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闻言,没好气地看了马超一眼。
毫无疑问,这货明显是看到赵云想要开口,所以故意抢在了他前边。
看来对于赵云娶了自己妹妹这件事情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爽。
这种心情张绣也能理解,自家养了多年的白菜被拱了,难免会有这种感情。
只不过没想到马超这货看着浓眉大眼,其实也是颇为滑头。
别看他说的如此慷慨激昂,既表了忠心,又表达了感谢,听上去更是铁骨铮铮,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张绣问的是现在要不要打,可这货的话翻译过来却是——你看着办。
那我问你干什么?
张绣见状又看向其他人。
一众武将见状,也是纷纷开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比于文臣,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狠狠干他娘的一仗。
眼前如此情况,赵云反倒是不急着开口了。
混乱之中,就听有人喊道:
“俺也一样!”
张绣:?_?
不用看都知道这话是张飞说的。
果不其然,等张绣扭过头想要确认的时候,正好看到关羽拉了张飞一把。
张飞得关羽提醒,也是恍然大悟。
此时的他方才意识到一件事情。
他们三兄弟是刚刚加入张绣阵营的新人,资历尚浅,在这种场合下其实并不适合发言。
哪怕他们以前跟张绣的关系很好。
只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此时的他莫得办法,也只能拿眼去瞧刘备。
遇到困难找大哥,准没错。
后者见状不由露出一个苦笑。
其实对于自己三兄弟能够参与今天的讨论,刘备也是颇为意外。
毫无疑问,站在这里的人都是是凉王集团的核心成员。
刘备原本以为,纵然自己跟着孙策一起投了张绣,可由于以前自己的所作所为,张绣心中多少会有些芥蒂。
却不曾想自己终究还是小瞧了张绣的胸襟。
他竟是丝毫没有把些许往事放在心上。
但就这一点而言,比起曹操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这让刘备在惭愧之余也是颇为佩服。
难怪张绣能够走到今天。
这全靠他自己的努力啊!
反观自己这一生,如履薄冰,也不知何时才能来到对岸。
正想着要怎么帮助三弟出言解围,张绣却先他一步开口了。
当看到众人意见不一,倾向于不打的人数还要多一些的时候,张绣已经心中有数。
因而在众人都等着他宣布最终结果的时候,张绣却是表示今天先议到这里,这个话题改日再谈。
随着张绣率先离开,众人心中都是有了数。
看来张绣还是倾向于出兵。
否则的话,这件事情今天就可以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看谁能改变张绣的想法了。
等到散会之后,荀彧拉着有些无奈的荀攸在第一时间找上了郭嘉。
“文若想邀某同去找大王,劝他莫要北伐?”
郭嘉得知荀彧的来意,不免有些意外。
他看向荀攸,询问道:“公达为何不劝?”
荀彧立刻回答,“公达自会与你我一同前往。”
郭嘉摇了摇头,再度看向荀攸,“吾意非是劝大王,而是劝文若。”
荀彧当即一愣:“劝我?”
现在要北伐是张绣,劝我有什么用?
倒是荀攸反应了过来,苦笑着说道,“吾叔执意如此,吾劝之不动。”
他这么一说,荀彧也明白了。
感情郭嘉是在说荀攸为什么不阻止自己去找张绣啊?
“莫非奉孝不愿与我一同去见大王?”
荀彧不解地问道,“可是方才汝也不赞同大王出兵。”
“吾的确不认为此时应当再度北伐,然吾亦不会为此事专程去劝大王。”
“却是为何?”
荀彧听郭嘉这么说,不由更疑惑了。
你明明也认为这时不应该出兵,那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一起去劝张绣改变心意呢?
“大王为王,吾等为臣,是故吾等自应有问必答,可究竟何去何去,大王自有分寸。”
这就是郭嘉跟荀彧的不同之处。
当自己跟主公的意见不一时,郭嘉不会藏着掖着,他会将这种看法表达出来。
但也只是到此为止,一旦与主公下定决心,他决不会干涉。
荀彧则是与之相反,只要他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即便意见不被主公接受,他也不会放弃。
无非就是换个时间地点继续进谏,直到主公接受。
当然,如果实在不接受,那他也是尽力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要看主公是谁了。
如果是曹操,还是涉及是否称魏公这种重大事宜,那就等死好了。
如果是张绣,自然是无伤大雅,一键三连,下次一定。
荀彧又在郭嘉这里待了一阵,发现郭嘉打定这主意不会跟着他去见张绣以后,只能无奈作罢。
郭嘉跟荀彧共事多年,自然知道荀彧的性格。
眼见他就要离开,便开口问道,“文若,汝可是还要去寻其他人?”
“正是!”
看着荀彧坚定的模样,郭嘉饶有兴致地望着他:“不知文若要去寻何人?”
“贾文和!”
荀彧心里很清楚,能让张绣改变主意的人并不多。
张绣亲封的四大军师自然都算。
只可惜如今庞统和徐庶远在荆州,诸葛亮还在陇右,只有贾诩一个人在成都。
法正虽然也跟自己意见相同,但他资历尚浅,只怕未必能说动张绣。
再者荀彧通过郭嘉的表现也能够猜测到,法正十有八九会跟郭嘉一样,哪怕同样不赞成出兵,却不一定愿意跟自己去劝张绣。
既然如此,索性直接去找说话管用的那个人好了。
虽然荀彧没有跟贾诩接触过,可对于他的种种事迹却并不陌生。
作为跟随张绣时间最长的谋士,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让张绣改变主意,贾诩肯定是其中之一。
郭嘉听到荀彧打算去找贾诩,就是一阵无语。
怎么说呢?
如果说自己还有一丝可能会跟着荀彧去劝张绣。
那么贾诩真是半点可能性也无。
如今张绣军中谁人不知,现在的贾诩除了给张绣找老婆,那是一点心都不愿意操。
如果不是张绣特意点名,他甚至连主意都不打算出——除非张绣真的出现了致命失误。
但现在这种情况显然不符合条件。
郭嘉不忍荀彧白跑一趟,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荀彧。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荀彧是真的头铁。
我就是要去找贾诩!
对此郭嘉也是无能为力了。
你这又是何必呢?
得亏张绣不是曹操,否则保不齐又要收一个空的食盒了。
当荀彧找到贾诩的时候,后者倒也并没有像郭嘉所说的那样闲着。
贾诩为吴起兵法作注。
看到荀彧和荀攸联袂前来,贾诩便十分热情地拉着二人观赏自己的大作。
荀彧虽然主搞内政,但是军事方面同样不弱,见状顿时也来了兴趣。
荀攸更不用说,曾经作为曹操谋主的他对兵法非常有研究。
既然主人相邀,立刻跟着叔叔一起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两人登时对贾诩惊为天人。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此时也不得不感慨,这老头子真的了不起啊!
敢为吴起兵法校注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吴起是什么人?
那是与孙武并称孙吴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