汉武帝也是仪表堂堂,威风凛凛;

  隋朝的两代帝王也是天生异相,相貌堂堂;

  大唐当今的皇上更是英明神武。

  那么,我们再反观太子,腿有残疾,像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大唐的天子呢?

  他和大王怎么比?

  别的不说,就凭这一点来讲的话,微臣认为皇上是有意在培养大王,将来有一天,必将会取代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泰把手一挥,打断了他的话:“话不可乱说,小心隔墙有耳。”

  “大王不必如此紧张,我们这里都是自己人。”

  李泰叹了口气:“若论书法和才学,本王自认为不比太子差。

  奈何他长本王一岁,他是嫡长子,本王是嫡次子,这个身份是到时任何时候也无法改变的呀。”

  “大王不必过于忧虑,还记得前朝的废太子杨勇吗?

  他也是嫡长子,而且他的身体并没有残疾。

  但是,他作风奢靡,在东宫纳了很多的姬妾。

  在这一点上,触怒了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最为妒忌,她不但反对隋文帝杨坚纳妃,也反对儿子们纳妾。

  可是,杨勇却我行我素,不管那些。

  后来,导致杨勇的太子妃元氏郁郁而终,这让独孤皇后十分震怒,最终,隋文帝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之位。

  我们再看看当今的太子,听说他和一个叫称心的乐童关系暧昧。

  那称心,男不男,女不女,一个男子居然会跳舞。

  听说他的舞跳得比女人还要妖媚,居然把太子迷得神魂颠倒。

  你们说,太子的行为竟然如此荒诞,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李泰听了之后,眼里也亮了光。

  他来回走动,不停地搓动着双手:“如此说来,本王还有机会?”

  “大王何止是有机会?依我看,是十拿九稳,太子照这样荒诞下去,必定会走杨勇的老路。”

  “要是有那么一天,本王做了太子,将来当上了皇帝,你们都是有功之臣,本王绝不会亏待各位。”

  画大饼是李泰的惯用手段。

  顾胤接着说:“要想扳倒太子,我们得寻找太子的弱点。

  比如说,他与称心以及宫女之间的淫乱之事,或者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泰点了点头,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可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什么确凿的证据啊!

首节 上一节 12/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