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奶奶,太太和珠大奶奶来了,说是找大奶奶有事情。”
贾元春听到娘家来人,脸色就没有那么高兴了。
但不见也不行,只能是起身和众位妹妹告辞,自己带着丫鬟过去了。
其余人也不好打听,都去忙自己的事情。
贾元春来到自己的院子里,进屋看到李纨和王夫人在那里坐着,而且脸上都有些发愁。
“母亲,可是又出了事情?”
贾元春走进来先问这个。
王夫人叹气说:“家里钱不够用了,想找你先借点。”
贾元春走到旁边坐下,“这倒不是事情。”
贾元春很快看向丫鬟,“去抱琴妹妹那里拿张千两的银票过来。”
丫鬟很快下去拿钱。
王夫人和李纨都轻松了很多。
“母亲坐下说。”贾元春让王夫人坐下,又好奇道:“月初老太太回去的时候,给了父亲五千两银子花销,这足够过年用的了,为何这么早就不见底了?”
王夫人解释说:“打扫物院花了不少钱,又逢月初那几天是老太太的生日,就多花了一些热闹一些,后来迎春丫鬟的事情花了不少,搬去赖大院子里又修屋子,又分了一些给各院。”
“差不多就花没了。”王夫人不管钱,直接说:“钱是你父亲管的。”
贾元春虽怀疑有人贪污有人偷窃,但也不好继续问这个。
“这钱,不如让嫂子管吧。”贾元春看向了李纨,对贾政和王夫人实在是不放心。
一千两不少了,省着点足够花到过年。
西府现在根本没有赚钱的能力,总是这么花费可受不了。
贾元春自己的钱也不多,总不能把钱全拿去填无底洞。
李纨苦笑着:“我哪里管得好这些,光是我院子里两个丫鬟一个儿子就很麻烦了,钱银在我房里的话,我胆子小,夜里不敢睡觉了。”
丢钱还好说,丢了清白或者命,那就麻烦了。
李纨自从私房钱被偷了之后就担惊受怕,没有一点的安全感。
又被西府这帮人拉着待在火坑里,如今家中一群强盗,哪里还敢管钱。
贾元春这就明白了,但也不想多管闲事。
李纨的事情贾蓉根本不想帮忙,如今西府上下根本看不出来谁是好人。
贾元春根本不清楚李纨的人际关系,以前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嫂子,还担心贾蓉毁了人家清白。
但是贾蓉不喜欢她后,贾元春就开始思考这个嫂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荣府能破败到如今这混蛋样子,她就没有一分功劳?
第103章 家家戴孝
十一月初的某天
贾蓉正在朝堂等着退朝的时候,忽然有人快步进殿。
“报!启禀皇上!前线传来战报!!”
朝堂一众大佬,包括站在靠近门口的柱子边的不起眼小官贾蓉,也都没了睡意。
太监很快下去把前线书信拿来检查,稍微打开看了看后,马上不敢多看,忙回去交给皇帝。
众人都感觉不对劲,要是好消息就是捷报了,既然不肯直接说,那就是败报了?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看了一眼后,迅速脸色大变。
贾蓉等人好奇的看着,除了贾蓉之外其余人都不敢多看,生怕触了眉头。
当过大官的都知道,这个时候低调点好。
贾蓉位置太靠后,不过视力出类拔萃,看不到战报也能看到皇帝那苍白的脸色。
原本贾蓉觉得皇帝会喊退朝的,但是没想到低估了他的勇气。
“前方传来战报,京营北路军中伏,死伤不计其数,大将军等人殉国,前线危急。”
皇帝看向殿下一群人,发现一大群人都在低头,只有贾蓉在看着这边。
“贾爱卿!你有何话要说?”
贾蓉没想到会叫到自己,也感觉自己最近是没事找事,该低头就低头,和他对眼神做什么,都快下班了还给自己找事情做。
贾蓉走出来说:“皇上,胜败乃兵家常事,皇上问臣有什么话说,臣只有一句话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贾蓉挺着胸膛说:“我家先祖也曾打过败仗,祖辈们一直都深以为耻,如今前方既然缺人,臣愿意前去力挽狂澜,为国尽忠!”
贾蓉胆子大,想去战场看看。
别人是不会有这么大胆子的,只有贾蓉有。
贾蓉就是闲的无聊了,最近半夜散步也提不起劲,正好没去过战场,去看看也好。
正好光明正大研究火枪火炮,反正不需要自己亲自去上阵杀敌。
上了也不怕。
“好!”皇帝大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即刻命贾爱卿为征南大将军,火速前往边关御敌!”
“末将遵旨!”
贾蓉在文武之间跳来跳去,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敢挑刺儿,说什么规矩不规矩的。
很快更加具体的战报出来了,这一次一共死了近二十位高级将领,包括好几位公爵侯爵,世袭的宗室将军。
还有一万多的京城子弟组成的精锐也都填进去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哀嚎不止。
贾蓉收拾了一下就带着小弟们去前线旅游。
刚出发没两天又回来了。
贾蓉很快骑着马回到宁国府,从马上下来后进门休息。
没多久贾元春等人快步出来,在贾蓉的前院卧室看到了已经换上常服的贾蓉。
“老爷!您怎么回来了?不是去打仗了吗?”
贾元春完全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忘记拿东西了?
贾蓉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扶手上翘着二郎腿,一脸烦闷的说:“原来不是打败了全军覆没,是惨胜,那边也都被打跑了,皇上收到战报看没事了,就让我回来了。”
贾元春小心的询问:“那还去不去啊?”
“我哪知道!”贾蓉也被搞了心态,还以为要去打仗玩玩,没想到已经结束了。
贾元春总算是松了口气,“老爷,这次打仗听说死了不少人,好多人都在打听还有谁活着。”
贾蓉冷笑着说:“活下来的人也不好受了,皇上都会罚的,肯定要有人背锅,反正不是我就行了。”
贾元春点了点头,“我去给老爷准备吃的。”
贾蓉本想送贾敬回老家下葬,不过看最近是没时间了,于是也就安心在家忙着自己的事情。
过了一个月,前线近万遗体送了回来,京城中丧葬用品被抢购一空。
还有人趁机涨价,很快就被家属们砍了脑袋。
这个时候杀人不犯法的,死的都是皇帝的基本盘。
京城的武勋贵族们这次是被吓到了,一群整天嚷嚷着要报效国家的老头老太太们,也不敢再说什么报效国家了。
同时各个高级别将领的死亡,也让很多觉得死不到我的关系户们刷新了认知。
不说所有,但是肯定大部分权贵子弟都放弃了功勋这条路。
皇帝自己都不御驾亲征,这群权贵子弟想明白了关键后就更加不愿意练武从军了。
死的一万多人要是边境或者其余地方的人,根本不会那么大的影响,可偏偏死的都是京营子弟。
谁都知道京营子弟精贵。
当然这批人战斗力也不错,中了埋伏后也打成了惨胜。
不过也就这一批了。
贾蓉很快推荐了几个认识的武将过去填补,这次倒是没有关系户摘桃子,去候补什么要命的武官。
之前花钱拿了候补的武官们,此时都拼了命的撤销。
京城这里几乎是家家戴孝,但是牺牲是值得的,至少不用和亲了,局势也稍微稳定了一些。
等京城各家都开始下葬后,贾蓉也在上朝的时候继续请假。
“启禀皇上,如今年末,天寒地冻,臣恳请皇上允许臣回家安葬祖父。”
皇帝这才想起来贾蓉死了爷爷,因为前阵子有事情一直没有让他回家办丧事。
如今前线已经稳定,京城这里虽然哀嚎一片,但确实是没和亲就把事情办了,不管怎么说都是有功于社稷。
“贾爱卿此次虽未上场杀敌,但危难时刻主动请缨,尽显一腔赤胆忠心,朕心甚慰,传令:升贾蓉为宁国公,承袭先祖爵产!”
贾蓉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当了国公,但感觉也没啥的。
也不对啊,我当了国公,元春和尤氏就能穿过国公夫人的衣服,还是带凤凰的黄服,可以稍微扮演一下皇后玩玩了。
“谢皇上!”
贾蓉发了呆后,高兴的道谢。
众人只当他是高兴坏了,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如今皇帝的基本盘死了不少人,正需要用人的时候,虽然收回了贾蓉的征南大将军称号,但是依旧保留了兵部侍郎和太医院、御药房的权力。
贾蓉手下步兵营的人也怕出去打仗,跟着贾蓉都不训练,贾蓉去打仗也不带着他们,于是自然拥护他。
这群废物还都是京师的功勋子弟后裔,皇帝也不好动,此时一切照旧,先把这次死了基本盘的事情稳定过去再说。
贾蓉拉着贾敬回老家下葬。
以前也不是年年都回老家,京城管的严,功勋贵族没有允许不能随便乱走。
如今借着下葬的名义回去一趟,顺便把各种事情处理一下。
天寒地冻适合运输物资,大部分年货和肉类都是冬天运输,这个时候道路更好走一些,不会随便陷进入。
而且路上遇到坏人的概率也低一些。
贾蓉和仆从很快到了返回金陵城。
进入城门后,就有人过来迎接。
“国公爷!”
守门的人已经换成了贾家的亲戚,自然认得早就报信说要回来的贾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