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88节

  相反,也在公孙瓒那里的刘备却对赵云格外重视。

  刘备的人格魅力无需多言,所以很快就跟年少耿直的赵云成为了莫逆之交。

第10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云在公孙瓒麾下的时间越长,越是发现自己追随的这位主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般美好。

  公孙瓒也曾胸怀天下,志存高远,要以复兴汉室、澄清玉宇为己任。

  可他的意志终究还是不够坚定,被权力和欲望所磨蚀。

  为了跟袁绍争夺冀州的控制权,他先后与袁绍决战于界桥、巨马水、龙凑,双方互有胜负,最终战成均势。

  后来,曾经拒绝了袁绍、韩馥等人拥立的幽州牧刘虞认为公孙瓒穷兵赎武的行为是对百姓严重的迫害,故而想要节制公孙瓒。

  公孙瓒自然不甘心交出权力,两人矛盾加剧。

  最终刘虞率军攻打公孙瓒,兵败被杀。

  公孙瓒打败刘虞以后后不但据了整个幽州,还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然而,那个曾经抗击外虏、气节耿耿的白马将军也自此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日益骄矜、睚眦必报的暴虐之君。

  便在这时,刘备出现了。

  在他的身上,赵云看到了曾经那个公孙瓒的影子。

  那个想要重整乾坤、安定天下的男人。

  在刘备的有意结交下,两人自是越走越近。

  恰好彼时公孙瓒表刘备为别部司马,他看到赵云跟刘备关系不错,干脆就让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两人关系自是更加亲近。

  等到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事彻底偃旗息鼓,赵云也得知了兄长去世的消息,就趁机向公孙瓒请辞归乡。

  刘备何等人物,自然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

  临别那日,他紧紧握握住赵云双手,热泪盈眶。

  赵云同样不舍。

  但兄长的身后世必须要依靠他来办,因为给刘备留下一句话就回到了常山王国。

  赵云的故事就此讲完,然而张绣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你对刘备说了什么话?”

  赵云的表情有些别扭,但被张绣凌厉的眼神盯着,终究还是开口道:“终不背德也。”

  “好一个‘终不背德也’!”

  张绣听到这里就怒了。

  先前只是佯怒,这次是真的怒了。

  好你个大耳贼,才跟赵云相处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把我的小师弟给洗了脑。

  为了他,赵云居然连自己这个师兄都不要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师兄,此事与刘使君无关,若非当日你不肯回信,云又岂能……”

  “你还为他说话!”

  眼见赵云居然现在还向着刘备,张绣勃然大怒,便要再度拍桌。

  赵云吓了一跳,这张桌子再挨师兄一巴掌肯定就散架了。

  正准备闪到一旁,却发现张绣的提起手来却停在了半空。

  他不解地望了过去,却见张绣面露疑惑之色,朝他问道:

  “你说……回信?

  我当时不是让你不要跟董卓作对,早早投降吗?”

  虽然这件事情是原主做的,也不符合张绣的本意。

  但正所谓承你肉身,担你因果,既然自己都穿越了,这件事情自己也就认了。

  只是赵云的说辞却让他有些搞不懂了。

  “确有此事,可我亦向师兄回信,言称助公孙将军打完这最后一战,便去寻师兄……”

  一听这话,张绣心里就是咯噔一声。

  这种话听着太不吉利了!

  这是要出事的节奏啊!

  果然,就听赵云续道:“……董卓暴虐不得人心,但既是师兄相邀,我便打算见到师兄后再从长计议……

  然师兄却未曾回信……

  云便以为师兄是恼云不愿立刻投奔……

  正愤懑时,刘使君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托……”

  听完赵云的话,张绣沉默了。

  许久过后,就在赵云忍不住要开口的时候,张绣突然一巴掌拍在桌上:

  “岂有此理!”

  那张桌子最终还是没能挺住,随着稀里哗啦的声音变成了一堆废木头。

  被溅了一身的赵云颇为无奈地看向自己师兄,就见张绣摇了摇头,“这封信,我并未收到。”

  赵云顿时愣住了。

  比起赵云,张绣脑筋自然转得更快,结合刘备和赵云的性格,瞬间就理清了思路。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时的张绣没能收到赵云说要打完这一仗再来投奔的那封信,自然也就没有回信。

  赵云寄出信后没有得到回应,就以为是张绣不接受他的提议。

  于是他也因为这件事情生了气。

  正好刘备趁虚而入,性格单纯的赵云便被洗脑,跟刘备分别时热血上头,留下了那句“终不背德也”。

  郭平一开始找到赵云,他还是很高兴的。

  但当他听到张绣是因为急于用人才来寻他,心里又有了疙瘩。

  用一个老梗来解释赵云的心理,就是“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听上去多少有些赌气的成分,也挺像小孩子和家长闹别扭。

  但这个年龄段的赵云还真就是这种性格。

  中二和热血这两种特质对他的言行影响还是颇为明显。

  等日后被彻底绑上刘备战车,随着年龄增长和一次次挫折,性格中坚贞不屈、忠诚守诺的一面才渐渐展现出来,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将。

  也就是众人印象中那个一诺千金、浑身是胆、有勇有谋的赵云。

  “天意弄人!”

  想到这里,张绣长长叹了一口气,看向赵云的目光便柔和起来:

  “好了,以前的事情莫要再提。

  我只问你一句:子龙,你现在还可愿与我并肩而战?”

  赵云抬起头来,静静看了张绣片刻,问道:“师兄可以看待黎民百姓?”

  嚯!

  张绣原本以为自己问出那句话,这小子就会口呼师兄,纳头便拜。

  没想到还给自己整了这一出?

  真是长大了啊!

  不过这可难不倒他。

  张绣微微一笑,说出一句自己背诵过无数次,也是发自内心认同的话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话音刚落,年少的赵云立刻双眼泛红,大声道:“子龙愿与师兄同进退,共生死!”

  “好师弟!”

  “师兄!”

  就在这时,只听“砰”一声响,屋门被人猛地推开。

  甘宁冲进屋来,对着张绣急吼吼道:“主公,不好了,袁术……”

  才说到一半,就看到张绣跟赵云抱在一起,赵云那张浓眉大眼的面庞更是泪流满面。

  后半截话顿时戛然而止。

第106章 称帝

  “主公且先忙,宁忽想起有一事要办!”

  甘宁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一边说一边扭头就走。

  “给老子回来!”

  张绣没好气地说道。

  至于赵云,早已经规规矩矩坐了回去。

  听到张绣召唤,甘宁只能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不斜视地走回屋内。

  张绣懒得理他,直接问道:

  “说吧,袁术又干什么了?可是出兵去助刘勋了?”

  根据时间推算,在他来到南阳的时候,太史慈和魏延就应该把居巢的事情解决了。

  只是当时他急于寻找赵云,并未在南阳停留,所以没能等到庐江传来的消息。

  现在消息也差不多应该传过来了。

  但让张绣没有想到的是,甘宁却摇了摇头,“并非此事。”

  “哦,那是何事?”

  甘宁深深吸了口气,缓缓说道:“袁术,在寿春称帝。”

  赵云被惊呆了。

  张绣则是眉梢一挑,轻轻“哦”了一声。

首节 上一节 88/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