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人不敢的。
拥有司法豁免权的宗室王爷都不敢那么硬气的站着说话,更何况他一个奴才。
御书房内依旧是很安静,今天来的只有洪大人一个,其余就是太监和侍卫了。
过了半个多小时,洪大人幸亏是跪着的,要是站着的话,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多半是要撑不住。
很快皇上处理完了手中的最后一个奏折,这才看着地上跪着的人。
“洪尚书,你可吃过了早饭?”
洪大人是内阁大学士,同样也是吏部尚书,主管全国官员升迁,属于顶级文官了。
“启禀皇上,臣吃过了。”洪大人感觉有点不妙了。
手下事情太多,洪大人完全想不到自己是哪里出问题了。
问题太多,所以察觉不到问题,只会觉得是运气不好被找了麻烦,或者哪个小问题变成了要命的问题。
皇上拿起一张纸起来。
洪大人看了一眼就知道完蛋了,那个不是奏折,而是锦衣卫的报告字条。
贾府抄家去的就是锦衣军,京城各个王府侯府还有大臣家里被抄家下狱,去的都是锦衣军。
这皇上经常挨打受伤,但他对朝廷军事力量的掌握绝对没话说。
正因为经常被打,皇上反倒是牢牢抓紧了手中的各种军事机构,就连掌握军权的大臣和王爷也都是想换就换,甚至是又独立出几个专门听自己话的情报机构和保卫机构。
但在绝对的力量和速度下,一点用处都没有,只能拿来欺负那些跳不出火坑的一般人。
“蟠龙菜、烹虎肉、烹龙肝、烹饪熊掌、骆驼蹄、炒凤腑、水晶鹅、王瓜拌金虾,八道菜再配上一碗御田胭脂米,洪尚书一顿早饭就花了百两银子吧?”
洪大人冷汗直流,大冬天的如坠冰窟。
“皇上明鉴!这些都是昨天晚上剩下的,正好前天是老臣家得了孙子,就多做了些饭菜,吃了三天还没吃完,并不是每天每顿饭都吃这么多,皇上明鉴啊!”
洪大人急忙磕头,跪地喊着。
皇上冷笑道:“是昨天还是前天?是一天还是天天,你家里每天吃什么,以为朕不知道?一顿饭百两银子,每个月光是你这个饭桶就要花掉万两银子,更何况还有你一家上下几百口人!!”
完蛋了!洪大人只觉得自己一家都要完蛋了。
此时不禁泪流满面,哭着喊道:“皇上饶命!皇上饶命!臣忠心耿耿,这些都是下面人送给臣的,奴才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因为有儿孙和老母在,一时利欲熏心收了钱,奴才该死!”
洪大人最后还是有点骨气的,已经不怕死了,只求皇上别牵累他的家人。
事实上如今朝廷内外,坐上高位的多少已经提前把后事安排好了。
每年至少两百名知府以上大官被杀,其中以京城之地尤甚。
事实证明只要皇帝的刀子硬,真就不怕手下大臣造反,毕竟历史上根本不缺大规模清洗官员和功勋户后还稳坐皇位的皇帝。
这才是真正的祖宗之法。
皇上冷声说道:“身为吏部尚书却不知节俭,带动不正攀比之风,惑乱人心,还眷养仆从、强聘有夫之妇为妾、贪污受贿、只有三儿一孙,奶妈却养了十几个!!”
洪大人为官多年,很快找到了唯一可能出问题的关键。
带动不正攀比之风……
贾蓉!
洪大人迅速想起来了,有手下人传闻说宁国公放着以前好好的玉盘珍馐不吃,这几天做了和他家一样的饭菜。
这种小事情听到了也没当回事,别人觉得他家的伙食好就想也回家做做,这能算是什么事情呢?
“拖下去!砍了!”
洪大人猛地听到了皇上的呵斥声,顿时如遭五雷轰顶。
“冤枉啊!”洪大人哭着喊道:“皇上!臣冤枉啊!臣冤枉!天大的冤枉啊!!”
侍卫可不和他废话,这些保卫皇上安全工作的护卫都经常受训练,此时根本不给这老头说话的机会,直接捂着嘴拖下去,不给老头半点辩解的自由。
***
贾蓉刚下班走出皇宫,就在门口遇到了主管朝廷重大案件的凌大人。
凌大人从轿子里出来,走到骑着马的贾蓉跟前,抬头看着这位大人。
“宁国公,吏部尚书洪大人午后刚被下了大牢,过几天就要被砍,皇上已经派了锦衣军过去抄家。”
贾蓉无语道:“哦,这和我们又没关系。”
贾蓉感觉很无所谓,如今四海升平,国库充盈。
皇上不光是从亲戚王爷那里得了巨量的财富,还从各地的贪官那里收缴了能养军好几年的巨额军费,如今根本不缺钱。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皇帝不缺钱,也对贪污的事情没那么大恶意,不要太过分了就没事情。
朝廷死的多是无能之辈,比如皇上亲自指挥打了败仗,那这帮人就要倒霉了。
皇上亲自下令赈灾,还是没有解决问题,那就调查清楚,又死了一批人。
皇上从来不在没事的时候查贪污,只要工程能继续下去就不会管这些,他最恨的反而是玩忽职守,导致自己被人打的碌碌无为之辈。
贾蓉不知道洪大人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不过那老头手下管着的人那么多,又整天为朝廷举荐良才,结党营私。
总之死了的话,就会发现该死的原因多的数不清楚。
凌大人看贾蓉一点自觉都没有,就提醒说:“皇上说他带动攀比,让人学了不正之风。”
贾蓉皱起眉头,“听说凌大人家里养了十几个年轻貌美,刚生了孩子的奶娘,每天一桶奶,洪大人不是在你家尝了一口后跟着学的吗?”
凌大人吓得一身冷汗,忙说道:“莫要胡说!我家里的早就赶走了!绝无此事!”
贾蓉没心思搭理这个老头,骑着马走了。
他就是这么傲气的人,敢和检察院的顶级大佬这么甩脸色。
可凌大人根本不在意这点事情,赶忙回家把一群奶妈都遣散了。
虽然也有奶妈哭着不想走,可凌大人哪里是好说的话,全都给钱打发出去了。
第151章 锦衣当道
贾蓉到家后,就发现门口跪着一大群人。
“这是怎么了?告御状的?”
贾蓉骑着马走到门口,还是从一群跪着的人身边走过来的。
在宁府大门处跪了一百多人,大部分还都是穿着体面衣服的丫鬟媳妇,更有不少看起来是夫人小姐的贵族女眷。
王熙凤就站在门口,赶紧过来说:“老爷,这些都是吏部尚书家的夫人小姐和丫鬟,听说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家子都被锦衣军给抓了,全府上下一个都没跑掉。”
“她们老爷和府里的男人好像是被抓进大牢了,适龄的女人都在这里跪着,说是咱们这里若是不收留她们在这里打杂为奴的话,就送去军营给那些当兵的当营妓。”
贾蓉觉得这皇上真不是玩意儿,动不动就把人当玩具赏赐。
贾蓉好奇道:“具体是犯了什么事情?”
他依旧是没有自觉,主要是真实的原因确实是匪夷所思,贾蓉和洪大人一样,都不觉得吃饭能吃出什么问题,所以才想不到原因。
聪明人和疯子虽然只有一线之差,但聪明人确实是想不出疯子的动机。
贾蓉可以因为好玩,就去打皇帝一巴掌,别人能猜得到吗?
王熙凤说:“据说是因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又强娶有夫之妇为妾,还在家里养了几十个小妾,又违规用了几百个奴仆。”
贾蓉感觉处处都是原因,又处处都不像是原因。
“大冷天的,跪久了膝盖会疼一辈子。”贾蓉叹气道:“先让她们进屋暖和一下,给些热水热茶,我去打听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王熙凤迅速道:“是!”
贾蓉骑着马又出去溜达了,去了一趟锦衣军那里打听消息。
锦衣军的驻地在皇宫附近,属于闲杂人等一概不能进入的军事重地。
贾蓉到门前后就下马。
刚下马,值班的锦衣卫就迅速过来。
“国公爷直接进去就是,何须下马!这让统领知道了,还不给我们两个嘴巴子。”
锦衣卫谄媚的巴结贾蓉,忙带着贾蓉进入大门。
贾蓉说:“骑着马进门不方便。”
实际上是骑马骑的太久了,屁股不舒服,所以下来走走。
贾蓉很快去了正堂坐下喝茶,这里有暖炉烧着,屋子里温暖如秋。
没几分钟,锦衣卫冯统领就快步走了进来。
“国公爷!”冯统领迅速给坐在那里的贾蓉屈膝问好。
贾蓉笑道:“冯统领客气了,我刚才到家就看到一群女人跪在我家门前,听说是锦衣军安排的,就过来问问。”
冯统领站在贾蓉身前一米半的位置,陪着笑说道:“国公爷吩咐下人过来问问就行了,怪我没有把话说清楚,要是我在国公爷家门口等着,就不用国公爷过来了。”
“冯统领不必客气,坐下说。”贾蓉喝着茶,锦衣军这里军费很高,茶也不错。
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人,贾蓉可不信洪大人家里是因为贪污受贿被查的。
吏部尚书就不可能是清白之人,这个位置所具备的权力,就让他必须要贪污受贿,结党营私。
“谢国公爷!”冯统领很快走到一边坐下。
理论上来说他是不需要对贾蓉客气的,双方根本不在一个体系里。
但是在皇权体系里,贾蓉和他是一个体系的。
贾蓉深得皇上看重,又担任过兵部侍郎和京营节度使,将来很有可能直接成为他的上司。
不要说冯统领,就连皇上和皇后身边的太监都要对贾蓉客客气气的,当朝国舅,如今唯一的亲国公见了贾蓉也要主动喊一声宁国公。
贾蓉不是皇帝,但实际权力和影响力比皇上都大。
皇上还有祖宗规矩和朝廷秩序约束着。
贾蓉没有这些。
“洪大人到底是犯了什么事情?”
贾蓉直接问了原因。
冯统领也不隐瞒,直接说:“前几天国公爷府上人询问了洪大人家的饮食规格,因为快过年的关系,家家户户都在备置年货,皇上询问内务府今年给国公爷的年礼是什么,说是今年停了俸禄,让多给一些过个好年。”
“内务府那边说了国公爷家最近在买熊掌、骆驼蹄、虎肉等名贵稀奇材料,内务府准备的不足,等问清楚是跟着洪大人家学着的之后就格外恼怒,但还是让人准备了。”
贾蓉这才明白不是贪污受贿和结党营私欺男霸女草菅人命之类的事情,而是让皇上丢人了。
“我学洪大人倒不是因为他家吃的好,是他家是文官之首,我想着给家里孩子一个好的教育氛围,至少在吃的事情上不丢人。”
“不过看洪大人虽然身居高位,但为人不忠不正,学了也有害无益,还是不学了,我也好好过日子,和前几年一样就行了。”
冯统领恭维道:“国公爷高明!”
贾蓉随意说:“我家里本来人就不少,现在又给我一百多人,哪里容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