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蓉笑呵呵的跑了出去,“来!来追我啊!”
王熙凤快跑着抓人,却如何都抓不住贾蓉,没多久就气喘吁吁的靠在假山边上动弹不得。
贾蓉这个时候走到贾元春身边,“你看,有个好身子多重要,将来开枝散叶也离不开一个好身子。”
贾元春岂会看不出来这侄子是在调戏人,却不愿与他计较。
“你父亲刚走没几天,我本不想让你伤心,也不与你计较那些下流之语,可你怎么能天天如此嬉皮笑脸?没个正经?”
贾元春板着脸,教训这个纨绔子弟。
贾蓉无奈的举起手,“好姑姑!咱们一家人不说蒙骗的话,我去读书就是,你莫要生气。”
贾元春的脸色这才好了一些,也不想说他。
就在这时候,王熙凤从贾蓉背后悄悄的靠近。
等靠近后,猛地就伸出双手抓向贾蓉的脖子。
其余丫鬟婆子自然看到了,但是没有提醒贾蓉。
就连贾元春,也不好开口说什么。
但是贾蓉哪能听不到后面的动静。
就见王熙凤抓过去后,高兴喊道:“我抓住你了!”
却不想贾蓉身一个转身,直接抱住了扑过来的王熙凤。
“凤妹子,你这是自投罗网啊!”
“呸!谁是你妹妹!快放开我~!”王熙凤被贾蓉搂住,忍不住哼了起来。
贾蓉松开了这辣妹子,笑着说:“我要去读书了,可还有别的事情?”
贾元春过来不光是提醒贾蓉好好学习,还有别的事情过来讨论。
这宁国府始终是贾蓉的,贾元春过来当家管账不假,但是每一笔钱都要记明白了。
“我看这府中下人太多了,你又读书不用外出,是不是散去一些人好?”
贾元春第一次当家,贾府的大权轮不到她掌管,如今每天会回去荣国府禀告一些事情,顺便得到母亲王夫人和老太君贾母的指点。
贾蓉对家里的事情早就有了清晰概念,比贾元春更懂得大公司的管理制度。
“不用,每个丫鬟仆人每月不到一两银子,男的要养家糊口所以多一些,不过一年也才八九千两,加上给你和凤姑娘的也没多少。”
“我吃穿花销都可以少点,又不出去鬼混花不了多少钱,如今除了节俭之外,更重要的是把钱花的值一些。”
贾元春说道:“几千两就不是钱了吗?能省就省。”
贾蓉露出了微笑。
贾元春见状很不自在,旁边的王熙凤大声说道:“你笑什么?这说的哪里不对了?”
“妇道之言。”贾蓉微笑说:“你知道节俭,却不知道如何赚钱。”
“宁国府里贪污众多,拿着府里钱贴补自家之人数不胜数,外面田庄的庄头也觉得我管不了他们,就算是我父亲也没本事让他们老实做事。”
“但是我和几个管事们说说心里话,给他们加了点钱后,这不该拿的就不能拿了。”
“再拿的话,我定会不客气!”
贾元春呆住了,“你这…”
王熙凤也没有料到这个,没想到贾蓉竟然早就有了算计。
贾元春决定听听贾蓉的意见。
“你觉得应该如何?”
贾蓉小声说:“我已经让下人们去各地庄头逛逛了,别看就这几百人,只要让那些庄头知道我在看着他们,他们就不敢太过分。”
“下人就是要使唤起来,不然他们闲下来偷钱偷东西,时间久了就不好管了。”
“人多不是坏事,重要的是知道怎么用人。”
贾元春觉得贾蓉说的有道理。
不光是贾元春,就连王熙凤和她的丫鬟平儿,也都目光诧异的看着这个公子哥。
贾元春很快说道:“这府里事情既然你都懂,你来当家多好。”
贾蓉笑着说:“我还要读书啊,你在荣国府每月二两银子,我宁国府给你二十两,你就替我管管账,我就信你!”
王熙凤听到后有些酸,也不知道前些时候谁说了想让她当家,只是父亲遗嘱才作罢。
贾蓉只当没注意到王熙凤的眼神,继续说道:“宁国府这里你放心好了,我在府里待着,谁敢对你阳奉阴违,我定饶不了他!”
贾元春点了点头,“那我就帮你管好账,要是管的不好,你可不要赖我。”
贾蓉笑着说:“肯定不会,你就是当家做主的好姑娘!”
第5章 约法三章
自从贾元春在宁国府当家后,回去荣国府的时候就逐渐少了。
更多时候还是住在了宁国府,就连身边丫鬟也配到了30个。
而在荣国府,只有老太君贾母配了24个丫鬟,其次是王夫人的22个。
若是算上奶妈仆从就更多了,贾府几个老爷都是三四十人起步,未来贾宝玉十多岁时就有十几个丫鬟、二十多个男仆小厮。
贾元春此时和废物贾宝玉区别很大。
贾元春因为要管理全府上下近千口人,还有城内的铺子房租生意,以及住在附近的贾家族人,自然是需要不少跑腿的。
每天忙着不少事情,但是也会回去和弟弟妹妹哥哥嫂子,还有母亲等人聊天解闷。
因为多了每月二十两银子,回荣国府后也比之前更快活。
贾蓉和荣国府自上次葬礼吵架后就没怎么来往,一心在家闭门读书,也不和荣国府的人见面吃酒。
不过对一岁不到的姑姑也不是不管不问,每月送去一百两银子给荣国府,感谢照顾妹妹。
荣国府却不收这钱,送一次,还回来一次,然后补上前次的继续送。
从一百两,积攒到了一千两,馋坏了许多人。
快过年时,贾元春走进贾蓉的书房。
正在背书的贾蓉转过身,看着披着貂裘披风,美艳端庄,温柔中又带着一丝柔弱的大美人。
贾蓉对着她露出微笑,“怎么着?要来考我学问是吧?”
贾元春笑了笑,“可不是时候,我正要回去拜年,你也和我一起去给老太君拜个年吧。”
贾蓉不喜欢这种大家族的事情,摇了摇头。
“我现在是宁国府的当家,今天要在家里和府中仆人家丁一起过年,再按照今年的收入,该赏赐就赏赐,该鼓励也鼓励几句,再说反正祖宗祠堂在我宁国府,她们过来祭祖的时候顺便一起就是了。”
贾元春见他这么说了,就只好点头,“那好,我先回去了。”
荣国府的老太君贾母和贾蓉没有血缘关系,她是贾蓉曾祖母一辈的人,但不是曾祖父。
两家现在都好几代人了,贾蓉和贾元春也出了五服,不算近亲了。
贾蓉不给老太君面子,自然让老太君很没面子,就连荣国府上下对这个没规矩的亲戚也不好了起来。
贾元春当然不好说话。
好在老太君还是让贾元春继续过去帮忙了。
家丑不可外扬,老太君不想让朝廷和亲戚知道贾家出来这个不肖子孙。
就这样好人不长命,荣国府乖巧懂事的嫡孙贾珠死了。
这一次贾蓉虽然在家读书,不过还是过去参加了贾珠的葬礼。
灵堂前面,贾元春和弟弟一起哭了起来,死的是她们的哥哥。
还有一个雨带梨花,披麻戴孝的文静女子抱着儿子痛哭,正是贾珠的妻子李纨。
贾蓉吃了顿饭就走了,该给的随礼也给了,和李纨贾珠也不熟,没什么话好说。
很快三年就要过去了,贾蓉也到了十四岁的时候。
贾元春等到这天后就主动来见贾蓉。
贾蓉正在吃饭,桌上一盘鸡蛋炒韭菜、一斤熟猪肉、一盆鲫鱼汤、三个大馒头,一盘橘子。
贾元春走过去,看着桌上的饭菜叹息一声。
“你怎么吃的这般简陋?连府中的下人都不如,快倒了再做一些好的!”
贾蓉抬起头,直接伸手挡住贾元春的手。
“我这虽不如荣国府的锦衣玉食,但这一桌子菜也有半两银子,怎么能说丢了就丢了?”
贾元春说道:“你这样怎么能吃好了?”
贾蓉不以为意。
“我吃的饱,吃的好,你坐下来,慢慢说。”
贾元春坐下,身后还有两个年轻的丫鬟看着桌上的饭菜,以及刚刚十三四岁的贾蓉。
贾元春说道:“三年到了,我也该走了。”
贾蓉继续吃饭,随意说:“多待几年不好吗?现在你回去,你家人只会想着把你嫁出去,反而不如在我这里逍遥自在,想回家就回。”
贾元春摇了摇头,“我都十八了,也该嫁人了,父母之命怎么能拒绝?”
“你想嫁给谁?”贾蓉认真询问贾元春的意见。
贾元春又摇了摇头,“我哪里知道,这个就看老太太和我父亲母亲的安排。”
贾蓉说:“那帮人可不管你过的好不好,她们只想着拿你去拉拢人。”
贾元春哪里不知道这个,但是又能做什么呢?
“我也知道,但是不回去怎么能行?我始终是贾家的女儿。”
贾蓉提议说:“你看,我宁国府缺个当家的女人,我觉得你挺合适的。”
贾元春盯着贾蓉,“我?”
贾蓉没有退让,“你再待三年怎么样?我三年内要是没有功名,就不耽误你,并且还会给你万两银子的陪嫁,不耽误你找合适郎君。”
“若是我三年内考上了功名,那就是我有出息了,你我二人知根知底,共同管理这宁国府多好?”
虽然同宗同姓是大问题,可贾蓉又不把自己当本地人看待,自己喜欢就行,难道还眼看她当别人老婆不成?
规矩是死的,大逆不道的事情贾蓉又不是没做过。
走上策啊!!
实在不行造反也行,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封建礼教管不住贾蓉,只能管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