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霸王 第88节

  贾元春不肯,那就让尤氏来。

  尤二姐站在一边不好说话。

  晴雯史湘云林黛玉等人也意识到:贾蓉是一定会做出让别人试穿诰命夫人服。

  尤氏院落里最有可能穿的就是王熙凤了,其余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估计也能会试试。

  尤氏是出了名的好说话,看起来不像是能劝说贾蓉的性子。

  等碍事的贾蓉出去办事情后,贾元春也没脸继续坐下来看着了,稍微等了几分钟后就起身。

  “我去看看本儿他们的功课,妹妹们不用那么赶着,该休息就休息,我原来那件衣服也能穿。”

  贾蓉早就是一等将军了,国公夫人虽然是超品,但穿上一品的也符合规矩。

  众人应是,等贾元春带着丫鬟走后,尤二姐也走了。

  史湘云才小声说:“进来这么久了,从没有见过太太说过大哥哥。”

  贾母是会教训儿子儿媳的,王夫人邢夫人也都教训过儿子继子继女。

  鸳鸯小声说:“可别说这种事情,那院子里都是一群活佛,平时不吵不闹,但本事都大着呢。”

  薛宝钗迅速说:“以前老太太都不敢说老爷,更何况是太太,咱们家老爷自己有自己的道理,没做错事情,怎么会挨数落呢?”

  史湘云笑道:“宝钗姐姐都进门不短时间了,老爷喊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扮成事情?”

  薛宝钗白了她一眼,知道史湘云这是说笑。

  “还不是外面事情多的数不清楚,这几年也不知道怎么的,到处都是事情。”

  很少说话的英莲这个时候轻声说:“外面在打仗,好多地方闹了灾,好多人卖女儿老婆到妓院等地方,府里今年从江南买的丫鬟里就有不少是六七品官的小姐。”

  “一些运气好的来到了咱们家,运气不好的都去了妓院挨打受辱,还有好多都病死饿死了。”

  众人都看向英莲。

  史湘云好奇道:“你怎么知道的?”

  英莲说:“听我娘说的,我娘在教新来的丫鬟们做事,说许多都是出身好的姑娘,外面乱的厉害,皇上抄家砍头和下饺子一样快。”

  众女听到后都是一阵心惊,鸳鸯忙说道:“可别说这个了,还是快点做衣裳吧,英莲把衣服画拿来,我再看看。”

  英莲站起来把衣服的样板画拿过去,上面的色彩都描的清楚,该用什么线都知道。

  又过了十多天,贾家的丫鬟快步来到做衣服的地方。

  贾元春等人平时都在这里热闹,如今外面寒冬,家里又一堆的事情,又不能饮酒作乐听戏,于是就都过来说说话。

  

  “太太!”丫鬟快步走进来,迅速说:“史家被抄了!”

  正在好奇看着这边的史湘云,迅速面上一白。

  贾元春迅速询问:“怎么回事?”

  丫鬟回答说:“说是因为作战不利,收了外族的钱,现在史侯夫妇都被押回了京城大牢关着,两位侯爷和公子判了斩监后,史家的太太小姐也被一同关进了大牢,发配教坊司为妓。”

  史湘云呆滞的站起来,身子都在颤抖。

  贾元春顾不得史湘云了,忙说道:“老爷呢?我们家老爷没事吧?”

  下人迅速说:“不清楚,还没下朝。”

  “快去打听!”贾元春迅速让人出去打听,万一被连累了,只怕是全家都要遭殃。

  这个时候王熙凤起身说:“姐姐莫要担心,我们家和史家除了史大姑娘外没有往来,怪罪不到我们头上来。”

  史湘云迅速跑到元春跟前,哭着说:“姐姐!求求你救救我叔叔婶婶!”

  尤氏看着这个跪下的大姑娘,叹道:“傻孩子,现在不是你叔叔婶婶的事情,你先把自己管好才是。”

  王熙凤说:“我去前院等着老爷,等老爷回来了好知道事情。”

  史湘云迅速说:“我跟着一起去!”

  王熙凤伸手搀扶哭成泪人的史湘云,“好姑娘,你放心就是,老爷和史家不来往,但是打心底疼你,绝对不会让你去了那种肮脏地方。”

  贾元春同样担心自家会不会被牵连,尤其是这种事情很难说西府那几个人有没有参与,毕竟以前不少西南边的人给老太太这个史老太君送礼。

  等贾元春、王熙凤、史湘云带着丫鬟们去前院等候后,林黛玉和薛宝钗、惜春迎春这些也坐不住了。

  贾惜春迅速说:“入画,你去看看,得了消息就赶紧回来告诉我们。”

  “好!”入画穿上大棉袄,迅速出去打听消息。

  王熙凤等人在前院等了没几分钟,就有仆人传话。

  “老爷回来了!等下就过来了!”

  “好,下去吧。”贾元春在屋子里说话。

  等仆人们离开后不久,贾蓉就和丫鬟们一起进屋。

  “大哥哥!”史湘云的声音有些发颤,眼睛都红了。

  贾蓉说:“看来你是知道了,不过连累不到我们,我和皇上说了你的事情,皇上念你父母早亡,又一直都是在我这里住着,就免了你的罪,你以后在我这里安心住下就是。”

  “外面到处都是掉脑袋的人,你的婚事已经取消了,咱们家这几年先安稳了再说。”

  王熙凤和贾元春都松了口气,自然是害怕因为史湘云的事情,被牵连到。

  史湘云擦着眼泪,“谢谢大哥哥!”

  贾蓉叹气说:“史家人太多了,被牵连到的姓史的都有几百人,不光京城,金陵那边更是要死一大片的,你两个叔叔都是主犯,我实在是救不了,史家夫人女儿不久之后就要沦为妓女,如今我身居高位,一群人都在看着我,实在是出不了手帮她们脱离苦海。”

  史湘云擦着眼泪,努力点头,“多谢大哥哥!我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莫要连累了大哥哥!”

  贾蓉走过去扶着史湘云的肩膀,搂着她说:“不要怕,该过去的总会过去的。”

  史湘云无依无靠,很快在贾蓉怀里哭了。

  史家的事情和贾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那家人城府深,做什么事情贾蓉也不清楚。

  不过史家和王家正准备联姻,这下就不清楚能不能活了。

  贾蓉和史湘云一起回去园子里,外面狂风怒嚎,大家在暖厅里好言好语的安慰着史湘云。

  史湘云的叔叔婶婶哥哥姐姐们,就都在大牢里生不如死了。

  这一下子不光是史湘云,其余姑娘奶奶太太们也更加清醒的意识到了什么叫朝不保夕。

  不光是贾家的女人害怕,京城和南方北方的官宦子弟同样是怕。

  皇帝像是杀疯了一样,几年下来不光是外面不计其数的小官,京城大官和有爵位的功勋子弟也死了不少,现在上到王爷公爵,下到六七品的小官和皇宫侍卫,都是提心吊胆的干活。

  在这种情况下,贾蓉这种不会死的人自然更加值得拉拢。

  四王八公集团早已经不如当年了,如今风水轮流转,挑大梁的不再是北静王,而是宁国公贾蓉!

  宁国公可不是四王八公集团的马仔打手宁国公,人家是皇帝亲信集团的红人宁国公!

  大家很清楚巴结皇帝没啥用,该死照样死,也免不了被抄家的命,不如和贾蓉搞好关系。

  虽然京城家家戴孝,今年依旧是阴暗苦闷的一年,但是悄悄给贾蓉送礼的可比往年多了不少。

  贾蓉对礼品无所谓,最高兴的还是妻妾们肯穿着命服上床嬉戏了,完全失去了对皇权的敬畏,冲破了世俗礼教的管束。

第106章 穷点也好

  新年第一天还没到,除夕夜。

  差不多二十四岁的宁国公贾蓉从皇宫回来,主持家里的祭祖事情。

  天黑路滑,刚到家门口,贾政就带着不成器的儿子贾宝玉出来迎接。

  “国公爷。”

  贾蓉从马上下来,笑着说:“皇上赐了我紫禁城骑马上朝,不过这寒冬腊月,冻得手疼脚疼,快进去说。”

  贾宝玉好奇道:“以前不是坐轿子吗?”

  贾蓉解释说:“我现在算是武官吧,不过也算是文官,哪里都行。”

  三人一起从正门进入,说话的功夫贾母等人就从屋子里出来了。

  贾母如今没有荣国公夫人的身份了,但毕竟是贾家人,该有的规矩都要有,依旧是贾府女眷之首。

  儿孙有错,贾母是教子不严,但在家族的规矩里依旧是贾母。

  祭祀的时候男女分开祭祀,尤氏按理来说也能主持,不过贾蓉请了贾母,她自然懂规矩退居二线。

  看到贾蓉回来,贾母在鸳鸯和王夫人的搀扶下过来说话。

  “国公爷。”

  贾蓉客气道:“老太太进屋说,等下我先带着族人们祭祖,后面就劳烦老太太带着贾家媳妇姑娘们祭祖。”

  老太太感慨道:“应该的,幸好如今贾家再次出了国公,不然我这老骨头真没脸见祖宗。”

  贾蓉好奇道:“老太太见过先祖吗?”

  众人进屋说话,尤二姐和秦可卿主动掀开帘子,今天她们做的都是丫鬟事情。

  祭祖的时候丫鬟不能进去,都是贾家人在做。

  晴雯等人依旧是丫鬟,薛宝钗也是如此,暂时不能进入贾家祠堂。

  进屋后其余人去通知贾家族人和乐师等人做准备,祭祖不算音乐违规,毕竟下葬的时候也要吹拉弹奏的,哀乐不算音乐。

  老太太坐下后,贾元春拿来毯子帮忙盖住膝盖腿部,旁边人递来暖手的暖炉。

  “我是重孙媳妇进的贾家门,如今已经快五十年了,自然是见过祖宗的。”

  贾家两个公爵是同胞兄弟,宁府这边祭祀的是两兄弟的爷爷奶奶。

  老太太嫁来的时候不光是第一代宁荣二公在,二公的爷爷奶奶也在,随后多年媳妇熬成婆,身边也有了重孙媳妇伺候。

  贾蓉点了点头,“老太太入门五十年,再加上前面五十多年,上三代,下三代,算起来贾家也有百年之久了,如今到我这里是第七代,到我儿子这里是第八代。”

  老太太也感慨万千的点了点头,贾家已经过去了百年,也经历了不少事情。

  这个时候,外面仆人站在门外喊道:“老爷,人已经都到了。”

  贾蓉站起来说:“好,我先出去主持事情,本儿还小,这几年事情也多,等下祭祀的时候我还和你们一起。”

  “好。”老太太答应了。

  贾蓉是长房唯一传人,虽然还有个贾什么的人,但早就被贾蓉打发出去了十多年了,众人早就忘记了这个人。

  小孩子贾本贾术也可以祭祖,但年纪小不稳定,端菜的事情摔倒了大家都难看。

  这几年朝廷内外也不太平,贾蓉的说法没问题,大家都求稳不想出差错。

  众人很快分别祭祖,男方在正殿祭祀先祖,女方随后在正堂祭祀追悼宁荣二公这两个贾府主要人员,以及其余亲戚的牌位。

  殿和堂并不一样。

  宁荣二府因宁荣二公而起,女方在正堂祭祀,位置是正门、正院、仪门、大厅、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内塞门、内堂,一路正门打开进入。

  贾家男人祭祖祭先,在正殿,进了院门仪门后往左去祠堂。

首节 上一节 88/1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