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李泰一笑:“不瞒你说,这是从李淳风那里弄来的。”
“是吗?”李元景更是吃惊,“曾经我去找过他,但是,他是一颗也舍不得给我呀!
他怎么能舍得给你的呢?”
“只能说我和他比较投缘吧。”
“此丹虽然算不得极品,但是,既然你一片孝心,那么,叔叔就不客气了,收下了。”
“如果你服用此丹药,效果良好的话,将来有机会,我再去找他给你再取一颗。”
“好啊,那是最好不过了,”李元景说到这里端起茶碗,呷了一口,看着李泰,“你今天来,不仅仅是来给我送药的吧?
是不是有事要求我呀?”
李泰一听,心想这位皇叔倒是个明白人:“皇叔,听说你和李恪的关系要好,但是,我总觉得李恪和我之间好像有点儿误会,所以,想请皇叔从中调解一下。”
“李恪?”李元景听了也是一愣,“他不是在益州吗?他和你之间会有什么矛盾呢?”
“要说矛盾,倒是没有。
咱们大唐建立不久,三年前平定了梁师都,去年消灭了东突厥,大唐的形势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我是希望我们兄弟之间能够团结一心,将来为父皇分忧啊。”
“你这样想是对的,当年你父皇突然发起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令我等兄弟感到惴惴不安呐。”提及此事,李元景仍然是心有余悸。
“皇叔,你不要有其他的想法,父皇对你是非常信任的。”
李元景叹息了一声:“我现在早已不问朝中之事了,只是一心炼丹,以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李泰心想你炼丹炼到现在,你的身体也不就这样吗?你不会是炼得走火入魔了吧?
当然了,他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皇叔潜心修为,令侄儿佩服啊。”
“那么,你希望我怎么做呢?”
“高阳公主将于本月十六大婚,届时,李恪应该会回来参加婚礼的。
到那时,请皇叔和他好好说一说,咱们兄弟之间兄友弟恭,和睦相处,这样不是更好吗?
如果他愿意的话,我来安排一个饭局,请皇叔和李恪参加,咱们一家人,好好聚一聚,聊一聊。”
“你说得极是啊,自从玄武门之变以后,我等每日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过日子。
说实话,兄弟之间也开始互相防范了起来,我是过来人,我再也不希望你们兄弟之间重蹈覆辙啊。”
“皇叔,请你放心,我们兄弟之间肯定会相处得很好的。”
“青雀,皇叔有几句话要奉劝你,谁都知道你深受你父皇的宠爱,所以,在你的治下有二十三个州,这份恩宠已无人能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父皇对你的恩宠已经超过了太子李承乾,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因此,你为人你要适当低调一点才是。”
“皇叔说得极是,侄儿将铭记于心!”李泰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看来这位皇叔似乎并不支持自己去争夺太子之位呀,而且,听他的口气好像对于父皇发动玄武门之变,有点不满,这事儿有点儿麻烦!
“高阳打小的时候,就和我十分亲近,一转眼,她就要出嫁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虽然她不是嫡出,但是,你父皇对她十分疼爱。
房遗爱又是首辅房玄龄的次子,可谓门当户对啊!”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他们两郎才女貌,是天生的一对,所以我从中撮合了他们。”
李元景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这样也好呀,这样一来,皇室和朝中大臣的关系将会更为紧密!
房玄龄必定会对朝廷忠心耿耿。”
“我也是这么想的!”
“听说李承乾在得了那场病,行了冠礼之后,现在变得英明神武,他上次前往西域破了西域圣火令,而且,击杀了一头恒河鲨,并且帮着松赞干布报了父仇。
这一次,他和慕容孝隽比箭,又胜了慕容孝隽,而且,徒手搏杀了一头独角兽。”
“是的!”
“我原以为李承乾是个废人,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厉害,文武双全,真是让人想不到呀。”
“我也没有想到。”
“由此可见,李承乾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你们兄弟俩一定要和睦相处,你千万不要和他作对呀。
如果你一定要和他一争高下的话,我觉得你可能不是他的对手。”
“皇叔,你说的话侄儿记下了。”李泰一听,彻底凉快了,看来这位皇叔是不会支持自己去争夺太子之位的了。
“这样吧,你且回去,等李恪回来了之后,我会找他好好谈谈的。”
“多谢皇叔!”
晚上。
东宫。
李承乾坐在文案内,他左思右想,觉得现在的形势越来越不妙。
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军事实力等方面,自己都比不了李泰。
他又想到苏婉所说的话了,李泰编撰《括地志》对他提升在朝中的地位大有帮助,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编撰一本什么书来对抗李泰的《括地志》呢?
一直以来,父皇都会说自己在读书方面不如李泰,如果自己能够编撰一本书超过李泰,那是不是要好很多呢?
他觉得这是一个法子。
他知道李世民最喜欢读的书是《群书治要》,那么,自己编纂哪本书比较好呢?
这时,模拟器的屏幕上显示:【李世民之所以欣赏《群书治要》这本书,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治国理念,包括过去所发生的历史,这样可以以史为鉴;
而且这本书实用性很强,可以作为治国的纲领;】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在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编撰了一本《史记》,这本书非常全面,也包含在《群书治要》里面。”
【宿主,你可以编撰宋朝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输于《史记》。】
“可是,《资治通鉴》那么长,孤如何能记得住?另外,孤去抄袭司马光的作品,这合适吗?”
【没关系,本系统可以帮你!本系统自带知识储备库,里面存储的有完整版的《资治通鉴》。
这就好比陈寿写的《三国志》,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做了注,你也可以为《资治通鉴》做注嘛;】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心想这倒是可以考虑的。
于是,李承乾拿出纸和笔坐在文案内,按照模拟器的提示开始撰写《资治通鉴》
“臣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此时,称心从门外走了进来,躬身施礼:“殿下,我们在终南山发现了李泰和长孙冲携带着礼物前去拜访李淳风。”
李承乾觉得奇怪,把手中的笔放下了:“青雀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称心介绍说:“虽然李淳风住在终南山上的道观之中,但是,他这个人是咱们大唐有名的术士,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据说,他会法术,可以呼风唤雨,占卜未来,甚至可以掌握大唐的国运!”
“哦?李淳风有这么厉害?”
“非但如此,他还会炼制丹药,据说,吃了他的丹药可以长生不死!”
李承乾听了,长笑不已:“如果人吃了他的丹药真的能长生不老的话,嗯,那么咱们这世上的人岂不是越来越多!”
称心也笑了:“我也认为他说的不大可能是事实。
但是,不可否认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据我们探得的消息,李泰从李淳风那里得了两颗仙丹,把其中的一颗送给了李元景。”
李承乾更是觉得意外:“他去拜访皇叔了?”
“是的。”
“那你可知你猜为什么要去拜访皇叔?
他们在一起说了些什么?”
“我并不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李泰确实到李元景的府上去拜访他了,至于他们的谈话内容不得而知。
但是,我们可以推测。”
“如何推测?”
“据我们所探得的消息得知,李元景很少上朝,基本上每天在家中闭门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
但是,他和蜀王李恪的关系非常要好。”
李承乾微微颔首:“孤也听说了,皇叔和李恪的关系非同一般。”
“李泰先是前往终南山拜访了李淳风,然后,又携带着丹药去拜访李元景,由此可以推出,他们可能在密谋些什么,或许李泰想通过李元景来拉拢李恪,对殿下不利呀。”
李承乾听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背着手,低着头,在厅堂里来回直溜:“你分析的不是没有道理,很可能就是这么回事儿。
不过,咱们也不必那么紧张,虽然说李元景和李恪的关系要好,但是,李恪有自己的原则,孤想他不会轻易倒向李泰的怀中的。”
“殿下,此次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大婚,李恪也应该会回来参加婚礼的,届时,殿下可以找他好好谈谈,再次探探他的口风。
如果李恪和李泰打成一片的话,那将会对咱们更加不利。”
“你所提的建议,孤会考虑的,但是,你们要密切关注李泰的一举一动,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的话,及时向孤报告。”
“诺!”
苏婉的闺房。
苏婉拿出了一千两银子赏赐给了雪儿。
“你最近表现不错,这是给你的奖励!”
“多谢主子,愿主子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美丽!”雪儿把一千两的银子接过,揣进了兜里。
苏婉白了她一眼:“还越来越年轻,难道说我现在很老吗?”
“主子,你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呀!”
“瞧你这张嘴,给你银子了,就变得这么甜了!
不过呢,你也确实有本事,比如说你那本《韩非子》就写得非常出色,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雪儿也笑了:“不是我写得好,而是那个什么拓跋赤辞太笨了!
他只是一个会读死书的人,并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他得到了那本书又怎么样呢?最终,还不是投降了大唐?”
“嗯,你说的倒有几分道理,”苏婉手托着腮帮子,“你肩头上的伤好了吗?”
“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你有没有听那个医官说房遗爱的病到底好了没有?”
雪儿一笑:“昨天医官来给我的肩头做最后的诊治时,还提到了这事儿。”
“哦?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房遗爱前两天还找他买治那方面的药了。”
“如此说来,他的病还没有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