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是要搞他们老板!
要知道,程昱、毛阶、李典这些人不同于荀彧、荀攸。
荀家那两人虽然在为曹操办事,但内心深处一直把自己当成汉臣。
可程昱等人的前途命运却是跟曹操绑死的。
早在徐州之战结束,曹操带着刘备班师回朝的时候,程昱就已经劝过曹操行“王霸之事”。
只是当时曹操觉得时间尚不成熟,朝中还有不少人心向汉室。
这才有了之后的许田打猎和衣带诏事件。
事到如今,郭嘉、荀彧、荀攸全跑到了张绣那边,戏志才、许攸又死球了。
如今以程昱为首的谋士也是不装了,光明正大劝曹操赶紧行动。
只是曹操又在这个关键时刻犯了老毛病。
众所周知,曹操多疑。
“吾好梦中杀人”的典故更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面对众人的劝进,他犹豫了。
在他看来,有实无名的魏王比起改朝换代的好处更多。
再就是他对汉朝还是有很深的感情,所以终究还是想把这个事情留给自己的儿子去做。
就这么一犹豫的功夫,刘协就从荆州跑到了关中。
然后长安就丢了。
曹操:━━∑( ̄□ ̄*|||━━
当得知自己当初离开关中时一手安排的韦康和张既在见到刘协到来以后就纳头便拜的事情以后,曹操久久不语。
良久,他才是哇的一口,喷出一口老血。
“孤待他们不薄,何至如此,何至如此啊!”
看着曹操无能狂怒、气急败坏的模样,一众朝臣皆是面面相觑。
心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你的心里难道还没有数吗?
可即使如此,曹操依旧捱着,不肯迈出那最后一步。
多疑的性格始终让他难以释怀。
从龙之功。
对于以程昱为首的一众朝臣而言,没有什么比这个泼天的功劳更大了。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远在长安的司马懿突然大发神威,打败张绣夺回长安,都不及这份功劳。
没办法,这就是政治。
所以曹操十分怀疑,他们这般着急让自己称帝,是不是只是为了自己?
至于自己真的称帝以后会被其他人口诛笔伐……
这重要吗?
擒贼先擒王,反正挨骂最多的肯定是他自己。
曹操的政治智慧无需多言,他太清楚自己一旦迈出这一步的后果了。
所以哪怕推出了假皇帝,哪怕已经牢牢把整个朝堂控制在自己手中,哪怕如今在张绣支持下的刘协已经几乎要跟自己正式决裂。
他依旧还是踟躇不决,不愿迈出这最后的一步。
直到从长安传来了一个消息。
这成为了压倒老曹的最后一根稻草。
天子明诏天下,长安当为帝都,许都回叫许县。
曹操沉默了。
冗长的沉默之后,他突然笑出声来。
然后说出了一句只有他自己能够听到的话:
“苍天弃吾,吾宁成魔!”
大概是真的应了那句话,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汉天子刘协刚刚发出取消许县的都城身份不久,各地纷纷送上喜报。
先是石邑长报称石邑县有凤凰来仪。
紧接着临淄城不甘示弱,声称麒麟出现。
再往后则是邺城也发现了黄龙。
同一时刻,在曹操所控制的汉地区域内,一种说法以极其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天降祥瑞,此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令汉帝将天下让于魏王。
流言越传越广,越传越是离谱,到最后甚至出现了更加离奇的事情。
比如在鱼腹中发现了写着“曹操王”的帛书。
再比如军士夜间还听到狐鸣呼曰“大魏兴,曹操王”。
更有甚者,有人还在黄河里挖到了一具独眼石人,上面刻着一行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许都。
原本正在为了这件事情忙碌的程昱顿时愣住了。
“这是谁做的!”
他不禁勃然大怒。
自家老板原本就是掌握朝政大权的魏王,这个时候用天降祥瑞就已经足够了。
是哪些白痴把陈胜、吴广的事情也用上了?
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你用就用吧,就不会稍微换换吗?
这年头读过书的有几个不知道鱼腹藏书和夜间狐鸣的典故啊!
猪脑子啊!
至于独眼石人的办法倒还算是新颖……
可关键是上边的写的内容不对啊!
他现在要做的是接受禅位,这原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造哪门子反啊!
自己反自己?
“画蛇添足、过犹不及!”
程昱叫来自己当初安排此事的几人,将他们狠狠训斥了一顿。
原本他还觉得自己找来的人能力很强,传播消息的速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还想着要奖励他们来着。
谁知道竟然干出了这种事情。
被程昱训斥的人也是一肚子委屈。
他们也是把这项工作外包给了第三方,谁知道那些人玩的竟然这么花呢?
此时的程昱已经顾不上生气了,如今是骑虎难下,只能快刀斩乱麻,让曹操加快速度了。
于是他便伙同毛阶、李典、陈矫、陈群、桓阶等一班文武官僚,四十余人,直入内殿,来奏汉帝,请禅位于魏王曹操。
程昱率先出奏,干脆利落地说道:
“伏睹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
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与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
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
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这说辞自然是一早就想好的。
更不必说这汉帝也是曹操安排人手假冒的,此时立刻连连点头道:
“朕愿将天下禅于魏王!”
李典当即开口大声道:“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
毛阶立马接上:“魏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急降诏,以安众心。”
一出早就商量好的戏后,“汉帝”便令陈群写下了禅位诏书,捧着诏玺,引百官直至魏王宫献纳。
因为刘协早就带走了玉玺,所以这里的自然也是伪造的。
不过没关系,反正已经内定了,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魏王宫中,曹操并没有多高兴。
他懒洋洋接过诏书,只见上面写着:
朕在位二十三年,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
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
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
历数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
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丞相魏王,王其毋辞!”
曹操只扫了一眼,便看向陈群,“此诏可是长文所拟?”
陈群点头道,“正是!”
曹操并没有就诏书发表言论,只是淡淡说道:“虽然诏玺已至,然孤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说到这里,他没来由的就是一阵烦躁,挥了挥手,对着程昱说道:
“剩下的事情便交给仲德了。”
第652章 称帝
“仲德,魏王似是不悦?”
从魏王宫离开以后,群臣中便有人忍不住问道。
程昱看了一眼,发现问话的正是左中郎将李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