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元宵晚宴过去后,贾琏也风光满面的从美女如云的金陵回来了。
二月第三天,贾蓉被贾琏请到了荣府。
一起的还有族中长辈。
正月不分家,如今二月就可以分了。
贾赦的资产主要是的钱财。
爵位是嫡长子承袭,毫无疑问只能给贾琏。
贾家的嫡子庶子都是主子,都有分家的资格,而且日常方面待遇都差不多。
贾环和贾宝玉区别大,是因为贾宝玉的娘是王夫人,又天生异象得老太太喜欢。
嫡庶有区别,但也没有那么绝对。
贾元春的孩子和抱琴的孩子,始终是有很大的区别,而不能单纯用嫡子庶子来区别。
贾琏和贾琮站在厅中,对着坐下的贾蓉等人行礼。
王熙凤等女眷也在这里站着,不注意男女有防的场合也不少,比如分家这种事情不让媳妇跟着见证,以后肯定要闹不愉快。
邢夫人和王夫人也坐在一边看着,分家是大事情,也关乎着家族的未来。
贾赦的银子已经找到了,从几个小厮和小妾陆续的口供里,把所有都加起来才凑够了十万银子。
如今主要就是分这十万银子的事情。
贾蓉主要是见证人,作为族长做个见证,贾政才是负责分家的长辈。
“前些时候对了账,周家盖园子找你们父亲借了三万银子,你们父亲也找人借了不少银子,这是欠条当票。”
贾政将贾赦留下来的借据欠条当票等都让贾琏贾琮过目。
不光是财产要继承,债务方面也要继承。
两兄弟恭敬上前,按照规矩一一查看。
“都看过了,没有问题,请政老爷做主。”贾琏对着贾政恭敬地行礼。
这个时候怎么恭敬都不过分。
贾琮也同样如此,礼数一样周到。
有些东西可以平分,有些不可以,身为庶子不可能直接带走贾赦一半的资产,哪怕五分之一都不行。
若是都平分的话,贾家几代人下来早就分没了。
贾赦和贾政早就分家了,贾赦继承到的是爵位、部分爵产、祠堂祭田、祭祀用的各种金银物件,这些都属于长房保管的专属物件,不会平分。
考虑到赡养长辈,招待客人,长房会多拿一些。
各家自己母亲的嫁妆、自己积累的田产宅院银子店铺宅院,归各房所有不纳入分配。
除了这些之外,能分的就不多了。
主要是贾赦私产私房钱,一些古董字画现银。
京城的田地又不是那么好弄的,贾家这些年都是卖田,没有买田,所以贾琮分不到生产资料,主要是分到一些器件现银子。
等都分配好了之后,贾琮得到的差不多是四五千两银子,以及部分家具和贾赦在外面的一处宅院。
这对一个普通庶子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巨款了,贾琮心满意足。
贾政询问道:“你们同意这么分家?”
两兄弟齐声道:“同意。”
“既如此,那就签了这分家书。”贾政接过下人递过来的一张纸,放在桌子上让两人过来签字画押。
分家有分家书,签了之后族中共同作证。
“永远遵守,不得别起争端。”
“各出情愿,不得反悔。”
“各执各业,不得争论。”
为了分家之后不起兄弟争端,也为了贾家的面子,需要双方反复强调不可以违反分家书。
贾琏和贾踪的区别明显,不光是母亲留的嫁妆多,妻子带来的陪嫁同样也多,又是官爵在身,看起来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在能分的家产上,两人确实是做到了相对的公平。
贾家京城有八房,都是这么过来的,规矩就是如此,不服也没办法。
就算是皇帝家,也没有说把皇帝的江山平分了的。
贾家的分配和皇帝家其实也不差,都是继承人继承绝大部分,分一部分打发其余兄弟。
若是贾琮的母族不争气,或者贾赦没有私房钱,那府里还要多给贾琮一些。
等分家之后,王熙凤贾琏的住处也成了问题。
敕造荣国府是爵产,属于皇帝赐予不参与分配的资产,目前属于贾政继承。
贾赦只继承了爵位,没有继承爵产,所以荣国府理论上还是贾母和贾政的资产,贾政贾母顾及贾赦的感受才请来了王熙凤贾琏当家管理。
贾琏能继承的只有贾赦继承的东西,他父亲争不到的东西他也争不到。
贾兰没有继承权,就像是爵位一样传子不传孙,因为传了孙子就要多降一代。
贾蓉看向老太太,“这分家以后怎么住?赦老爷的院子怎么收拾?”
贾赦有自己的院子,和敕造荣国府隔墙不通,需要绕路从正门进。
贾母早就考虑过这个事情很久了,如今就要说出口的时候还是沉思了几秒钟。
“就先住着吧。”
老太太的意思很明显了,还是王熙凤贾琏帮忙管着荣国府。
贾政对分家的事情也感慨颇多,毕竟算是从哥哥那里得来的爵产,如今人死为大,自己家又确实不适合管家。
“就和以前一样。”贾政也表示同意老太太的话,为这个事情做了主。
正式分家之后,贾琏虽然还住在原来地方,但是也派人收拾了贾赦的院子,收拾出自己的住所。
原来的小妾都打发走了,贾府要面子,不然怎么买的就怎么卖了。
贾蓉对贾琏如何潇洒自由没兴趣,安静忙着考试的事情,闭门读书。
二月的会试很快在京举行,贾蓉赴考。
成绩三月就出来了。
第一名,会元!
四月初又去参加殿试,本来要中状元的,结果被眼红狗举报娶了同族同姓之女,好在皇帝开恩,各让一步给了探花。
同姓结婚的事情就别计较了,皇帝现在更在意贾蓉的才华。
原来皇帝考试出题的题目是他觉得自己挺仁厚的,为何京城中总是出现刁民刺客为非作歹呢?
贾蓉的答题是你觉得啥没用,要让大家都看在眼里才算是真的。
因为贾蓉胆子大敢说真话,就被皇帝认为是忠臣,派去翰林院修书编注,起草圣旨。
从朝廷回到家里后,贾政贾琏等人纷纷过来道喜。
贾琏笑喊道:“恭喜探花郎高中!光耀门楣!”
贾蓉此时风光满面,高朋满座,忙到了很晚才送客休息。
今晚负责伺候的自然是尤二姐和尤三姐,心情大好的贾蓉让这两个小骚货狠狠的获得了满满的探花郎文采。
第73章 三年
贾蓉虽然一身污点,但这玩意儿就和贪官污吏一样,真没啥的。
贪官还不是一群人讨厌?可也不缺利益伙伴。
娶个同姓女而已,根本无所谓。
古人的容忍度很高的,不懂得变通的在官场也混不下去。
当了官就少不了应酬,贾蓉这边刚花了两三个月适应官场环境,六月份就被派出去当县令。
二十岁出去,二十二岁时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终是难逃一死,病死在了为官途中。
贾蓉为官有道,被封为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被皇帝安排处理林如海的丧事,等带着林黛玉回去安排葬礼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
荣国府
贾政设宴为贾蓉接风洗尘,感叹道:“世事多变,林兄年纪轻轻就这么走了。”
贾蓉也没办法,“林伯父的身体太差,可能是多年来还是没有得到儿子,又心灰意冷停了药,唉!”
贾政说道:“林姑娘以后放心在这里住下就是,这里都是她的亲戚。”
贾蓉只是林如海的学生,林黛玉现在只能住在荣国府,不适合住在贾蓉那里。
贾蓉也是一个畅快人,直接说:“我和黛玉妹妹一起清点了林伯父的遗物,书本古籍字画之类的我先收着,将来再给林姑娘。”
“田产之类的我已经派人去经营,以后作为黛玉妹妹的嫁妆用,这里是钱财和一些房契地契之类的,我和黛玉妹妹确认无误了,就交给政老爷和老太太替她管着,也作为黛玉妹妹以后衣食住行等花销。”
贾蓉将差不多十多万两银子交给了荣国府。
林如海是皇帝的亲信,也是一个清官,本身的家产并没有多少,能有这么多也少不了贾蓉的孝敬。
荣国府这种大家族几代人才攒出百万家产,不可能他一个当官没几年的就捞了那么多。
贾政收下了这钱,又和贾蓉说起了官场上的事情。
“这两年你不在京城,京城各地都盖了省亲用的大园子,贾琏也得了一个儿子,老太太说我们家以后也人丁兴旺,跟着也在后面盖了个大园子。”
贾蓉知道这个事情,但是无所谓。
“我家也盖了,反正也不差这点钱,别太铺张浪费就行了。”
贾蓉不光是给贾惜春盖了大房子,还给自己几个小妾还有府里的下人们都重新修缮了屋子,顺便加固了围墙。
这两年京城的刺客又销声匿迹了,京城各地大兴土木,一副国泰民安的繁华盛景。
贾政本想说点什么,临到嘴边忍不住叹息道:“本想和你说说工部的事情,但那里人和你更熟悉,我接下来要去做外官,工部的事情你有不懂的,去问问你丈人就行了。”
贾蓉的老丈人秦业依旧在工部干活,只有县令等主政大官才需要频繁更换,一些小官没有更换的必要,能当一辈子,不升不降。
贾蓉自然没意见,工部是六部里排最后的部门。
这里的人不需要科举就能进,也不需要熟读四书五经,只需要会算数就行了。
管的是工程营造,水利督造,器械制造。
又不管民,也不治国,自然是排在最后。
翁婿同部门为官很不好,不过工部反而经常这种情况,都是子承父业,所以反而没得挑。
有人拿这个攻击贾蓉贾政,自然有同样是一身黑的人同仇敌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