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44节

  上一场战斗结束以后,诸葛亮就找到了张绣,主动做出了自我批评。

  表示自己也是看到形势一片大好,所以上了头,这才冲到了前头去。

  张绣自然不可能真的责罚诸葛亮,但也告戒他以后不能再这样了。

  其实对于军师亲自上阵杀敌他倒是不反对。

  但前提得是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

  像昨天那种情况,魏延等人已经彻底冲散了曹军,夏侯渊又被张辽控住无暇分身,诸葛亮才能那般提着大刀大杀特杀。

  就这,张绣还是不放心,和吕玲绮保护了他一路。

  如果换个场景,但凡对方有针对诸葛亮的意思,他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危险。

  以诸葛亮的武力,对上普通的士卒当然是不成问题,但如果来一个二流高手,比如吕玲绮之类的,他就讨不了好去。

  对于张绣的批评意见,诸葛亮自然是照单全收,并且承诺会即知即改。

  张绣对于诸葛亮的态度也很满意,随后便跟他聊起了下一步的话题。

  “军师所料不错,吾已得到消息,曹纯率军自邺城而出,即将与夏侯渊会合。”

  “曹纯?”

  当张绣提起这个名字的时候,诸葛亮的脑海中立刻便跳出了跟这个人有关的一切。

  曹操族弟、虎豹骑首领、司空参军,封高陵亭侯,作战经验丰富,个人武力虽不及曹洪、夏侯渊,但也称得上是一员良将。

  他率军支援,对于张绣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可让这两军会合!”

  听到张绣给出的情报,诸葛亮不假思索地说道,“如今夏侯渊据住险阻,我等大军不可过。

  然我遣一军自小路直入羌中,借路袭曹军之后,阻住曹纯。

  彼时吾以大兵击之,首尾夹攻,此战便可大胜。”

  对于诸葛亮的提议,张绣自然是没有意见。

  这个计策简单而实用,正是他最喜欢的那种类型。

  但是在这一路人马的带队将领选择上,张绣和诸葛亮却都犯了难。

  因为曹纯可不是鱼腩,而是跟曹洪、夏侯渊等人实力不相上下的名将。

  别看夏侯渊刚刚被他们打败了,那可不代表他弱。

  在张绣和诸葛亮眼中,夏侯渊可比夏侯惇这个兄长要强上不少。

  夏侯渊会败,主要是他的对手太强了。

  张辽、张郃、徐晃都是五子良将,魏延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下的第一人,后三国时代的蜀汉政权他就是排面。

  就连如今刚刚开始崭露头角的步骘都是未来的吴国丞相。

  更不必说还有张绣这个论外级别的怪物和年轻版的诸葛亮在指挥战斗。

  就这样的阵容,别说是夏侯渊,就算是夏侯兄弟加上曹家兄弟一起上,都讨不了好去。

  如今曹军能够在一场大败之后还跟他们有来有往的打起阵地战,除了张绣有意拖延时间,稳定已经拿下的三郡及其周边形势之外,其实也说明了夏侯渊不是等闲之辈。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更何况如今张绣的北伐军和对面的实力差距还没有达到狮子和兔子的差距。

  所以执行诸葛亮的这条计策,一定要慎之又慎。

  因为是抄小路走捷径,首先兵马不能太多。

  又要打败曹纯的虎豹骑,那么带队将领的战斗力一定要强,指挥能力也要出众。

  最好能够直接在对上曹纯的时候形成碾压局,再借此机会一举拿下胜利。

  以指挥能力而言,张辽、张郃二人占优,但以个人武力而言,又是魏延、徐晃略胜半筹。

  直接派两个人过去吧,又担心在正面战场上被夏侯渊看出纰漏。

  既能打,又擅长指挥,离开这里又不会对整个战场造成影响……

  此时此刻,二人对望一眼,脑海中均是浮现出了一个完美的人选。

  诸葛亮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说道:“主公,吾已有人选,那便是……”

  张绣同样一笑,大声说道:“……正是在下!”

  诸葛亮:’(°ー°〃)

  看着诸葛亮突然愣住的表情,张绣不禁眉头一皱:

  “怎么?军师难道还有更合适的人选不成?”

  想当初宛城一战,贾诩就曾经提出过绕道抄小路去攻曹操粮草辎重的主意。

  当时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张绣。

  可惜那个时候的张绣一穷二白,手底下几乎是没有像样的将领。

  一旦他离开宛城,那么南阳被曹操攻克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情只能交给胡车儿去完成。

  也算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好在刚刚穿越的张绣自有气运佑体,使得胡车儿成功完成了任务。

  否则宛城之战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的张绣再也不是当年那种无人可用的可怜境地了。

  如今的他麾下人才济济,良将云集。

  哪怕自己离开战场,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一点只看先前打败夏侯渊的那场战斗就够了。

  何况就算是他走了,还有诸葛亮坐镇指挥。

  此时诸葛亮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缓缓点了点头,“若是主公亲自出手,自是万无一失。”

  眼见诸葛亮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张绣更好奇了,“既是如此,不知军师先前心中的人选是何人?”

  诸葛亮方才已经有了人选,但当自己毛遂自荐的时候他却露出那般惊讶的目光,明显是因为他心中另有其人。

  诸葛亮咳嗽一声:“江东孙伯符也!”

  “原来是他!”

  听到诸葛亮的话,张绣顿时恍然大悟。

  不错,除了自己之外,孙策也是一个完美的人选。

  出祁山的这一路北伐军,除了自己,就属他的战斗力最高。

  并且他还是一方势力的领袖,以一己之力平定江东地面的狠人。

  从各方面来说,都相当于是一个稍稍弱化版的自己。

  但即便如此,对付曹纯也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只不过当初跟周瑜有言在先,这第一次北伐战争,张绣本不打算借助任何人的力量。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有考虑过孙策。

  诸葛亮那边的思路跟张绣不同,但本质上却是一样。

  他同样也没有考虑过张绣这个三军主帅,下意识觉得张绣就要应该留在这里跟夏侯渊对垒,所以才会把主意打到低配版张绣孙策头上来。

  但如今张绣毛遂自荐,诸葛亮的思路就一下子被打开了。

  的确,张绣是比孙策更加适合的人选。

  武力值更高不说,由他率领的蜀军凝聚力肯定也是要比孙策更强。

  况且就算如今张绣不在军中,还真是没什么影响。

  有魏延、张辽等诸将在,诸葛亮自己又可以居中指挥,对付已经没有锐气的夏侯渊还不是简简单单。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张绣带着吕玲绮率一支精锐骑兵走小跑前往西羌,借道去夏侯渊后方,拦截曹纯。

  能够出其不意斩了曹纯自然最好,如果斩不了,也不能让他跟夏侯渊成功会合。

  只要让夏侯渊得知他这一路援军没了,那他就彻底没戏可唱了。

  对外则是宣称是张绣在经历了连番战斗以后觉得有些累了,想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就把指挥权交给了诸葛亮。

  因为这件事情只有诸葛亮知道,他在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故意露出些许暧昧之意。

  像孙策、魏延、张辽等人是都知道大师兄张任亲自把吕玲绮送到张绣这里来的事情。

  所以他们立刻恍然大悟。

  立刻顺着诸葛亮的暗示开始了各种脑补。

  打仗是不可能累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累的。

  主公这分明就是觉得跟夏侯渊打仗没意思,所以沉迷温柔乡去了吧!

  又过数日,他们就发现原本跟着张绣扮作亲兵模样的吕玲绮也不在人前出现。

  反而是典韦这个张绣的护卫队长还在,只是改为保护诸葛亮。

  诸将皆是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

  没关系,主公想要享乐,就让他去吧!

  通常来说,军中是不能带女眷的。

  但吕玲绮却是一个例外。

  她是吕布的女儿,一手方天画戟使得出神入化,单以这独门兵器的造诣来说,世间唯有吕布在她之上。

  哪怕谈起综合武力,吕玲绮的实力都能够击败一些二流武将了。

  男女之间的身体素质差距远比想象中要大,所以吕玲绮能够以一介女流之辈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强到离谱了。

  假如她是一个男人,最少最少也是许褚这个级别的武将。

  至于三军主帅沉迷女色,不愿指挥,换成别的将领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但放到张绣身上同样也不是什么大事。

  遥想昔日大汉双璧之一的霍去病,因为从小就在皇宫陪着汉世宗,每日锦衣玉食,不知人间疾苦。

  所以他在率军作战的时候,就从来不知道体恤士兵。

  出征的时候,光是拉食物的车就有好几十辆。

  等到打完仗以后,食物吃不完他就直接扔了。

首节 上一节 74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