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857节

  可就在这个时候,两人却同时被告知水军的就近防区遭遇敌袭,己方部队已经开始反击。

  还没有等来结果,新的消息接二连三传来。

  让张绣和孙策两个人都懵了。

  孙策这句大白话就很好的反映了他如今的心态。

  他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顿时就勾起了张绣那沉封已久的回忆。

  此情此景,让他不由脱口而出:

  “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荆西北?博超你在说甚,分明是荆东北!”

  张绣摆了摆手,孙策自然不明白他在想什么。

  虽然他的信息传递渠道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传递消息的速度也是这个世界最快的。

  但是跟革命战争年代相比差距还是太大了。

  那里可是有电台的,哪怕只能联系到师旅一级,也比现在的他要强多了。

  张绣随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

  “伯符,你方才还不是问何时决战?”

  “怎么,莫非博超改变了主意?”

  “不错!”

  张绣站起身来,快步走到窗户旁边,双手一堆。

  江风吹入室内,让人瞬间清醒起来。

  “就是现在!”

  张绣的目光顺着江水望去,一字一句说道,“捡日不如撞日,跟他们干了!”

  虽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张绣心里明白,这一场战役已经以一种谁都始料未及的方式开打了。

  好消息是,曹魏没有准备——这八成不在他们的计划当中。

  坏消息是,他们同样没有做好准备。

  “好!”

  孙策闻言立刻兴奋起来,“我这便下令!”

  “如今哪里还用得着你我下令?早就打得不可开交了!”

  张绣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是吩咐下去让所有人不要退缩,务必歼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剩下的就全权交给甘宁和周瑜。

  然而孙策依旧还是觉得不够过瘾,非要返回去亲自指挥。

  张绣劝也劝不住,只能由着他去了。

  回过头来想了想,张绣觉得当一个完全的甩手掌柜也不行,随即便去找诸葛亮。

  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688章 第二次赤壁大战

  原本只是蜀汉阵营水军将领甘宁对周瑜的一次战术炫耀。

  却由于种种意外,阴差阳错成为了点燃整场战役的导火索。

  相当于一个低配版的萨拉热窝事件。

  张绣终于是穿越者。

  所以依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隐隐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即便做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

  于是,建安十三年后的第七个年头,又一次战役在曹魏和张孙联盟之间爆发。

  由于参战人员和参战地点跟在建安十三年发生的赤壁之战高度相似,所以这一战史称第二次赤壁大战。

  其意义深远,更甚第一次赤壁大战。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先把视线放到这场大战本身。

  “岂有此理,究竟是谁让他们去追的!”

  张绣这边靠着穿越者的优势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了反应。

  反观魏军这边却是一头雾水。

  不说最高军事长官司马懿,就连水军最高将领毛阶也是莫名其妙。

  这怎么就打起来了?

  是谁下令开战的?

  陛下和大将军安排部署那么久,就是为了激怒张绣,诱他到指定地点打这一仗。

  如今地方虽然还是还那个地方,可这时间怎么就提前了?

  自己根本就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好吗?

  可无论司马懿和毛阶再是忿怒,如今米已成炊,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只能面对现实。

  好在司马懿敏锐地发现,对面的汉军阵营也跟他们一样处于混乱。

  似乎这一场战役的开启并非出自他们本意。

  再结合这段时间以来对面的表现,司马懿立刻得出了一个判断。

  这一战不但对于他们是个意外,对于汉军而言同样是个意外。

  既然如此,这个机会便不能放过!

  所以他立即传令,让毛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一线指挥。

  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干脆推波助澜,让这场大战以对己方最为有利的方式开打。

  毛阶在得到明确指令以后更不犹豫,迅速到场开始亲自部署、亲自指挥。

  但是等真的亲临一线,他才发现司马懿和自己的想法都太过理想了。

  事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如今到处都在打仗,汉军和魏军的战斗在长江沿线各处地点不断爆发,根本难以将有效的命令传达下去。

  况且各路人马也是各自为政,打得热闹。

  一旦他贸然插手,胡乱微操,极有可能因为不熟悉战场实地情况干干扰到一线指挥官的正确判断,从而起到反作用。

  唯今之计,也只有在宏观战术层面上加以指挥,通过时间慢慢把主动争取过来,让优势向着己方转移。

  毛阶将自己的想法报告上去,也不管司马懿同意不同意,就这样做了起来。

  要知道如今双方都还处于懵懂状态,一旦让对面的将帅先反应过来,做好调整,那么己方就将失去主动权。

  所以哪怕司马懿不同意,他也打算要阳奉阴违了。

  很快,司马懿便命人带回消息。

  他完全同意毛阶的判断。

  不但如此,司马懿还授予了毛阶临机决断之权,让他遇事不必再报,可以自行判断。

  这让毛阶暗暗松了一口气,颇受鼓舞。

  难怪司马懿能够得曹操信任,担任魏国大将军一职。

  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有真本事的。

  接下来毛阶也向自己能够传达到的一级部队下令:

  这层的战斗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早有预料,特意安排好的,如今大家只需要各扫门前雪,不让汉军攻进来。

  整体层面自然有司马懿和他毛阶来指挥。

  这也是给各级将领放权了。

  如今也只能放权。

  毛阶的想法很丰满,然而现实却很骨感。

  只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有些不对劲了。

  汉军对面的指挥者似乎比他们更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明明都是各自为战,但汉军的水军明显套路比他们更深。

  在各自的防区内,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阻止魏国水军增援。

  至于中央战斗的核心区域,则是有缓缓不绝的后续部队压下来。

  旁的不说,单是那份气势和决心就不是魏国水军能够相比的。

  这可不信!

  己方部队政治站位不够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于自己先前所下命令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根本就没有入脑入心。

  再这样下去,一旦魏国水军不能尽快接触到战场的核心地带,那么他们就将会面临一个中心开花,内外包夹的局面。

  到了那个时候,再想扭转这种局面可就不容易了。

  一想到这里,毛阶顿时就急了。

  他立刻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杀到战场核心区域,与那一部的魏国水军汇合。

  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身先士卒带领大队人马冲向江心。

  三军主帅亲自冲阵,顿时大大鼓舞了魏军军队的士气。

  大家嗷嗷叫着跟上主力部队,闷着就开始向前冲。

  这一次的赤壁大战,无论是汉军还是魏军都没有用火攻。

  跟风向无关。

  只因双方水军如今都已经紧紧纠缠在了一起。

  再用火攻那都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么简单。

  搞不好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了。

  一艘新型艨艟引起了连锁反应,让一场遭遇战演变成了大型战役。

  天时和地利对于双方都差球不多。

首节 上一节 857/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