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884节

  “鱼死网破,你们也配?”

  张郃闻言不屑地冷笑一声,此时原幽州牧焦触凑到张郃面前。

  他尚未开口,张郃便向前一指,“去罢!”

  焦触大喜过望,立刻领兵朝着鲜卑人冲了过去。

  鲜卑一名将领看到来的是焦触,同样也是大喜。

  因为他们先前就是趁着幽州军在跟张郃战斗的时候南下,期间双方有过接触,领头的正是焦触。

  当时的焦触是一触即溃。

  所以在他看来,这个汉军将领这个很好对付嘛!

  当时自己能打退他,如今同样可以!

  然后他就死了。

  在焦触手中,他甚至连十个回合都没有撑住。

  “呸!”

  焦触不屑的啐了一口。

  就这种货色,哪怕是在魏军中也就能当一个骑兵队长,撑破天做个司马,在鲜卑这边竟然还是大将?

  先前如果不是在跟张郃正面交战,自己随便派支部队就能把你们给灭了好吗?

  真以为自己很能打是吧?

  接下来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如果说先前的汉军东路军对上魏国幽州军是势如破竹的话,那么这一次对付鲜卑人直接就是碾压。

  连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甚至于蜀汉将士都没有怎么动手,就靠着刚刚投降的幽州兵便把鲜卑人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一战过后,南下的鲜卑人十不存一。

  眼见鲜卑人再也难成气候,张郃也开始干起了汉军在并州和兖州相同的事情,到处张榜告示,以安军民。

  至此,河北四州中的幽、并、兖三州悉数落入汉军手中。

  如今魏国所掌控的只剩下魏国都城邺所在的冀州和曾经被曹操视为都城的许县所在地豫州。

  至于辽东,在幽州和青州被攻下以后,那就是嘴边肉,随时都可以吃下。

  不过先前庞统曾嘱咐过张郃,所以他便在幽州停留下,加以整顿。

  再说曹操,当他亲眼看到爱子曹植的尸体以后,只觉得头晕目眩,脑海一片空白。

  曹操是个枭雄,为人处事向来是理智优先,感情压后。

  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更何况曹植可是他极为满意的儿子。

  当年曹昂死后,在立太子一事上他都曾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摇摆不定。

  直到曹丕平定辽东归来,再加上身为长子的优势,才让他下定了决心。

  可正因为如此,他心中对于曹植总是存有几分愧疚,觉得自己亏欠了这个儿子,因而对他的疼爱更甚。

  当然,身为帝王,这种疼爱他并没有表现的很明显。

  或者说,还没有等到他有所表示,张绣就打了过来。

  即便如此,曹操也已经安排妥当,为曹植准备了一门好亲事。

  等打这完这一仗,就安排曹植回老家成亲。

  不料如今却因为自己的关系,害得曹植死于非命,心中的痛楚自是不言而喻。

  此情此景,难免让他回想曹昂、曹彰的死亡瞬间。

  一想起曹昂和曹彰,忍不住又想起了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纯、曹真……

  越想越气,越气越想。

  终于,曹操怒急攻心,拍案而起:“张绣小儿,我与你势不两立!”

  说罢便是一口老血喷出,眼前一黑,干脆直接地晕了过去。

  “陛下,陛下!”

  “来人,护驾,快护驾!”

  “传太医!”

  眼见曹操晕倒,身旁近侍立刻手忙脚乱施救,行宫之中刹那乱作一团。

  很快,这个消息就被张绣得知。

  “可惜,竟然没有死……”

  当听说曹操经过抢救以后最终还是恢复过来,张绣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

  对于庞统想出这个计策,张绣自然是没有意见。

  特别是当听说曹植在临死之前还念了那两句诗的时候。

  对,那首《洛神赋》在历史上的确是你曹植写的,可那又如何?

  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

  在这个世界那就是我的!

  况且你连甄宓都没有见过好吗?

  明明跟本王的王后没有了交集,居然还敢惦记,简直是曹贼本色!

  所以对于庞统送儿子遗体给老子的这种行为,张绣是拍手称快。

  当然,他也知道以曹操的心性,不可能真是被这样气死。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曹操能够就这么死,这场战争也就应该结束了。

  区区曹丕,就算真的让他登基称帝,也是成不了什么气候。

  可惜的是曹操终究气数未尽。

  张绣又算了算时间,貌似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也还活了好几年呢。

  不过没关系,从传来的消息猜测,这次曹操就算是不死,也得减好几年的寿命。

  想到这里,张绣便转向徐庶:

  “元直,你怎么看?”

第704章 并四州

  听到张绣询问下一步工作谋画,徐庶只是略一思索,便直接给出了答案:

  “如今魏国已将所有全部兵力集中于冀、豫二州,可谓之为困兽之斗,庶恭喜主公,胜利可期!”

  显然,在徐庶看来,如今北伐取得胜利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也是正常的,你九州之沦落到只剩四州,怎么想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对于徐庶的判断,张绣表示认同:

  “确实,没想到子龙和士元他们这次干得这么漂亮。”

  三路大军,上下路已经推平了高地,这是张绣没有想到的。

  在他最初的计划里,应该是赵云率先取得突破,其次是自己率领的中路,最后才是东路的庞统。

  却不曾想司马懿在跟庞统交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

  正是由于这个失误,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如今的司马懿已经和曹真、夏侯渊一起去蜀地养老了,至于如何处置他们……

  张绣暂时还顾不上。

  等整个战争结束再说不迟。

  张绣仔细盯着地图,不断思考。

  只因就在这段时间,诸葛亮、荀彧、贾诩三人先后送来消息。

  他们的意思居然都差不多。

  主要是因为最后的北伐规模空前,远远超出了众人意料。

  随之带来的就是天大的消耗。

  纵然是最擅长于后勤管理的诸葛亮都有些崩不住了。

  虽然在张绣的运作下,如今的蜀汉政权底子比起以前好上太多,再也不是一矿打五矿,但也还没有到资料不限量的地步。

  再者数十万大军就算是每天什么都不干,消耗的资源都是海量。

  更不必说这数十万大军一直都在打仗。

  不过北伐毕竟是诸葛亮的毕生夙愿,所以他给张绣的书信说的比较委婉:

  希望张绣能够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倘若不能,那么他将以最大的努力为张绣提供后勤保障。

  真正是落实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当然了如今形势一片大好,还轮不到他这么做。

  相比于这位大汉丞相,贾诩和荀彧就要直接许多。

  荀彧还好一些,他只是提议张绣没必要非要毕其功于一役:

  既然如今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果,完全可以先撤回来,巩固已有优势,随后徐徐图之。

  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这一方,完全没有必要着急。

  他们这边有诸葛亮和自己这个发育怪,哪怕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蜀汉什么都不做,耗都能耗死曹魏。

  贾诩那就相当耿直了,他表示如今自己是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给北伐军主要是西路军提供的后勤保障最多能支撑到今年年底,如果过了今年如果还在打仗,雍凉地区恐怕就要造反了。

  为了确保民生,到时候西路军就去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吧!

  仿佛是觉得自己口气太硬,贾诩还贴心地给出了建议,让赵云去还没有被攻克的敌军区域纵兵抢粮。

  “这老贾……”

  张绣看到贾诩写给自己的信,不由被给他逗乐了。

  果然是有伤天和,不伤文和。

  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这计策是怎么损怎么来。

  至于其他人,与我何干?

首节 上一节 88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