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94节

  听他说天子下旨那天只是远远在城门楼上露了一面,根本看不到模样。”

  “可、可魏王说那是因为天子身体有恙……”

  虽然还在反驳,可是语气却已经越来越弱,显然是心里没有了底气。

  反观脖子跟脑袋一样粗的大汉则是信心满满,气势十足:“这话你信吗?

  我的表妹的弟媳的嫂子的大姑妈的侄女就在荆州!

  她可是亲眼看到了天子,据说天子还跟他们很多人说了话呢!”

  “嘶——!”

  虽说这位的亲戚关系有些错综复杂,但是众人听闻这大汉的亲戚竟然能有如此境遇,皆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那可是天子啊!

  像他们这样的平民百姓能远远望上一眼都不得了了,竟然还能跟天子搭话?

  那真是想都不敢想!

  显然,许都的天子遮遮掩掩,荆州的天子光明正大,谁真谁假已经不言而喻了。

  就连一开始说张绣派人假冒天子的那人都偃旗息鼓了。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相信了这大汉的话。

  众人又讨论了一阵,直到日落西山,这才渐渐散去。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先前立场完全相反的两人,那个普通程度的壮汉和脖子脑袋一般粗的壮汉在一前一后离开悦来客栈以后又重新聚拢到了一起。

  “情况如何了?”

  先前还表现的生怕被揍一通的普通程度壮汉此刻双手负在背后,淡淡开口问道。

  脖子和脑袋一般粗的大汉则是恭恭敬敬说道,“兄弟们很勤快,消息已经散布出去了。”

  “还是要快!特别是冀、豫、兖各州,得让更多人知道曹贼的奸计。”

  普通程度的壮汉正是白仲。

  这个很久以前就跟着张绣的斥侯队长如今已经成为了张绣一手建立的谍报部队的核心人物。

  因为真假天子的事情太过重要,所以这次他来到豫州,就是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好。

  毕竟这是张绣亲自安排、亲自部署的任务,务必要落实到位。

  听到白仲的话,大汉抬起头来,目光凝重地低声说出了八个字:

  “北地枭雄,乱世不败!”

  白仲朝着他点了点头,同样是轻声说道:“北地枭雄,乱世不败!”

  就连张绣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初贾诩为了替自己造势而编造出来的这一句话竟然在如今成了现实。

  更没想到这句话能够让他跟曹操在逐鹿天下的时候发挥出了超出想象的作用。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在同一时刻的荆州。

  “曹贼在许都妄称国家乃凉王殿下推出的假货,还让人假扮国家,简直是丧以病狂、其心可诛也!”

  “混账!放肆!岂有此理!这曹贼!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听到荀攸的话,刘协在这大热天被气得浑身发抖,直冒冷汗,手脚冰凉。

  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是这样对自己充满恶意?

  自己这堂堂大汉天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站起来?

  荀攸看到刘协这副模样,跟身后的鲁肃、沮授对望一眼,三人在心中惋惜之余,也不免有些感慨。

  堂堂天子,沦落到这一步,的确是令人唏嘘。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大汉朝看来是迟早要完!

  因为天子身上的龙气已经越来越稀薄了。

  不过想到张绣传来的命令,三人此时皆是默不作声,没有多言。

  刘协无能狂怒了一阵,又低声询问道,“皇后,还好吗?”

  原本刘协跟伏寿在许都城外再度重相逢以后,两人本是又惊又喜。

  但是这一路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二人皆是胆战心惊,生怕被曹操给追回去。

  刘协还好一些,毕竟这种事情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了。

  可伏寿这些年来已经过惯了安逸日子,再加上曹丕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的确是些大。

  一旦被曹贼追回去,只怕被凌辱以后还是难逃一死,故而生起了病。

  好在留守荆州的鲁肃和沮授都不是一般人。

  在得到荀攸传来的消息以后第一时间就安排人手前去接应。

  沮授更是指挥荆州留守部队大显神威,在曲阿小将等人的帮助下狠狠教训了曹军追兵。

  从另一种程度上而言也算是报了当年官渡之战没有参战的一箭之仇。

  在沮授成功接应文聘以后,为了分散追兵注意,又将曹丕狠狠揍了一顿后放了回去。

  最终一行人有惊无险的成功返回荆州。

  不过等来到荆州以后,伏后的病还是没有好转,至今依旧是一幅恹恹的模样。

  刘协虽然心系爱妻,却也无可奈何。

  “国家,大夫已经看过,皇后娘娘只是受惊过度。

  兼之刚至荆州,水土不服所至。

  只需再休养一段时间便好。”

  “水土不服么……”

  刘协听到这里,依旧有些担心地问道,“听闻昔年赤壁之战前,曹贼军中将士多为北方人。

  彼等初来南方,便因水土不服,致使军中疫病流行,皇后她……”

  “国家无需担心此事。”

  此时身为南方人的鲁肃开口道,“曹贼军中人数众多,又正值大战前夕,环境不佳,良医数量不够,才致疫病流行。

  今皇后虽水土不服,却只一人耳,更有全荆州良医为其症治,自当不成问题。”

  “那便好。”

  听到鲁肃这么说,刘协这才放下心来。

  刘协的确是一个善良的人。

  当初衣带诏事件,他没有能够保下董贵人和其腹中胎儿,这些年一直为此自责不已。

  如今旧事重演,他还是没有能够保住伏后,那自是愈发悲痛。

  所以这次他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做出了这样一个艰难的决定,伏后的安危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念及此处,刘协再一次咬牙切齿念出了这两个字:

  “曹贼!”

  上一次的曹贼是在骂曹操,这一次却是在骂曹丕了。

  自打亲口从伏后那里听到曹丕的所作所为以后,刘协恨不能提着天子剑把曹家父子的狗头给砍下来。

  可惜他做不到。

  唯今之计,只能依靠像张绣、孙策这样的忠臣了。

  说起来,刘协也颇为感慨。

  有一件事情,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包括如今他最为牵挂的皇后伏寿。

  有一说一,刘协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预感到自己在来到荆州以后,张绣就会像当初的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那样,将他控制起来。

  目的自然是让他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天子。

  虽然听上去很是悲哀,但是刘协还真是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毕竟从九岁那年登基,刘协就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虽然期间有过挣扎、有过反抗,可却是无一例外,统统失败。

  为此受到牵连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他这一生如屡薄冰,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对岸。

  所以如今即使再做傀儡皇帝,也已经没有关系。

  都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再怎么说,张绣也比跟着董卓、曹操要强得多吧?

  刘协的想法还是简单粗暴——情况再坏,还能比现在更糟糕不成?

  所以他来了。

  但让刘协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真正来到荆州以后,想象中的傀儡生活却并没有来临。

  无论是护送着他来到荆州的荀攸,亦或是将他接回荆州的鲁肃和沮授,根本就没有限制他和伏寿自由的意思。

  不但没有限制,并且还给予了他充分的自由。

  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除此之外,他和伏后的任何要求一经提出,只要不是特别困难的,立刻就能得到满足。

  刘协震惊了。

第649章 西线无战事

  来到荆州的大汉天子刘协惊讶地发现,他自登基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行动自由。

  哪怕是当初董卓新死,李傕、郭汜起兵犯长安之前,他都没有像如今这般惬意过。

  那段时间主持朝政的司徒王允的确不是董卓、曹操那样的奸佞之臣。

  但他依旧约束着刘协。

  虽然很多时间都是出于好心,但是依旧让刘协本能的感觉到自己被人管着。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

  总之不像皇帝就是了。

首节 上一节 79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