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被张绣掷出的长枪则是率先一步穿透了那魏将的胸口。
强大的力量甚至直接将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直接钉到了甲板之上。
这一幕顿时让汉军士气大振。
乱世不败的喊声更加响亮。
张绣看了看被自己掷出的这一枪,笑了。
百鸟朝凤枪,大成!
难怪自己一直以后都觉得只差一个机会。
感情是要变近战为远程啊!
随着汉军开始全面反攻,先前且战且退的关羽、于禁、庞德也得知了张绣杀到魏军后方的消息。
这一次三人的意见毫无疑问的达成一致。
打,打他妈的!
无论起因和经过如果,但在汉、魏两军将士眼中,这一场大战的转折点就是在张绣正式下场以后。
张绣一出手,汉军便大获全胜。
毛阶原本想要终结张绣的不败神话,却不曾想反而用自己的失败证明了北地枭雄,乱世不败这八个字的含金量。
当然,北地枭雄这四个字估计很快也就要改了。
建安二十年,蜀汉与曹魏两国在长江大战。
原本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但在张绣亲自下场以后,魏军立刻大败。
兵败如山倒。
纵然魏军有数量优势,纵然魏军占据了顺风的优势,依旧没什么卵用。
毛阶被关羽俘虏,数十万水师全军覆没。
司马懿眼见情况不妙,早早离岸跑路,倒是没能捉到他。
不过张绣也不着急。
因为两人很快就会再度见面了。
两次赤壁大战,张绣都是胜利者。
此战结束不久,几乎已经被遗忘,让曹操视为第三路奇兵的黄须儿曹彰终于从子午道走了出来。
好巧不巧的是,他们一出来就遭遇了一场大雨。
曹彰率军刚刚从泥潭中狼狈不堪地走出来,便看到了笑眯眯的追风男人——马超。
遥想当年,他也曾走过子午道。
曹彰纵然勇猛过人,可比起锦马超到底还是逊了一筹。
更不必说从子午谷出来的魏军比起偷渡阴平的那一路状态更差,遇上马超带队的满状态汉军,根本就是纯粹的送人头。
仅仅三合,曹彰便被马超所斩。
其他人亦是不敌马岱、马休、马铁,悉数被擒被杀。
至此,由曹操和司马懿针对张绣设计的连环计彻底落空。
曹魏政权的灭亡正式进入倒计时。
接下来,张绣并没有急于再度发起战争。
他首先彻底清理了东吴的世家。
这次是连理由都不需要了。
铁拳之下,众生平等。
此时东吴那些原本觉得孙策野蛮的世家方才觉得之前的孙策是有多么的温和。
至少他还愿意跟大家谈。
张绣之所以这般简单粗暴,就是因为他很清楚经过两汉四百年的统治,阶级固化已经十分严重。
若不趁此机会处理,将来必是尾大不掉的结局。
百年之后的事情可以相信后人的智慧。
但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必须要在这一代解决。
对于张绣这种行为,世人有褒有贬。
但民间是一片赞誉,史称吞嚼世家。
随着逐渐充实的国库,原本中上层那些反对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了。
就连东吴境内一直难以平定的山越势力都无了。
对付他们,丞相诸葛亮的办法简直不要太多。
天天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这,即是现实。
第691章 司马懿,What's-up!
建安二十年,秋。
凉王张绣率军在赤壁大败曹军,史称第二次赤壁大战。
大战过后,张绣并未像前几次那般再度发起战争。
他停留在东吴地区,开始整顿起来。
他做了一系列事情,但是总结起来其实也就三件:
吞嚼世家、平定山越、重新分配财富。
原本让庞统和徐庶准备花上三五年解决的事情被张绣这一轮快刀斩乱麻给全部解决了。
当然,张绣也只是开了个头。
他也只需要开个头。
等到庞统和徐庶二度接手的时候,东吴仅剩的世家顿时长长松了一口气。
主要是张绣太可怕了!
这样一来,等到庞统和徐庶接手以后,顿时觉得应付起来轻松自如。
原本一些推不下去的新政策如今简直是易如反掌。
看到这一幕的孙策也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至于孙权,按照张绣的意思是直接给做掉。
但是孙策终究还是没能硬得起这个小肠。
不过想要把他放了也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张绣便做主,将他关了起来。
无期徒刑吧。
张绣敢保证,绝对会让他死在孙策之前。
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以庞统和徐庶的能力,将东吴这边地域吸引为自己所用原本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只不过先前因为种种阻力,有些事情推不下去。
等到如今张绣把最麻烦的那部份事情解决了,剩下的事情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至此,东吴蜀汉彻底合二为一。
扬州、交州正式被纳入到张绣的势力范围。
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完这一系列事情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
等到尘埃落定,时间已经来到了建安二十一年。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天下的形势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众所周知,东汉共有十三州。
依次是偏北方的司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幽州、冀州、并州、凉州,和南方荆州、扬州、益州、交州。
代替了汉朝的魏国如今占据的是河北的幽、冀、并、青四州和位于河南的兖、豫二州,以及属于山东的徐州。
不被曹操承认,但被很多人视为大汉正统传承的蜀汉则是占据了剩余六州,除了凉州和司州属于北方之外,其中四州皆在南方。
哪怕如今张绣已经在跟曹操的对抗中占据了上风,但是仅仅就纸面实力来看,此刻依旧还是曹操占据着优势。
还是那句话,别看地盘是张绣更大,但是北方诸州的实力太强。
单单兖、豫二州的GDP就足以跟原本的整个东吴地区匹敌。
这一点跟张绣所处的那个时代正好相反。
可惜的是,纸面实力终究只是纸面实力。
第二次赤壁大战的失利对于曹操而言,不亚于是官渡之战中失利的袁绍。
应该说实际效果比那还夸张,应该用仓亭之战来形容。
官渡之战的袁绍虽然因为失利导致元气大伤,但绝对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可是仓亭之战却让原本想要扭亏为盈的袁绍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希望,不久之后更是郁郁而终。
对于曹操而言,三次北伐就相当于是官渡之战。
他本想着依靠三路奇兵争取时间,把张绣诱到指点地点打一场水战,扭转一直以来的劣势。
谁知道他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
三路奇兵统统失败。
第二次赤壁之战再度失利。
这一场失败不但让张绣“北地枭雄、乱世不败”的名气更加响亮,更是坐实了张绣“曹贼克星”的绰号。
大势已去!
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官渡之战前,曹操麾下有许多人都曾跟袁绍有过联系。
那个时候他们就是担心官渡之战曹操会输,所以提前给自己找好退路。
结果官渡之战曹操胜利,曹操却把这些查找出来的信件全部集中销毁。
并且对众人说道:“当袁绍强大时,就连我自己尚且不能自保,更何况众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