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霸王 第26节

  过了十几分钟,贾蓉很快说:“前几年太忙,和这边人都不大走动了,如今长的太快很多都不认识了,我去女眷那桌认识一下,免得以后认不出自家亲戚,闹了笑话。”

  贾母笑着说:“你坐着,让她们过来。”

  贾蓉说:“都是差不多年纪的,理应我过去才是,而且都和元春她们认识,也不是外人。”

  贾母见贾蓉这么说,就说:“好,应该的。”

  王熙凤笑着说:“有些丫头嘴笨不会说话,有些伶牙俐齿怕你遭不住,我带蓉大爷去见见,咱们家都是一群知书达礼的姑娘呢!”

  贾蓉很快去敬酒,而贾母也高兴的看着儿孙。

  “你们也多点出息,和族里人都认识认识去,趁着这个机会聊聊。”

  贾母明白这次大部分人还是看在贾蓉的面子上来的,虽然荣国府这边仆人丫鬟多,但贾家的人还是以东府为主。

  原因也明白,不光是一个举人的关系,和官职也没关系。

  主要是这些年来贾蓉照顾贾家人,奖赏分明,又不让旁系贾家人以奴仆自居,时常送钱给那些孤儿寡母。

  不少人都是在贾蓉安排下住进了外面的房子,又给不少贾家人安排了工作。

  金陵贾家和京城贾家同时提升,人员来往也频繁了一些,自然以贾蓉为主。

  反倒是荣国府这边不把旁系贾家人当人看,那些人地位连贾家奴仆都不如,自然不愿意和荣国府这边来往,向自己亲戚卑躬屈膝磕头求赏。

  贾蓉团结其余亲戚依靠的钱和关怀,正面发挥了宗族的作用。

  荣国府就是把宗族的负面作用发挥出来了,一群不务正业的混子浪费祖宗家产,胡吃海喝,欺负他们姓贾的,还代表着他们贾家人。

第32章 还小

  王熙凤领着贾蓉来到了附近一桌。

  凤哥还未说话,几个姑娘们就站了起来。

  “蓉老爷!”

  这一桌坐着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林黛玉、薛宝衩。

  凤哥说:“平常不大相见,今个儿蓉老爷来见见姑娘们,省的还不认识。”

  贾探春主动说:“是我们该去见大爷才是。”

  贾蓉笑着说:“繁文缛节就算了,没有谁该不该的,我这十年来过来这里的次数不多,对姑娘们也生疏了许多,我给各位道声不是。”

  众人忙说道:“怎敢。”

  贾蓉笑着说:“惜春我肯定认识,林姑娘也认识,探春迎春我就分不清了,上次还是我和元春结婚时见过,这都三年了。”

  贾探春笑着说:“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姐夫!”

  王熙凤打趣说:“探春成天在家里待着,大爷怎么认识你?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你这八九岁的小丫头,换身衣服走在前面,我都认不得你了。”

  这一桌都是小女孩,十九岁的贾蓉和这帮十岁出头的小丫头确实是没什么好说的。

  贾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是贾政的庶女,如今刚九岁。

  贾迎春是贾赦和小妾的女儿,很不得宠,性格也懦弱,是贾府四春里的老二,今年十岁。

  贾蓉笑着说:“妹妹不用生气,之前是我忙着读书疏于走动,明年若是无事可以让惜春带着你们一起过去玩。”

  史湘云询问:“怎么还要等到明年?”

  贾蓉看着这个史家的九岁嫡女,微笑说:“我打算过两天开工整理后院子,给惜春还有以后的姑娘小孩们一处清净游玩的地方,明年应该能修好几个院子。”

  史湘云迅速说:“那我可以过去玩吗?”

  贾蓉微笑说:“都是同乡,自然可以,不过我大部分时间恐怕都在忙,没时间招待你,你到时候找元春惜春就好。”

  史湘云高兴说:“好!”

  贾蓉看向林黛玉,“林妹妹,我们是熟人,我是你父亲半个学生,今个儿就不见外了,喊我一声哥哥就是。”

  林黛玉点了点头,微笑道:“蓉哥哥。”

  薛宝钗看到终于到了这里,忙微笑低头行礼。

  旁边凤哥笑着说:“这是薛家姑娘宝钗姑娘,她娘是我姑姑的妹妹,也是你岳母的妹妹的女儿,哎呀,怎么算呢?你知道这也是自己人就行了。”

  用贾元春的辈分,就是喊表妹,用贾蓉的辈分就不好算了。

  贾蓉微笑说:“既是自家人,那我就唤一声宝钗妹妹了。”

  他是贾家家主,又是举人老爷,喊一声妹妹是给薛家母女面子。

  薛宝钗迅速笑着喊道:“蓉大哥。”

  贾蓉素来是会晾人的,很快点了点头说:“好了,我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你们坐下吃吧。”

  贾蓉很快去夫人那桌,王夫人、邢夫人、尤氏、贾元春、李纨都在这桌,王熙凤也属于这一桌。

  秦可卿属于妾室,和抱琴、尤家姐妹坐在了姨奶奶桌。

  这桌就没什么话好说了,简单客套几句。

  又去和族里老人、中年人、青年、少年、孩童、妇人们刷了个脸面,混了个脸熟。

  差不多了后,就开始陆续走人。

  贾蓉让女人先回去,等宴席散了后和贾母等人一起到了荣禧堂坐下。

  贾母坐在主座,尤氏作为宁国府这边的长辈坐在一边。

  其实还有个辈分更高的尤老娘,但是大家都无视了这个女人。

  贾蓉坐在右侧,次座是几个贾家族人。

  对面是贾赦贾政贾琏等人,坐在贾母一侧,贾母左边还站着几个太太奶奶。

  贾蓉询问:“这次花了多少?”

  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看向自家这边的男人。

  贾琏其实是荣国府对内对外的忙人,负责除钱财外的许多事情。

  “宴会花销不大,主要是发的喜钱,加起来约莫四千。”

  贾蓉点了点头,“我平常不大喜欢这种热闹,不过偶尔热闹一些也是应该的,不然就少了凝聚,别人也不知道我们是一家人。”

  贾母说道:“正是这个理。”

  贾蓉说:“这钱我来补上。”

  王熙凤只有在男人们不说话的时候才说话,主要是缓和气氛免得冷场,这里老爷都在,哪里轮到她说话。

  贾政迅速说:“这不行,此番是荣国府主动接下的事情,几千两而已,不必在意。”

  王夫人等人不说话,王熙凤也不敢抬杠,只能咽肚子里。

  贾蓉说:“亲兄弟也是要明算账,互相推脱礼让,来来去去我看着也烦,不如这样吧,今后宝玉、探春、迎春成婚前的生日花销,还有今后婚配的一切花销,我来出一半,这样可好?”

  

  “非是不想全出了,是全出了你们肯定又要推辞。”

  王熙凤迅速一算,这至少能省两三万两银子,顿时高兴道:“蓉大爷这真是把我们家的妹妹都当成自家人看了,就是我和琏二爷成了外人,怎么不把我们也包了进去?”

  贾母笑着训斥说:“你都成婚了,还和小孩子们争什么?”

  王熙凤忙说道:“是,是我的不是。”

  贾政和贾赦见状,知道老太太是同意了这事情。

  宁府那边有钱,贾府这边败家子太多,花销确实是大。

  这次老太太高兴给全族人发了些钱,面子有了,里子就少了不少。

  贾蓉微笑说:“年前户部应该有活来了,去年锅炉房深得圣上和朝中大臣满意,今年朝廷已经准备给太上皇、皇太后修建更好的暖阁。”

  贾政疑惑道:“有此事?”

  其余人都看着这个户部主事的老爷。

  贾蓉说:“应该就是这阵子的事情了,前年只修了军机处锅炉房,去年是修了御书房,今年我看应该是多盖几处,到时候必定会分拨一些银两快速筹建,据我所知户部已经在算这笔账了,等皇上批示后就会开始。”

  贾母看着贾政,“你在户部当官,怎么还不如刚从外面回来的蓉老爷知道的多?”

  贾赦昏昏欲睡,这两年他的精神头很不好,但是面色红润,就连太医也劝他饿几顿,少吃酒,少熬夜,少玩女人。

  但是他不听,这就和别人没关系了。

  罪魁祸首的贾蓉说:“既然岳父不知,可能是没打算今年就开始,仔细想想今年距离冬天也没几个月了,修建大屋肯定是来不及,说不定是打算稍微改个小屋,就没太着急,所以才没通知。”

  众人听到后,也就这样了,很快时间也不早了,就各自回去。

  贾琏本想和王熙凤一起回去,出门后看到王熙凤朝着一边努了努嘴,就发现贾政和贾蓉走在一起聊着事情,而贾赦早就走了。

  贾琏和王熙凤很快跟了上去,王夫人也没有把他们当外人,没说什么。

  三人和丫鬟们小心听着,很快听到了清楚对话。

  “户部那边的事情我清楚,有些钱岳父不想拿,就如我先前说的那样好好做事,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

  “所以可能上上下下有些事情可能躲着你一些,那些拿钱的事情都没有告诉你。”

  “岳父就当作没看到吧,荣国府这边不缺钱,那些户部的人上下都是口,不可能不拿的。”

  贾政一阵无语,转天去上班时仔细查了查,果然就发现手下工匠已经开工三四个月了,只有他不知道给皇宫重修暖房的事情。

  知道后也没有多说,算是默认了这个事情,很快其余见他没有声张,多少也给了一些。

  大家都有份。

第33章 问心有愧

  贾政回去以后把事情和王夫人说了,感慨当官的烦恼,说自己不想当官。

  王夫人却没顺着她,劝勉了他几句。

  很快贾政就去找赵姨娘了。

  王夫人没理他,找来王熙凤把事情说了。

  自家女儿不经常回来,大儿子早没了,小儿子又是那种不孝顺的混蛋样子,到头来有事情还是和王熙凤说。

  王熙凤并非是王夫人的儿媳,但却是侄女。

  “政老爷不是会拿银子的人,这事情要是二爷过去就好了。”

  贾琏不是王夫人和贾政的孩子,但却是这边一条线的,又是嫡子继承人。

  荣国府这边的关系确实是比较乱,曾经宁府那边更乱一些,但是被贾蓉大棒斩乱麻,瞬间就来了个干干净净。

  荣国府这里没有那种狠人。

  过了几天,王熙凤就去找贾蓉,到门口后就询问门房。

  “你们老爷可在家里?”

  贾蓉是出了名的大忙人,万一出去结交贵人,或者是外出访友做生意之类的,那就要去找贾元春了。

首节 上一节 26/1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