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872节

  “士元和子龙此时定是已经跟那司马懿和程昱交上手了才是。”

  豫州和荆州的交界处,张绣正在跟徐庶、荀攸、刘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这里原本也是曹操的地盘。

  只是当年汝南之战,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再加上曹操急于统一北方,所以忍痛割爱,在汝南最南端单独划出一郡,名曰弋阳。

  自弋阳郡被划给张绣以后,几代郡守皆是励精图治,将之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让外部势力针插不进,水泼不来。

  所以尽管和其他各郡都属豫州,却是泾渭分明。

  跟徐州那表面上立场模糊的二郡不同,戈阳郡自始至终都坚定立场,跟曹魏政权划清界线。

  如今张绣发起最后的北伐,这里便成为了战场的最前线。

  现在的弋阳太守是沮授,一年之前刚刚轮岗被调换过来的。

  以沮授的才能,担任一郡太守之职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之所以把他安排到这里,就是考虑到北伐开始,弋阳就会变成前线这样的特殊情况,所以才安排他过来。

  沮授对于这样的安排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一到任就积极准备起来。

  等到北伐正式开始的时候,他都已经做好准备随时跟着张绣一起上战场了。

  不过张绣倒是并不着急。

  他对身旁众人道,“便让士元和子龙先战,彼时消息传出,曹贼自然急了。”

  “以逸待劳?”

  徐庶提出了疑问,“只是如今乃是我军出征,魏军拒守,单论消耗,乃是我军更大才是。”

  “然魏军乃是曹操御驾亲征,若长期王不对王,着急的还是他们才是”,荀攸解释道,“况且弋阳、南阳二郡相连,我军后勤保障尽可跟上,单比消耗,魏军未必超过我等。”

  刘晔亦是点头道:“伪帝亲征,魏军锐气正盛,我等不宜速战。”

  张绣笑着点了点头,“对,咱们不急,等他急。”

  徐庶听到荀攸和刘晔的话,略一思索,也同意了二人的观点。

  他不同意也没辙,张绣都已经定了调子,他说什么也没用了。

  况且他仔细一想,荀攸和刘晔说的也的确是有道理。

  今时不同往日咯。

  现在时间可是站在他们这一边。

  几人说说笑笑便走进城中,得到消息的沮授早就赶了过来。

  “不必多礼,先把军士们都安排了。”

  眼见沮授一看到自己就要行礼,张绣将他拦住,嘱咐道。

  “大王放心,诸事皆已安排妥当,臣等随时可与大王出征!”

  看着沮授恨不能马上手刃曹操的模样,张绣不禁失笑。

  “不急,跟他耍耍。”

准备外出取材一段时间

  这个单章写在完本之前。

  即便我不说,相信大家也能看的出来,这本书已经到了尾声。

  总体而言,这本书的创造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原计划是五月中下旬完本,这些话也应该是等到完本的时候再谈。

  那时候就是五卷二百四十万字左右,跟计划差不多——和我同期的差不多都被我熬死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人生总是有会各种各样的意外,这次就让我遇上了。

  作为一个兼职的作者,肯定没有办法像全职作者那样一心扑在码字上。

  这不,单位通知要在下个月出去一段时间。

  无论如何,这也是人生第一次出国,还是一个多月近两月的时间,自然是得好好准备。

  老读者应该都知道,我每本书写完以后,在开新书之前都要外出取材一段时间。

  考虑到下本书正好也打算写个奇幻系列题材,这次去的又恰好是富有神秘色采的地区,正好可以把外出取材这件事情一并办了。

  过程是增长见识、感受经历、丰富阅历。

  目的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

  这样一来,等到下本书说描写神奇生物的时候,手头就不会缺乏素材了。

  关于这本书和新书的相关话题,现在也只是初步打算,具体还是等完本的时候再说,这里不再赘述。

  虽然要去外出取材,但是接下来的更新状态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毕竟原本就快要完本了,无非只是对一些情节的交待详略问题。

  影响不大。

  不过因为完本时间比预计的会提前一周左右,所以接下来我会增加每天的更新量,同时对一些分支剧情进行缩写。

  当然,不会影响主线剧情。

  搞不好你们还会觉得我不水了呢(笑)。

  最后推荐两本好友的新书:

  1.《宗周》——元祇君

  商周历史小说,合理考据向。

  作者元祇君是远古大神,十多年前著有硬核作品《土佐之梦》,不少读者应该还有印象,对于战国时代的日本描写极为精彩。

  如今这本书更硬,硬到作者自己都受不了,需要时不时释放一下(大雾)。

  商周题材的历史类小说原本就少,写得好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喜欢这个类型的一定要去看。

  2.《长生:开局先杀堡宗》——维斯特帕列

  这个看名字就知道了,明朝开局的历史长生文。

  同样是一位老作者,绰号老司机——真·人生赢家,以前著有《诸天万界神龙系统》《征战五千年》等精品作品。

  早年还有本《重生之女神养成计划》,写成了自传结果也无了(大雾)。

  这是一个能够驾驭不同类型的老作者,质量有保证,欢迎大家观看。

第697章 这一战,似曾相识

  尽管张绣从这最后一次北伐开始之前就认为不用着急跟曹操决战。

  等到兵分三路,北伐正式开始以后,他亦是这么做的。

  但是,双方紧张还是不期而遇了。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既然都已经决定打了,纵然再是不愿,这一天终究还是会到来。

  再者颖川跟弋阳同属豫州,二者相距不远。

  中间就隔着一个汝南郡。

  就算是在和平年代,二者分属不同势力,相互之间都要做好防护。

  遑论如今正值两国交战?

  所以曹操一得到张绣兴兵入境的消息,二话不说立刻点齐人马,率军赶来。

  不成功,便成仁。

  能不能把曹贼克星的帽子甩出去,就看这一次了。

  对于张绣而言,人家既然来了,也不能置之不理。

  再怎么说都是御驾亲征,总要给几分面子。

  所以虽然一直在说不急不急,但到了这种时候,张绣也就率军迎上。

  不过行动起来多少有些应付差事的样子。

  这让一众将士都是有些无奈。

  大王,你这副样子,搞的好像是北伐战争是曹操主动发起的一样。

  虽说大家都知道如今时间在自己这一边,但也不至于这样吧。

  众人当中惟有沮授最为开心。

  对于他而言,只是促成打曹操这个结果就行——过程并不重要。

  遥想当年,官渡之战。

  虽然沮授一再给出正确的建议,奈何袁绍就是不听。

  最终袁绍失利,沮授被俘。

  曹操一度想要劝降他。

  可沮授誓死不降。

  哪怕被曹操短暂的关押,他依旧偷了一匹马以后逃了出去,要返回北方。

  沮授心里清楚,一旦第二次被曹操抓到,他必死无疑。

  可他还是这样做了。

  就是因为看不上曹操的为人。

  就算袁绍不听自己的,他也要回去。

  万幸的是,他在逃跑的时候被张绣派人给救了下来。

  后来张绣跟袁绍合作了一段时间,沮授因为这一段经历也就充当起了二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等到袁绍被害,三个不成器的儿子又被曹操一波带走,沮授也就顺理成章跟随了张绣。

  这么多年以来,跟随着张绣的沮授始终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张绣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跟贾诩那个大混子完全不同。

  一方面是为了报答张绣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心里一直都埋藏着一个愿望。

  这个愿望就连他的好友田丰都不知道。

  那就是,杀曹贼、报旧仇。

首节 上一节 872/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