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8节

  在众人的目光朝他望过来时,张绣开口高呼,声震四野:

  “传我军令,所有人出城,随我灭曹贼!”

  “灭曹贼!灭曹贼!灭曹贼!”

  这个时候也不用贾诩指挥了,直接让所有人听张绣的命令行事就好了。

  双方都没想到,胡车儿的奇兵会成为扭转战场形势的关键。

  张绣和贾诩本打算将计就计,谁知道对方还没有用计就已经胎死腹中了。

  曹操也没想到自己把典韦从后方调来前线的举动会便宜胡车儿。

  他是张绣手底下唯一能打的大将,号称力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奇人。

  这次绕后奔袭带的又是张绣手下最精锐的部队。

  典韦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到,轻松肃清了曹操屯粮处的守备力量。

  原本他是要按照贾诩的意思一把火都烧了。

  不过看着那数量巨多的粮草,他多了个心眼,吩咐一队士兵留下看守,自己带着大队人马偷袭曹军后方。

  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如果他再早来片刻,曹操肯定不会让全军压上。

  可现在两军都已经开始肉搏了,就算想撤都撤不下来。

  前有张绣,后有胡车儿,曹军又听自家粮草被烧,哪怕人数依旧是对面的好几倍,依旧无心恋战。

  一开始还勉强能顶一顶,但倾巢而出的宛城守军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兵败如山倒。

  曹军崩了。

第8章 一战成名

  大势已去,纵使曹操再不情愿,也只能下令退兵。

  实际上,这个时候就算他下不下命令也没什么区别了。

  放眼望去,战场上到处都是溃败奔逃的己方士兵。

  现在还能够听他控制的仅仅也只剩下中军护卫了。

  相比张绣,自然是胡车儿这一边更容易突破。

  诸将护着他一起突围,独留典韦一人断后。

  典韦大喝一声,恍若晴天霹雳:“张绣,可敢与我一战!”

  “不敢!”

  张绣连看都不看一眼,绕开他就朝曹操追去。

  这个时候谁还跟你单挑啊!

  典韦没想到张绣居然会直接认怂,站在原地愣了片刻,这才哇哇大叫着挥舞双戟追了过去。

  不过他的马没有张绣的好,追不上。

  他追不上张绣,张绣也追不上曹操。

  曹操的马是大宛良驹。

  有一众将领保护,胡车儿虽勇,却被许褚于禁联手拦住,只能眼睁睁看着曹操从自己面前逃走。

  不过曹操也不轻松。

  因为之前曾跟着张绣追过曹军前锋的楚白,依靠上次的经验比张绣和胡车儿更快靠近了曹操。

  还不忘指挥宛城兵放声大喊:“穿红袍的是曹操!”

  曹操一听,连忙把身上披着的大红色长袍脱掉。

  谁知又听到后边传来众人的高呼声:“长胡子的是曹操!”

  曹操又惊又怒,抽出随身携带的短刀,就把胡子也割断了。

  这个消息被附近的士兵报给楚白,他又让全军再次高喊,“短胡子的是曹操!”

  曹操莫得办法,只能扯下衣角蒙住下半张脸,夺路而逃。

  好不容易摆脱追兵,环顾左右,发现跟着自己的只剩下曹昂和曹安民。

  想到自己南征时何等意气风发,如今却狼狈的弃袍割须,夏侯惇和乐进这两员大将还在张绣手上,一时悲从心来,不禁放声痛哭。

  曹昂好言相劝,又让曹安民前去收拢附近残兵,曹操这才收住哭声,恨恨说道:

  “未料那张绣用兵竟如此大胆,兵力远不及我还敢分兵!”

  曹昂点头道,“就是不知之前为何没听说过此人?”

  曹操摇头道,“经此一役,此人之后怕是会名扬天下。”

  想到自己这十五万大军跟这么多名将成了张绣的垫脚石,曹操心头宛如刀割。

  就在这时,就听身后喊杀声大起,“曹贼哪里走!”

  只见一路军队气势汹汹追了上来,领头的正是楚白。

  他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不偏不倚正中曹操马眼。

  那马扑地就倒,曹昂立刻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步行护着他离开。

  刚刚赶回来的曹安民则调转马头迎上楚白。

  楚白武艺只比曹安民稍强,被他截住无法摆脱,只能干着急。

  两人僵持不下,楚白孤军深入,眼见附近曹军却聚越来越多,暗暗觉得情况不妙。

  就在他想着要不要离开的时候,却见曹安民身后左右同时杀出两支大军。

  楚白看到他们的装束,又见到将旗上分别是“蔡”“张”二字,顿时大喜,立马放弃了逃走打算:

  “荆州援军到了,兄弟们,随我冲杀!”

  “诺!”

  ……

  ……

  宛城之战已经步入尾声。

  张绣眼见自己已经没可能追上曹操,又看到愤怒的典韦在人群中跟开了无双似的割草,干脆舍弃曹操迎上典韦。

  这一战跟之前又有不同。

  典韦为了给曹操争取时间,只攻不守。

  张绣本就无心跟他单挑,一拦住他就吩咐大家一起上。

  典韦虽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最终力尽被擒。

  张绣解决了典韦就去帮胡车儿。

  许褚和于禁一看张绣过来,二话不说转身就跑。

  随后几下合兵,对着曹军展开了最后的追击。

  之后几乎就是曹军第一天来宛城时的重现。

  不过曹军数量太多,别说是十多万人,就是十万头猪,他们三天三夜都抓不完。

  眼见溃兵都快要逃出荆州地界,又听说刚刚赶到刘表援军也追上去了,张绣索性下令鸣金收兵。

  虽然鄙视对方现在才来,但毕竟也是来支援的友军。

  自家吃肉,总得让友军喝点汤嘛。

  建安二年,曹操率十五万大军亲征南阳。

  宛城守将张绣据城固守,后用谋士贾诩奇袭之计,以五万兵力破之。

  张绣斩将十数人,生俘夏侯惇、乐进、典韦。

  曹军撤退路上又遇荆州援兵夹攻,回许昌计点败军,折兵过半,失去辎重无数,可谓损失惨重。

  经此一役,北地枪王之名渐渐传开。

  此战遂得名宛城之战,亦称淯水之战。

  此刻的宛城已经变成了一片欢声笑语的海洋。

  敌军一退,数日以来压在众人心头的石头总算被彻底搬开。

  议事厅内,张绣正和众人商议着战后事宜。

  “报将军,那典韦破口大骂,誓死不降!”

  听到这个消息,张绣皱了皱眉头,“那夏侯惇和乐进呢?”

  “也是不降。”

  一旁翻看竹筒的贾诩头也不抬插口道:“曹公擅用人,此三人不降也属正常。”

  张绣撇了撇嘴,就吩咐把三人先关到一起。

  他现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暂时也顾不上他们。

  一扭头又见贾诩脸色古怪,顺口问了一句,“怎么了?”

  自从曹操攻城,他就把宛城内政一股脑丢给了贾诩。

  这种充分的放权让贾诩痛并快乐着。

  贾诩还是董卓部将的时候,董卓最信任的是李儒。

  后来董卓被杀,他又先后依附于李傕、郭汜、段煨。

  但这几人都没有真正信任他。

  特别是段煨,身为老乡的他表面上欢迎,实际上却担心贾诩夺权。

  所以贾诩才会跳槽。

  如今张绣不但对他信任有加,更是大败曹操,开始崭露头角。

  贾诩也跟着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就连这种场合都不忘办公。

  这时听张绣问起便回道,“户曹金曹同时报说库房失窃,部分煤炭和钱财不翼而飞,贼人竟是没有留下丝毫证据。”

  贾诩眉头紧锁,只觉此事分外诡异。

  张绣:(*/ω\*)

  “咳咳……不用查了,钱和碳都是我用的。”

  张绣不好意思地说道。

  贾诩闻言瞪大双眼:“是将军用的?”

首节 上一节 8/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